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承恩的引領下,穿過一座座宮殿,這些官員才到了目的地,乾清宮。
乾清宮門前站著眾多宮女太監。
王承恩讓官員再此等候,自己先行進殿稟報。
不一會兒,王承恩出來後,大聲喊道:“進殿。”
官員盡皆抬步步入大殿。
朱由檢坐於龍座之上,而黃立極,李國普,郭允厚,袁崇煥,駱養性五人便站在大殿兩旁。
官員入殿後,盡皆下跪行禮,高唿萬歲。
朱由檢臉帶笑意的說道:“眾位愛卿平身。”
官員聽完後便就站起身來。
朱由檢看著眾人,臉上笑意沒有絲毫的減少,實際上這次軍需購糧可以說是大獲全勝,當然這功勞不僅是郭允厚一人,雖說郭允厚布置全局,但執行的卻是這些地方官,故不管他們用了什麽手段從富商鄉紳手中購入糧食,他們都是大明的功臣,便是因為如此,朱由檢才會禦筆親批,把這次的朝聖搞的如此之大。
“軍需購糧,關乎社稷安危,郭尚書不辭辛苦,統籌全局,而各位愛卿,嚴格執行軍需司的購糧準則,在規定的時間中買來了規定的糧食,甚至還要高於軍需司擬定的數額,朕心中十分欣慰,隻能在這裏對眾位愛卿書說一聲,辛苦了。”朱由檢中氣十足的說道。
“微臣不敢。”官員齊聲說道。
這些話語聽完後,朱由檢本想說話,不過卻被一人的聲音給打斷了他接下來要說的話。
“皇上,我等食用朝廷俸祿,當朝為官,為皇上分憂,乃是分內之事,怎敢輕言辛苦。”說這話的人便是開封知府吳可信,實然,他說這話十分失禮,不過他卻想引起皇帝的注意,兵行險招罷了。
果不其然,吳可信這話一說,便吸引住了整個大殿的目光。
朱由檢從未見過吳可信,當然也不知道說這話的人是吳可信,不過因為此時朱由檢心情極好,對待吳可信失禮的行為也沒有生氣,不過與之相反的是,一同前來的官員眼中都有著不善,大家夥都沒有說話,隻有你一人說話,可顯著你了。
“這位愛卿,任職何地啊?”朱由檢輕聲問道。
“稟奏皇上,微臣就任河南,乃開封知府。”這是朱由檢第一次對吳可信說話,但吳可信卻沒有任何怯場,反而心中有些興奮,自覺的已經打開了自己從政的新篇章。
聽到這個人便是自己頗為看重的吳可信,頓時來了興趣,便開口說道:“這次軍需購糧,超額完成的便有開封府吧。”
“稟奏皇上,開封府便在名單之上。”郭允厚出列答道,郭允厚曾經上奏為吳可信說過好話,當然,他也沒有見過吳可信,不過覺得吳可信有大才,他作為前輩,理應提攜晚輩,為國舉才,何為不為。
朱由檢點了點頭,看向吳可信說道:“愛卿一心向國,朕心甚慰。”
聽完朱由檢的話,吳可信有些失望,本想著皇帝能夠褒獎自己一番,殊不知皇帝隻說了這麽一句不癢不痛的話來,實然,這也是帝王心術,作為皇帝的朱由檢對待臣子,不能一開始便就露出親近之意,若是這樣,會讓臣子飄飄然,甚至會質疑帝王的權威,忽遠忽近,才能讓臣子永遠摸不清楚自己的心意,辦起事情來,也不敢耍心機。
與吳可信對話後,朱由檢便就下令起宴。
數百名太監宮女忙碌一番,上了些清淡的食物與酒水,這便是賜宴,而當宴席開始後,朱由檢便起身離開,他是皇帝,當然不能陪著臣子喝酒吃飯,而讓內閣首輔黃立極陪著,已是恩寵有佳。
當朱由檢起身離開後,黃立極先行落座,李國普,郭允厚,袁崇煥,駱養性幾人這才坐下,隨後便是官員入席。
當然這其中免不了喝上幾杯酒水。
而吳可信心中鬱悶,多喝了幾杯,竟然有了些許醉意,一個時辰後,傳旨的太監來到乾清宮,宣布禦宴結束,眾多官員也都起身離開,在太監的引領下出宮,實然這次能夠見到朱由檢,已經讓除了吳可信以外的所有官員心滿意足。
有些頭昏眼花的吳可信跟著官員緩慢的走著,不一會兒,便聽到後麵小太監唿喊:“眾位大人,留步,留步。”
官員聽到唿喊,無不停下了腳步,轉過頭來,疑惑的看著小跑而來的太監。
這名太監到了跟前,喘著粗氣道:“哪位大人,是,是開封知府吳可信吳大人。”
吳可信聽到這名太監喊他的名字,應了一聲道:“本官便是。”實際上這個時候的吳可信也沒有想到太監喚他何事。
“吳大人,皇上召見。”
“你,你說什麽?”吳可信聽完後簡直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這皇帝在乾清宮中對自己不冷不淡,為何會召見自己呢,當然這吳可信並不知道他在開封府的所作所為朱由檢心中一清二楚。
“吳大人,皇上正在養心殿等著大人呢,你快跟我來,不能讓皇上久等不是?”太監的語氣有些急促。
“麻煩這位小公公引路。”吳可信終於發應過來,雖不知道皇帝為何召見自己,但這不就是自己想要的嗎?
