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日天氣好,蕭荊山是日日出去打獵,這倒讓梅子好奇起來了,不禁問道:“雖說以前我家裏沒人打獵,但我也多少知道規矩,春季這時候大家出去打野物都比較悠著的,隻是為了以後的長久,你怎麽這幾天卻是勤奮得緊?”
問這話的時候,蕭荊山彎腰收拾雞窩,他說雞窩一邊有點不牢固,要好好修修,這樣才能用得更長久。當時蕭荊山聽到這話也沒辯駁,隻是抬頭衝梅子笑了下說:“好,那我先不去了。”
梅子也沒在意,繼續燒火做飯,誰知道過了一會兒蕭荊山忽然抬頭說:“明日個去集市上吧,把最近積攢的野味賣了。”
梅子點頭:“嗯,聽你的。”
第二天兩個人便起了個大早,牽著驢往山下集市那邊去。下山中時不時會遇到冰雪尚未完全融化的地方,有的地方還結著薄冰,山路滑得厲害。遇到這時候,蕭荊山便抓緊了韁繩,讓梅子坐穩了,自己小心地牽著驢子邁過去。
折騰了一早上,到了太陽開始在山邊露臉的時候,兩個人便到了集市上了。如今四處不太平,之前還有響馬的傳聞(他們不知道響馬其實早已從良並且參軍入伍去了。),集市上很不景氣,人煙也稀少得緊。可是蕭荊山到底早已和飯莊的人熟了,他們驗了下蕭荊山帶來的各色幹貨,還是賣了個麵子,爽快地收下了。
賣完貨,收了錢,梅子正打算跟著蕭荊山往外麵走,誰知道蕭荊山卻牽著她的手走進了飯莊店麵裏。
梅子不解地問:“這是要幹嘛?”
蕭荊山領著梅子走到飯莊裏一張靠窗的桌子坐下,這才說:“往日咱們來集市多次了,都是在外麵買些東西將就了。如今很久沒來了,我忽然覺得應該帶你過來嚐一嚐這裏麵的飯菜。”
梅子卻不依,搖頭說:“嚐這些做什麽,哪裏的飯菜不是吃嘛,為什麽非要到這裏來糟蹋銀子呢。”梅子自然知道,同樣的東西,到了這店裏就會憑空貴了起來。盡管她第一次來這裏時也曾因為這裏的飄香四溢而暗暗流了口水,但她知道這不是自己應該想得,後來經常到這裏來,習慣了後也就不再有什麽感覺了。如今蕭荊山卻忽然拉著自己到這裏來吃飯,梅子下意識裏想到的不是解饞或者一償所願,而是心疼自己的銀錢。
蕭荊山卻說:“其實這裏的飯菜還是不錯的,你可以嚐嚐,等迴家後你再學著做給我吃,好不好?”
梅子一聽這個,點頭說:“也好,等我見識下人家怎麽做飯,迴去
後我就比著樣子做給你吃,但隻是咱們撿那些便宜的嚐嚐也就罷了,可不要浪費銀子啊。”
蕭荊山自然答應了她,當下叫了小二過來點菜。過來的店小二是早已認得蕭荊山的,雖然詫異他怎麽過來這邊吃飯了,但還是熱情地招待,問他要什麽菜。梅子還未及說什麽呢,蕭荊山便隨便點了幾樣菜,名字都是梅子連聽都沒聽說過的。
片刻之後飯菜上來,梅子看著這滿桌子香氣四溢花色各樣的飯菜,又是驚訝又是心疼,不禁小聲埋怨蕭荊山:“怎麽點了這麽多菜啊,哪裏能吃得完呢?這要很多銀子的吧!”
蕭荊山卻笑著抬起手,拍了拍她的臉頰:“乖,這不是想讓你學習做菜嘛,先好好吃飯,這樣迴去你才能做給我吃啊。”
梅子想想也是,不多見識下,怎麽可以給自家夫君做出可口的飯菜呢?想明白這點,她無奈地看了蕭荊山一眼,小聲哼道:“卻原來是你饞了,才想著讓我趕緊學習別人怎麽做菜。”
蕭荊山笑著點頭:“不錯,正是如此。”一邊說著,一邊把竹筷遞到了梅子手中。
梅子無奈,也隻能拿起筷子,細看了桌子這些菜,隻見其中一個切成片的,色澤透明,輕滑細膩,上麵澆了一些調汁,看著就很是誘人,便問蕭荊山:“這是什麽,好像從未見過的樣子?”
