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寧王遇刺薨逝,岐王舊部以及常山王一派的官員開始蠢蠢欲動,朝中就陷入一片惶惶之中,好在太傅閔直派人將各府的動向都探查清楚,小心維持之下並沒有出什麽亂子。
其實,無論是被關在獄中的岐王還是在常山郡占著城池的常山王,他們第一個想拉攏的人就是閔直。這不僅僅因為閔直作為寧攸颺的心腹可以將他們名正言順的送上王位,更因為他的政治手腕和人脈關係。
如今庶陽戒嚴,百姓和官員不能隨意進出,若說有什麽異數,那便隻有寧國駙馬、未來的濁滄之主嬴華可以隨意走動,因為無論是常山王還是岐王,都不願與已經結盟的濁滄撕破臉皮,數十萬鐵騎加持,隻要不是傻子都不會無動於衷。
禁衛軍統領秦彥章接到了上頭的命令,親自排查進入宮中的車馬,但對於嬴華他是不敢得罪的。
可馬車中卻傳來女子頗具威嚴的聲音:“是何人攔下馬車?”
秦彥章以為裏麵坐的是濁滄世子嬴華,本想隨意詢問兩句便放行,不妨聽到女子的聲音,再一仔細思量,這可不是即將大婚的佳陽公主嗎?
“末將禁衛軍統領秦彥章,見過公主殿下!”
佳陽‘嗯’了一聲,吩咐道:“本宮有要緊事急著去見閔太傅。”這意思不言而喻,就是讓他趕緊放行。
吳彥章每天應付來往的官員,早就練就了一副刀槍不入的鐵皮,他打量了一下這寬大的馬車,詢問道:“末將奉上命巡查恭謹,殿下坐在贏世子的馬車中,想必是有人同行,這……”
“上命?”佳陽揚著柔婉的聲音輕輕一笑,然後轉為冷肅和嚴厲:“你所奉的上命到底是誰?即便是閔太傅也要將內廷事務與本宮商量過後才能決定,這是寧王兄的王命,你不知道嗎?”
她坐在馬車中冷冷一哼,接著問道:“還是說你奉了岐王兄或是……常山王的上令?”
“末將不敢!”
馬車中嬌俏溫柔的女子搖身一變,化為了眉目清冷的高貴公主,嬴華坐在一旁有些刮目相看,不知為何,佳陽冷言發怒的樣子竟…有幾分像那女子。
嬴華想到那江湖初見的紅衣女子,熱烈的色彩也不能掩蓋她的清傲,那人,即便是瀟灑的笑著,也如涼涼的泉水一般若即若離,讓人抓不住分毫。
他伸手掀開馬車一角,令吳彥章剛好能看到裏麵坐著的人:“吳統領莫怪,本世子是在城中遇見公主,所以多敘了些時候,見宮門下鑰才親自送公主迴來。”
吳彥章稱‘是’,眼睛卻不自覺的往馬車裏麵瞟,轉了一圈後又對上嬴華目光灼灼的黑眸,犀利的讓人不敢直視。
隻聽嬴華開口:“吳統領若是不放心,可帶人上來檢查一番。”
吳彥章輕輕抽了口氣,連常山王和岐王都不願意得罪的人,他如何敢造次,他嘴上連連道著‘不敢’,給馬車讓出一條路。
然而他一定想不到,寧攸颺就坐在馬車的隔板後麵,堂而皇之的進入內停止中。
閔太傅雖說提前收到了嬴華傳來的密信,但當他親眼見到寧攸颺完好無損的站在麵前時,還是老淚縱橫了一把。
寧攸颺溫和一笑,拍了拍閔太傅的肩膀,翻閱著這些天的奏折,然後一語中的道:“閔大人,疏國邊境出了守將何樂生,可還派了別人?”
他有此一問是因為知道鳳朝歌被困北疆,雲舒也隨行在側,若疏王真的派人和寧國談判,那一定就是那位最近混的風生水起的穎王了。
閔直搖了搖頭,也覺得很奇怪:“臣並未聽說有新的將領前來,如今曹韋已經被拿下,替代他在前線用兵的是薑巡,按照王上的命令將大軍暫駐在寧國境內。”
寧攸颺微微點頭,如今的局勢太過複雜,且不說岐王隻是被監禁在獄中,常山王犯上作亂,但是寧國主動攻打疏國這一條已是百口莫辯,若真是疏國人刺殺便罷了,可若讓天下人知道寧國挑起戰事隻是因為內亂,恐怕會人心盡失。
閔直這些時日十分憂慮,皺眉提醒道:“王上,如今我們要防的是疏國人借題發揮,若疏王以主動挑起戰事為名,讓我們割讓城池,還需早做準備才是。”
寧攸颺點頭:“明日早朝如常,詔常山王迴京述職,同時令承議郎擬書信遞交疏國,另、告訴薑巡按兵不動,不要再主動向疏國發兵。”
“王上……”閔直雖明白他想先一致對外將寧、疏兩國的戰事平息,但如此姑息內亂也不是辦法,勸道:“您此時詔迴常山王容易打草驚蛇,若他知曉王上歸京一定不敢從命,若他直接在常山郡起兵造反,我們恐怕無法平息。”
寧攸颺如何不知道這個道理,可如今已經容不得他緩緩而治,他看著佳陽不語,許久過後問道:“佳陽,你可願與贏世子提前大婚?”
