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友珪聽王妃張氏之言,決定殺父奪位,但自身權柄微薄,當日便邀交情深厚的王彥章與張歸厚到府上商議。朱友珪把王彥章與張歸厚請往密室而來,剛把房門關好,朱友珪便跪倒痛哭道:“二位將軍救我性命!”王彥章和張歸厚趕忙將朱友珪扶起問道:“殿下何必如此,莫非有不測之禍?”
朱友珪擠著眼淚痛訴道:“父王要立博王為太子,欲將友珪貶往他鄉。倘若如此,則朝中定然大亂。”
張歸厚言道:“博王乃聖上養子並非親生血脈,豈能繼承皇位?”
朱友珪隨聲言道:“友珪乃眾皇子之兄長,如今父皇奸淫我妻,又要廢長立幼,朱友珪恐命不能保矣。”
王彥章怒道:“昏君!皇上淫宿兒媳已亂人倫,如今又廢長立幼亂了禮法,我等豈能坐視不理?”
朱友珪道:“我欲效仿唐太宗李世民,先正皇室,再正朝綱。”
王彥章道:“殿下所言有理,我等隻能明天下之大義,擁立明君,匡扶社稷。”
張歸厚道:“大將軍葛從周在朝中威信極高,殿下若能邀葛將軍共討昏君,何愁朝中百官不服。”
朱友珪言道:“既然如此,請二位將軍速速備兵,我親往葛將軍府上。”
王彥章道:“如此甚好,那臣等暫且告退!”王彥章與張歸厚辭別朱友珪各自迴府。
單表朱友珪趕往葛從周府上,這葛從周正在府上散淡賦閑,忽有家丁來報:“啟稟老爺,郢王殿下求見。”
“郢王求見?”葛從周自語道:“萬歲重症難愈,郢王此來恐有立嗣之事相求。”葛從周頓時大悟急令家人鋪床,葛從周扯掉罩袍對家丁言道:“我詐裝中風,爾等切勿說破。”葛從周臥於病榻,裝作奄奄一息。家丁引朱友珪來支內室,朱友珪一看葛從周躺在床上耳目呆滯,便問左右侍者:“葛將軍怎會病成如此?”
丫鬟答道:“前日老爺突發中風,臥床不起。”
隻聞葛從周用孱弱聲音問道:“何……何人來此呀?”
朱友珪趕忙湊近床邊輕聲言道:“朱友珪特來拜會葛老將軍。”
“誰?”葛從周問道。
“朱—友—珪” 朱友珪提高嗓門答道。
“聽不見了。”葛從周連看也不看朱友珪。朱友珪無奈隻得對左右侍從言道:“老將軍一世英武,老年卻道這般地步,待老將軍清醒之時,就言郢王前來探望。” 朱友珪無獲而走。
葛府家丁送出朱友珪,片刻迴至內室對葛從周言道:“啟稟老爺,郢王殿下已走。”葛從周“噌!”從床上做起對眾家人言道:“從即日起,爾等無緊要之事,不得出府,閉門謝客。”左右家人隻得遵命。
當日傍晚,朱友珪又邀王彥章、張歸厚入府,在密室對二人商議道:“二位將軍,今日我去探望葛從周,怎知葛老將軍突患中風,已是臥病不起。”
王彥章言道:“既是如此,我等可依計行事,請殿下帶兵入宮擬詔稱帝。”
朱友珪言道:“有勞二位將軍迴府各自點兵,二更天時,我率兵入後宮,王將軍封閉京畿要衝,張將軍緝拿博王朱友文。”王彥章與張歸厚街讚成此策。
話說夜至二更,郢王朱友珪率一千親兵衝入建昌宮,幾個值夜的太監不等逃竄便被拿下,朱友珪問道:“本王奉密詔保駕,萬歲何在?”
