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一個小小的漢奸,朱由校想要在草原痛擊努爾哈赤的願望落空了。而且更為尷尬的是,到現在為止都不知道這個漢奸的真名,也不知道他來草原到底是幹什麽的。原本心氣極高的朱由校,心裏的鬱悶可想而知。
當孫承宗領軍前來匯合後,朱由校便拉著老師,不停地絮絮叨叨。老爺子全程笑容,時而捋捋胡子,時而擠擠眉毛,根本不在乎皇上的苦惱。朱由校有些耍小性子道:“老師,您為何不問問朕細節,或者幹脆責備朕的疏忽呢?這可是放走了努爾哈赤啊。”
孫承宗聽罷依然滿臉慈祥的笑意,眼神中充滿了關愛和寵溺:麵前之人那裏像個皇上,倒是和自家那個愛顯擺的臭孫子差不多。年輕人啊都這樣,明明一件事已經做得足夠好了,卻非要擺出一幅臭臉,心裏那點炫耀的小心思,還以為別人真不知道?
“皇上,您看今天草原的落日可壯麗否?”孫承宗沒有接朱由校的話題,隻是負手麵朝夕陽問道。言語雖然尊敬,但說話的口氣更像寵愛晚輩的爺爺。朱由校也很接受這種說話方式,在現在的這個時空,他無條件相信的人隻有兩個,一個是皇後,一個就是孫承宗。
雖然名義上是帝師,但孫承宗從未有僭越之舉,他更願意把皇上當成是一個晚輩,因而向來說話做事都較為隨意。而朱由校在老師麵前也從沒有架子,嬉笑怒罵皆常事。對於兩人之間這種不是親情勝似親情的關係,他們都認為沒必要說破,維持現狀就挺好…
朱由校眯著眼睛打量了一下,如同半個蛋黃的太陽,緊緊攀著天邊的火燒雲,就是不肯落到天際之下。鮮嫩欲滴的蒙古大草原,披上了一層亮眼的晚霞,在徐徐微風之中,如同一片金色汪洋起伏波動。置身其中,恍然有一種在遼闊海洋之上,追天逐日的感覺。
………………………………………………………………………………………..
孫承宗又指著遠處三座三角形的山川道:“皇上,前麵的三座山川,被稱之為木葉山。相傳為契丹人的發源之地。木葉山建有契丹始祖廟、菩薩堂,供有白衣觀音像、神鹿廟、祭遼河神之地。
站在木葉山頂,極目北望,青山隱隱,白雲悠悠,一脈大川,東西貫通,綿延無際。西拉沐淪河自天邊而來,霧靄飄渺,浩浩蕩蕩。木葉山南望,是號稱八百裏瀚海的科爾沁沙地,沙丘連綿起伏,一望無際。”
朱由校聽著老師的介紹,也仔細看了看,隨後問道:“不知老師想要告訴朕何事?”
