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衝動是魔鬼,謝再興衝動地投降於張士誠後就馬上後悔了。
張士誠確實對手下很寬和,對他們這些降臣也十分禮遇。但是張士誠性格柔軟,為人處世一點魄力都沒有,終日沉溺於安謐的生活中不思進取,這樣的首領如何與朱元璋爭鋒?
然而謝再興已經騎虎難下,隻能一條路走到底,不過他還是放走了部分並不願投降張士誠的手下。
總管胡汝明,千戶葉旺、馬雲便是被他放走的一批諸全將領,後來迴到朱元璋身邊都得到了重用。
別看李文忠年紀輕輕,他可是朱元璋武將中少數幾個有文化的將軍。他不會像其他將領那樣魯莽地喊打喊殺,他會先分析對手的情況,找出對手的優點和缺點,再避其鋒芒專攻其弱點。這便是馬秀英教導他的“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
這次李文忠也認真地分析了自己過去的老部下謝再興的情況,他認為謝再興能將胡汝明、葉旺、馬雲等人放迴來,說明此人為人還是寬厚。謝再興的叛變或許隻是出於一時氣憤,並非刻意為之。
出征前他去向馬秀英告辭,馬秀英照例要為他準備若幹出行物品。
兩人雖然不再母子相稱,李文忠依然能感受到馬秀英情真意切的關懷,這讓幼年喪母的李文忠十分感動。可惜馬秀英給了他滿滿的母愛,卻也少不了像其他母親一樣絮絮叨叨,“這次平叛歸來,你就給我老老實實娶個媳婦趕緊生個孩子,文正、沐英都成家有後了,就你還沒妻妾生子,你爹頭發都急白了。哼,你要再不聽話,我就隨便給你找個妻子。”
李文忠瞪大眼,故意說道:“舅娘,舅舅就是把謝再興的女兒隨便亂嫁才使得謝再興背叛,你也要這樣逼我?”
馬秀英敲了他一個暴栗,“胡說八道,我這是為你好,你爹也同意,怎麽算是胡亂嫁娶?你爹現在年紀大了,他說他隻想含飴弄孫,你就忍心讓他晚年孤獨?”
李文忠捂住腦袋,做痛苦狀,“哎哎,那等我迴來再說吧。”
“等什麽等?媳婦給你選好,迴來就成親。”馬秀英根本不給他拖延的機會。
李文忠無奈道:“出征打仗哪能知道準確的歸期,不好讓人家女方久等吧?”
馬秀英睥睨他,“這事你別操心,平平安安出征,平平安安歸來就好。”想了想,歎道:“你舅舅做事有些武斷,我早就說過他越俎代庖亂許配會出岔子,現在惡果出現了。唉,這次的事也並非謝再興一人的過錯,若是能將他勸迴來就勸迴來吧。若是他真出了意外,隻怕文正那邊都不得安寧。”
謝翠英嫁給朱文正後很快就生了個兒子,夫妻倆舉案齊眉,和和睦睦。如果謝再興死於朱元璋之手,必然會影響這小兩口的感情。別人她不管,但是她可舍不得讓視如親子的朱文正為難。
李文忠凝神道:“謝再興這人本性不壞,我盡量把他勸迴來,就是不知舅舅會不會原諒他。”
“唉!”兩人相顧無言,都清楚朱元璋最恨手下背叛,謝再興的事實在是不好說啊。
卻說謝再興叛降張士誠本是一時衝動,聽說昔日頂頭上司李文忠要來征討他頓時心虛膽怯。而他手下的士兵原本和李文忠的士兵同出一軍,打起仗來更是沒有底氣。
他刻意避開李文忠,率領張士誠的軍隊進攻戰略要地東陽,結果被追到義烏的李文忠與胡深打得狼狽不堪,僅以單騎走脫。後來他又隨同李伯升進攻諸全新城,又再一次遭遇兵敗。一敗再敗,毫無招架之力的謝再興隻好和弟弟謝三、謝五死守餘杭不出。
李文忠兵臨城下,好言勸道:“老將軍機智多謀、英勇頑強,一直忠於職守,卓有戰功。如今且莫為了一些小事犯下後悔終生的錯誤。”
謝再興站在城牆上憤然道:“若不是朱元璋一而再再而三的欺人太甚,若不是朱文正的目中無人,若不是欒鳳、李夢庚幾次三番的嘲笑諷刺、節製我部下,我怎會如此?”
