傅山出身官宦世家(注1),家學淵源。要是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標準的官二代和富二代。原本出身在這樣的家庭裏,應該是個喜好飛鷹走狗的標準紈絝。可傅山卻不同,少時就重氣節、有理想、有抱負。這與其嚴格的家庭教育有關。
因為從小耳濡目染,所以傅山對於官場的貓膩並不陌生,可謂洞若觀火。受當時輿論的影響,加之本身才華橫溢心高氣傲,傅山甚至還有點“仇皇”的心思。
國家發展的好,那是因為有聖明君主的存在;國家發展的不好,那是因為君主的荒謬。臣子痛罵皇上,那是忠心為國一身赤膽的表現,會被民間和官場所崇拜。
明朝如傅山一般的青年才俊有很多,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傳統,早已深深植根於他們的一言一行之中。麵對朝局的混亂與膠著,他們內心迸發出朦朧的國家與民族意識,於是開始自發的尋求解決之道。
但礙於時代發展的階段和信息的不對稱,他們空有一腔熱情卻不知從何入手,於是很自然的從民間輿論中尋找突破口。他們學會了標新立異,他們開始憤世嫉俗,他們積極投身於明朝的各類社團活動。
他們希望找到救國救民之路,他們希望自己的人生能變得更有意義。他們渴望被社會認同和接納,而不是‘二十年後,終於還是變成了自己的討厭的那一類人。’但明朝固化的階層和僵化的思維模式,始終將他們壓抑的無法唿吸。
此時,敢於噴吐口水,狂罵皇上的東林出現了。年輕學子們眼前一亮:對,堂堂大明變成今天這樣,都是皇上造成的,我們就是要罵的皇上開始懷疑人生,這樣才能濟世安民!
於是他們以更加狂熱的姿態,用自己的嘴和筆,加入到痛罵皇上的隊伍中。以求得換取一次,實踐人生價值的機會。他們其中的不少人,在日後麵對異族的屠刀之時,也不曾有絲毫猶豫,用自己羸弱的身軀,完成了對於皇上和百姓的諾言。
…………………………………………………………………………………………….
但,在東林及齊、楚、浙等朝廷實權派看來,這些學子們的一腔熱血,不過是他們升官發財的潤滑劑而已。雖然他們經常將人鏡魏征引為學習之楷模,可真到關鍵時刻,他們總會推人出去頂缸。對此,他們自然還另有一套說辭,留得有用之身…
當然,這些大臣口蜜腹劍的做法,早就引起了部分學子們的注意和懷疑。比如,在皇上身邊僅僅呆了一個月後,傅山就發現之前的認知錯誤。
皇上作為一國最高統治者,過得日子堪稱戰戰兢兢苦不堪言。傳說中的一言九鼎沒見著,倒是稍不留神就會被朝中別有用心的大臣當槍使。於是這個憤怒的中二,又把矛頭指向了朝中大臣,思想從左到右轉了一百八十度,成為了鐵杆的保皇派。
但傅山並不知道,身份地位和利益所得,會決定一個人的思維和做事方式。比如有個叫瓊瑤的阿姨,當小三的時候,筆下小三個個溫婉動人,大房絕對兇神惡煞;後來阿姨上位了,筆下大房就是絕對的知書達禮逆來順受,小三就是網紅臉加容嬤嬤…
作為後世之人,朱由校自然知道,明朝學子們看起來幼稚而又極端的做法,隻是因為時代發展的階段和他們認知的局限性造成的。這批赤誠的學子,是明朝的寶貴財富。他們僅僅需要一個明確的方向,就能瞬間照亮漆黑一片的大明萬裏河山。
在明確方向之前,朱由校必須盡最大可能保護這些學子,不讓他們過早的參與到鬥爭之中。否則,這批學子的熱情,很快就會被明朝腐朽的官吏製度所磨滅。在某些時刻,鬥爭如果不能勢如破竹,就寧可磕磕碰碰,不要牽扯太多的人進來。
此刻,摩拳擦掌躍躍欲試的傅山,當著皇上的麵,公然說出了“要收拾那幫王八蛋”之語,全然不顧對麵還坐著兩位曾經的朝廷重臣。不免讓另外三人啞然一笑:這孩子…
………………………………………………………………………………………………….