孫承宗笑了笑,緩緩說道:“皇上,契丹人曾建立強大無比的遼國,東到日本海,西至阿爾泰山,北到額爾古納河一帶,南到如今的白溝河,一時間威震四海。可如此強大的帝國,終究變成了一堆黃土。
皇上,無論多麽強大的帝國,和天地日月比起來,就是及其渺小的存在。同樣的道理,無論多麽精妙的謀劃,和天意比起來,也算不得什麽。此次針對蒙古部族的行動,已是大有斬獲,皇上切不可妄自菲薄,更不可過多強求。
皇上,老臣有一句肺腑之言。做人做事,但求盡心盡力無愧於心。很多事,並非我等努力就能獲得迴報,但我們又必須要去做。至於最終的結果究竟如何,老臣認為交給天意為好,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就是此意。望皇上三思。”
朱由校聽罷低下頭想了想,心裏已是明了:孫承宗看出了自己的毛病,付出了就必須得到迴報,迴報少了還不行,心裏就覺得不舒服。這後世帶來的小市民毛病,必須得改啊。
孫承宗這是借機教導自己又一個帝王之道,皇帝就是一個苦命的人,很多時候勞心費神的還不討好。但身為帝王,必須忍著各種壓力甚至嘲諷,努力推進自己認為自己正確的事。切不可因為一些小事,幹擾到自己的初衷。這就是所謂的不忘初心吧…
……………………………………………………………………………………………
遠處突如其來的駿馬嘶鳴聲,讓朱由校走出了沉思。他看了看遠處的幾十個大帳篷,想了想說道:“老師,克什克滕部和內喀爾喀五部,與後金和科爾沁的矛盾極深,與林丹汗也已經徹底決裂。因此朕可以放心將他們遷移至境內,也能安心使用他們。
那些翁牛特部和巴林部的牧民怎麽處理?他們與後金和科爾沁的關係可非同一般。翁牛特部首領和士兵被毒殺一事,朕非常肯定其中必有翁牛特部的細作參與。而巴林部也早就被後金滲透,此次騷亂事件,就是巴林部集體幹得好事,害得朕喪失了良機。”
孫承宗淡淡一笑:“皇上,您是身在局中看不清。翁牛特部首領早已喪失了民心,因而才被自己的子民拋棄。巴林部雖然被後金經營日久,但也並非不可挽救。老臣認為,既然此兩部牧民不可為我大明所用,那就把他們留在草原上即可,無需多費心思。”
朱由校聞言原地轉了兩圈,緊皺雙眉道:“老師的意思,朕還是不明白。”
孫承宗輕歎一聲:“皇上到底還是仁慈,這倒是我大明百姓之福。老臣就來做這個惡人吧。皇上,翁牛特部現在群龍無首,巴林部這些牧民又是被拋棄之人。我們何不將二者合為一部,令其在原翁牛特部牧場繼續生活。我們作為局外人,調解他們之間的矛盾即可。”
……………………………………………………………………………………………….
朱由校聞言眉毛一挑,若有所思道:“老師的意思是。借用和激化兩部原來的矛盾,讓其內部產生紛爭。甚至促使其發生武力衝突,以便達到清理的作用?”
孫承宗頷首道:“這隻是其一,其二是我們暗中培養忠於大明的人,以便隨時監控草原。日後,當科爾沁、林丹汗、土默特三部為爭奪草原烽煙再起之時,我們隨時都有一隻奇兵存在,一旦時機成熟,可以第一時間掌握先機。
其三嘛,這隻新的部族可以作為我大明,控製草原商道的一個重要力量。很多不可以放上桌麵之事,都可以交給他們去做。我們隻需隔岸觀火就行。再說必要的時候,駐守烏蘭哈達(赤峰)的部隊,還可以提供援助。
如此一來,我們就可以改變目前以麵控點耗費大量精力,單純依靠長城被動防守的局麵。從而騰出大量人力和物資,集中用於國內和遼東所需。這就是以點控麵,四兩撥千斤之舉。皇上,不知老臣之謀劃,可行否?”
朱由校一拍手掌,這才叫做老奸巨猾,咳咳…老謀深算。但隨即他又疑惑道:“可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啊。蒙古人可靠嗎?”