他這一句,問的既是佳陽,也是嬴華,若他們肯在庶陽大婚,他便可以迴京觀禮的名義令常山王入京,且讓他沒有造反的理由。
其實在寧攸颺將文書送到疏國之前,疏王以及穎王已經知曉了寧國動亂。
這突發起來的戰事對疏國來說實是天大的好處,因此疏王擬好詔書讓穎王至兩軍交戰的邊境進行談判,為的是寧國西部三座最重要的城池,如果他們不應,疏王打算聯合楚國攻打寧國,從道義上來講,就算是濁滄也管不了。
然,詔書還沒有下發到穎王手上,萊州八百裏加急的軍情攜著鳳朝歌的自薦就送到了疏王麵前。
萊州城一戰,疏國大勝,闔勒被鳳朝歌一刀砍下頭顱,從此鬼方人對疏國俯首稱臣,且鳳朝歌的自薦書裏明明白白寫著:不求官爵封賞,隻求能夠代表疏國去邊境談判。
穎王真是恨得牙癢癢,他本欲借著這次機會為疏國立下大功,可以讓滿朝官員和天下百姓也能稱頌他的豐功偉績,以便於日後奪得王位,沒想到鳳朝歌進來橫插一腳。
記得父王曾允諾過若世子得勝歸來便封為輔國上將,這可是疏國的一辦軍權,父王自然是萬分不願意,如今鳳朝歌不求官爵,隻求去邊境談判,他用腳趾頭想都知道父王會應允。
隻是……棄軍權而博美名,這怎麽看都是賠本買賣,鳳朝歌難不成腦子壞了,才會做出這等買櫝還珠的愚笨之舉?
其實,無論是被關在獄中的岐王還是在常山郡占著城池的常山王,他們第一個想拉攏的人就是閔直。這不僅僅因為閔直作為寧攸颺的心腹可以將他們名正言順的送上王位,更因為他的政治手腕和人脈關係。
如今庶陽戒嚴,百姓和官員不能隨意進出,若說有什麽異數,那便隻有寧國駙馬、未來的濁滄之主嬴華可以隨意走動,因為無論是常山王還是岐王,都不願與已經結盟的濁滄撕破臉皮,數十萬鐵騎加持,隻要不是傻子都不會無動於衷。
禁衛軍統領秦彥章接到了上頭的命令,親自排查進入宮中的車馬,但對於嬴華他是不敢得罪的。
可馬車中卻傳來女子頗具威嚴的聲音:“是何人攔下馬車?”
秦彥章以為裏麵坐的是濁滄世子嬴華,本想隨意詢問兩句便放行,不妨聽到女子的聲音,再一仔細思量,這可不是即將大婚的佳陽公主嗎?
“末將禁衛軍統領秦彥章,見過公主殿下!”
佳陽‘嗯’了一聲,吩咐道:“本宮有要緊事急著去見閔太傅。”這意思不言而喻,就是讓他趕緊放行。
吳彥章每天應付來往的官員,早就練就了一副刀槍不入的鐵皮,他打量了一下這寬大的馬車,詢問道:“末將奉上命巡查恭謹,殿下坐在贏世子的馬車中,想必是有人同行,這……”
“上命?”佳陽揚著柔婉的聲音輕輕一笑,然後轉為冷肅和嚴厲:“你所奉的上命到底是誰?即便是閔太傅也要將內廷事務與本宮商量過後才能決定,這是寧王兄的王命,你不知道嗎?”
她坐在馬車中冷冷一哼,接著問道:“還是說你奉了岐王兄或是……常山王的上令?”
“末將不敢!”