朱由校將桌山的小冊子整理了一下,輕輕抽出一頁紙張,上麵用紅色朱批重重地畫了幾個圓圈:“傅山,稅改一事非同小可,需要多管齊下,不能單獨為之。而且前期必須進行必要的鋪墊,否則很容易被諸公見招拆招,他們可不是傻子,等著被我們掐住脖子。
現在的大明,如同一條積塞淤堵的江河,需要外力才能疏通。而且以朝堂現在的情況,改革必然步步維艱,四處碰壁;但不改革,大明必亡。因此改革之首要,為疏通內部。
朕決意以整頓胥吏為名,首先將三角區域內的重要地區梳理一遍,並由秘書處的人重新整理重要數據,為以後的政策製定和國考內容提供依據。這些鋪墊完成後,經科學院培訓的新官吏,將會以最快的速度推行新政,為後續的變革打下基礎。
當然,現在朝廷的力量,還不足以覆蓋整個三角區域。因此,我們必須以點帶麵,首先塑造多個典型出來,逐步推進改革的深入,並擴大改革的影響麵。讓百姓知道,皇家的改革能給他們帶來紮紮實實的好處,而不是把牛皮吹上天。
之前,葉向高和韓爌曾不止一次上書,希望擴大科學院招生範圍和增加招生人數,為日後的改革儲備人才。朕考慮到一些實際原因,暫時沒有同意。朕,不打無準備之仗!”
說罷,朱由校久久望著南方,後世那個叫做深圳的地方:“今日之改革,必須依靠一批有熱血、有激情、有勇氣的年輕人。而我大明之青年才俊,足以擔當此重任。朕決定,同意葉向高和韓爌的要求,廣招天下英才進入皇家科學院,為改革之強援。”
朱由校深深吸了一口煙,眼神堅決地說道:“既然要改革,就堅決地試大膽地闖。大明要改革,但是步子要穩,要隨時總結經驗,哪怕是摸著石頭過河,也要闖出一條血路出來。日後,你們隻管大膽地去做。出了什麽事,朕一力承擔!!”
孫元化、熊廷弼、傅山聞言,震驚了片刻,隨即轟然起身。五拜三叩(注2)之後,三人鏗鏘有力地說道:“臣,領旨!”
……………………………………………………………………………………………
朱由校擺擺手笑道:“怎麽又來這一套。都坐下吧,看看你們現在什麽表情。知道的是朕讓你們大膽做事,不知道的還以為讓你們上刀山下火海。改革這種事急不得,必須有一定基礎才行。很多事要等朕迴京後才能詳細布置。”
傅山最是等待不得,急衝衝地說道:“皇上,您就說,小的能做什麽事就行了。”
朱由校與另外兩人對望一眼,嗬嗬笑道:“你啊,就是一副猴脾氣。也罷,朕就告訴你。你的任務是幫朕網羅天下才俊。至於是坑蒙拐騙,還是曉以大義,一切隨你。反正,朕要三個月內,科學院裏有三千學子。”
見傅山皺了皺眉頭,朱由校笑問:“怎麽,有難度?你可是有神童之稱啊。”
傅山咬咬牙道:“皇上,三千人可不少。科學院有這麽多房子?這麽多人又如何管理?”
朱由校淡淡一笑:“朕會批給你經費、土地和材料。至於房子怎麽修,修成什麽模樣,朕不管。還有,經費超支了的話,朕可沒多餘的錢給你。朕隻有一個要求,保質保量。新招收的學子,都是要做實事的,科學院裏不養閑人。”
傅山眼睛咕嚕一轉,已是明了皇上的意思,隨即大喜道:“皇上,小的明白了。您是要我們這三千學子,按照秘書處的辦事原則,自己規劃自己做事,為以後治理地方累積經驗。”
朱由校笑道:“聰明,不能實事求是者,朕不要。如果連這個三千人規模的地方都治理不好,談何主政一方。朕相信一句話,不能掃一屋者,何以掃天下。
還有,你僅僅是負責牽頭的,其餘的事就交給那三千學子去做。你在暗中觀察,那些人可為棟梁,那些人可為幹吏,懂了嗎?對了,如何管理這些人,你可得認真向兩位教喻討教啊,這兩位的經驗必定大大有助於你。”
孫元化和熊廷弼聞言,心中對於皇上的賞識也是暗喜,不過也有疑問:傅山這個毛頭小子都能做這麽大的事了。皇上這麽不提對我們的安排?