蕭荊山答道:“這個叫水晶膾,是用魚鱗熬製成汁後凍製而成。”說著他夾了一筷放到梅子碗裏:“嚐一嚐吧。”
梅子將那塊所謂的水晶膾放到口中,頓時覺得入口即化,有清香充斥唇舌間,不禁驚喜道:“果然好吃!”
蕭荊山見她喜歡,便說:“多吃些。”說著又夾了其他幾個菜喂她,分別告訴她名稱以及大致做法。
梅子看得眼花繚亂,吃得心滿意足,聽得驚奇連連,最後隻能感歎說:“原來外麵的人有這麽多奇怪的吃法!”
這一頓下來,蕭荊山都沒怎麽吃,隻是一個勁地喂梅子吃,梅子開始不曾發現,後來見店裏偶爾有客人投以奇怪目光,這才發現蕭荊山舉著筷子喂自己呢。
當下她大窘,臉紅道:“我自己吃就可以了,你不用管我。”其實平時他們兩個人在家裏親昵習慣了並不覺得有什麽不妥,可是如今大庭廣眾之下,蕭荊山這番舉動不可謂不驚世駭俗。
蕭荊山卻毫不在意:“你是我的娘子,我喂你又能如何?”
梅子知道他這人一向有自己的主見,當下隻能另
辟捷徑,解釋說:“不要啦,我吃飽了,你吃吧。這麽多菜,你怎麽都不吃的呢?”
蕭荊山點頭說:“好,那我也吃。”話雖這麽說,但看起來他胃口實在不好,隨便舉起筷子吃了幾口就放下了。
後來滿桌子的菜都幾個吃完的,蕭荊山大手一揮,挑了幾樣能夠帶迴去的菜讓人裝進油紙包起帶迴家。
迴去的路上,梅子心裏總覺得蕭荊山這樣子很是奇怪,難免有些忐忑不安。一路騎在驢子上看著那個沉默地走在前麵牽著韁繩的男人,禁不住想,要是真能這樣走一輩子多好啊?
這天晚上迴到家裏,兩個人洗洗上了炕,蕭荊山一改路上的消沉,忽然對梅子百般纏綿,抱了她使盡各種姿勢翻來覆去,折騰了大半夜。梅子更加覺得有異,往日他有時也愛抱著她盡力折騰,可是那時總是百般溫存體貼的,如今他的折騰中總是透著些瘋狂,仿佛脫韁的野馬般,讓梅子心驚。
如此一番折騰,梅子後來實在挨不過,啜泣著慢慢睡去了。她做了好多夢,夢中走馬觀花,一會兒是當初歪脖子上尋死的情景,一會兒是她被蕭荊山緊緊抱在懷裏的情景,片刻之後卻又是自己和蕭荊山在洞房。
梅子看到蕭荊山就站在門口沉默地凝視自己,梅子不知道他怎麽了,想對他說,你怎麽不過來呢,這可不是咱們剛成親那時候了。可是梅子努力地想說話卻說不出,嗓子裏好像堵了什麽東西一樣,於是她奮力地掙紮,拚命地伸出手想抓住蕭荊山,讓他過來坐在炕上。
誰知道蕭荊山非但不曾靠近,反而推開門離開了,梅子大吃一驚,趕緊從炕上爬起要追,誰知道這麽一翻身,她猛地驚醒,這才知道自己在做夢。
噩夢乍醒,她低頭一看,這才發現身旁的炕上空空如也,哪裏有蕭荊山的人影!
她掀開被子,連鞋子都不曾穿,趕緊推開門往院子裏看,隻見院子裏也沒有人影,院子的大門關著,但門閂是沒有插上的。
她明明記得昨晚插上了門閂的,現在門閂打開,說明蕭荊山出去了?
梅子迴屋趕緊穿上鞋,推開門撒腿往外麵跑。
春日清晨寂靜的山道上,幾乎沒有什麽人煙,梅子焦急地跑到小溪邊,卻隻看到早起提水的紅棗。她跑過去拉住紅棗氣喘籲籲地問:“你,你見過我家荊山嗎?”
紅棗見她大汗淋漓的樣子,連忙問:“怎麽了,發生什麽事了?”
