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子將野蓖麻籽穿成串盤在粗磁碗裏,一豆昏黃的亮光從碗沿上探出頭來。天笑摟著天翼睡了,梅子在屋門口燃起一束蒿草,阻擋蚊蟲的侵入,悄無聲息地坐到蒲團上,撿了一把濡濕的隔年蒲草編起草涼鞋來。這個夏日夜晚,又會伴隨著蒲草的舞動而顯得活潑又夯實。

    窗外夏蟲啁啾,蛙鳴如歌,白馬的歡叫聲從遙遠的天際飄來,夾雜著孝信渾圓如珠的吆嗬聲:“喔嗬――”定然是被活埋時憋足了氣息才會喊出如此嘹亮的號子。你辛勤耕作的土地沒了,跟隨著爹的傳奇故事和你的死而複生被程家的侵略者掠奪了去。它沒有落在日本人手裏,也沒有落在都是中國人,正在打仗爭天下的兩方麵手中。

    土地仍是幾代人為之爭取、為之奮鬥換來的程家祖業產。肥水沒有流入他人田。咱沒有反抗,一脈相承的同族兄弟,不該有彼此你我之分。都是莊稼裏手,地荒不了,程家的香煙就會因為有了充足的食糧而得以綿遠流長。當年的程廟九懼怕的不單單是貧困,還有人單勢孤的清寂。所以他發跡後生下眾多兒女,他要比下劉地主家的人丁興旺和生活富庶,他活著時很成功地完成了所有人生目標,他萬萬沒料到在死者屍骨未寒之際程家兄弟中也會出現劉地主家的侵吞。然而,程家就此止於侵吞,不會發生劉地主家手足同宗間的械鬥,不是因為你孝信拋下的孤兒寡母人單勢弱,而是他們深明大意,怕讓程家祖上顏麵無光。

    人總有一死,古語說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程都不讓姓了誰還怕了誰不成,可是咱不能那麽做。你還小,你哥哥天笑才有八歲,你們快快長吧,長大了做個寬厚善良的大英雄。

    空中的下弦月已經升起來,梅子吹滅自創的蓖麻籽燈,把另一捆泡好的蒲草抱到院裏去。有月的夜晚,要省下蓖麻籽,除了點燈,它還有另一個用途,就是切碎了當食用油,炒野菜,熗鍋做菜湯。

    梅子雖不識字,卻是個心性聰明之人。丈夫活著時念過三字經,千字文,她聽過幾遍,便可如數家珍地一一背出。孝信曾佩服地誇讚她是過耳不忘。在這無邊無際的曠野之中,饑腸咕嚕的梅子常會想起孝信寫的那篇《大窪百種野菜藥食藥膳》,為寫那本書她也參與了嚐菜品菜的全部過程 。

    當時他們剛剛過繼給大伯,滿目蒼涼的家勾起孝信的憂患意識,人到了窮途末路時想饑不擇食活下去都很難擇到。帶產過繼本可以使他的小家豐衣足食,可他想到振興這枝人必須做到有備無患。他要備戰備荒備災疾,民以食為天,窮不怕,挨餓就不明智了。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地裏除了糧食還有野草野菜。孝信的百種野菜救過不少窮人,現在輪到救自己的家了,無論他是死鬼孝信,還是嬰兒天翼,總之,這個家有了那本書就能過下去。雖然那本書已被孝義扔到糞坑去,可它已經銘刻在梅子的心裏了。偌大的窪口,百種可食野共的供養,這是天地深情的賜予,是蒼天餓不死瞎家雀的印證。苦菜色綠味苦清涼敗火生食。羊勾子菜色灰青味中和,可做主食,熟吃去澀口。剪子骨色綠微苦,敗火生食……梅子做到了,她盡可以從容不迫應對這場浩劫,把兒子們養得水靈靈精神。

    梅子憋著屎將一隻未編完的草涼鞋編好,從門口的土坷拉堆上撿出一塊握在手裏,走進左麵的棒子地去,她習慣了去那裏拉屎,那是程家的地,這塊地裏曾經遍布了孝信的腳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預約三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狐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狐仙並收藏預約三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