朱由校見兩位教喻眼露詢問之色,當下便坐直了身子正色道:“孫元化、熊廷弼,你二人外放為官,都不在京任職。”
“…”兩個教喻頓時傻眼,明朝的外放,基本就是斷絕了日後的仕途之路,皇上這是…
………………………………………………………………………………………………..
朱由校在桌上摁滅煙蒂,又重新點燃一支煙,便起身來到身後的地圖前,左手背在腰後,右手拿著煙卷,長久地注視著明朝地圖。嗯,如果把地點換成西柏坡,再把發型換一下,妥妥地偉人既視感。
“大明內部,如今混亂一片,必須采取內疏才能打通各個關節,讓國朝內部重新變成鐵板一塊,大明才有複蘇的希望。”
話到此處,朱由校頓了頓繼續說道:“但依靠內疏,僅僅能讓大明活過來,如果還想進一步發展,必須進行外通。外通分為兩部分,第一新建糧倉,第二聯通西洋。”
朱由校轉過身,看著三人道:“江南本為魚米之鄉,奈何現在多種棉麻等作物,遇到災年一樣的爆發饑荒;四川、湖廣一帶兵災不斷,民族矛盾很深,解決起來還需時日;山東河南等地,妖教橫行匪患遍地,朕還沒有想到好的方法應對。
因此朕有意開拓河套之地,作為大明的另一個糧倉。但你們也知道,河套目前被蒙古人霸占著。因此想要完成這個任務的話,負責人肩上的擔子可不輕啊。”
朱由校說罷,從衣袖之中摸出錠銀子:“這錠銀子在馬六甲鑄造,而其製作原料來自南亞墨力加(注3)。歐羅巴人於此處瘋狂掠奪金銀,獲利豐厚。朕承認確實很眼饞,但目前國朝尚無力控製南亞墨力加,朕有心無力啊。
但我們能不能想辦法,把歐羅巴人掠奪來的金銀據為己有呢?他們去流血拚命,我們坐收實利。這便是與歐羅巴聯通的目的。”
三個狂熱的保皇派,聽到這裏算是明白了。皇上所謂的外通,根本就是堪比開疆拓土和鄭和下西洋的壯舉。這可是真正的青史留名!!當然,皇上首先就把自告奮勇的傅山畫了個叉:年紀幼小尚需磨礪。
朱由校看著孫元化和熊廷弼道:“不知二位教喻,可有意外放為官,承擔此外通重任?”
注1:傅山世出官宦書香之家,家學淵源,先祖連續七八代有治諸子或《左傳》、《漢書》,卓然成家者。曾祖傅朝宣曾為寧化府儀賓、承務郎,祖父傅霖累官山東參議、遼海兵備,頗有政績,其父傅子謨終生不仕,精於治學。傅山少時,受到嚴格的家庭教育
崇禎九年(1636年),魏忠賢死黨山西巡按禦史張孫振,捏造罪名誣告袁繼鹹,陷其京師獄中,傅山為袁鳴不平,與薛宗周等聯絡生員百餘名,聯名上疏,步行赴京為袁訴冤請願。其人算得上明朝學生運動的首領之一。
注2:一拜三叩:次一等的覲見皇帝禮節,跪下後,俯首一次,然後頭點地3次,起立。五拜三扣:最高等級覲見皇帝禮節,很少用:跪下後,俯首五次,頭點地三次,起立。三跪九叩:明朝祭天,清朝祭天見皇帝禮節。跪下,頭點地三次,起立,跪下,頭點地三次,起立,跪下,頭點地三次,起立。然後跪下。《明史?禮誌》“常朝儀,朔望禦奉天殿,常朝官一拜三叩頭;謝恩見辭官,於奉天門外,五拜三叩頭。
注3:明萬曆年間繪製的《坤輿萬國全圖》中,在南美洲伯西爾(今巴西)地域有兩段注文。其中一段注文稱:“南亞墨利加今分為五邦,一曰孛露,以孛露河為名;二曰金加西蠟,以所產金銀之甚多為名;三曰坡巴牙那,以大郡為名;四曰智裏,古名;五曰伯西兒,即中國所謂蘇木也…。”另一段注文稱:“伯西爾此古蘇木……。”
至於後世的辮子朝不說也罷,奴隸主能知道安南是哪兒都不錯了。
