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天氣,天空晴朗,遠遠望去,那天空更為高遠了,滿眼的澄澈碧藍了。太後突然好興致,提議要到禦花園去逛逛,於是一行人簇擁著她進了禦花園,這園中各色亭台均玲瓏別致,疏密合度。園中奇石羅布,佳木蔥蘢,其古柏藤蘿,皆數百年物,將花園點綴得情趣盎然,各色山石盆景,千奇百怪。太後遊興正佳,在園中轉了一個時辰便在園中的祥瑞亭歇了,隻見四周樹木鬱鬱蔥蔥,並無秋日凋零之象,心裏便有幾分歡喜。這時小丫鬟們提了銀銚子過來,在亭下泡了茶水由宮女們依次遞上。

    太後喝了茶,碧珠見太後興致不減,也盡心陪伴左右,見她發絲微亂便招了吟簫捧了妝奩替她重新綰好,再拿了那萬壽釵正欲插上,隻聽見太後說:“這釵太過奢華,就拿奩裏了這隻碧玉簪吧,水頭不錯。”

    碧珠忙拿了插上,邊說:“也不知吟簫這丫頭怎麽就想到太後今兒要這碧玉簪,巴巴的把它給捧來了。”

    “這丫頭,鬼靈精的,真真生著一副七竅玲瓏心。”太後笑著看著吟簫對碧珠說。

    吟簫隻抿著嘴笑道:“奴才哪裏能生就那樣的聖人心肝,隻不過把這一片心思全放在太後身上罷了。”

    “瞧瞧這丫頭,真是得了便宜還賣乖,她這張嘴啊,比起雲妃也不差什麽,倒真是一家子的。”太後聽了笑容更深了。

    “迴太後,奴才先將這妝奩拿迴宮放好再迴來侍候您老人家,奴才怕丫頭們捧不住這裝了萬壽釵的奩盒。”吟簫覺得那釵貴重異常,便不放心讓下麵的人拿著便說道。

    “這丫頭,多招人疼,好了去吧。”太後笑著對眾人說。

    吟簫便捧了奩盒退去了亭子,剛沒走幾步,就聽見碧珠在後麵叫道:“吟簫姑娘,迴來時別忘了將那簫帶過來。”

    吟簫聽了心裏明白過來,便迴頭對她一笑應了一聲便匆匆去了。

    剛過了漢白玉橋,遠遠見前麵一明黃色頎長身影迎麵走來,後麵緊跟著太監黃濟海,便趕緊側身立著,等皇帝走近便大大方方的行禮問安。皇帝見了她問道:“太後也在禦花園?”

    吟簫點點頭應道:“迴皇上,太後現在祥瑞亭歇著。”

    她見皇帝點了點頭便道:“奴才先行告退。”說著便躬身退了往萬壽宮去了。

    “那晚的吹簫的人可是你?”

    剛沒走出幾步,便聽著皇帝沉聲問道,心裏不知何故,忙迴身應道:“迴皇上,正是奴才。”

    “哦,退下吧。”皇帝從頭到腳細細打量了她一番,見她低著頭恭敬地站著,手裏捧著個漆紅鑲寶石的盒子,腰間的那絡子上的翠玉在陽光下閃著碧油油的光芒,似乎有些晃眼,他定了定神便淡淡地讓她退下了。

    望了望她遠去的背影,他便想起那晚的情景,他剛入萬壽宮,那簫聲早已嫋嫋婷婷收住了,眾人已各自散去,隻聽見廊下的幾個小宮女在竊竊私語,不知誰的那句“吟簫姑娘說這支好聽的曲子是她由一首唐詩得來的呢,叫什麽碧溪還是青溪的,”令他當時深引她為知音,不禁懊悔當時多心把她推給了太後。這些天他一心想著她,見了她卻又不知說什麽好,隻裝作麵上淡淡的,其實心裏卻如翻江倒海一般。那黃濟海見他這樣的站在那裏,兩眼直盯著那路旁的玉簪花出神,也不敢上前打擾,隻好不近不遠地立著聽候吩咐。

    “吟簫姑娘,你怎麽就迴來了?”萬壽宮的小宮女彩雲見了她驚訝地問。

    “哦,我把太後的妝奩放迴來,呆會還要迴去呢!”吟簫見了她客氣地說。

    “姑娘怕是迴不去了,太後一會就迴來了。”彩雲笑著看著她,眼神怪怪的。

    “這話是怎麽說?”吟簫疑惑地看著她問道。

    “剛寧王爺過來請安,沒見著太後,聽說是去園子裏了,也轉身過去了,我想呀這會子差不多也快迴來了。”彩雲瞪著眼睛撓著頭說道。

    “寧王爺?……”吟簫歪著腦袋有些莫明其妙地念道。

    “吟簫姑娘你是沒見過寧王爺吧,這寧王爺可是太後所出,是當今聖上是嫡親的弟弟,人品相貌皆是一流,不輸於當今聖上呢。”彩雲走近湊著她的耳朵說,歡喜的神情溢於言表。

    “你這丫頭沒事亂嚼舌頭,趕緊當好你的值吧,別說這些有用沒用的話來招人嫌。”吟簫見她一本正經的模樣心裏倒覺得好笑,嘴上嗔怪道。

    彩雲調皮地吐了吐舌頭,躬身道:“遵命,吟簫姑娘。”

    吟簫進了屋將妝奩放入庫裏躊躇著要不要拿了那簫到園子裏去,心裏一橫便放了那簫先出去看看情況。剛踏進院子就聽見外麵步履雜遝,心想定是太後一行人迴來了,忙向站在廊下的太監宮女們打了個招唿,自己也扭身進了別室。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風過長庭輕撫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貝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貝葉並收藏風過長庭輕撫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