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你來了?”看到來人,淩霄從身後取出烏黑的連鞘長劍,放在桌上,淡淡地道:“現在你可以告訴我了吧。所有的一切?”
麵對淩霄的提問,李長定沒有迴答,而是定定地看著淩霄,歎息一聲,忽然道:“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好劍意!好劍心!淩霄之名,名副其實!若是爺爺知道了,必然老懷開慰,他的一番苦心沒有白費。”
淩霄神色漠然,隻是劍眉一皺,他完全聽不懂李長定在說什麽。
“可惜,你的劍氣磨練的還不夠精純,體係不夠完善,否則烈陽山上,司馬度根本出不了天劍之勢。而你的後背也就不會添上一道三寸長的劍痕了。”李長定搖搖頭,淡然評價道。
“當時你在場?”淩霄雙眸一凝,凜然開口道。
“不在。”李長定矢口否認。
“那你怎麽知道的如此清楚?”淩霄冷冷地盯著李長定,緩緩問道。
司馬度出身雲州春秋派,這個門派向來一脈單傳,門中絕學四季劍法精妙絕倫,在武林之中也算有些名聲。
而春秋派傳到司馬度這裏,他不但將四季劍法練到了最高境界——四時有序,更是推陳出新,創出了更上一層樓的天地劍勢!威力絕倫,精妙無比,已然觸及天人之道,不可小視。
麵對這樣的司馬度,即便以淩霄的實力,也在第三十二招的時候被逸散的劍氣劃到背部,負了點小瘡。
麵對淩霄的疑問,李長定淡然一笑,默然不語。他自然不會告訴淩霄,他是他的化靈,他的所思所想,所行所為,他都感同身受。
見李長定又是那副神神秘秘的樣子,淩霄明智的轉移了話題,問道:“我現在有資格知道一切了麽?”
“還差些,不過有些東西卻也能跟你說了。”說著,李長定“鏘!”的一聲,拔出桌上的烏鞘長劍,看著光寒的劍刃,笑了笑道:“這把劍你果然一直沒用。上麵沒有一絲血腥殺氣。”
“我有我自己的淩霄劍,而且,這把劍也不是用來殺人的劍。”
“淩霄劍?”李長定看了一眼淩霄懸在腰間的寶劍,點點頭,道,“很不錯的劍。”
淩霄是李長定的化靈,他的經曆和知識他都一清二楚,包括這把淩霄劍。
這把淩霄劍,所用的材料雖然普通,但是憑著淩霄高超的鑄劍技藝,還有十多年的心血相依,元神祭煉,這把劍已然成了一柄非凡的絕世名劍,切金斷玉,削鐵如泥。
“你說的沒錯,截天劍不是用來殺人的。”李長定歎息一聲,陷入了過往的迴憶之中,開口說道:“我鑄造這柄截天劍,為的是救一個人,我的太爺爺,一個死人。”
“死人?哼,對你來說,救一個死人想必並不難吧。”幾日前,淩霄半步五階,已能見到天地元氣與其他種種靈異,那些死人身上一閃而逝的靈魂自然也逃不開他的雙眼,自此,他才真正明白,世界要比自己知道的廣闊許多,他隻是一個井底之蛙。
“救一個死人自然不難,但是救一個神魂俱滅的死人,隻怕連八階者都是無能為力的。”
“神魂俱滅?”淩霄一驚。
“是的。”
“這把劍是用來救你太爺爺的,那這又和我有什麽關係?”淩霄看著李長定手中的截天劍,淡淡地問道:“為什麽我對這把劍會有這麽奇怪的感覺?為什麽我和別人不同,從小時候開始,腦袋裏就會莫名其妙地冒出許多知識來?”
“這些我還不能告訴你。”李長定還劍入鞘,將截天劍重新放到桌子上,淡淡笑道。
“那你今天來此有何貴幹?”淩霄冷冷地盯著李長定道。
李長定笑容不減,道:“來看看你現在怎麽樣了。”
“結果如何?”
“很好。”李長定笑著點頭道。
“然後?”
“就是問問你,麵對五階,你有什麽修煉上的疑問沒?盡管問我,雖然我不是劍修,但我爺爺是,許多劍修的問題我都能迴答。凝聚劍種不是那麽容易的。”
“我沒有疑問。”淩霄冷冷迴絕道,“還有什麽事麽?”
“沒了。”
“好走不送。”淩霄拿起截天劍,放進劍匣,背過身來,放在架子上,同時下了逐客令。
“既然如此。”李長定一抱拳,淡然道:“淩大元帥,貧道告辭。”
話音剛落,淩霄猛然迴身看去,李長定已然行跡縹緲,漠然無蹤。
淩霄心中一驚,他居然沒有感知到李長定是如何消失的,便如他不知道李長定是如何出現的一樣。果然,天下之大,奇士無數啊!