因為從小耳濡目染,所以傅山對於官場的貓膩並不陌生,可謂洞若觀火。受當時輿論的影響,加之本身才華橫溢心高氣傲,傅山甚至還有點“仇皇”的心思。
國家發展的好,那是因為有聖明君主的存在;國家發展的不好,那是因為君主的荒謬。臣子痛罵皇上,那是忠心為國一身赤膽的表現,會被民間和官場所崇拜。
明朝如傅山一般的青年才俊有很多,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傳統,早已深深植根於他們的一言一行之中。麵對朝局的混亂與膠著,他們內心迸發出朦朧的國家與民族意識,於是開始自發的尋求解決之道。
但礙於時代發展的階段和信息的不對稱,他們空有一腔熱情卻不知從何入手,於是很自然的從民間輿論中尋找突破口。他們學會了標新立異,他們開始憤世嫉俗,他們積極投身於明朝的各類社團活動。
他們希望找到救國救民之路,他們希望自己的人生能變得更有意義。他們渴望被社會認同和接納,而不是‘二十年後,終於還是變成了自己的討厭的那一類人。’但明朝固化的階層和僵化的思維模式,始終將他們壓抑的無法唿吸。
此時,敢於噴吐口水,狂罵皇上的東林出現了。年輕學子們眼前一亮:對,堂堂大明變成今天這樣,都是皇上造成的,我們就是要罵的皇上開始懷疑人生,這樣才能濟世安民!
於是他們以更加狂熱的姿態,用自己的嘴和筆,加入到痛罵皇上的隊伍中。以求得換取一次,實踐人生價值的機會。他們其中的不少人,在日後麵對異族的屠刀之時,也不曾有絲毫猶豫,用自己羸弱的身軀,完成了對於皇上和百姓的諾言。
…………………………………………………………………………………………….
但,在東林及齊、楚、浙等朝廷實權派看來,這些學子們的一腔熱血,不過是他們升官發財的潤滑劑而已。雖然他們經常將人鏡魏征引為學習之楷模,可真到關鍵時刻,他們總會推人出去頂缸。對此,他們自然還另有一套說辭,留得有用之身…
當然,這些大臣口蜜腹劍的做法,早就引起了部分學子們的注意和懷疑。比如,在皇上身邊僅僅呆了一個月後,傅山就發現之前的認知錯誤。
皇上作為一國最高統治者,過得日子堪稱戰戰兢兢苦不堪言。傳說中的一言九鼎沒見著,倒是稍不留神就會被朝中別有用心的大臣當槍使。於是這個憤怒的中二,又把矛頭指向了朝中大臣,思想從左到右轉了一百八十度,成為了鐵杆的保皇派。
但傅山並不知道,身份地位和利益所得,會決定一個人的思維和做事方式。比如有個叫瓊瑤的阿姨,當小三的時候,筆下小三個個溫婉動人,大房絕對兇神惡煞;後來阿姨上位了,筆下大房就是絕對的知書達禮逆來順受,小三就是網紅臉加容嬤嬤…
作為後世之人,朱由校自然知道,明朝學子們看起來幼稚而又極端的做法,隻是因為時代發展的階段和他們認知的局限性造成的。這批赤誠的學子,是明朝的寶貴財富。他們僅僅需要一個明確的方向,就能瞬間照亮漆黑一片的大明萬裏河山。
在明確方向之前,朱由校必須盡最大可能保護這些學子,不讓他們過早的參與到鬥爭之中。否則,這批學子的熱情,很快就會被明朝腐朽的官吏製度所磨滅。在某些時刻,鬥爭如果不能勢如破竹,就寧可磕磕碰碰,不要牽扯太多的人進來。
此刻,摩拳擦掌躍躍欲試的傅山,當著皇上的麵,公然說出了“要收拾那幫王八蛋”之語,全然不顧對麵還坐著兩位曾經的朝廷重臣。不免讓另外三人啞然一笑:這孩子…
………………………………………………………………………………………………….
