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軍在草原停留數日後,朱由校將軍隊一分為二,他自領一萬人迴京,而孫承宗則率領三萬生力軍,直接奔赴錦州前線。努爾哈赤此次沒有撈到太多好處,說不定會搞些什麽幺蛾子動作出來。因此遼東現在還離不得老帥坐陣。


    當孫承宗得意地說道,遼東大小軍務,現在正是其得意門生袁崇煥負責,應無大礙。朱由校驚得一蹦三丈高。立刻連拉帶拽地將老帥弄上了一匹駿馬,要不是旁人阻攔,他都差點快馬一鞭,全然不顧孫承宗已是個六十一歲的老頭。


    而且朱由校少有的,用命令式口吻告訴老師,絕對不可以給袁崇煥太大權力,這人心裏有一頭對權力無限渴望的猛獸,如果不拴緊了韁繩,以後必定出大事。圓嘟嘟的大名,在後世可是如雷貫耳,忠勇無雙自不必說,坑起皇上來也毫不手軟…


    孫承宗對於皇上如此大的反應,心裏有些狐疑,但一想到袁崇煥雖然年已四十,但行為做事上多有狂傲之舉。於是便以為皇上隻是提醒自己,不可過於放縱。老帥心裏雖然不在意,還是有點服氣,自己看人的眼光從來沒有錯過…


    而馬五接收了原翁牛特部和巴林右部的牧民後,帶著繳獲的翁牛特部資財和之前收編的零散牧民,進入了烏蘭哈達東北數十裏的喇嘛山境內,與剛剛駐守烏蘭哈達的馬金泉部五千人馬互為犄角之勢。對於這個像山賊多過像牧民的新任務,曆來豪放的馬五很是喜歡。


    經過一些列的調動和布置,朱由校不漏聲色的將明朝的實際防線,從張家口長城一線,向東足足前移了七百裏,推進到了烏蘭哈達(赤峰)一帶。明軍在西北部的壓力大大減輕。原本像一個湯勺的明朝實際控製地圖,成了一個帶著兩個耳朵的大湯鍋。


    由此形成了以烏蘭哈達為中心,北控西拉木倫河,將蒙古各部生生割斷;南連熱河上營(承德),力保京城安危;西拒蒙古察哈爾土默特兩部,並借機圖謀河套;東敵科爾沁,可隨時援助錦州的新局麵。


    將草原事宜安排一一妥當,朱由校也率領一萬人馬出發。走到熱河上營時,皇上在這裏洗了個溫泉,覺得甚為舒暢。於是下令留下九千人,在此地修建皇家科學院第二分院,並將其洗澡的村子,重新命名為承德避暑山莊。


    自此,京城—承德—赤峰一帶被完全打通,明朝的戰略騰挪空間擴大了上千公裏。而原本的蒙古勢力,此後再也未能踏足此地。蒙古各部就此分裂成東、西兩大部族,後為明朝徹底兼並。此乃後話,暫略不提。


    ………………………………………………………………………………………….


    孫承宗從張家口經承德到烏拉哈達之時,已經把這一帶大大小小的蒙古部落,狠狠收拾了一遍。朱由校並不想問老師是怎麽收拾的,反正這一路上,他就沒看見過活著的蒙古人。想想也是,這一帶最大的蒙古部落也就幾千人,小的隻有幾十人,如何跟兩萬五千大軍抗衡?


    如今在承德的草原之上,牛羊沒看見多少,扛著鋤頭整理空地的漢人倒是看見了很多。不過多數屬於流民,此地並沒有官府進行管理,是個真正的“名號不掌於職方”之地。但朱由校一點不擔心,當分院建立起來後,此地很快就會納入大明政府手中。


    朱由校令錢貴及其統領的老兵隊駐守承德,另外下令孫傳文暫領承德縣令一職,率九千士卒,開始進行前期建設工作。科學院隨後會派出能工巧匠到來,協助進行建設。


    把事情安排完畢後,朱由校讓醫療營和輜重營先行迴京,自己帶領剩餘的一千人,向京城出發。


    向京城走了兩天後,朱由校馬頭一轉,帶領部隊沒入草原之中,消失不見了…


    ……………………………………………………………………………………………


    時間轉眼進入八月下旬,山西依然酷熱難捱。這天正午時分,大同城外的山路上,一支運鹽隊伍正在艱難跋涉。挑夫肩上壓著重重的鹽包,小心地踩著山間碎石,緩緩向山頂移動。翻過這座山丘後,就將進入茫茫的蒙古大草原。


    隨著周邊草叢發出一陣悉悉索索的聲音,一個壯漢探出了腦袋。挑夫們被這野猴子似的壯漢嚇了一跳,以為遇見了傳說中的山鬽。隨即卻聽這壯漢開口說道:“敢問各位大哥,前麵山下,可是山西大同府?”


    見這山鬽說了人話,領頭的挑夫便大著膽子說道:“前麵正是大同府。我說,這位小兄弟,你雜成這模樣咧?這山上可有些日子不太平了,莫不是遭了賊人?”