一個小太監答道:“今夜駕幸椒蘭殿。”
朱友珪當即命手下包圍椒蘭殿。朱友珪帶百餘名士卒衝進大殿,殿內太監頓時驚唿喚亂,朱友珪對左右喝道:“椒蘭殿內宮女太監格殺勿論!”眾士卒得令一擁而上,斬殺宮女太監二十餘人。忽聞屏障之後有孱弱聲音問道:“何人作聲?”
朱友珪聞聽此言,繞道屏障之後,見朱晃病臥在床,朱晃見朱友珪提刀來此驚問道:“我兒何故深夜來此?”
朱友珪言道:“老淫賊,汝奸宿我妻,卻傳皇位於朱友文,是何道理?”
朱晃強打精神怒道:“孽畜!難道汝要造反不成?”
朱友珪拔出腰刀言道:“孩兒今夜九送父皇去見玉皇大帝!”“撲哧!”一聲鋼刀直插朱晃腹中,朱晃慘叫一聲,亡命歸天。朱晃享年六十歲,在位六年,後藏於宣陵,諡號太祖神武皇帝。
朱友珪殺死朱晃,連夜草擬偽詔,黎明之時宣稱朱晃駕崩,傳位於郢王朱友珪。早朝之時,百官見朱友珪已在金祥殿登基,文武大臣驚訝萬分,在眾人質疑之時,隻見張歸厚手提博王朱友文人頭上殿,對眾人喝道:“博王朱友文心生叛逆,欲篡龍位,我奉先帝臨終密詔誅殺反賊。”話音剛落,又有侍衛來報,大將軍王彥章率五萬精兵保駕京畿。左右大臣見生米已成熟飯,隻得下拜朱友珪,高唿萬歲,朱友珪改元為鳳曆元年。
百官朝拜新君之後,樞密使敬翔便去均王朱友貞府上求見。朱友貞問道:“敬大人來此,不知有何要事?”
敬翔言道:“殿下,下官此來乃是為先帝立嗣之事。”
朱友貞問道:“先帝傳位於郢王,今早登基,何須我等再議?”
敬翔言道:“郢王乃是真正的亂臣賊子,篡權小人。”
朱友貞聞聽此言倒吸一口涼氣,輕聲問道:“敬大人此話怎講?”
敬翔言道:“先帝駕崩當日,曾擬密詔交與下官,但郢王連夜入宮,卻於清早依詔登基。我料郢王作業入宮乃是殺宮,先帝遺詔乃是偽詔。”
朱友貞驚異問道:“先帝給大人的密詔,可曾攜帶。”
“內藏於身。”敬翔從懷中掏出朱晃臨終遺詔,交與朱友貞,言道:“此詔乃昨日午時,陛下令為臣親筆草擬,所立太子乃是博王朱友文,且有逐郢王為刺史之意。博王已卒,殿下乃先帝正宮張皇後所生,為嫡長子,理應繼承大統,所以下官前來通稟。”
朱友貞手攥遺詔狠狠言道:“婊子養的朱友珪,我定為父皇除此賊逆!”
敬翔言道:“殿下不可求之過急,以為臣之見,除賊還尚需時日。”
朱友貞問道:“大人可有除賊之策?”
敬翔言道:“今觀京畿,皆由王彥章、張歸厚二人領兵把持,葛從周雖有虎符調兵,卻臥病在床,早已足不出戶。難以除賊,殿下之妻乃是張歸霸之女,可與張歸霸交好,以避禍端。在傳言河北李嗣昭將舉兵南下,哄郢王將王彥章調出,方有除賊之機。”
朱友貞言道:“原來敬大人造已成竹在胸,我即刻遣人傳言李嗣昭將由冀州南下,調王彥章離開京師,至於何人可進京勤王,就全賴敬大人調遣。”
敬翔言道:“下官不便久留,就此告退。”
數日之後,朱友貞便前往張歸厚府上。張歸厚自以為擁立朱友珪有功,反到妄自尊大起來。朱友貞一見張歸厚便躬身言道:“叔父大人掃除奸賊,官升兵部尚書,小侄特備薄禮前來敬賀。”
張歸厚美滋滋的言道:“賢侄何必破費,非是我除賊有功,乃是仰仗郢王天威所至,滿朝上下人心所向。”
朱友貞言道:“近日發生一件大事,不知叔父可知否?”