朱由校將桌山的小冊子整理了一下,輕輕抽出一頁紙張,上麵用紅色朱批重重地畫了幾個圓圈:“傅山,稅改一事非同小可,需要多管齊下,不能單獨為之。而且前期必須進行必要的鋪墊,否則很容易被諸公見招拆招,他們可不是傻子,等著被我們掐住脖子。
現在的大明,如同一條積塞淤堵的江河,需要外力才能疏通。而且以朝堂現在的情況,改革必然步步維艱,四處碰壁;但不改革,大明必亡。因此改革之首要,為疏通內部。
朕決意以整頓胥吏為名,首先將三角區域內的重要地區梳理一遍,並由秘書處的人重新整理重要數據,為以後的政策製定和國考內容提供依據。這些鋪墊完成後,經科學院培訓的新官吏,將會以最快的速度推行新政,為後續的變革打下基礎。
當然,現在朝廷的力量,還不足以覆蓋整個三角區域。因此,我們必須以點帶麵,首先塑造多個典型出來,逐步推進改革的深入,並擴大改革的影響麵。讓百姓知道,皇家的改革能給他們帶來紮紮實實的好處,而不是把牛皮吹上天。
之前,葉向高和韓爌曾不止一次上書,希望擴大科學院招生範圍和增加招生人數,為日後的改革儲備人才。朕考慮到一些實際原因,暫時沒有同意。朕,不打無準備之仗!”
說罷,朱由校久久望著南方,後世那個叫做深圳的地方:“今日之改革,必須依靠一批有熱血、有激情、有勇氣的年輕人。而我大明之青年才俊,足以擔當此重任。朕決定,同意葉向高和韓爌的要求,廣招天下英才進入皇家科學院,為改革之強援。”
朱由校深深吸了一口煙,眼神堅決地說道:“既然要改革,就堅決地試大膽地闖。大明要改革,但是步子要穩,要隨時總結經驗,哪怕是摸著石頭過河,也要闖出一條血路出來。日後,你們隻管大膽地去做。出了什麽事,朕一力承擔!!”
孫元化、熊廷弼、傅山聞言,震驚了片刻,隨即轟然起身。五拜三叩(注2)之後,三人鏗鏘有力地說道:“臣,領旨!”
……………………………………………………………………………………………
朱由校擺擺手笑道:“怎麽又來這一套。都坐下吧,看看你們現在什麽表情。知道的是朕讓你們大膽做事,不知道的還以為讓你們上刀山下火海。改革這種事急不得,必須有一定基礎才行。很多事要等朕迴京後才能詳細布置。”
傅山最是等待不得,急衝衝地說道:“皇上,您就說,小的能做什麽事就行了。”
朱由校與另外兩人對望一眼,嗬嗬笑道:“你啊,就是一副猴脾氣。也罷,朕就告訴你。你的任務是幫朕網羅天下才俊。至於是坑蒙拐騙,還是曉以大義,一切隨你。反正,朕要三個月內,科學院裏有三千學子。”
見傅山皺了皺眉頭,朱由校笑問:“怎麽,有難度?你可是有神童之稱啊。”
傅山咬咬牙道:“皇上,三千人可不少。科學院有這麽多房子?這麽多人又如何管理?”
朱由校淡淡一笑:“朕會批給你經費、土地和材料。至於房子怎麽修,修成什麽模樣,朕不管。還有,經費超支了的話,朕可沒多餘的錢給你。朕隻有一個要求,保質保量。新招收的學子,都是要做實事的,科學院裏不養閑人。”
傅山眼睛咕嚕一轉,已是明了皇上的意思,隨即大喜道:“皇上,小的明白了。您是要我們這三千學子,按照秘書處的辦事原則,自己規劃自己做事,為以後治理地方累積經驗。”
朱由校笑道:“聰明,不能實事求是者,朕不要。如果連這個三千人規模的地方都治理不好,談何主政一方。朕相信一句話,不能掃一屋者,何以掃天下。
還有,你僅僅是負責牽頭的,其餘的事就交給那三千學子去做。你在暗中觀察,那些人可為棟梁,那些人可為幹吏,懂了嗎?對了,如何管理這些人,你可得認真向兩位教喻討教啊,這兩位的經驗必定大大有助於你。”
孫元化和熊廷弼聞言,心中對於皇上的賞識也是暗喜,不過也有疑問:傅山這個毛頭小子都能做這麽大的事了。皇上這麽不提對我們的安排?
