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張氏尚能穩住,那小薑氏就有些上躥下跳。
二娘心裏也在嘀咕,迴想起那日魯老太君沉鬱的眼神,心裏有點兒煩,有點兒沒底。
可那日若不是褚直逼她太過,她也不想把褚直跟自己綁一塊。
現在什麽結果,隻能等著了。
九月天氣已經沒那麽燥熱了,不過午後還是很令人煩躁。
二娘提了劍在竹林邊練劍,練至酣處,時而驟若閃電,時而翩飛如燕,劍光如雪,竹葉紛崩。真個是“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漸將煩惱忘諸腦後。最後一劍,長劍嗡鳴入鞘,聲音戛然而止。迴身才遙見張氏、許氏、魯老太君並立遠處,已然若癡。
“我想跟二娘說兩句話。”魯老太君壓下心中激蕩,對張氏、許氏道。
兩人哪敢不從。
二娘陪同魯老太君竹下緩行。
老太君打量她身穿月白色窄袖袍衫,腰係三尺寬鵝黃大帶,同色流蘇墜於腰間輕輕搖擺,先沉默不語,後問:“直兒那塊玉可在你處?”
二娘心一驚,不好隱瞞,坦白道:“是。”
不料老太君道:“那你好好收著,那是直兒母親留給媳婦兒的。”
二娘心又一跳,不想這事兒就這麽成了。
“但我要你好好的保護直兒,不要讓任何人傷害到他。”老太君緩緩道,雙目與二娘對視。
那目光跟那日看著她抱褚直上岸時一樣又不一樣,那天宛若無情,今日卻多了一番慈愛,卻都帶著洞察一切的明銳。
不過二娘並未立即答應。
那日事後她著實有些後悔自己衝動了。
老太君似乎從二娘的沉默中感受到她的抵抗,猛然道:“你還不知道罷……直兒他快不行了,他從迴去後就沒有醒過來,我來他也不知道。好孩子,你既然救過他,就不會看他死,對嗎?”
褚直,快不行了?
在飽經滄桑的老太君的注視下,二娘似乎被看透一般,她忍不住心頭一片絮亂……
碧瀟院的上房,張氏和許氏沉默無言地坐著。方才魯老太君已經把褚直的情況告訴她們了,許氏怎麽也想不到褚直情況會如此之糟,二娘現在嫁過去就是衝喜,這能衝過來嗎?
她不由重重吸了口氣,張氏見狀,連忙拍了拍她的手背,示意她不要那麽緊張。這時兩人看見二娘進來了。
“老太君呢?”張氏問。
“迴去了。”
“迴去了?”許氏以為女兒拒絕了,心頭一鬆,但旋即想起了兒子。
“不是,他們家後天過來接我。”二娘笑了笑。
“啊……”
這時外麵進來兩個衣著華麗的婆子,張氏和許氏認出這兩個人是跟魯老太君一起來的陳媽媽和柳媽媽。
兩個婆子跪在地上給張氏、許氏磕了頭,才起來說話:“老太太太著急迴去看孫子了,讓我倆傳話,明日保山媒人和聘禮一塊到。時間太緊,難免委屈了姑娘。成親之物,親家看著準備就成,要是有短缺的,親家隻管說,我們來準備。”
這倆婆子當晚就留在侯府來迴傳話跑腿了。
不管如何,這件事已經定了下來。
魯老太君這次來訪,隻能算是私下會晤,不算正式提親。雖然要等到明天媒人才會上門,但從這天晚上起整個侯府都開始忙碌了起來。
二娘的八字連夜被送到鎮國公府。
有些人還心存僥幸,不想合過之後,那批八字的連聲讚這兩人的八字是他一輩子批過最合的。
即使臥病在床,薑氏也不得不爬起來操辦此事。
二娘嫁的是鎮國公府,那必然是以嫡女身份出嫁;既然是嫡女,那嫁妝就要按顧詩華、顧詩蕊的份額來辦。按兩人的份額嫁一般人家也足夠了,但嫁鎮國公府卻是差得遠。
薑氏含著一口老血,連夜挑燈造冊,仔細挑選,待到天亮,才覺得所湊之物勉強能拿得出手。
不料,鎮國公府的聘禮一抬上門,薑氏、小薑氏都傻眼了,連顧世飛也沒能說出話來。
那禮單有:古銅鼎一對、玉鼎兩對、一尺兩寸高玉馬一對、三尺六寸高珊瑚樹四株、二兩重大東珠二十餘顆、端硯三十六方、整玉如意六十六支、白玉觀音一尊、漢玉壽星一尊,金羅漢十八尊,其餘珍珠手串、金玉碗碟、赤金麵盆、金玉珠翠首飾難以計數。另外虎皮十張、豹皮二十張、雪狐皮三十張、黑狐皮十張;駿馬六匹;上用大紅妝緞四十匹,上用妝緞蟒緞四十匹,上用各色紗四十匹,上用宮綢四十匹……
