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謝再興投靠張士誠並非沒有緣由,從以下幾點就能看出他反叛的原因。


    早些年青樓的一次偶遇讓朱元璋察覺到謝再興貪墨的行為,為了懲戒謝再興他把謝再興調到諸全守大門,並將謝再興的大女兒謝翠英許配給朱文正。


    謝再興當時就已心生不滿,但抱怨歸抱怨,他那時還未想過當叛徒。


    後來朱元璋念他是跟隨自己的老將,也曾立下大功,而且雙方成了親家,就把他重新提拔成為諸全的守將,等於是諸全的最高行政官。


    謝再興守衛諸全的時候確實盡心盡力,立功許多。敵軍來犯,他每每身先士卒,奮勇作戰。特別是張士誠為了攻下諸全,在上遊修築了一座水壩,洪水一發必定會淹及其城。謝再興為了保護全城百姓,冒著危險偷偷潛入敵軍範圍掘開水壩,事後被敵軍發現全力追擊,破壞水壩的將士們傷亡慘重,連他都差點迴不來了。


    然而諸全之圍解除後,朱元璋大力誇獎朱文忠和朱文正,隻在表彰信中草草提了一下謝再興的名字


    謝再興十分不服氣,他認為麵對十萬敵軍,他這個守城將軍最是辛苦,可是朱元璋卻把大部分功勞分給了自己的兩個侄兒,這行為太過偏頗。


    還有朱文正見了他這個嶽丈也沒有一點尊敬的意思,讓他在眾將士麵前掛不住臉麵。想到這個女婿根本就不是他認可的,是被朱元璋硬塞的,他就氣不打一處來。


    這時候他依然沒有想過背叛朱元璋。


    聽到朱元璋要選秀,他專門托關係上下打點才把自己二女兒謝翠娥的畫像弄進名冊裏。誰曾想,朱元璋居然連招唿都不打一聲就自作主張又把他的二女兒許給了徐達。


    雖然徐達是朱元璋的心腹大將,官至丞相,但是徐達已有妻室,在納謝翠娥的時候就說過,自己不會休掉糟糠之妻,如此一來,謝翠娥隻能算個妾侍。


    盡管後來徐達的妻子病故,謝翠娥被扶正,但當時的謝再興不知道後麵的情況啊。他當即就氣得破口大罵朱元璋專橫霸道,看不上他女兒就算了,憑什麽不知會他一聲,也不管他同意不同意,硬將他的女兒嫁掉,還一而再再而三。


    這兩次嫁女已經讓謝再興成了軍中的笑柄,大女兒嫁了個目中無人的小子,二女兒隻能給人當妾。謝再興羞愧難當,偷雞不成蝕把米,氣得在床上足足躺了三天,心中對朱元璋的怨憤日益積深。


    李夢庚的到來成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促使謝再興真正下決心背叛朱元璋。


    朱元璋掌握影衛組織後,不僅繼續在敵營安排間者,還派人悄悄監視自己的官員。他發現謝再興的心腹部下左總管和糜萬戶曾經把軍營的違禁物品私自帶到揚州去進行交易買賣,擔心他們會泄露軍國大事,就叫影衛拘拿左、糜二人審問。


    心腹部將私自交易軍中違禁物品,作為他們長官的謝再興不可能不知道內情,說不定還是同流合汙。朱元璋念他守衛諸全有功,依然沒有處罰他,隻是將左總管和糜萬戶一殺了之,還把他們的頭顱懸掛於謝再興的議事廳上作為警告,同時派了參軍李夢庚前往諸全節製其軍馬。


    謝再興不僅不感激朱元璋的饒恕,反而覺得朱元璋派李夢庚來是打算對付自己,要擼掉自己的官職。身為諸全主將,卻要事事聽從李夢庚的調遺,讓他如何甘心?


    他羞愧自己已經無權無勢,對心腹部將口出怨言,“連自己的女兒出嫁都不讓我知道,有同於貨物的供給分配,又讓我身為主將卻聽從他人節製,這樣的日子還有什麽意思?”


    心腹部將就說道:“那我們不如投靠張士誠,聽說他十分善待手下。”謝再興失去權勢,他們這些人也就沒有發展前途,當然要另謀出路。


    對!既然你不讓我好過,我也不讓你好過!


    於是謝再興病好後的第一件事,便是殺了諸全知府欒鳳,瘋狂的報複心已經讓他失去了理智,連欒鳳的妻兒都沒有放過。他還就地執拿參軍李夢庚,以及元帥王玉、陳剛,挾裹諸全全城的兵馬,前往紹興投降了朱元璋的死對頭張士誠。


    朱元璋氣急敗壞,他沒有想到勝利在望的情況下謝再興會與他分道揚鑣,他更沒想到自己對謝再興的既往不咎反而成了放虎歸山,最終釀成禍害。


    他對著文武百官怒道:“他貪贓斂墨,我並沒有殺他,而是派他守衛諸全戴罪立功。他私自交易軍中違禁物品,我也沒有責罰他,隻是派人監督他不要再犯。朱文正和徐達都不是外人,我給他兩個女兒找了兩門好親事,他不僅不感恩還怨恨我,簡直比紹榮和趙繼祖更加可惡!”


    紹榮和趙繼祖是朱元璋剛剛處死的叛將。


    朱元璋為了控製在外賣命的將士不敢叛變,很早就定下了將士家眷不得隨軍的規矩。位高權重的邵榮和趙繼祖因長年在外征戰,無法與妻兒團聚,因此惱恨之下竟打算暗殺朱元璋,結果事情敗露被人告發,朱元璋馬上將其二人處以極刑。


    這次他把謝再興和紹、趙二人相提概論,顯然是對謝再興已經起了殺意。


    文武百官都知道此刻的朱元璋是頭被激怒的獅子,誰敢說他把人家女兒隨便嫁掉的行為不對啊,都拚命聲討謝再興狼心狗肺,辜負了王爺的厚愛和栽培。


    李文忠主動請纓,“謝再興叛變乃是侄兒治軍無方,侄兒願意領兵征討他,舅舅別為了他氣壞了身子。”


    李文忠多次領兵出征,戰功顯赫,現在官至榮祿大夫、浙江行省平章事。說起來謝再興算是他的下屬,故而他會對謝再興的叛變自責。


    順便提一下,李文忠已經改迴了自己以前的姓,不再叫朱文忠。


    朱元璋都有五個親生兒子了,考慮到李貞隻有這麽一個獨苗,為了不讓李家絕嗣,便準他恢複李姓,今後舅侄相稱。


    見有人出來承擔謝再興叛變的責任,朱元璋神色稍緩,應允了李文忠的請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後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辣椒小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辣椒小霓並收藏後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