孫承宗竟然也挑了挑眉毛,嘿嘿一笑:“老臣可沒說要培養蒙古人。依老臣看,馬五這個人就不錯。當然,他還需要外力。
皇上之前不是在草原留了馬金泉的五千人馬嘛,老臣認為,這五千人可以放棄原來的任務,專心固守烏蘭哈達即可。因為現在守住烏蘭哈達,比圍剿老奴更為重要。有了這樣一顆釘子在,才能將草原的利益,牢牢抓在手心裏。”
……………………………………………………………………………………………
努爾哈赤見到狼狽而迴的阿齊格後,吃驚地詢問到底發生了何事。待阿齊格將事情原委說了一遍後,努爾哈赤也是震驚不已。他根本沒有想到,明朝會有四萬大軍已經包圍而來。而且距離自己已經如此之近。
他更沒有想到,其實這一切隻是巧合而已。朱由校隻是猜想後金或科爾沁部會進入西拉木倫河一帶,這才安排了部隊進行大迂迴,目的實際就是防止勝利果實被人偷走。
當勝利果實到手以後,朱由校在孫承宗的勸說下,已經放棄了追殺努爾哈赤的計劃,轉而全力經營草原,鞏固明朝在當地的利益。為更大的目標做好準備。
而沒了內幕消息的努爾哈赤,此刻把目光放在了自己的弟弟,從明軍大本營安然脫逃的巴雅喇身上。因為他越想越覺得可疑,明皇怎麽知道阿齊格在翁牛特部?孫承宗的部隊為何也在向阿魯科爾沁部進發?又是誰透露了我也在草原一事?
阿齊格此時將傳遞消息的漢人帶到努爾哈赤麵前:“父汗,這次孩兒能脫離險境,離不開範先生的幫助。”
努爾哈赤聞言,麵露喜色道:“範先生此次不僅承諾幫助我後金找尋新的糧道,更救了吾兒性命。本汗,不知如何感謝是好啊。”
那漢人深深趴在地上,屁股撅得老高,甕聲甕氣迴答道:“草民範永鬥,雖萬死也難報大漢知遇之恩。”
努爾哈赤點點頭道:“有範先生助我後金一臂之力,大事可成亦。不知範先生此後欲往何處?”
範永鬥繼續趴在地上道:“明狗皇帝朱由校,此次僅僅是詢問了小人的一個賬房,所以此次小人並未暴露,還可以繼續留在南朝為內應。那個賬房因為說錯了話,已經被小人手刃。以後再無人知曉小人曾經到過草原之事。但是,大汗身邊的人…”
努爾哈赤看了看已經被捆成一團的巴雅喇,似笑非笑道:“多謝範先生提醒。對了,範先生且隨我去軍帳,本汗有要事與先生商議。至於有些人…”
他隨後提高聲調:“阿齊格,把事情做好。記住,不可用刀。免得授人把柄。”
當孫承宗領軍前來匯合後,朱由校便拉著老師,不停地絮絮叨叨。老爺子全程笑容,時而捋捋胡子,時而擠擠眉毛,根本不在乎皇上的苦惱。朱由校有些耍小性子道:“老師,您為何不問問朕細節,或者幹脆責備朕的疏忽呢?這可是放走了努爾哈赤啊。”
孫承宗聽罷依然滿臉慈祥的笑意,眼神中充滿了關愛和寵溺:麵前之人那裏像個皇上,倒是和自家那個愛顯擺的臭孫子差不多。年輕人啊都這樣,明明一件事已經做得足夠好了,卻非要擺出一幅臭臉,心裏那點炫耀的小心思,還以為別人真不知道?
“皇上,您看今天草原的落日可壯麗否?”孫承宗沒有接朱由校的話題,隻是負手麵朝夕陽問道。言語雖然尊敬,但說話的口氣更像寵愛晚輩的爺爺。朱由校也很接受這種說話方式,在現在的這個時空,他無條件相信的人隻有兩個,一個是皇後,一個就是孫承宗。
雖然名義上是帝師,但孫承宗從未有僭越之舉,他更願意把皇上當成是一個晚輩,因而向來說話做事都較為隨意。而朱由校在老師麵前也從沒有架子,嬉笑怒罵皆常事。對於兩人之間這種不是親情勝似親情的關係,他們都認為沒必要說破,維持現狀就挺好…
朱由校眯著眼睛打量了一下,如同半個蛋黃的太陽,緊緊攀著天邊的火燒雲,就是不肯落到天際之下。鮮嫩欲滴的蒙古大草原,披上了一層亮眼的晚霞,在徐徐微風之中,如同一片金色汪洋起伏波動。置身其中,恍然有一種在遼闊海洋之上,追天逐日的感覺。
………………………………………………………………………………………..