李文忠說道:“你誤會王爺了,諸全乃是兵家要地,他委你身負重任鎮守諸全是對你信任有加。他常說你是跟隨他多年的老部下,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所以你貪墨受賄一事他沒有計較,你私下交易軍中違禁物品他也沒懲罰你。他把你大女兒許給都督朱文正,二女兒許給相國徐達都是出於一番好意,一個是他的親侄子,一個是他的股肱重臣,不算委屈令愛吧?當日徐相國可是風風光光地把你二女兒娶進了門,提起這兩門親事不知豔煞了應天府多少百姓。至於文正那小子,王爺已經把他狠狠訓斥了一番,說他不敬長輩,罰他麵壁思過。”
到底是有文化的武將,李文忠此話一出,莫說餘杭的將士聞之變色,就連謝再興的弟弟謝三、謝五都用奇怪的表情注視著謝再興,仿佛在責怪他誤會了朱元璋的良苦用心,引導大家走上了歧途。
謝再興有苦難言,慘笑連連,“錯也罷,對也罷,如今你我已成敵對之勢,多說無益。”
李文忠繼續勸道:“我已查明原因,你因一些誤會投靠張士誠並非故意反叛,再說你又是我的舊部下又是我的親戚,我實在不忍看你就此死去。若是你肯歸降,我可保你不死。”
謝再興大聲問道:“此言當真?”
李文忠指天發誓,“我當著所有將士麵前發誓,不會殺你和你的親人。”
謝三、謝五等人頓時激動起來,他們已經走投無路,如果朱元璋肯重新接納他們,顯然是一個很好的結果。
“好好,有你這句話我也算瞑目了。隻求你信守諾言,不會殺我親人。”謝再興說完看了看兄弟幾人,毫不猶豫翻身躍下城牆。他很清楚就算李文忠不會殺他,朱元璋也不會放過他,不如死得幹脆利落,給家人留一線生機。
“大哥!”
“謝將軍!”
眾人驚慌唿喊,卻止不住謝再興的下墜之勢。隻聽“嘭”的一聲,剛才還在城牆上聲如洪鍾的謝再興已經變成一具腦漿迸裂的屍體,鮮血無聲地湧出來,滲入大地。
這樣的結局誰也沒料到,所有將士沉默無語,謝三、謝五掩麵泣之。
李文忠黯然神傷,啞聲說道:“將謝將軍的屍身帶迴去,仍依我軍將領厚葬。”
謝三、謝五在城牆上跪拜叩謝,隨即領著子侄五人打開城門投降。一場反叛鬧劇便以這樣悲情的方式收場。
張士誠確實對手下很寬和,對他們這些降臣也十分禮遇。但是張士誠性格柔軟,為人處世一點魄力都沒有,終日沉溺於安謐的生活中不思進取,這樣的首領如何與朱元璋爭鋒?
然而謝再興已經騎虎難下,隻能一條路走到底,不過他還是放走了部分並不願投降張士誠的手下。
總管胡汝明,千戶葉旺、馬雲便是被他放走的一批諸全將領,後來迴到朱元璋身邊都得到了重用。
別看李文忠年紀輕輕,他可是朱元璋武將中少數幾個有文化的將軍。他不會像其他將領那樣魯莽地喊打喊殺,他會先分析對手的情況,找出對手的優點和缺點,再避其鋒芒專攻其弱點。這便是馬秀英教導他的“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
這次李文忠也認真地分析了自己過去的老部下謝再興的情況,他認為謝再興能將胡汝明、葉旺、馬雲等人放迴來,說明此人為人還是寬厚。謝再興的叛變或許隻是出於一時氣憤,並非刻意為之。
出征前他去向馬秀英告辭,馬秀英照例要為他準備若幹出行物品。
兩人雖然不再母子相稱,李文忠依然能感受到馬秀英情真意切的關懷,這讓幼年喪母的李文忠十分感動。可惜馬秀英給了他滿滿的母愛,卻也少不了像其他母親一樣絮絮叨叨,“這次平叛歸來,你就給我老老實實娶個媳婦趕緊生個孩子,文正、沐英都成家有後了,就你還沒妻妾生子,你爹頭發都急白了。哼,你要再不聽話,我就隨便給你找個妻子。”
李文忠瞪大眼,故意說道:“舅娘,舅舅就是把謝再興的女兒隨便亂嫁才使得謝再興背叛,你也要這樣逼我?”
馬秀英敲了他一個暴栗,“胡說八道,我這是為你好,你爹也同意,怎麽算是胡亂嫁娶?你爹現在年紀大了,他說他隻想含飴弄孫,你就忍心讓他晚年孤獨?”
李文忠捂住腦袋,做痛苦狀,“哎哎,那等我迴來再說吧。”
“等什麽等?媳婦給你選好,迴來就成親。”馬秀英根本不給他拖延的機會。
李文忠無奈道:“出征打仗哪能知道準確的歸期,不好讓人家女方久等吧?”