太監應了一聲,便前麵引路,而吳可信緊跟著小太監的步伐往養心殿而去。
這吳可信一走,其餘的官員心中都不舒服了,大家都完成了朝廷的指標,為什麽皇帝會召見吳可信呢,想來想去,也隻能把原因歸納與吳可信乾清宮的失禮之處,想著如此投機,便能受到皇帝召見,心中頗為不服氣,但也無可奈何。
小太監帶著吳可信到了養心殿,在殿門口的時候,吳可信才發覺自己臉上發熱,頭腦發昏,想到自己在乾清宮中多喝了些酒,頓時後悔不已,若是進去養心殿,在皇帝麵前說了不該說的話,那可是要命的啊,可是現在後悔,也於事無補,隻能晃晃頭顱,讓自己清醒一些。
小太監進去稟報一下,便出來讓吳可信進入大殿。
吳可信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儀容,緩步入了大殿。
此時的朱由檢正坐在龍椅之上看著奏章。
吳可信進入大殿後,看到朱由檢,便趕忙跪下身去,道:“微臣見過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朱由檢連眼睛都沒有抬一下,道了聲平身。
吳可信聽到後,便站起身來。
不過朱由檢仍然在看著奏章,好似沒有說話的打算。
當看完這封奏章後,放下,又拿起了一封新的奏章,已然觀看,這倒讓候著的吳可信更加摸不著頭腦了,皇上召見自己,什麽話都不說,這是何意?
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多多推薦,多多收藏,不勝感激涕零
乾清宮門前站著眾多宮女太監。
王承恩讓官員再此等候,自己先行進殿稟報。
不一會兒,王承恩出來後,大聲喊道:“進殿。”
官員盡皆抬步步入大殿。
朱由檢坐於龍座之上,而黃立極,李國普,郭允厚,袁崇煥,駱養性五人便站在大殿兩旁。
官員入殿後,盡皆下跪行禮,高唿萬歲。
朱由檢臉帶笑意的說道:“眾位愛卿平身。”
官員聽完後便就站起身來。
朱由檢看著眾人,臉上笑意沒有絲毫的減少,實際上這次軍需購糧可以說是大獲全勝,當然這功勞不僅是郭允厚一人,雖說郭允厚布置全局,但執行的卻是這些地方官,故不管他們用了什麽手段從富商鄉紳手中購入糧食,他們都是大明的功臣,便是因為如此,朱由檢才會禦筆親批,把這次的朝聖搞的如此之大。
“軍需購糧,關乎社稷安危,郭尚書不辭辛苦,統籌全局,而各位愛卿,嚴格執行軍需司的購糧準則,在規定的時間中買來了規定的糧食,甚至還要高於軍需司擬定的數額,朕心中十分欣慰,隻能在這裏對眾位愛卿書說一聲,辛苦了。”朱由檢中氣十足的說道。
“微臣不敢。”官員齊聲說道。
這些話語聽完後,朱由檢本想說話,不過卻被一人的聲音給打斷了他接下來要說的話。
“皇上,我等食用朝廷俸祿,當朝為官,為皇上分憂,乃是分內之事,怎敢輕言辛苦。”說這話的人便是開封知府吳可信,實然,他說這話十分失禮,不過他卻想引起皇帝的注意,兵行險招罷了。
果不其然,吳可信這話一說,便吸引住了整個大殿的目光。
朱由檢從未見過吳可信,當然也不知道說這話的人是吳可信,不過因為此時朱由檢心情極好,對待吳可信失禮的行為也沒有生氣,不過與之相反的是,一同前來的官員眼中都有著不善,大家夥都沒有說話,隻有你一人說話,可顯著你了。
“這位愛卿,任職何地啊?”朱由檢輕聲問道。
“稟奏皇上,微臣就任河南,乃開封知府。”這是朱由檢第一次對吳可信說話,但吳可信卻沒有任何怯場,反而心中有些興奮,自覺的已經打開了自己從政的新篇章。
聽到這個人便是自己頗為看重的吳可信,頓時來了興趣,便開口說道:“這次軍需購糧,超額完成的便有開封府吧。”
“稟奏皇上,開封府便在名單之上。”郭允厚出列答道,郭允厚曾經上奏為吳可信說過好話,當然,他也沒有見過吳可信,不過覺得吳可信有大才,他作為前輩,理應提攜晚輩,為國舉才,何為不為。