“何等大事?”張歸厚問道。
朱友貞答言:“晉王大將李嗣昭屯兵河北,意欲渡過黃河,直搗開封。”
“本官已有耳聞,街市百姓也皆有傳言,且民心多由不安,不知賢侄有何高見?”張歸厚言道。
朱友貞言道:“以小侄之見當派一大將在黃河北岸屯兵,修築壁壘以防晉兵南下。”
張歸厚問道:“友貞之言正合我意,單不知何人能擔當此職?”
朱友貞言道:“非大將軍王彥章不可。”見張歸厚麵生疑慮,朱友貞進而言道:“昔日潞州城下,王彥章連誅李克用五員上將,以鐵槍威名,晉人聞聽王彥章之鐵槍皆畏懼萬分,即可震懾晉人,又可安定民心。所以非王將軍莫數。”張歸厚點了點頭言道:“賢侄所言有理,明日我便奏明天子,出兵駐紮沿岸黃河。”
朱友貞趕忙奉承道:“叔父憂國憂民令小侄受益匪淺……”一陣甜言蜜、語阿諛奉承,令張歸厚更是高高在上。
朱友珪自登基以來對張歸厚視如心服,言聽計從,不過數日,王彥章率兵五萬望黃河之輩屯兵。敬翔建調虎離山之計已成,密發調令調兵,響應之師有三個,一個是朝中左衛中郎將寇彥卿,一個是駙馬都尉趙岩、另一人乃是朱晃的外甥左龍虎統軍袁象先,宋州下邑人氏。
這一日,開封城內如同以往熱鬧,唯有均王府忽有兵士數千會集於此,朱友貞、敬翔、袁象先、寇彥卿、趙岩五人在此起事,均王朱友貞喊道:“先帝經營大梁三十餘年,卻被賊子朱友珪所害,汝等焉能麵對先皇在天之靈!”
敬翔言道:“請出太祖畫像以示眾人。”眾人見朱晃畫像伏地而泣,朱友貞言道:“諸殺逆賊!”軍士振臂響應,皆唿萬歲,請均王朱友貞為君。朱友貞率精兵五百保圍張歸厚府第,袁象先、寇彥卿、趙岩等以率兵五千衝入皇城。
先表朱友貞率五代軍士包圍張府,緝拿張歸厚。張歸厚見官兵如府,大喝道:“爾等何處兵馬,竟敢闖入兵部尚書府?”隻見從外院大搖大擺走入一人,此人頭戴金鳳展翅盔,身披金甲銀葉鎧,腰挎龍紋劍尾豐至極,乃是均王朱友貞。張歸厚一見朱友貞趕忙問道:“賢侄此時用兵,卻為何故?”
朱友貞嚴聲怒道:“吾乃均王千歲,這賢侄也是你做臣子該喊的嗎?”
張歸厚不知所措隻得改口言道:“均王殿下不知有何急事?”
朱友貞言道:“朱友珪有弑君之罪,汝乃幫兇,本王受眾人擁立順承天命。看在令兄的份上,汝自裁吧!”張歸厚此時才明白朱友貞已反,仰天而歎:“郢王休矣!”言罷,拔劍自盡。
再表袁象先、寇彥卿、趙岩三講率五千宮中,那朱友珪本是平庸之輩,等上皇位之後隻圖玩樂,不理朝政。聞聽太監來報亂軍殺入,慌忙在後宮拚湊親兵一支,不足千人且太監居多,朱友珪率領此君軍與五千牙兵交戰,大戰少頃,死傷將盡,朱友珪退至椒蘭殿中。袁象先、寇彥卿、趙岩率兵又殺入椒蘭殿。袁象先怒聲喝道:“朱友珪!汝天命已盡,快快束手就擒!”