梅子喘得厲害,隻是緊抓
住紅棗一個勁地問:“你看到他了嗎?”
紅棗隻好說:“看到了啊,剛才我過來挑水,看到他一個人正往山坳那邊走,我還問他這是要做什麽,他臉色不大好,隻說出去,我以為他是去外麵集市,也就沒在意。”
梅子一聽這話,又匆忙跑到山坳那邊,卻隻看到一條寂靜的山道沉默地通往遙遠的山外。
這條山道上,沒有一個人影。
梅子一直提著的心終於沉了下來,狠狠地沉了下來,沉到她也不明白的黑暗說深淵裏。
她曾對著這條山道說,不想看到離去人的背影,於是他說,不會讓她看到離去的背影。
所以如今他走了,走得悄無聲息,連個背影都不曾給她留下?
梅子默默地看著那條山道好久,直到一輪紅日從山後麵冉冉升去,她才失魂落魄地往家的方向走。
進了院子,驢子在踢騰著蹄子,一窩母雞正嘰嘰咕咕叫著在院子裏散步。梅子的目光從驢子到母雞,又看向了角落裏的灶台。
她忽然想起了剛過門的時候,成親的第二天,她忐忑不安地扶著門框往外看,就看到那個男人正光著膀子在灶台旁劈柴。
依然是這麽安靜的早上,是不是再也不會有一個男人在那裏劈柴了?
她有氣無力地走進屋子,目光落到桌子上,那裏有一個信函,上麵寫著:梅子親啟。
梅子的眼淚一下子落下來,一邊胡亂擦著眼淚,一邊抓起那封信,顫抖著手打開。
這信,果然是蕭荊山留給她的。
他可能是怕她識字不多看不明白,裏麵用詞都極其簡單。
“梅子,你曾說不喜於山坳之處望離人背影,今日我便趁你熟睡之時悄然離去。你也曾說,希望這一生就這麽過下去,我心裏也祈望能在這山水之間牽你之手,白頭到老。我不喜將你交予他人,更不喜在你危難之際不得不假人之手。我想將你放在手心,親自護你寵你,可是事與願違,我不得不再次背井離鄉,留你一人獨守空房。”
“我這一去,少則一年,多則三年。一年之後,若是你不願再等,可去改嫁;三年之後,你則更無需等我,山裏人家淳樸,如今村裏人也與你十分融洽,想來你總是能找到一個願意接納你並護你一生的男子。”
“於我而言,綠水村是我落葉歸根之處,無論山高水遠,但凡我還一息尚存,我便會返迴這裏。若是我返家之時,萬
一之幸你還在家裏等我,你便將柳枝掛在牆頭,我看到便知了。如此,若是我歸時未曾看到柳枝,便知你已改嫁,我便大可不必走進院門了。”
“炕頭一旁有一紅色木箱,裏麵放著你昔日的銀錢袋子。我已在裏麵裏麵放了百十紋銀,可供你日後生活所需。”
梅子看完這些,手中緊緊攥著那信紙,淚水劈裏啪啦落下。
她啜泣著點頭,在心裏說,好,你既要我等,那我等便是了。
不要說一年,三年,就是十年,三十年,我也願意等下去。
無論寒暑,無論柳葉繁茂還是隻剩枯枝,我都會記得在牆頭掛上柳枝兒。
************我是眼淚嘩啦啦的分割線
村裏人如今都知道蕭荊山離開了,大家在街頭端著飯碗吃飯的時候,也時不時地議論起這個事。大家都猜測,蕭荊山應該是從軍入伍去了,去幫著他們平定天下去了。
“荊山這人,真是好樣的!隻可惜了咱們梅子了,從成親不到一年,就要獨守空房等在家裏了。”村裏人提到這個事總是感慨和歎息,感慨蕭荊山是真男兒,歎息梅子命苦。
於是因了這個,大家對梅子以及梅子娘家都是抱了同情的,再加上昔日大家都受過蕭荊山的恩惠,於是平日有事沒事,都會對梅子一家搭把手。農忙的時候,大家都是萬事顧著他們一家的。和蕭荊山關係尤其不錯的幾個,比如陳紅雨和閻老幺,在農忙時分更是放下自家的活計去幫著梅子娘家。