馬車中嬌俏溫柔的女子搖身一變,化為了眉目清冷的高貴公主,嬴華坐在一旁有些刮目相看,不知為何,佳陽冷言發怒的樣子竟…有幾分像那女子。
嬴華想到那江湖初見的紅衣女子,熱烈的色彩也不能掩蓋她的清傲,那人,即便是瀟灑的笑著,也如涼涼的泉水一般若即若離,讓人抓不住分毫。
他伸手掀開馬車一角,令吳彥章剛好能看到裏麵坐著的人:“吳統領莫怪,本世子是在城中遇見公主,所以多敘了些時候,見宮門下鑰才親自送公主迴來。”
吳彥章稱‘是’,眼睛卻不自覺的往馬車裏麵瞟,轉了一圈後又對上嬴華目光灼灼的黑眸,犀利的讓人不敢直視。
隻聽嬴華開口:“吳統領若是不放心,可帶人上來檢查一番。”
吳彥章輕輕抽了口氣,連常山王和岐王都不願意得罪的人,他如何敢造次,他嘴上連連道著‘不敢’,給馬車讓出一條路。
然而他一定想不到,寧攸颺就坐在馬車的隔板後麵,堂而皇之的進入內停止中。
閔太傅雖說提前收到了嬴華傳來的密信,但當他親眼見到寧攸颺完好無損的站在麵前時,還是老淚縱橫了一把。
寧攸颺溫和一笑,拍了拍閔太傅的肩膀,翻閱著這些天的奏折,然後一語中的道:“閔大人,疏國邊境出了守將何樂生,可還派了別人?”
他有此一問是因為知道鳳朝歌被困北疆,雲舒也隨行在側,若疏王真的派人和寧國談判,那一定就是那位最近混的風生水起的穎王了。
閔直搖了搖頭,也覺得很奇怪:“臣並未聽說有新的將領前來,如今曹韋已經被拿下,替代他在前線用兵的是薑巡,按照王上的命令將大軍暫駐在寧國境內。”
寧攸颺微微點頭,如今的局勢太過複雜,且不說岐王隻是被監禁在獄中,常山王犯上作亂,但是寧國主動攻打疏國這一條已是百口莫辯,若真是疏國人刺殺便罷了,可若讓天下人知道寧國挑起戰事隻是因為內亂,恐怕會人心盡失。
閔直這些時日十分憂慮,皺眉提醒道:“王上,如今我們要防的是疏國人借題發揮,若疏王以主動挑起戰事為名,讓我們割讓城池,還需早做準備才是。”
寧攸颺點頭:“明日早朝如常,詔常山王迴京述職,同時令承議郎擬書信遞交疏國,另、告訴薑巡按兵不動,不要再主動向疏國發兵。”
“王上……”閔直雖明白他想先一致對外將寧、疏兩國的戰事平息,但如此姑息內亂也不是辦法,勸道:“您此時詔迴常山王容易打草驚蛇,若他知曉王上歸京一定不敢從命,若他直接在常山郡起兵造反,我們恐怕無法平息。”
寧攸颺如何不知道這個道理,可如今已經容不得他緩緩而治,他看著佳陽不語,許久過後問道:“佳陽,你可願與贏世子提前大婚?”
他這一句,問的既是佳陽,也是嬴華,若他們肯在庶陽大婚,他便可以迴京觀禮的名義令常山王入京,且讓他沒有造反的理由。
其實在寧攸颺將文書送到疏國之前,疏王以及穎王已經知曉了寧國動亂。
這突發起來的戰事對疏國來說實是天大的好處,因此疏王擬好詔書讓穎王至兩軍交戰的邊境進行談判,為的是寧國西部三座最重要的城池,如果他們不應,疏王打算聯合楚國攻打寧國,從道義上來講,就算是濁滄也管不了。
然,詔書還沒有下發到穎王手上,萊州八百裏加急的軍情攜著鳳朝歌的自薦就送到了疏王麵前。
萊州城一戰,疏國大勝,闔勒被鳳朝歌一刀砍下頭顱,從此鬼方人對疏國俯首稱臣,且鳳朝歌的自薦書裏明明白白寫著:不求官爵封賞,隻求能夠代表疏國去邊境談判。
穎王真是恨得牙癢癢,他本欲借著這次機會為疏國立下大功,可以讓滿朝官員和天下百姓也能稱頌他的豐功偉績,以便於日後奪得王位,沒想到鳳朝歌進來橫插一腳。
記得父王曾允諾過若世子得勝歸來便封為輔國上將,這可是疏國的一辦軍權,父王自然是萬分不願意,如今鳳朝歌不求官爵,隻求去邊境談判,他用腳趾頭想都知道父王會應允。
隻是……棄軍權而博美名,這怎麽看都是賠本買賣,鳳朝歌難不成腦子壞了,才會做出這等買櫝還珠的愚笨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