“呸!”朱友珪罵道:“汝等反賊,朕豈能降你!”揮劍便於袁象先等殺成一團,奈何牙兵蜂擁殺來,朱友珪被砍死在亂刀之下,終年三十一歲,在位不到一年,無諡號、廟號,史稱郢王。均王朱友貞在開封即位稱帝,改元仍為乾化。朱友貞欲緝拿朱友珪生前黨羽,唯敬翔奏道:“萬歲倘若緝拿郢王舊部,恐駐紮黃河北岸的王彥章心生變故,不僅不可緝拿,反應重賞安撫,方為上策。”朱友貞恩準,下詔追封張歸厚為太師,並言是因暴病而亡,加封王彥章為右金吾衛上將軍,安定其心。
後梁一年之內皇族火並,三易君王,自然朝政混亂,今王李存勖借此時機對燕王劉守光進行了的討伐。劉守光,河北深州人氏,囚禁其父劉仁恭,自立為大燕國王。燕王劉守文知晉軍士氣正盛令大將單廷珪為都督點精甲兵兩萬人,據守龍頭崗;大將元行欽率一萬八千人屯兵大安山。
晉王李存勖率五萬大軍進兵幽州,先鋒官安休休率三千鐵騎兵臨涿州城下。涿州刺史名曰劉士溫,是個文弱書生,不曾見過什麽陣勢,在城頭一看,是嚇得不知所措。安休休對城上喊道:“城中刺史聽著,我乃晉王麾下先鋒官安休休是也,傳晉王口諭獻城歸順者可保官祿!”
劉士溫再看左右偏將,沒一人敢吱聲。劉士溫無奈言道:“人言晉王李存勖乃是為父討賊,與我等無關,固守隻能傷及百姓,傳令開城納降。”左右副將一聽正盼著開城投降,立刻命人大開涿州城門。刺史劉士溫帥涿州大小官吏出城獻降,安休休翻身下馬授降,劉士溫慚愧言道:“涿州刺史劉知溫特來向晉王千歲獻城歸順。”
安休休言道:“劉大人能念百姓戰火之苦,擇明主而侍,真可謂俊傑也。”劉士溫邀安休休及其左右人等入城,共迎晉王兵馬。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迴分解。
朱友珪擠著眼淚痛訴道:“父王要立博王為太子,欲將友珪貶往他鄉。倘若如此,則朝中定然大亂。”
張歸厚言道:“博王乃聖上養子並非親生血脈,豈能繼承皇位?”
朱友珪隨聲言道:“友珪乃眾皇子之兄長,如今父皇奸淫我妻,又要廢長立幼,朱友珪恐命不能保矣。”
王彥章怒道:“昏君!皇上淫宿兒媳已亂人倫,如今又廢長立幼亂了禮法,我等豈能坐視不理?”
朱友珪道:“我欲效仿唐太宗李世民,先正皇室,再正朝綱。”
王彥章道:“殿下所言有理,我等隻能明天下之大義,擁立明君,匡扶社稷。”
張歸厚道:“大將軍葛從周在朝中威信極高,殿下若能邀葛將軍共討昏君,何愁朝中百官不服。”
朱友珪言道:“既然如此,請二位將軍速速備兵,我親往葛將軍府上。”
王彥章道:“如此甚好,那臣等暫且告退!”王彥章與張歸厚辭別朱友珪各自迴府。
單表朱友珪趕往葛從周府上,這葛從周正在府上散淡賦閑,忽有家丁來報:“啟稟老爺,郢王殿下求見。”
“郢王求見?”葛從周自語道:“萬歲重症難愈,郢王此來恐有立嗣之事相求。”葛從周頓時大悟急令家人鋪床,葛從周扯掉罩袍對家丁言道:“我詐裝中風,爾等切勿說破。”葛從周臥於病榻,裝作奄奄一息。家丁引朱友珪來支內室,朱友珪一看葛從周躺在床上耳目呆滯,便問左右侍者:“葛將軍怎會病成如此?”