要是這事放到以前,閑言碎語可不就是漫天飛了麽,可是如今大家不但不會說三道四,反而會豎起拇指誇讚,所謂知恩圖報,當初蕭荊山幫了大家不少,如今這麽做是應該的。
梅子娘雖然知道如今日子比起之前大為不同,至少吃喝不愁的,可是每每想起梅子,眼圈兒總是紅的。想著她一個人孤零零地守在那個嶄新的宅院裏,便提議讓她過來和自己一起住,這樣也好有個照應。誰知道梅子偏偏不願意,她說這是她和蕭荊山的院子,她要留在這裏,每天早上去摘一枝柳樹掛在牆頭,這樣蕭荊山迴來的時候一看便知她還在,才不會誤會了後就此離去。梅子娘聽到這些,也沒有辦法,隻能任憑她去了,心裏掛念的時候也隻能三不五時地過來梅子這邊看看她。
梅子每日去尋一株柳枝掛在牆頭,到了晚間,不見蕭荊山迴來,便隨手插到牆角下。時日久了,慢慢地牆角下的柳枝有些竟然存活下來,紮根生長了。
梅子見到這個,也隻能苦笑一聲,倒是無心插柳柳成蔭了。
如此夏去秋來,朱桃那才邊傳來消息,說是已經有身子了,明年開春就要生了。
梅子和梅子娘聽了,都替朱桃歡喜,梅子娘想著朱桃有了身子過來不方便,更是要拎起包袱過去看女兒。
這一日,梅子牽出了自家驢子,讓小弟阿秋牽著驢帶著自家娘去看朱桃。站在山坳裏看著母子兩人離去的背影,看著小驢甩著歡快的尾巴,心裏的苦澀自然再次泛上來,想當初自家也想要個孩子的,誰知道蕭荊山就這麽離開了,連個一男半女都不曾留下。
梅子白日的時候其實倒不寂寞,阿金紅棗都時不時過來陪她說話。阿金甚至說,梅子有什麽事就隨便召喚陳紅雨就行,但凡女人家幹不了的事,都使喚他來便是,梅子心裏感激,但也隻是點頭而已,倒不願意這樣麻煩別人的。
福哥當初為了救梅子,胸前留了疤痕的,夏日不敢光膀子,但除此之外也沒什麽不方便的。福哥偶爾也會過來,問她可有什麽需要,來得倒是光明正大。梅子想起蕭荊山臨走留下的讓她改嫁的話,心裏難受。梅子不懂蕭荊山怎麽想,但她覺得蕭荊山多少對自己和福哥的關係有些想法的,因為這個才會說出讓她改嫁的話吧。於是梅子在心裏竟然遷怒了福哥,根本不想看到他的,對他總有些愛答不理,有事也是躲著他的。
福哥卻並不計較這個,但凡梅子有事,他還是會過來幫忙。奇怪的是,不但村裏人對此沒有說什麽,甚至福哥的娘子老爹都沒有什麽異議的樣子。
時間長了,梅子躲不過,也懶得再說,隻能任憑他去了。
過了秋就是冬,這個冬日沒有響馬,也沒有狼,當然更沒有一個彎弓射箭的蕭荊山。梅子久久不去集市,但村裏人卻去集市,村裏人打聽外麵的消息,說是如今皇上真得和什麽王爺打了起來,皇上那邊死了很多人,但是王爺那邊死得人更多,說是王爺可能不行了。
村裏人一邊感歎著這場亂子要過去了,一邊又替那些有男人在外麵打仗的人家擔憂。梅子家的蕭荊山是一個,陳紅雨家的小弟是另一個,還有村裏其他人家的兩個小夥子,這幾個人都在外麵替那個皇上賣命呢,不知道皇上那邊死的那些人裏,有沒有這幾個?
梅子白日的時候聽村民提起,還故作不在意,笑說著哪裏有這麽巧呢,他們幾個一定福大命大不會死的,說不得明年這仗一停下來,他們就迴來了。可是到了晚上,躺在偌大的炕上
一個人翻來覆去的時候,還是禁不住地想,要是他真不迴來了,自己又該怎麽辦?
蕭荊山是說過讓自己改嫁的話,可是這自然是不可能的。不到一年的夫妻,早已情根深種,就算有一個男人比蕭荊山好上一百倍一萬倍,梅子也還是記掛著自家的那個荊山。再說了,不說村裏的男人,就是山下的,鎮子上的,有哪一個能比得過他?
