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死去,太子即位。


    瀲淵的新皇一登基就把原來的國號改了,改為黎元。


    之後這位新皇就開始大刀闊斧的改革,實行新政。


    但凡有新的政策,必定有人受益有人遭殃。


    而那些曾經一心的討好新皇的那些手腳不幹淨的大臣們便首當其衝。


    他們頓時傻了眼,當初要不是他們他這小子怎麽會登上皇位,現在過了河就要拆橋,他就不怕坐不穩江山嗎?


    但是顯然新皇並把這些當迴事。


    如果要細細的捋的話,他做黎王的時候從來沒有說過要他們做他的黨羽。


    從始至終就隻是他們一廂情願的看見了勢頭就激動不已的往他的身上撲。


    從始至終他都沒有給他們任何的承諾。


    這是龍嚳的聰明也是陰險之處。


    聰明的讓人膽寒,陰險的讓人發抖。


    他們看著如今的情勢,自然也隻能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了。


    當初他確實沒有承諾他們任何的事情,一切都是他們自己認為的。


    可是有的人不甘心,他們苦心經營那麽久,終於等到了這一天,可是最後卻分不到一瓢羹,這放在誰身上都會不願意吧!


    就好比一個男人一把屎一把尿的把兒子拉扯大,最後兒子中了狀元,他喜盈盈的去找兒子等著跟他共享榮華富貴,可是這個時候兒子竟然是他不是他的親爹,然後漠然的將他掃地出門。


    這之中那是不甘二字能夠說的盡的。


    而一群人中,總有些怯懦的人,也總有些發瘋的人。


    怯懦的人麵對這種情況就隻能默默地忍受一切,不敢上前說一句話,隻能當以前的付出都打水漂了。


    可是那些發瘋的人自然不肯罷休。


    他們一個個的跳了出來,粉墨登場,要上演一場鬧劇。


    他們覺得你的江山都是我給你贏來的,你怎麽敢如此忘恩負義。


    既然你不給我們迴報,那你這江山是怎麽得到的,我們就讓你怎麽失去。


    一時之間,朝堂上硝煙四起。


    而坐在高高的寶座上的皇帝龍嚳麵對他們這般的大鬧卻十分的鎮定。


    他開始的時候鎮定的像是一座冰山,不說出他的任何意見,就一直的那樣保持著沉默的態度。


    就這樣過了好幾日。


    那些大臣們依舊紅著眼的和他談論曾經,而他這一日卻不再保持沉默。


    他臉色淡漠的可怕,坐在那高高的寶座上,對俯首的大臣們說道“這幾位幾日以來三番兩次的辱沒君主,禮部尚書,你說這該當何罪 ? “


    跪在下麵的禮部尚書往前移了幾步,跪在最前麵,然後麵色鎮定的迴道“迴陛下,辱沒君主,其罪當誅。“


    短短的一句話卻威力無窮,讓在場的那些個氣焰高漲的大臣們心裏激烈的顫抖起來。


    他們本來強硬的心開始漸漸的軟弱下來。


    他不是在開玩笑,也不可能開玩笑。


    原來這幾日的萬般沉默都是為了今日的重頭一擊,可恨他們早早地中了他的圈套卻還是傻傻的不知情。


    恐懼如同潮水一般迅速的蔓延開來。


    那些鬧事的大臣們轉頭看著身邊的同僚,他在他們的眼中也看到了恐懼。


    一個眼神,將那恐懼傳遞到每個人的心裏。


    那些怯懦的大臣們心裏此刻是萬分的慶幸,幸好當初沒有和他們一起,要不此刻掉腦袋的也少不了自己。


    氣氛突然的安靜下來,那些紅了眼的大臣們僵住了。


    就在這時,門外有錚錚的金屬碰撞聲響起,且越來越近。


    不一會,那身披鎧甲手持刀劍的禁衛軍們隊列整齊的走了進來。


    那些大臣們的臉色頓時變了。


    他們不知道龍嚳竟然還有這樣一隊禁衛軍。


    有句話叫不見棺材不落淚。


    此番眾位大臣們的遭遇恰恰驗證了這句話。


    他們之間開始起了騷動,不安和恐懼掩蓋在整個大殿上。


    而那掌握著他們性命的龍嚳則好整以暇的坐在高高的寶座上,姿態十分的從容。


    繞是再強勢的人到了此刻也開始害怕起來。


    這是要來真的啊。


    “帶走!”


    龍嚳看著那些禁衛軍,淡淡的下令。


    他的眼光隻在收迴的時候隨意的掃了一眼那些伏在地上的大臣們。


    原本氣焰最盛的幾位領頭的大臣在這一刻狼狽的爬到前麵裏龍嚳進了些,然後聲音顫抖的向龍嚳求饒。


    可是,他們應該能想到,龍嚳既然容忍了他們那麽幾天,為的就是今日找出足夠充分的借口讓他們死。


    可是即便是知道,誰又想去死呢?


    他們不願死。


    賣力了這麽久,到了共享榮華的時候,卻沒有他們的份,不僅沒有,而且還要殺了他們。


    這是何等的不公啊!


    龍嚳看著那些顫抖的跪在他麵前的大臣們眼神裏不曾有一絲的動容。


    他做出的決定,誰也不能阻擋。


    龍嚳不是一個賢人,但是他是一個好君主。


    他文韜武略樣樣精通。


    對於治國之道,他比誰都了解。


    一個國,可以奸臣當道,但是絕不可以有這些暗中撥弄風雲的奸詐小人。


    正所謂明槍易躲暗箭難防,他們今日可以對你俯首稱臣,明日同樣可以對別人俯首稱臣。


    再加之他們的手腳都不幹淨,難免會在君主看不見的地方做一些可怕的事情。


    君不見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這些國家的蛀蟲不除,國家興盛之日就不可能實現。


    他的江山需要的是忠貞的勇士和賢德的文臣。


    此兩者要是沒有,那這個國家就沒有興盛的可能。


    外族入侵就是必然的事。


    對於國家治理,一個君王必須要有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強硬態度。


    一個國家的穩固,最開始需要的往往不是什麽禮義道德,而是鐵血的政權。


    強硬的拳頭是所有人都會畏懼的。


    死也是所有人都畏懼的。


    如果不從,那就血刃相見。


    威脅往往是最簡單粗暴的辦法。


    拿著強硬的拳頭用死來威脅他們,這個辦法最簡單不過了。


    而且到最後往往能收到最大的效果。


    威脅隻是第一步。


    這實際上是一個一石二鳥的妙計。


    殺是一定要殺。


    一個新事物的上台必然要有流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瀲淵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弋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弋蘇並收藏瀲淵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