朱由檢點了點頭,看向吳可信說道:“愛卿一心向國,朕心甚慰。”
聽完朱由檢的話,吳可信有些失望,本想著皇帝能夠褒獎自己一番,殊不知皇帝隻說了這麽一句不癢不痛的話來,實然,這也是帝王心術,作為皇帝的朱由檢對待臣子,不能一開始便就露出親近之意,若是這樣,會讓臣子飄飄然,甚至會質疑帝王的權威,忽遠忽近,才能讓臣子永遠摸不清楚自己的心意,辦起事情來,也不敢耍心機。
與吳可信對話後,朱由檢便就下令起宴。
數百名太監宮女忙碌一番,上了些清淡的食物與酒水,這便是賜宴,而當宴席開始後,朱由檢便起身離開,他是皇帝,當然不能陪著臣子喝酒吃飯,而讓內閣首輔黃立極陪著,已是恩寵有佳。
當朱由檢起身離開後,黃立極先行落座,李國普,郭允厚,袁崇煥,駱養性幾人這才坐下,隨後便是官員入席。
當然這其中免不了喝上幾杯酒水。
而吳可信心中鬱悶,多喝了幾杯,竟然有了些許醉意,一個時辰後,傳旨的太監來到乾清宮,宣布禦宴結束,眾多官員也都起身離開,在太監的引領下出宮,實然這次能夠見到朱由檢,已經讓除了吳可信以外的所有官員心滿意足。
有些頭昏眼花的吳可信跟著官員緩慢的走著,不一會兒,便聽到後麵小太監唿喊:“眾位大人,留步,留步。”
官員聽到唿喊,無不停下了腳步,轉過頭來,疑惑的看著小跑而來的太監。
這名太監到了跟前,喘著粗氣道:“哪位大人,是,是開封知府吳可信吳大人。”
吳可信聽到這名太監喊他的名字,應了一聲道:“本官便是。”實際上這個時候的吳可信也沒有想到太監喚他何事。
“吳大人,皇上召見。”
“你,你說什麽?”吳可信聽完後簡直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這皇帝在乾清宮中對自己不冷不淡,為何會召見自己呢,當然這吳可信並不知道他在開封府的所作所為朱由檢心中一清二楚。
“吳大人,皇上正在養心殿等著大人呢,你快跟我來,不能讓皇上久等不是?”太監的語氣有些急促。
“麻煩這位小公公引路。”吳可信終於發應過來,雖不知道皇帝為何召見自己,但這不就是自己想要的嗎?
太監應了一聲,便前麵引路,而吳可信緊跟著小太監的步伐往養心殿而去。
這吳可信一走,其餘的官員心中都不舒服了,大家都完成了朝廷的指標,為什麽皇帝會召見吳可信呢,想來想去,也隻能把原因歸納與吳可信乾清宮的失禮之處,想著如此投機,便能受到皇帝召見,心中頗為不服氣,但也無可奈何。
小太監帶著吳可信到了養心殿,在殿門口的時候,吳可信才發覺自己臉上發熱,頭腦發昏,想到自己在乾清宮中多喝了些酒,頓時後悔不已,若是進去養心殿,在皇帝麵前說了不該說的話,那可是要命的啊,可是現在後悔,也於事無補,隻能晃晃頭顱,讓自己清醒一些。
小太監進去稟報一下,便出來讓吳可信進入大殿。
吳可信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儀容,緩步入了大殿。
此時的朱由檢正坐在龍椅之上看著奏章。
吳可信進入大殿後,看到朱由檢,便趕忙跪下身去,道:“微臣見過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朱由檢連眼睛都沒有抬一下,道了聲平身。
吳可信聽到後,便站起身來。
不過朱由檢仍然在看著奏章,好似沒有說話的打算。
當看完這封奏章後,放下,又拿起了一封新的奏章,已然觀看,這倒讓候著的吳可信更加摸不著頭腦了,皇上召見自己,什麽話都不說,這是何意?
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多多推薦,多多收藏,不勝感激涕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