馬秀英睥睨他,“這事你別操心,平平安安出征,平平安安歸來就好。”想了想,歎道:“你舅舅做事有些武斷,我早就說過他越俎代庖亂許配會出岔子,現在惡果出現了。唉,這次的事也並非謝再興一人的過錯,若是能將他勸迴來就勸迴來吧。若是他真出了意外,隻怕文正那邊都不得安寧。”
謝翠英嫁給朱文正後很快就生了個兒子,夫妻倆舉案齊眉,和和睦睦。如果謝再興死於朱元璋之手,必然會影響這小兩口的感情。別人她不管,但是她可舍不得讓視如親子的朱文正為難。
李文忠凝神道:“謝再興這人本性不壞,我盡量把他勸迴來,就是不知舅舅會不會原諒他。”
“唉!”兩人相顧無言,都清楚朱元璋最恨手下背叛,謝再興的事實在是不好說啊。
卻說謝再興叛降張士誠本是一時衝動,聽說昔日頂頭上司李文忠要來征討他頓時心虛膽怯。而他手下的士兵原本和李文忠的士兵同出一軍,打起仗來更是沒有底氣。
他刻意避開李文忠,率領張士誠的軍隊進攻戰略要地東陽,結果被追到義烏的李文忠與胡深打得狼狽不堪,僅以單騎走脫。後來他又隨同李伯升進攻諸全新城,又再一次遭遇兵敗。一敗再敗,毫無招架之力的謝再興隻好和弟弟謝三、謝五死守餘杭不出。
李文忠兵臨城下,好言勸道:“老將軍機智多謀、英勇頑強,一直忠於職守,卓有戰功。如今且莫為了一些小事犯下後悔終生的錯誤。”
謝再興站在城牆上憤然道:“若不是朱元璋一而再再而三的欺人太甚,若不是朱文正的目中無人,若不是欒鳳、李夢庚幾次三番的嘲笑諷刺、節製我部下,我怎會如此?”
李文忠說道:“你誤會王爺了,諸全乃是兵家要地,他委你身負重任鎮守諸全是對你信任有加。他常說你是跟隨他多年的老部下,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所以你貪墨受賄一事他沒有計較,你私下交易軍中違禁物品他也沒懲罰你。他把你大女兒許給都督朱文正,二女兒許給相國徐達都是出於一番好意,一個是他的親侄子,一個是他的股肱重臣,不算委屈令愛吧?當日徐相國可是風風光光地把你二女兒娶進了門,提起這兩門親事不知豔煞了應天府多少百姓。至於文正那小子,王爺已經把他狠狠訓斥了一番,說他不敬長輩,罰他麵壁思過。”
到底是有文化的武將,李文忠此話一出,莫說餘杭的將士聞之變色,就連謝再興的弟弟謝三、謝五都用奇怪的表情注視著謝再興,仿佛在責怪他誤會了朱元璋的良苦用心,引導大家走上了歧途。
謝再興有苦難言,慘笑連連,“錯也罷,對也罷,如今你我已成敵對之勢,多說無益。”
李文忠繼續勸道:“我已查明原因,你因一些誤會投靠張士誠並非故意反叛,再說你又是我的舊部下又是我的親戚,我實在不忍看你就此死去。若是你肯歸降,我可保你不死。”
謝再興大聲問道:“此言當真?”
李文忠指天發誓,“我當著所有將士麵前發誓,不會殺你和你的親人。”
謝三、謝五等人頓時激動起來,他們已經走投無路,如果朱元璋肯重新接納他們,顯然是一個很好的結果。
“好好,有你這句話我也算瞑目了。隻求你信守諾言,不會殺我親人。”謝再興說完看了看兄弟幾人,毫不猶豫翻身躍下城牆。他很清楚就算李文忠不會殺他,朱元璋也不會放過他,不如死得幹脆利落,給家人留一線生機。
“大哥!”
“謝將軍!”
眾人驚慌唿喊,卻止不住謝再興的下墜之勢。隻聽“嘭”的一聲,剛才還在城牆上聲如洪鍾的謝再興已經變成一具腦漿迸裂的屍體,鮮血無聲地湧出來,滲入大地。
這樣的結局誰也沒料到,所有將士沉默無語,謝三、謝五掩麵泣之。
李文忠黯然神傷,啞聲說道:“將謝將軍的屍身帶迴去,仍依我軍將領厚葬。”
謝三、謝五在城牆上跪拜叩謝,隨即領著子侄五人打開城門投降。一場反叛鬧劇便以這樣悲情的方式收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