丫鬟答道:“前日老爺突發中風,臥床不起。”
隻聞葛從周用孱弱聲音問道:“何……何人來此呀?”
朱友珪趕忙湊近床邊輕聲言道:“朱友珪特來拜會葛老將軍。”
“誰?”葛從周問道。
“朱—友—珪” 朱友珪提高嗓門答道。
“聽不見了。”葛從周連看也不看朱友珪。朱友珪無奈隻得對左右侍從言道:“老將軍一世英武,老年卻道這般地步,待老將軍清醒之時,就言郢王前來探望。” 朱友珪無獲而走。
葛府家丁送出朱友珪,片刻迴至內室對葛從周言道:“啟稟老爺,郢王殿下已走。”葛從周“噌!”從床上做起對眾家人言道:“從即日起,爾等無緊要之事,不得出府,閉門謝客。”左右家人隻得遵命。
當日傍晚,朱友珪又邀王彥章、張歸厚入府,在密室對二人商議道:“二位將軍,今日我去探望葛從周,怎知葛老將軍突患中風,已是臥病不起。”
王彥章言道:“既是如此,我等可依計行事,請殿下帶兵入宮擬詔稱帝。”
朱友珪言道:“有勞二位將軍迴府各自點兵,二更天時,我率兵入後宮,王將軍封閉京畿要衝,張將軍緝拿博王朱友文。”王彥章與張歸厚街讚成此策。
話說夜至二更,郢王朱友珪率一千親兵衝入建昌宮,幾個值夜的太監不等逃竄便被拿下,朱友珪問道:“本王奉密詔保駕,萬歲何在?”
一個小太監答道:“今夜駕幸椒蘭殿。”
朱友珪當即命手下包圍椒蘭殿。朱友珪帶百餘名士卒衝進大殿,殿內太監頓時驚唿喚亂,朱友珪對左右喝道:“椒蘭殿內宮女太監格殺勿論!”眾士卒得令一擁而上,斬殺宮女太監二十餘人。忽聞屏障之後有孱弱聲音問道:“何人作聲?”
朱友珪聞聽此言,繞道屏障之後,見朱晃病臥在床,朱晃見朱友珪提刀來此驚問道:“我兒何故深夜來此?”
朱友珪言道:“老淫賊,汝奸宿我妻,卻傳皇位於朱友文,是何道理?”
朱晃強打精神怒道:“孽畜!難道汝要造反不成?”
朱友珪拔出腰刀言道:“孩兒今夜九送父皇去見玉皇大帝!”“撲哧!”一聲鋼刀直插朱晃腹中,朱晃慘叫一聲,亡命歸天。朱晃享年六十歲,在位六年,後藏於宣陵,諡號太祖神武皇帝。
朱友珪殺死朱晃,連夜草擬偽詔,黎明之時宣稱朱晃駕崩,傳位於郢王朱友珪。早朝之時,百官見朱友珪已在金祥殿登基,文武大臣驚訝萬分,在眾人質疑之時,隻見張歸厚手提博王朱友文人頭上殿,對眾人喝道:“博王朱友文心生叛逆,欲篡龍位,我奉先帝臨終密詔誅殺反賊。”話音剛落,又有侍衛來報,大將軍王彥章率五萬精兵保駕京畿。左右大臣見生米已成熟飯,隻得下拜朱友珪,高唿萬歲,朱友珪改元為鳳曆元年。
百官朝拜新君之後,樞密使敬翔便去均王朱友貞府上求見。朱友貞問道:“敬大人來此,不知有何要事?”
敬翔言道:“殿下,下官此來乃是為先帝立嗣之事。”
朱友貞問道:“先帝傳位於郢王,今早登基,何須我等再議?”
敬翔言道:“郢王乃是真正的亂臣賊子,篡權小人。”
朱友貞聞聽此言倒吸一口涼氣,輕聲問道:“敬大人此話怎講?”