梅子想到這裏,在心裏歎息了聲,對著那個冰冷的灶台說,你即使迴不了,我也就在這裏守著你了。
作者有話要說:下一章,梅子出門尋夫。
問這話的時候,蕭荊山彎腰收拾雞窩,他說雞窩一邊有點不牢固,要好好修修,這樣才能用得更長久。當時蕭荊山聽到這話也沒辯駁,隻是抬頭衝梅子笑了下說:“好,那我先不去了。”
梅子也沒在意,繼續燒火做飯,誰知道過了一會兒蕭荊山忽然抬頭說:“明日個去集市上吧,把最近積攢的野味賣了。”
梅子點頭:“嗯,聽你的。”
第二天兩個人便起了個大早,牽著驢往山下集市那邊去。下山中時不時會遇到冰雪尚未完全融化的地方,有的地方還結著薄冰,山路滑得厲害。遇到這時候,蕭荊山便抓緊了韁繩,讓梅子坐穩了,自己小心地牽著驢子邁過去。
折騰了一早上,到了太陽開始在山邊露臉的時候,兩個人便到了集市上了。如今四處不太平,之前還有響馬的傳聞(他們不知道響馬其實早已從良並且參軍入伍去了。),集市上很不景氣,人煙也稀少得緊。可是蕭荊山到底早已和飯莊的人熟了,他們驗了下蕭荊山帶來的各色幹貨,還是賣了個麵子,爽快地收下了。
賣完貨,收了錢,梅子正打算跟著蕭荊山往外麵走,誰知道蕭荊山卻牽著她的手走進了飯莊店麵裏。
梅子不解地問:“這是要幹嘛?”
蕭荊山領著梅子走到飯莊裏一張靠窗的桌子坐下,這才說:“往日咱們來集市多次了,都是在外麵買些東西將就了。如今很久沒來了,我忽然覺得應該帶你過來嚐一嚐這裏麵的飯菜。”
梅子卻不依,搖頭說:“嚐這些做什麽,哪裏的飯菜不是吃嘛,為什麽非要到這裏來糟蹋銀子呢。”梅子自然知道,同樣的東西,到了這店裏就會憑空貴了起來。盡管她第一次來這裏時也曾因為這裏的飄香四溢而暗暗流了口水,但她知道這不是自己應該想得,後來經常到這裏來,習慣了後也就不再有什麽感覺了。如今蕭荊山卻忽然拉著自己到這裏來吃飯,梅子下意識裏想到的不是解饞或者一償所願,而是心疼自己的銀錢。
蕭荊山卻說:“其實這裏的飯菜還是不錯的,你可以嚐嚐,等迴家後你再學著做給我吃,好不好?”
梅子一聽這個,點頭說:“也好,等我見識下人家怎麽做飯,迴去
後我就比著樣子做給你吃,但隻是咱們撿那些便宜的嚐嚐也就罷了,可不要浪費銀子啊。”
蕭荊山自然答應了她,當下叫了小二過來點菜。過來的店小二是早已認得蕭荊山的,雖然詫異他怎麽過來這邊吃飯了,但還是熱情地招待,問他要什麽菜。梅子還未及說什麽呢,蕭荊山便隨便點了幾樣菜,名字都是梅子連聽都沒聽說過的。
片刻之後飯菜上來,梅子看著這滿桌子香氣四溢花色各樣的飯菜,又是驚訝又是心疼,不禁小聲埋怨蕭荊山:“怎麽點了這麽多菜啊,哪裏能吃得完呢?這要很多銀子的吧!”
蕭荊山卻笑著抬起手,拍了拍她的臉頰:“乖,這不是想讓你學習做菜嘛,先好好吃飯,這樣迴去你才能做給我吃啊。”
梅子想想也是,不多見識下,怎麽可以給自家夫君做出可口的飯菜呢?想明白這點,她無奈地看了蕭荊山一眼,小聲哼道:“卻原來是你饞了,才想著讓我趕緊學習別人怎麽做菜。”
蕭荊山笑著點頭:“不錯,正是如此。”一邊說著,一邊把竹筷遞到了梅子手中。
梅子無奈,也隻能拿起筷子,細看了桌子這些菜,隻見其中一個切成片的,色澤透明,輕滑細膩,上麵澆了一些調汁,看著就很是誘人,便問蕭荊山:“這是什麽,好像從未見過的樣子?”