顧詩蕊想著鎮國公府一為衝喜,二來時間倉促,那聘禮可能隻是走走過場,待一件件看過,她眼珠子早紅了。真不知道鎮國公府是怎麽一夜拿出這麽多東西來的,低低罵了一句“嫁過去也是守寡”恨恨走了。
這麽多寶物,薑氏非但不喜,反而想哭。那一件件不是禦賜之物,就是稀世珍寶,看著是好,可收一件就得拿出同樣值錢的東西充作嫁妝;那禦賜之物還不能賣,隻能充當傳家寶一代傳一代。
薑氏紅著眼過了一把眼癮,把那些寶物全打包在二娘的嫁妝裏,揉著心口迴去繼續給二娘添嫁妝去了。
不提薑氏這邊忙的底朝天,張氏和許氏奉命準備二娘的嫁衣,也是忙的團團轉。
臨時趕製嫁衣是不可能了,張氏不管小薑氏反對,把顧詩華和顧詩蕊的嫁衣都拿出來讓二娘試穿。
可惜二娘個子太高,兩人的衣物都不合適。
最後那陳媽媽迴了鎮國公府一趟,捧來了一套鳳冠霞帔,原來這鳳冠和嫁衣是當年貴妃娘娘沒有進宮前為自己準備的,後來進宮就用不上了,一直放在老太君那裏。
那鳳冠一拿出來,整間屋子都亮了。
陳媽媽愛惜地整了整兩旁的紅寶石流蘇,雙手捧著遞給了二娘。
鳳冠大小正合適,隻是裙子還是有些短。張氏靈機一動,親自開了箱子尋出一匹她珍藏多年的霞影紗,許氏動手從底下接了一圈,看起來倒像是專意做成裙邊兒,這嫁衣就算好不容易弄好了。
安定侯府人仰馬翻了兩晚一日,最後一晚顧如虎從刑部大牢裏放出來時,二娘已經開始沐浴更衣,為婚禮做打扮了。
顧山、許氏看見兒子才從忙亂中悲從心來,又不敢對著二娘哭,背地裏哭了一場,腫著眼操辦各項事宜,暗自祈求那位姑爺能夠活過來。
如虎放出來時便知是鎮國公府出了力,迴來匆忙間跟二娘說了幾句,雖見二娘意願堅定,仍恨自己無能,暗暗發誓那褚女婿若是死了也就罷了,活著對他妹妹不好,他必會白刀子進去,紅刀子出來。
待到天亮,紅氈從安寧侯府一路鋪到鎮國公府,因為褚直不能前來迎親,便由褚七娘抱著一隻大公雞代他迎娶。
臨出房門,顧山道:“敬之戒之,夙夜無違舅姑之命!”
許氏忍住淚水,為她整理霞帔:“勉之、敬之,夙夜無違爾閨門之禮!”
張氏、小薑氏、顧詩華、顧詩蕊將她送到門口,張氏、小薑氏為她整理裙角,再次告誡她要用心侍奉公婆,凡事以丈夫為先。
雖然褚直沒來,褚七娘接過紅綢時也撒了幾個紅包。
小孩子爭搶中,二娘隨著七娘上了鎮國公府披紅掛彩的犢車。
拉車的換成了兩匹白馬,臨街百姓都知道是給鎮國公府的嫡長子衝喜,早早把街道兩旁圍了個水泄不通。
六十四抬嫁妝一抬不少,叫人大飽眼福,隻有薑氏打落了牙齒往肚裏吞。這次給顧二娘準備嫁妝,差不多把侯府的家底掏空了,迴頭顧詩蕊、顧詩華都得另外想辦法了。
犢車在圍觀人群的熱鬧聲中向鎮國公府進發了。
外頭聲音漸漸小了下去,二娘鬆了口氣,活動了一下被壓得發酸的脖子。
這時,蓋頭下麵出現了一隻手,手上托著一個玉雪可愛的艾窩窩。
忘了褚七娘跟大公雞也在車裏。
二娘要去掀蓋頭,褚七娘忙按住她:“三嬸,這蓋頭可得我三叔來挑!”
又道:“三叔知道你會餓,特意叫我給你帶的。”
一聲“三嬸”,蓋頭下的二娘眼珠動了幾圈:“你三叔醒了?”衝喜還挺靈的。
褚七娘想到褚直一吃東西就吐、反複昏迷的模樣搖了搖頭,不過二娘視線被紅綢當著沒有看見。
“他今兒早上醒了一會兒,又睡了,醒的時候我在。三嬸你不用怕,有老太太在,沒人敢為難你。”
二娘不太相信病重的褚直會有精力關心自己的饑飽問題,卻並不打算戳穿褚七娘的善意,她拿了那艾窩窩小口吃著,趁著還有一段路又問了問褚直的情況。
其實對褚直的病情,二娘知道並不少。自從陳媽媽和柳媽媽前日留下以後,對二娘就拿出了對待少奶奶的態度,每次從鎮國公府迴來都會先向二娘匯報褚直的病情。褚直吃了什麽藥,吃進去多少,有沒有發熱,醒了沒有,醒了多久……二娘知道這是老太君的授意,好教她有個準備。隻是,她空有一身力氣,卻並非良醫,衝喜會有用嗎?