敬翔言道:“先帝駕崩當日,曾擬密詔交與下官,但郢王連夜入宮,卻於清早依詔登基。我料郢王作業入宮乃是殺宮,先帝遺詔乃是偽詔。”
朱友貞驚異問道:“先帝給大人的密詔,可曾攜帶。”
“內藏於身。”敬翔從懷中掏出朱晃臨終遺詔,交與朱友貞,言道:“此詔乃昨日午時,陛下令為臣親筆草擬,所立太子乃是博王朱友文,且有逐郢王為刺史之意。博王已卒,殿下乃先帝正宮張皇後所生,為嫡長子,理應繼承大統,所以下官前來通稟。”
朱友貞手攥遺詔狠狠言道:“婊子養的朱友珪,我定為父皇除此賊逆!”
敬翔言道:“殿下不可求之過急,以為臣之見,除賊還尚需時日。”
朱友貞問道:“大人可有除賊之策?”
敬翔言道:“今觀京畿,皆由王彥章、張歸厚二人領兵把持,葛從周雖有虎符調兵,卻臥病在床,早已足不出戶。難以除賊,殿下之妻乃是張歸霸之女,可與張歸霸交好,以避禍端。在傳言河北李嗣昭將舉兵南下,哄郢王將王彥章調出,方有除賊之機。”
朱友貞言道:“原來敬大人造已成竹在胸,我即刻遣人傳言李嗣昭將由冀州南下,調王彥章離開京師,至於何人可進京勤王,就全賴敬大人調遣。”
敬翔言道:“下官不便久留,就此告退。”
數日之後,朱友貞便前往張歸厚府上。張歸厚自以為擁立朱友珪有功,反到妄自尊大起來。朱友貞一見張歸厚便躬身言道:“叔父大人掃除奸賊,官升兵部尚書,小侄特備薄禮前來敬賀。”
張歸厚美滋滋的言道:“賢侄何必破費,非是我除賊有功,乃是仰仗郢王天威所至,滿朝上下人心所向。”
朱友貞言道:“近日發生一件大事,不知叔父可知否?”
“何等大事?”張歸厚問道。
朱友貞答言:“晉王大將李嗣昭屯兵河北,意欲渡過黃河,直搗開封。”
“本官已有耳聞,街市百姓也皆有傳言,且民心多由不安,不知賢侄有何高見?”張歸厚言道。
朱友貞言道:“以小侄之見當派一大將在黃河北岸屯兵,修築壁壘以防晉兵南下。”
張歸厚問道:“友貞之言正合我意,單不知何人能擔當此職?”
朱友貞言道:“非大將軍王彥章不可。”見張歸厚麵生疑慮,朱友貞進而言道:“昔日潞州城下,王彥章連誅李克用五員上將,以鐵槍威名,晉人聞聽王彥章之鐵槍皆畏懼萬分,即可震懾晉人,又可安定民心。所以非王將軍莫數。”張歸厚點了點頭言道:“賢侄所言有理,明日我便奏明天子,出兵駐紮沿岸黃河。”
朱友貞趕忙奉承道:“叔父憂國憂民令小侄受益匪淺……”一陣甜言蜜、語阿諛奉承,令張歸厚更是高高在上。
朱友珪自登基以來對張歸厚視如心服,言聽計從,不過數日,王彥章率兵五萬望黃河之輩屯兵。敬翔建調虎離山之計已成,密發調令調兵,響應之師有三個,一個是朝中左衛中郎將寇彥卿,一個是駙馬都尉趙岩、另一人乃是朱晃的外甥左龍虎統軍袁象先,宋州下邑人氏。
這一日,開封城內如同以往熱鬧,唯有均王府忽有兵士數千會集於此,朱友貞、敬翔、袁象先、寇彥卿、趙岩五人在此起事,均王朱友貞喊道:“先帝經營大梁三十餘年,卻被賊子朱友珪所害,汝等焉能麵對先皇在天之靈!”