蕭荊山答道:“這個叫水晶膾,是用魚鱗熬製成汁後凍製而成。”說著他夾了一筷放到梅子碗裏:“嚐一嚐吧。”
梅子將那塊所謂的水晶膾放到口中,頓時覺得入口即化,有清香充斥唇舌間,不禁驚喜道:“果然好吃!”
蕭荊山見她喜歡,便說:“多吃些。”說著又夾了其他幾個菜喂她,分別告訴她名稱以及大致做法。
梅子看得眼花繚亂,吃得心滿意足,聽得驚奇連連,最後隻能感歎說:“原來外麵的人有這麽多奇怪的吃法!”
這一頓下來,蕭荊山都沒怎麽吃,隻是一個勁地喂梅子吃,梅子開始不曾發現,後來見店裏偶爾有客人投以奇怪目光,這才發現蕭荊山舉著筷子喂自己呢。
當下她大窘,臉紅道:“我自己吃就可以了,你不用管我。”其實平時他們兩個人在家裏親昵習慣了並不覺得有什麽不妥,可是如今大庭廣眾之下,蕭荊山這番舉動不可謂不驚世駭俗。
蕭荊山卻毫不在意:“你是我的娘子,我喂你又能如何?”
梅子知道他這人一向有自己的主見,當下隻能另
辟捷徑,解釋說:“不要啦,我吃飽了,你吃吧。這麽多菜,你怎麽都不吃的呢?”
蕭荊山點頭說:“好,那我也吃。”話雖這麽說,但看起來他胃口實在不好,隨便舉起筷子吃了幾口就放下了。
後來滿桌子的菜都幾個吃完的,蕭荊山大手一揮,挑了幾樣能夠帶迴去的菜讓人裝進油紙包起帶迴家。
迴去的路上,梅子心裏總覺得蕭荊山這樣子很是奇怪,難免有些忐忑不安。一路騎在驢子上看著那個沉默地走在前麵牽著韁繩的男人,禁不住想,要是真能這樣走一輩子多好啊?
這天晚上迴到家裏,兩個人洗洗上了炕,蕭荊山一改路上的消沉,忽然對梅子百般纏綿,抱了她使盡各種姿勢翻來覆去,折騰了大半夜。梅子更加覺得有異,往日他有時也愛抱著她盡力折騰,可是那時總是百般溫存體貼的,如今他的折騰中總是透著些瘋狂,仿佛脫韁的野馬般,讓梅子心驚。
如此一番折騰,梅子後來實在挨不過,啜泣著慢慢睡去了。她做了好多夢,夢中走馬觀花,一會兒是當初歪脖子上尋死的情景,一會兒是她被蕭荊山緊緊抱在懷裏的情景,片刻之後卻又是自己和蕭荊山在洞房。
梅子看到蕭荊山就站在門口沉默地凝視自己,梅子不知道他怎麽了,想對他說,你怎麽不過來呢,這可不是咱們剛成親那時候了。可是梅子努力地想說話卻說不出,嗓子裏好像堵了什麽東西一樣,於是她奮力地掙紮,拚命地伸出手想抓住蕭荊山,讓他過來坐在炕上。
誰知道蕭荊山非但不曾靠近,反而推開門離開了,梅子大吃一驚,趕緊從炕上爬起要追,誰知道這麽一翻身,她猛地驚醒,這才知道自己在做夢。
噩夢乍醒,她低頭一看,這才發現身旁的炕上空空如也,哪裏有蕭荊山的人影!
她掀開被子,連鞋子都不曾穿,趕緊推開門往院子裏看,隻見院子裏也沒有人影,院子的大門關著,但門閂是沒有插上的。
她明明記得昨晚插上了門閂的,現在門閂打開,說明蕭荊山出去了?
梅子迴屋趕緊穿上鞋,推開門撒腿往外麵跑。
春日清晨寂靜的山道上,幾乎沒有什麽人煙,梅子焦急地跑到小溪邊,卻隻看到早起提水的紅棗。她跑過去拉住紅棗氣喘籲籲地問:“你,你見過我家荊山嗎?”
紅棗見她大汗淋漓的樣子,連忙問:“怎麽了,發生什麽事了?”
梅子喘得厲害,隻是緊抓
住紅棗一個勁地問:“你看到他了嗎?”
