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見太後在一行人的簇擁下到了萬壽宮進了正殿入了座,隻見一位身體修長頭戴銀冠身著銀色五蝠捧壽團紋的錦袍的年青男子在太後下首右側的椅子坐了下來,麵容清峻淡雅,形容舉止透著一股渾然天生的高貴,看上去麵色和藹,少了一份威嚴多了一份優雅,想必就是寧王了。

    “咱們娘倆多久未見了?也不知你整日在哪裏閑遊,這天下太平,朝中大事你也很少過問,連這寧壽宮也漸少踏入了。”太後滿目慈愛地看著他嘴裏卻責怪道。

    “迴母後,兒臣一直身在京都,隻不過前些日子到了別苑去消暑了。”寧王一臉恭敬地迴道。

    “哦,也是,這天氣也漸漸涼了,有空多到這宮裏走走,我們娘倆多聊聊。”太後道。

    寧王點頭稱是仍然端坐著,這時碧雲端了盞雀舌茶過來,他連忙接了,小心地捧到了太後麵前。

    太後接了啜了一口又放到了手邊的案子上說道:“多日未見你,細看倒清瘦了許多,可要保重好身子,也算是孝敬我了。”

    “母後放心,兒臣身板向來很好,請不必掛念,倒是母後看起來是越來越精神了。”寧王爺挑起嘴角淡淡地笑著說。

    “瞧瞧,這宮裏本就那麽多油嘴哄哀家開心,這不,又來了你一個。”太後聽了不禁笑道,又轉過頭去問碧珠:“吟簫那丫頭哪裏去了,別不是又折迴園子了,去趕緊把她叫迴來。”

    “今兒來可曾見了皇上了?”太後問。

    “來時並未見到,也不在禦書房,想是有什麽事情,兒臣也不便打擾便過來了。”

    “皇上他日理萬機,許多國家大事要他處理,日夜操勞,你沒事也多幫幫他,別整日遊山玩水不理政事。”

    “皇上英明睿智,處事果敢,諸事明了於心,豈用兒臣幫襯,母後請放寬心,若真有用到兒臣之處,定當義不容辭為國家社稷盡心盡力。”

    “有你這句話就好,現如今寧王妃已逝近兩年了,哀家知道你鶼鰈情深,隻可惜芳菲那孩子福薄,你也不能為了她一直不娶,那王妃之位空置已久……”

    “母後不用擔心,若是隻為那空置的王妃之位,兒臣隨時可以把茗香扶正。”寧王一聽這話,忍不住打斷道。

    “哀家知道你愛烏及烏,可她隻一個陪嫁丫頭怎能扶為正妃,讓她做了側妃已是了不得了,你也休要這麽固執。”太後聽了心裏大為不悅戚眉說道。

    “母後……”寧王剛要開口爭辯,便見太後一臉不悅便隻好噤聲不語,一臉的無奈。

    碧珠見到情勢有些僵,心裏也暗暗著急,寧王難得進宮一趟,這次若是鬧得不歡而散,太後定要幾天悶悶不樂,寧王麵子也過不去,她抬頭看看別室,跟碧雲遞了個眼光,碧雲向她點頭眨了眨眼,於是對寧王道:“太後知王爺愛喝獅峰龍井,故特地叮囑了奴才們在宮裏備了些專等王爺來喝。”

    話音剛落,就見吟簫捧著個朱漆盤子走了上來,將那盤中一鍾凝白和闐玉盞捧了過來,碧雲忙接了遞給寧王,吟簫隨即將盤中的一個碧玉盞捧到太後麵前笑著說:“今兒太後好興致,在禦花園逛了這麽久,必定是胃口大開,見廚房裏煨著山雞絲燕窩,便裝了一碗過來,不知太後可喜歡。”

    “你這丫頭,不知生了什麽樣的玲瓏心肝,事事都合哀家的意,倒真難為你了。”太後見了她越發打心眼裏喜歡,說著便接了那盞吃了幾口。眾人見這氣氛都稍稍緩和心裏都暗暗鬆了口氣,正當這功夫就聽見外麵傳道:“貴妃娘娘覲見。”

    話音剛落就見眾人擁著貴妃進了殿,吟簫定睛看了一眼,劉貴妃果然絕色,盛裝高髻,嫋娜身姿,眼波流轉,朱唇輕啟盈盈拜下身來請安,真真是嫵媚多姿。太後見她來了,心下也十分歡喜,忙命她在下首右側的第二張椅子坐了。

    “多日不見你了,聽說你身子不好,現可好些了。”太後問道。

    “多謝太後掛念,臣妾已好多了。”說著又看了一眼寧王道:“今兒特意來給太後請安,沒想到王爺也在,真是巧呢。”

    “是啊,他素日裏也少過來,今兒也不知是什麽風把他給吹來了。”太後說。

    吟簫冷眼見他們你一言我一語地攀談起來,整個萬壽宮似乎頃刻便熱鬧起來。但她從劉妃與王爺的眼神來看,他們之間似乎並不單純,總覺得劉妃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倒像是為寧王而來,她心中隻是這樣感覺,卻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風過長庭輕撫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貝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貝葉並收藏風過長庭輕撫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