孫承宗又指著遠處三座三角形的山川道:“皇上,前麵的三座山川,被稱之為木葉山。相傳為契丹人的發源之地。木葉山建有契丹始祖廟、菩薩堂,供有白衣觀音像、神鹿廟、祭遼河神之地。
站在木葉山頂,極目北望,青山隱隱,白雲悠悠,一脈大川,東西貫通,綿延無際。西拉沐淪河自天邊而來,霧靄飄渺,浩浩蕩蕩。木葉山南望,是號稱八百裏瀚海的科爾沁沙地,沙丘連綿起伏,一望無際。”
朱由校聽著老師的介紹,也仔細看了看,隨後問道:“不知老師想要告訴朕何事?”
孫承宗笑了笑,緩緩說道:“皇上,契丹人曾建立強大無比的遼國,東到日本海,西至阿爾泰山,北到額爾古納河一帶,南到如今的白溝河,一時間威震四海。可如此強大的帝國,終究變成了一堆黃土。
皇上,無論多麽強大的帝國,和天地日月比起來,就是及其渺小的存在。同樣的道理,無論多麽精妙的謀劃,和天意比起來,也算不得什麽。此次針對蒙古部族的行動,已是大有斬獲,皇上切不可妄自菲薄,更不可過多強求。
皇上,老臣有一句肺腑之言。做人做事,但求盡心盡力無愧於心。很多事,並非我等努力就能獲得迴報,但我們又必須要去做。至於最終的結果究竟如何,老臣認為交給天意為好,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就是此意。望皇上三思。”
朱由校聽罷低下頭想了想,心裏已是明了:孫承宗看出了自己的毛病,付出了就必須得到迴報,迴報少了還不行,心裏就覺得不舒服。這後世帶來的小市民毛病,必須得改啊。
孫承宗這是借機教導自己又一個帝王之道,皇帝就是一個苦命的人,很多時候勞心費神的還不討好。但身為帝王,必須忍著各種壓力甚至嘲諷,努力推進自己認為自己正確的事。切不可因為一些小事,幹擾到自己的初衷。這就是所謂的不忘初心吧…
……………………………………………………………………………………………
遠處突如其來的駿馬嘶鳴聲,讓朱由校走出了沉思。他看了看遠處的幾十個大帳篷,想了想說道:“老師,克什克滕部和內喀爾喀五部,與後金和科爾沁的矛盾極深,與林丹汗也已經徹底決裂。因此朕可以放心將他們遷移至境內,也能安心使用他們。
那些翁牛特部和巴林部的牧民怎麽處理?他們與後金和科爾沁的關係可非同一般。翁牛特部首領和士兵被毒殺一事,朕非常肯定其中必有翁牛特部的細作參與。而巴林部也早就被後金滲透,此次騷亂事件,就是巴林部集體幹得好事,害得朕喪失了良機。”
孫承宗淡淡一笑:“皇上,您是身在局中看不清。翁牛特部首領早已喪失了民心,因而才被自己的子民拋棄。巴林部雖然被後金經營日久,但也並非不可挽救。老臣認為,既然此兩部牧民不可為我大明所用,那就把他們留在草原上即可,無需多費心思。”
朱由校聞言原地轉了兩圈,緊皺雙眉道:“老師的意思,朕還是不明白。”
孫承宗輕歎一聲:“皇上到底還是仁慈,這倒是我大明百姓之福。老臣就來做這個惡人吧。皇上,翁牛特部現在群龍無首,巴林部這些牧民又是被拋棄之人。我們何不將二者合為一部,令其在原翁牛特部牧場繼續生活。我們作為局外人,調解他們之間的矛盾即可。”
……………………………………………………………………………………………….
朱由校聞言眉毛一挑,若有所思道:“老師的意思是。借用和激化兩部原來的矛盾,讓其內部產生紛爭。甚至促使其發生武力衝突,以便達到清理的作用?”