紅棗隻好說:“看到了啊,剛才我過來挑水,看到他一個人正往山坳那邊走,我還問他這是要做什麽,他臉色不大好,隻說出去,我以為他是去外麵集市,也就沒在意。”
梅子一聽這話,又匆忙跑到山坳那邊,卻隻看到一條寂靜的山道沉默地通往遙遠的山外。
這條山道上,沒有一個人影。
梅子一直提著的心終於沉了下來,狠狠地沉了下來,沉到她也不明白的黑暗說深淵裏。
她曾對著這條山道說,不想看到離去人的背影,於是他說,不會讓她看到離去的背影。
所以如今他走了,走得悄無聲息,連個背影都不曾給她留下?
梅子默默地看著那條山道好久,直到一輪紅日從山後麵冉冉升去,她才失魂落魄地往家的方向走。
進了院子,驢子在踢騰著蹄子,一窩母雞正嘰嘰咕咕叫著在院子裏散步。梅子的目光從驢子到母雞,又看向了角落裏的灶台。
她忽然想起了剛過門的時候,成親的第二天,她忐忑不安地扶著門框往外看,就看到那個男人正光著膀子在灶台旁劈柴。
依然是這麽安靜的早上,是不是再也不會有一個男人在那裏劈柴了?
她有氣無力地走進屋子,目光落到桌子上,那裏有一個信函,上麵寫著:梅子親啟。
梅子的眼淚一下子落下來,一邊胡亂擦著眼淚,一邊抓起那封信,顫抖著手打開。
這信,果然是蕭荊山留給她的。
他可能是怕她識字不多看不明白,裏麵用詞都極其簡單。
“梅子,你曾說不喜於山坳之處望離人背影,今日我便趁你熟睡之時悄然離去。你也曾說,希望這一生就這麽過下去,我心裏也祈望能在這山水之間牽你之手,白頭到老。我不喜將你交予他人,更不喜在你危難之際不得不假人之手。我想將你放在手心,親自護你寵你,可是事與願違,我不得不再次背井離鄉,留你一人獨守空房。”
“我這一去,少則一年,多則三年。一年之後,若是你不願再等,可去改嫁;三年之後,你則更無需等我,山裏人家淳樸,如今村裏人也與你十分融洽,想來你總是能找到一個願意接納你並護你一生的男子。”
“於我而言,綠水村是我落葉歸根之處,無論山高水遠,但凡我還一息尚存,我便會返迴這裏。若是我返家之時,萬
一之幸你還在家裏等我,你便將柳枝掛在牆頭,我看到便知了。如此,若是我歸時未曾看到柳枝,便知你已改嫁,我便大可不必走進院門了。”
“炕頭一旁有一紅色木箱,裏麵放著你昔日的銀錢袋子。我已在裏麵裏麵放了百十紋銀,可供你日後生活所需。”
梅子看完這些,手中緊緊攥著那信紙,淚水劈裏啪啦落下。
她啜泣著點頭,在心裏說,好,你既要我等,那我等便是了。
不要說一年,三年,就是十年,三十年,我也願意等下去。
無論寒暑,無論柳葉繁茂還是隻剩枯枝,我都會記得在牆頭掛上柳枝兒。
************我是眼淚嘩啦啦的分割線
村裏人如今都知道蕭荊山離開了,大家在街頭端著飯碗吃飯的時候,也時不時地議論起這個事。大家都猜測,蕭荊山應該是從軍入伍去了,去幫著他們平定天下去了。
“荊山這人,真是好樣的!隻可惜了咱們梅子了,從成親不到一年,就要獨守空房等在家裏了。”村裏人提到這個事總是感慨和歎息,感慨蕭荊山是真男兒,歎息梅子命苦。
於是因了這個,大家對梅子以及梅子娘家都是抱了同情的,再加上昔日大家都受過蕭荊山的恩惠,於是平日有事沒事,都會對梅子一家搭把手。農忙的時候,大家都是萬事顧著他們一家的。和蕭荊山關係尤其不錯的幾個,比如陳紅雨和閻老幺,在農忙時分更是放下自家的活計去幫著梅子娘家。
要是這事放到以前,閑言碎語可不就是漫天飛了麽,可是如今大家不但不會說三道四,反而會豎起拇指誇讚,所謂知恩圖報,當初蕭荊山幫了大家不少,如今這麽做是應該的。