    壯漢摳了摳腦袋哈哈一笑,隨後便抱拳道:“小的先謝過大哥指點。至於賊人,這一路上就沒遇見過。這些閑話不提也罷。敢問大哥這是要去那裏?看樣子,你們肩上的東西可不輕啊。這爬山過水的,可夠你們受的。”


    領頭挑夫示意其餘人休息一下,便卸下扁擔,擦了擦額頭上的汗珠道:“誰說不是呢,但莊稼人有的是力氣。把這些東西挑到山下,就可以換五十文錢哩。”


    壯漢聞言,一伸手就從身邊的草叢裏提溜了一個人起來,將那人眼罩一扯,便惡言惡語道:“你竟然敢欺騙猛大爺。你不是說你家東主乃良善人家,給這些挑夫每人每天一兩銀子的工錢嗎?”


    眾挑夫定睛一看,不由得驚訝地說道:“喲,這不是張管家嗎?”


    張管家苦笑道:“猛大爺,俺是真沒亂說啊,確實給的一兩銀子。隻要他們每天挑鹽二十趟,就是給一兩銀子,絕無欺瞞。您要是不信,盡可以問問他們。”


    …………………………………………………………………………………………………


    不待那些挑夫說話,在眾人驚訝的眼神中,猛如虎伸手便拿了兩個扁擔過來,狠狠往張管家肩上一放,就聽“哎喲”一聲,張管家立刻被壓成了土行孫。


    猛如虎怒道:“這一個扁擔足有三百斤重,你讓他們一天跑二十趟,這不是明擺著坑人嘛。好,勞資今天就先讓你試試,看看怎麽一天跑二十趟。”


    這時,一個清越的聲音傳了過來:“行了,猛如虎,退到一邊。”話音剛落,一個相貌英俊異常的年輕人便從樹後閃了出來。挑夫們不由暗讚一聲,好一個俊小夥,這模樣要是進了大同府,那些小媳婦兒大姑娘不發癡才怪。就是年經輕輕的,為何當了乞丐?可惜了啊…


    朱由校將頭發上的幾根草根弄下來,把膩成一片的頭發用草繩裹了裹,隨意問道:“你們可知這些食鹽是要運往何處?”挑夫們左右看了看,都是搖搖頭表示不知。


    張管家見狀,急忙說道:“這位小爺,小的剛才說過了,這些食鹽都是有鹽引的。不信,您可以跟小的迴大同府。小的給你取來便是。”


    張管家嘴裏說著好話,心裏卻把兩個強盜罵了個遍。也不知道自己怎麽這麽倒黴,在大同府關外都能碰見強盜。十多個家奴,被這叫猛如虎的壯漢給收拾了不說,自家的馬車也被霸占了。哼哼,隻要進了大同府,有你們好看的…


    “這話可是你說的。”朱由校說完,衝著猛如虎一使眼色。猛如虎立刻把手指放嘴裏,打了個響哨。周圍山坡上頓時冒出了幾百個腦袋出來。


    這下可是真把眾人嚇住了,這幾百個半大小子都是打哪兒冒出來的?他們手裏為何還拿刀帶槍的?啊,他們難道就是這一個月來,在這周圍專搶商隊的土匪?完了,土匪要進城了…


    幾十個挑夫心驚膽戰地跟著土匪下了山,走上了官道。原本熙熙攘攘地官道之上,見山裏突然走出了大隊乞丐模樣的人,先是安靜了片刻,隨即便爆發出巨大的噪音。整條官道上亂成一團。


    …………………………………………………………………………………………..


    但很快,原先準備往大同城裏逃跑的人,一個個便瞪大了眼珠子,不少人還使勁擦了擦眼睛,以為自己看錯了:


    這些乞丐將散落遍地的東西一一歸置放好,沒有一個人順手牽羊往懷裏揣的;看見路邊有被擠倒在地的老人小孩,便伸手將他們拉起來;對那些忙著往臉上抹黑泥的大姑娘俊媳婦兒,他們看都沒看;見有人的車駕上的重物散落一地,他們還幫著重新裝車放好…


    人群中那些走南闖北,有些見識的人,心裏更是奇怪:這些人是土匪?怎麽像傳說中的義軍?大明,亡了??


    隨著一聲哨響,這些乞丐很快排列成整齊的隊伍,刀入鞘槍上肩,站得如同標槍一般筆直。領頭的壯漢,一聲令下:“目標大同府,齊步走。”隨即,這隻隊伍便邁著眾人從未見過的齊整步伐,沉默地向大同府進發。


    關外的騷動,自然早就引起了大同守軍的關注。見到一支奇怪的隊伍正在向這裏開進,巨大而沉重的吊橋被立刻拉了起來,城牆上頓時響起了一片唿喝應戰之聲。


    大同守將急衝衝上了城樓,仔細看了半天後,臉上露出一絲奇怪的表情,心裏暗自想到:一個月前,便有兵部公文說,皇上正在草原進行軍事訓練,難不成就是眼前的這隻部隊?不能吧,皇家衛隊成這模樣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少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喝水的犀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喝水的犀牛並收藏大明少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