…………
司馬度一去,南梁大廈傾頹,梁王李樂求和的想法隻是他自己的一廂情願。
半年之後,南梁國滅,李樂出城投降,被周瑜封為安樂侯,賞賜侯府宅田,給了他一個富貴的下半生。
滅了梁國之後,天下間也就隻有巴州未被收複。於是三年後,周瑜命手下大將,兵發巴州,並一舉滅之。自此,天下一統。
統一天下後,周瑜登基為帝,改國號為吳,並改元天順,大封群臣,李長定得封國師之位,端木聰為丞相,其他濟世宗人皆有封賞,位高權重。
至於淩霄,則被封為薑王,仍是駐守邊疆,統領六十萬邊軍,為龍城城主。由此可見,周瑜器量不小!
天順二年,國師玉宵上奏,欲要編修本草,整理醫術,並在全國各大中小城市開設官醫所,布醫天下,濟救蒼生。
吳太祖周瑜聞後欣然準奏,於是為時三年的編纂工作開始了,期間人力物力耗費無數,所得成果也是斐然,至於功德,更是海量。
本草編完後,開始開設遍布全國各地的官醫所,李長定又上奏吳太祖,說是醫療人才緊缺,需要一些濟世宗弟子前去填充,隻是這些大多已是位高權重,是朝廷重臣,還請太祖準許。
這是李長定開始準備急流勇退了。
再是英明神武的皇帝,一旦到了晚年,往往都會晚節不保,漢武帝如此,唐太宗如此,那個唐玄宗李隆基更是其中典型。而吳太祖周瑜也沒逃出這個規律。
早在兩年前,周瑜就開始向李長定詢問長生不死,神仙逍遙的事情,雖未開口要求不死金丹,但他話裏話外的意思已然彰顯無誤,畢竟,他年事已高,身體已然漸漸衰敗,聞到了死亡的氣息。
對此,李長定自然是裝聾作啞,不予理會,頂多再向他宣揚一遍後土教義,想要緩解他心中焦慮罷了。
可惜,周瑜並沒有聽進去,對於長生不死仍然孜孜以求。既然李長定不能滿足他的要求,他便開始聽信其他傳說。
他聽說數十年前的魔宮之主燭辛和白陽真人破碎虛空,是成仙而去了。而他們兩人,一人一本,留下來兩部典籍,其中可能藏有長生之秘,於是開始命人尋找。
魔宮詭異莫測,無人知曉蹤跡,無可奈何。但是大羅教就在大羅山上,跑都跑不掉,於是周瑜下旨,要大羅教獻上《白陽真解》。
可惜《白陽真解》當初已被司馬度強索而去,之後再也不見蹤跡,此時大羅教如何拿的出來?
於是,惹得周瑜惱羞成怒,再憶起當初自己南征之時,險些死在大羅教劍下,更是怒火中燒。此時新仇舊恨一擁而上,周瑜幹脆下旨滅派。
於是,傳承數百載的大羅教於此而滅。
除了長生不死,周瑜還越來越看重手中的權勢,對於那些以大義為先的墨家思想也開始帶上不滿了。還好,當初李長定他們為了便於墨家思想的廣泛傳播,在其中添加了許多東西,更是包括了愛國忠君!
愛國還算應該,忠君就是徹徹底底的封建餘毒,多餘累贅了。
可惜,現在是封建社會……
在這樣一個,君王天子家天下的封建集權的社會裏,其他的才華智慧都是次要的,可是忠君這東西卻是一定要有的。不然別看你的學說現在昌盛,早晚被人滅掉,取而代之。
於是,李長定為了讓墨家思想中那些好的東西能夠廣為傳播,不得不做了妥協,加進了忠君思想,這一封建糟粕。
不過,這是為了弘揚墨家思想所做的妥協,濟世宗內的核心思想可仍然未變,濟世救民,大義為先,自苦為樂,數萬濟世宗弟子依舊以此為終生奮鬥的目標,絲毫不改。
於是,墨家思想自此分為兩派,一者是在濟世宗內傳播學習的,一者是在外麵廣為傳授的。
而周瑜可以接受外麵廣為傳播的墨家思想,因為經過修改後,已然變得柔和了許多。尤其是在加入了愛國忠君的內容後,周瑜更是顯得十分滿意。
但是,濟世宗所奉行的思想,在他看來,是些危險的,甚至可說是大逆不道的!
=============================================================
多謝浮屠兩生同誌,多元太虛同誌的打賞!