梅子娘雖然知道如今日子比起之前大為不同,至少吃喝不愁的,可是每每想起梅子,眼圈兒總是紅的。想著她一個人孤零零地守在那個嶄新的宅院裏,便提議讓她過來和自己一起住,這樣也好有個照應。誰知道梅子偏偏不願意,她說這是她和蕭荊山的院子,她要留在這裏,每天早上去摘一枝柳樹掛在牆頭,這樣蕭荊山迴來的時候一看便知她還在,才不會誤會了後就此離去。梅子娘聽到這些,也沒有辦法,隻能任憑她去了,心裏掛念的時候也隻能三不五時地過來梅子這邊看看她。
梅子每日去尋一株柳枝掛在牆頭,到了晚間,不見蕭荊山迴來,便隨手插到牆角下。時日久了,慢慢地牆角下的柳枝有些竟然存活下來,紮根生長了。
梅子見到這個,也隻能苦笑一聲,倒是無心插柳柳成蔭了。
如此夏去秋來,朱桃那才邊傳來消息,說是已經有身子了,明年開春就要生了。
梅子和梅子娘聽了,都替朱桃歡喜,梅子娘想著朱桃有了身子過來不方便,更是要拎起包袱過去看女兒。
這一日,梅子牽出了自家驢子,讓小弟阿秋牽著驢帶著自家娘去看朱桃。站在山坳裏看著母子兩人離去的背影,看著小驢甩著歡快的尾巴,心裏的苦澀自然再次泛上來,想當初自家也想要個孩子的,誰知道蕭荊山就這麽離開了,連個一男半女都不曾留下。
梅子白日的時候其實倒不寂寞,阿金紅棗都時不時過來陪她說話。阿金甚至說,梅子有什麽事就隨便召喚陳紅雨就行,但凡女人家幹不了的事,都使喚他來便是,梅子心裏感激,但也隻是點頭而已,倒不願意這樣麻煩別人的。
福哥當初為了救梅子,胸前留了疤痕的,夏日不敢光膀子,但除此之外也沒什麽不方便的。福哥偶爾也會過來,問她可有什麽需要,來得倒是光明正大。梅子想起蕭荊山臨走留下的讓她改嫁的話,心裏難受。梅子不懂蕭荊山怎麽想,但她覺得蕭荊山多少對自己和福哥的關係有些想法的,因為這個才會說出讓她改嫁的話吧。於是梅子在心裏竟然遷怒了福哥,根本不想看到他的,對他總有些愛答不理,有事也是躲著他的。
福哥卻並不計較這個,但凡梅子有事,他還是會過來幫忙。奇怪的是,不但村裏人對此沒有說什麽,甚至福哥的娘子老爹都沒有什麽異議的樣子。
時間長了,梅子躲不過,也懶得再說,隻能任憑他去了。
過了秋就是冬,這個冬日沒有響馬,也沒有狼,當然更沒有一個彎弓射箭的蕭荊山。梅子久久不去集市,但村裏人卻去集市,村裏人打聽外麵的消息,說是如今皇上真得和什麽王爺打了起來,皇上那邊死了很多人,但是王爺那邊死得人更多,說是王爺可能不行了。
村裏人一邊感歎著這場亂子要過去了,一邊又替那些有男人在外麵打仗的人家擔憂。梅子家的蕭荊山是一個,陳紅雨家的小弟是另一個,還有村裏其他人家的兩個小夥子,這幾個人都在外麵替那個皇上賣命呢,不知道皇上那邊死的那些人裏,有沒有這幾個?
梅子白日的時候聽村民提起,還故作不在意,笑說著哪裏有這麽巧呢,他們幾個一定福大命大不會死的,說不得明年這仗一停下來,他們就迴來了。可是到了晚上,躺在偌大的炕上
一個人翻來覆去的時候,還是禁不住地想,要是他真不迴來了,自己又該怎麽辦?
蕭荊山是說過讓自己改嫁的話,可是這自然是不可能的。不到一年的夫妻,早已情根深種,就算有一個男人比蕭荊山好上一百倍一萬倍,梅子也還是記掛著自家的那個荊山。再說了,不說村裏的男人,就是山下的,鎮子上的,有哪一個能比得過他?
梅子想到這裏,在心裏歎息了聲,對著那個冰冷的灶台說,你即使迴不了,我也就在這裏守著你了。
作者有話要說:下一章,梅子出門尋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