孫承宗頷首道:“這隻是其一,其二是我們暗中培養忠於大明的人,以便隨時監控草原。日後,當科爾沁、林丹汗、土默特三部為爭奪草原烽煙再起之時,我們隨時都有一隻奇兵存在,一旦時機成熟,可以第一時間掌握先機。
其三嘛,這隻新的部族可以作為我大明,控製草原商道的一個重要力量。很多不可以放上桌麵之事,都可以交給他們去做。我們隻需隔岸觀火就行。再說必要的時候,駐守烏蘭哈達(赤峰)的部隊,還可以提供援助。
如此一來,我們就可以改變目前以麵控點耗費大量精力,單純依靠長城被動防守的局麵。從而騰出大量人力和物資,集中用於國內和遼東所需。這就是以點控麵,四兩撥千斤之舉。皇上,不知老臣之謀劃,可行否?”
朱由校一拍手掌,這才叫做老奸巨猾,咳咳…老謀深算。但隨即他又疑惑道:“可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啊。蒙古人可靠嗎?”
孫承宗竟然也挑了挑眉毛,嘿嘿一笑:“老臣可沒說要培養蒙古人。依老臣看,馬五這個人就不錯。當然,他還需要外力。
皇上之前不是在草原留了馬金泉的五千人馬嘛,老臣認為,這五千人可以放棄原來的任務,專心固守烏蘭哈達即可。因為現在守住烏蘭哈達,比圍剿老奴更為重要。有了這樣一顆釘子在,才能將草原的利益,牢牢抓在手心裏。”
……………………………………………………………………………………………
努爾哈赤見到狼狽而迴的阿齊格後,吃驚地詢問到底發生了何事。待阿齊格將事情原委說了一遍後,努爾哈赤也是震驚不已。他根本沒有想到,明朝會有四萬大軍已經包圍而來。而且距離自己已經如此之近。
他更沒有想到,其實這一切隻是巧合而已。朱由校隻是猜想後金或科爾沁部會進入西拉木倫河一帶,這才安排了部隊進行大迂迴,目的實際就是防止勝利果實被人偷走。
當勝利果實到手以後,朱由校在孫承宗的勸說下,已經放棄了追殺努爾哈赤的計劃,轉而全力經營草原,鞏固明朝在當地的利益。為更大的目標做好準備。
而沒了內幕消息的努爾哈赤,此刻把目光放在了自己的弟弟,從明軍大本營安然脫逃的巴雅喇身上。因為他越想越覺得可疑,明皇怎麽知道阿齊格在翁牛特部?孫承宗的部隊為何也在向阿魯科爾沁部進發?又是誰透露了我也在草原一事?
阿齊格此時將傳遞消息的漢人帶到努爾哈赤麵前:“父汗,這次孩兒能脫離險境,離不開範先生的幫助。”
努爾哈赤聞言,麵露喜色道:“範先生此次不僅承諾幫助我後金找尋新的糧道,更救了吾兒性命。本汗,不知如何感謝是好啊。”
那漢人深深趴在地上,屁股撅得老高,甕聲甕氣迴答道:“草民範永鬥,雖萬死也難報大漢知遇之恩。”
努爾哈赤點點頭道:“有範先生助我後金一臂之力,大事可成亦。不知範先生此後欲往何處?”
範永鬥繼續趴在地上道:“明狗皇帝朱由校,此次僅僅是詢問了小人的一個賬房,所以此次小人並未暴露,還可以繼續留在南朝為內應。那個賬房因為說錯了話,已經被小人手刃。以後再無人知曉小人曾經到過草原之事。但是,大汗身邊的人…”
努爾哈赤看了看已經被捆成一團的巴雅喇,似笑非笑道:“多謝範先生提醒。對了,範先生且隨我去軍帳,本汗有要事與先生商議。至於有些人…”
他隨後提高聲調:“阿齊格,把事情做好。記住,不可用刀。免得授人把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