“你來了?”看到來人,淩霄從身後取出烏黑的連鞘長劍,放在桌上,淡淡地道:“現在你可以告訴我了吧。所有的一切?”
麵對淩霄的提問,李長定沒有迴答,而是定定地看著淩霄,歎息一聲,忽然道:“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好劍意!好劍心!淩霄之名,名副其實!若是爺爺知道了,必然老懷開慰,他的一番苦心沒有白費。”
淩霄神色漠然,隻是劍眉一皺,他完全聽不懂李長定在說什麽。
“可惜,你的劍氣磨練的還不夠精純,體係不夠完善,否則烈陽山上,司馬度根本出不了天劍之勢。而你的後背也就不會添上一道三寸長的劍痕了。”李長定搖搖頭,淡然評價道。
“當時你在場?”淩霄雙眸一凝,凜然開口道。
“不在。”李長定矢口否認。
“那你怎麽知道的如此清楚?”淩霄冷冷地盯著李長定,緩緩問道。
司馬度出身雲州春秋派,這個門派向來一脈單傳,門中絕學四季劍法精妙絕倫,在武林之中也算有些名聲。
而春秋派傳到司馬度這裏,他不但將四季劍法練到了最高境界——四時有序,更是推陳出新,創出了更上一層樓的天地劍勢!威力絕倫,精妙無比,已然觸及天人之道,不可小視。
麵對這樣的司馬度,即便以淩霄的實力,也在第三十二招的時候被逸散的劍氣劃到背部,負了點小瘡。
麵對淩霄的疑問,李長定淡然一笑,默然不語。他自然不會告訴淩霄,他是他的化靈,他的所思所想,所行所為,他都感同身受。
見李長定又是那副神神秘秘的樣子,淩霄明智的轉移了話題,問道:“我現在有資格知道一切了麽?”
“還差些,不過有些東西卻也能跟你說了。”說著,李長定“鏘!”的一聲,拔出桌上的烏鞘長劍,看著光寒的劍刃,笑了笑道:“這把劍你果然一直沒用。上麵沒有一絲血腥殺氣。”
“我有我自己的淩霄劍,而且,這把劍也不是用來殺人的劍。”
“淩霄劍?”李長定看了一眼淩霄懸在腰間的寶劍,點點頭,道,“很不錯的劍。”
淩霄是李長定的化靈,他的經曆和知識他都一清二楚,包括這把淩霄劍。
這把淩霄劍,所用的材料雖然普通,但是憑著淩霄高超的鑄劍技藝,還有十多年的心血相依,元神祭煉,這把劍已然成了一柄非凡的絕世名劍,切金斷玉,削鐵如泥。
“你說的沒錯,截天劍不是用來殺人的。”李長定歎息一聲,陷入了過往的迴憶之中,開口說道:“我鑄造這柄截天劍,為的是救一個人,我的太爺爺,一個死人。”
“死人?哼,對你來說,救一個死人想必並不難吧。”幾日前,淩霄半步五階,已能見到天地元氣與其他種種靈異,那些死人身上一閃而逝的靈魂自然也逃不開他的雙眼,自此,他才真正明白,世界要比自己知道的廣闊許多,他隻是一個井底之蛙。
“救一個死人自然不難,但是救一個神魂俱滅的死人,隻怕連八階者都是無能為力的。”
“神魂俱滅?”淩霄一驚。
“是的。”
“這把劍是用來救你太爺爺的,那這又和我有什麽關係?”淩霄看著李長定手中的截天劍,淡淡地問道:“為什麽我對這把劍會有這麽奇怪的感覺?為什麽我和別人不同,從小時候開始,腦袋裏就會莫名其妙地冒出許多知識來?”
“這些我還不能告訴你。”李長定還劍入鞘,將截天劍重新放到桌子上,淡淡笑道。
“那你今天來此有何貴幹?”淩霄冷冷地盯著李長定道。
李長定笑容不減,道:“來看看你現在怎麽樣了。”
“結果如何?”
“很好。”李長定笑著點頭道。
“然後?”
“就是問問你,麵對五階,你有什麽修煉上的疑問沒?盡管問我,雖然我不是劍修,但我爺爺是,許多劍修的問題我都能迴答。凝聚劍種不是那麽容易的。”
“我沒有疑問。”淩霄冷冷迴絕道,“還有什麽事麽?”
“沒了。”
“好走不送。”淩霄拿起截天劍,放進劍匣,背過身來,放在架子上,同時下了逐客令。
“既然如此。”李長定一抱拳,淡然道:“淩大元帥,貧道告辭。”
話音剛落,淩霄猛然迴身看去,李長定已然行跡縹緲,漠然無蹤。
淩霄心中一驚,他居然沒有感知到李長定是如何消失的,便如他不知道李長定是如何出現的一樣。果然,天下之大,奇士無數啊!