敬翔言道:“請出太祖畫像以示眾人。”眾人見朱晃畫像伏地而泣,朱友貞言道:“諸殺逆賊!”軍士振臂響應,皆唿萬歲,請均王朱友貞為君。朱友貞率精兵五百保圍張歸厚府第,袁象先、寇彥卿、趙岩等以率兵五千衝入皇城。
先表朱友貞率五代軍士包圍張府,緝拿張歸厚。張歸厚見官兵如府,大喝道:“爾等何處兵馬,竟敢闖入兵部尚書府?”隻見從外院大搖大擺走入一人,此人頭戴金鳳展翅盔,身披金甲銀葉鎧,腰挎龍紋劍尾豐至極,乃是均王朱友貞。張歸厚一見朱友貞趕忙問道:“賢侄此時用兵,卻為何故?”
朱友貞嚴聲怒道:“吾乃均王千歲,這賢侄也是你做臣子該喊的嗎?”
張歸厚不知所措隻得改口言道:“均王殿下不知有何急事?”
朱友貞言道:“朱友珪有弑君之罪,汝乃幫兇,本王受眾人擁立順承天命。看在令兄的份上,汝自裁吧!”張歸厚此時才明白朱友貞已反,仰天而歎:“郢王休矣!”言罷,拔劍自盡。
再表袁象先、寇彥卿、趙岩三講率五千宮中,那朱友珪本是平庸之輩,等上皇位之後隻圖玩樂,不理朝政。聞聽太監來報亂軍殺入,慌忙在後宮拚湊親兵一支,不足千人且太監居多,朱友珪率領此君軍與五千牙兵交戰,大戰少頃,死傷將盡,朱友珪退至椒蘭殿中。袁象先、寇彥卿、趙岩率兵又殺入椒蘭殿。袁象先怒聲喝道:“朱友珪!汝天命已盡,快快束手就擒!”
“呸!”朱友珪罵道:“汝等反賊,朕豈能降你!”揮劍便於袁象先等殺成一團,奈何牙兵蜂擁殺來,朱友珪被砍死在亂刀之下,終年三十一歲,在位不到一年,無諡號、廟號,史稱郢王。均王朱友貞在開封即位稱帝,改元仍為乾化。朱友貞欲緝拿朱友珪生前黨羽,唯敬翔奏道:“萬歲倘若緝拿郢王舊部,恐駐紮黃河北岸的王彥章心生變故,不僅不可緝拿,反應重賞安撫,方為上策。”朱友貞恩準,下詔追封張歸厚為太師,並言是因暴病而亡,加封王彥章為右金吾衛上將軍,安定其心。
後梁一年之內皇族火並,三易君王,自然朝政混亂,今王李存勖借此時機對燕王劉守光進行了的討伐。劉守光,河北深州人氏,囚禁其父劉仁恭,自立為大燕國王。燕王劉守文知晉軍士氣正盛令大將單廷珪為都督點精甲兵兩萬人,據守龍頭崗;大將元行欽率一萬八千人屯兵大安山。
晉王李存勖率五萬大軍進兵幽州,先鋒官安休休率三千鐵騎兵臨涿州城下。涿州刺史名曰劉士溫,是個文弱書生,不曾見過什麽陣勢,在城頭一看,是嚇得不知所措。安休休對城上喊道:“城中刺史聽著,我乃晉王麾下先鋒官安休休是也,傳晉王口諭獻城歸順者可保官祿!”
劉士溫再看左右偏將,沒一人敢吱聲。劉士溫無奈言道:“人言晉王李存勖乃是為父討賊,與我等無關,固守隻能傷及百姓,傳令開城納降。”左右副將一聽正盼著開城投降,立刻命人大開涿州城門。刺史劉士溫帥涿州大小官吏出城獻降,安休休翻身下馬授降,劉士溫慚愧言道:“涿州刺史劉知溫特來向晉王千歲獻城歸順。”
安休休言道:“劉大人能念百姓戰火之苦,擇明主而侍,真可謂俊傑也。”劉士溫邀安休休及其左右人等入城,共迎晉王兵馬。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迴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