朱由校見兩位教喻眼露詢問之色,當下便坐直了身子正色道:“孫元化、熊廷弼,你二人外放為官,都不在京任職。”
“…”兩個教喻頓時傻眼,明朝的外放,基本就是斷絕了日後的仕途之路,皇上這是…
………………………………………………………………………………………………..
朱由校在桌上摁滅煙蒂,又重新點燃一支煙,便起身來到身後的地圖前,左手背在腰後,右手拿著煙卷,長久地注視著明朝地圖。嗯,如果把地點換成西柏坡,再把發型換一下,妥妥地偉人既視感。
“大明內部,如今混亂一片,必須采取內疏才能打通各個關節,讓國朝內部重新變成鐵板一塊,大明才有複蘇的希望。”
話到此處,朱由校頓了頓繼續說道:“但依靠內疏,僅僅能讓大明活過來,如果還想進一步發展,必須進行外通。外通分為兩部分,第一新建糧倉,第二聯通西洋。”
朱由校轉過身,看著三人道:“江南本為魚米之鄉,奈何現在多種棉麻等作物,遇到災年一樣的爆發饑荒;四川、湖廣一帶兵災不斷,民族矛盾很深,解決起來還需時日;山東河南等地,妖教橫行匪患遍地,朕還沒有想到好的方法應對。
因此朕有意開拓河套之地,作為大明的另一個糧倉。但你們也知道,河套目前被蒙古人霸占著。因此想要完成這個任務的話,負責人肩上的擔子可不輕啊。”
朱由校說罷,從衣袖之中摸出錠銀子:“這錠銀子在馬六甲鑄造,而其製作原料來自南亞墨力加(注3)。歐羅巴人於此處瘋狂掠奪金銀,獲利豐厚。朕承認確實很眼饞,但目前國朝尚無力控製南亞墨力加,朕有心無力啊。
但我們能不能想辦法,把歐羅巴人掠奪來的金銀據為己有呢?他們去流血拚命,我們坐收實利。這便是與歐羅巴聯通的目的。”
三個狂熱的保皇派,聽到這裏算是明白了。皇上所謂的外通,根本就是堪比開疆拓土和鄭和下西洋的壯舉。這可是真正的青史留名!!當然,皇上首先就把自告奮勇的傅山畫了個叉:年紀幼小尚需磨礪。
朱由校看著孫元化和熊廷弼道:“不知二位教喻,可有意外放為官,承擔此外通重任?”
注1:傅山世出官宦書香之家,家學淵源,先祖連續七八代有治諸子或《左傳》、《漢書》,卓然成家者。曾祖傅朝宣曾為寧化府儀賓、承務郎,祖父傅霖累官山東參議、遼海兵備,頗有政績,其父傅子謨終生不仕,精於治學。傅山少時,受到嚴格的家庭教育
崇禎九年(1636年),魏忠賢死黨山西巡按禦史張孫振,捏造罪名誣告袁繼鹹,陷其京師獄中,傅山為袁鳴不平,與薛宗周等聯絡生員百餘名,聯名上疏,步行赴京為袁訴冤請願。其人算得上明朝學生運動的首領之一。
注2:一拜三叩:次一等的覲見皇帝禮節,跪下後,俯首一次,然後頭點地3次,起立。五拜三扣:最高等級覲見皇帝禮節,很少用:跪下後,俯首五次,頭點地三次,起立。三跪九叩:明朝祭天,清朝祭天見皇帝禮節。跪下,頭點地三次,起立,跪下,頭點地三次,起立,跪下,頭點地三次,起立。然後跪下。《明史?禮誌》“常朝儀,朔望禦奉天殿,常朝官一拜三叩頭;謝恩見辭官,於奉天門外,五拜三叩頭。
注3:明萬曆年間繪製的《坤輿萬國全圖》中,在南美洲伯西爾(今巴西)地域有兩段注文。其中一段注文稱:“南亞墨利加今分為五邦,一曰孛露,以孛露河為名;二曰金加西蠟,以所產金銀之甚多為名;三曰坡巴牙那,以大郡為名;四曰智裏,古名;五曰伯西兒,即中國所謂蘇木也…。”另一段注文稱:“伯西爾此古蘇木……。”
至於後世的辮子朝不說也罷,奴隸主能知道安南是哪兒都不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