…………
司馬度一去,南梁大廈傾頹,梁王李樂求和的想法隻是他自己的一廂情願。
半年之後,南梁國滅,李樂出城投降,被周瑜封為安樂侯,賞賜侯府宅田,給了他一個富貴的下半生。
滅了梁國之後,天下間也就隻有巴州未被收複。於是三年後,周瑜命手下大將,兵發巴州,並一舉滅之。自此,天下一統。
統一天下後,周瑜登基為帝,改國號為吳,並改元天順,大封群臣,李長定得封國師之位,端木聰為丞相,其他濟世宗人皆有封賞,位高權重。
至於淩霄,則被封為薑王,仍是駐守邊疆,統領六十萬邊軍,為龍城城主。由此可見,周瑜器量不小!
天順二年,國師玉宵上奏,欲要編修本草,整理醫術,並在全國各大中小城市開設官醫所,布醫天下,濟救蒼生。
吳太祖周瑜聞後欣然準奏,於是為時三年的編纂工作開始了,期間人力物力耗費無數,所得成果也是斐然,至於功德,更是海量。
本草編完後,開始開設遍布全國各地的官醫所,李長定又上奏吳太祖,說是醫療人才緊缺,需要一些濟世宗弟子前去填充,隻是這些大多已是位高權重,是朝廷重臣,還請太祖準許。
這是李長定開始準備急流勇退了。
再是英明神武的皇帝,一旦到了晚年,往往都會晚節不保,漢武帝如此,唐太宗如此,那個唐玄宗李隆基更是其中典型。而吳太祖周瑜也沒逃出這個規律。
早在兩年前,周瑜就開始向李長定詢問長生不死,神仙逍遙的事情,雖未開口要求不死金丹,但他話裏話外的意思已然彰顯無誤,畢竟,他年事已高,身體已然漸漸衰敗,聞到了死亡的氣息。
對此,李長定自然是裝聾作啞,不予理會,頂多再向他宣揚一遍後土教義,想要緩解他心中焦慮罷了。
可惜,周瑜並沒有聽進去,對於長生不死仍然孜孜以求。既然李長定不能滿足他的要求,他便開始聽信其他傳說。
他聽說數十年前的魔宮之主燭辛和白陽真人破碎虛空,是成仙而去了。而他們兩人,一人一本,留下來兩部典籍,其中可能藏有長生之秘,於是開始命人尋找。
魔宮詭異莫測,無人知曉蹤跡,無可奈何。但是大羅教就在大羅山上,跑都跑不掉,於是周瑜下旨,要大羅教獻上《白陽真解》。
可惜《白陽真解》當初已被司馬度強索而去,之後再也不見蹤跡,此時大羅教如何拿的出來?
於是,惹得周瑜惱羞成怒,再憶起當初自己南征之時,險些死在大羅教劍下,更是怒火中燒。此時新仇舊恨一擁而上,周瑜幹脆下旨滅派。
於是,傳承數百載的大羅教於此而滅。
除了長生不死,周瑜還越來越看重手中的權勢,對於那些以大義為先的墨家思想也開始帶上不滿了。還好,當初李長定他們為了便於墨家思想的廣泛傳播,在其中添加了許多東西,更是包括了愛國忠君!
愛國還算應該,忠君就是徹徹底底的封建餘毒,多餘累贅了。
可惜,現在是封建社會……
在這樣一個,君王天子家天下的封建集權的社會裏,其他的才華智慧都是次要的,可是忠君這東西卻是一定要有的。不然別看你的學說現在昌盛,早晚被人滅掉,取而代之。
於是,李長定為了讓墨家思想中那些好的東西能夠廣為傳播,不得不做了妥協,加進了忠君思想,這一封建糟粕。
不過,這是為了弘揚墨家思想所做的妥協,濟世宗內的核心思想可仍然未變,濟世救民,大義為先,自苦為樂,數萬濟世宗弟子依舊以此為終生奮鬥的目標,絲毫不改。
於是,墨家思想自此分為兩派,一者是在濟世宗內傳播學習的,一者是在外麵廣為傳授的。
而周瑜可以接受外麵廣為傳播的墨家思想,因為經過修改後,已然變得柔和了許多。尤其是在加入了愛國忠君的內容後,周瑜更是顯得十分滿意。
但是,濟世宗所奉行的思想,在他看來,是些危險的,甚至可說是大逆不道的!
=============================================================
多謝浮屠兩生同誌,多元太虛同誌的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