想到褚直那雍容清貴的儀容,這麽一位風流人物就要在尚未盛放之際凋謝,二娘似乎也感同身受,連帶嘴裏的糕點也失了滋味。
漫天的鞭炮聲中,喜車進了鎮國公府。二娘被喜娘扶下車,隻能看到蓋頭下腳尖踏著的一小片猩紅毛氈——走過這條紅氈後,哪怕一會兒和她拜堂的是一隻公雞,她也徹底成為褚家的人了!
二娘內心不由升起一縷膽怯,畢竟這也是她第一次成婚。
但隔著蓋頭,一陣陣催促聲傳來,二娘被一群步履緊急的人簇擁著,被紅綢牽引著,連她自己也記不清都經曆了什麽,隻知道跟著喜娘的喊聲鞠躬磕頭,直到最後被送進一扇門裏,濃鬱的藥味撲鼻而來。
中藥很容易讓人有苦澀之感,卻也有一種讓人鎮定的作用,二娘不由深深吸了一口,但覺那藥味中夾雜著一絲奇異的香氣,雖是香氣,卻讓人覺得不太舒服。
不過她並沒有時間去仔細分辨。
隨著被推坐在床上,她聽到了一聲“好了”。
這聲音是魯老太君的,老太太竟然也來了。
大熙民風開放,向來有鬧洞房的習俗,就算鬧不成褚直,新娘子總是可以壓一壓的。
二娘看不到房裏有多少人,不過褚七娘很快麻溜地叫了一圈。
人不少!但剛才她們就像不存在似的鴉雀無聲。
“咳、咳咳咳……”
二娘聽到身邊的咳嗽聲,那兒也是藥味最濃的地方。
“三爺醒了?”不知誰發出的低聲驚唿。
但隨著這個聲音,方才被二娘忽略的那股異香忽然濃鬱起來。
二娘還未找出來源,便聽旁邊旁邊有人竭力道:“秤……”
褚直的聲音!
綴滿流珠的蓋頭猛然被挑落,身穿大紅喜袍的褚直和一屋子人同時映入二娘眼簾。哪怕活了兩世,二娘此時也忍不住麵頰燒燙,急忙垂下頭,隻看著自己放在腿上的手。
“好好好!”
隨著老太君的讚聲,屋子裏陡然注入了活氣兒一般,婦人們紛紛交口稱讚起新娘子和新郎來。
實際鳳冠下麵的二娘臉上塗著厚厚的脂粉,根本不太能看清模樣。不過紅妝之下,再木訥的新娘也是一臉嬌羞,活色生香的模樣。
那股異香忽然消失了,好像因為二娘進入這房間太久,所以分辨不出來了。
喜娘是老太君找的,年近四十,燕京大大小小的婚禮經手的不下百餘次,最是有眼色的人,本來是想著這洞房怕是鬧不成了,這時立即上前輕手輕腳地從褚直和二娘發中挑出一縷,一麵說著祝福的話,一麵把這兩縷頭發編在了一起。
屋子裏更熱鬧了些。
不過喜娘是知道這位褚爺的身子了,這麽鬧鬧也就可以了,正待唱一聲離去,褚直忽然又搖搖晃晃地站了起來。
“合巹酒……”
魯老太君一驚,方才穿喜服、梳頭都把褚直累的一點力氣都沒了……可褚直手已經伸向小丫鬟。
喜娘的眼神不由看向老太君,卻見老太君輕輕點了點頭。準備的酒是帶有一點甜味的果酒,褚直以前能喝這個。孫子能有這個精神兒,說不定病就好了。
連番出乎二娘的意料,她卻沒時間多想,褚直都站起來了,他們的頭發還纏在一起,二娘立即起身接過小丫鬟遞過來的酒杯。
手中的酒有淡淡的果香,二娘稍微放了點心。抬臂準備跟褚直交叉手臂,他忽然一個不穩朝她撲來。
在婦人們的驚唿聲剛溢出唇邊之時,二娘手疾眼快地扶住了褚直,卻不期然地對上一雙漆黑的眸子。
宛若山泉撲麵而來,並沒有她想的惱怒和不甘。隻是眼眶發青嚴重,顯示主人經受了怎樣的病痛折磨。
猝然的對視,褚直眼神追上二娘,水漾明眸,帶著陽光、熱情,又帶著點狡黠,卻好像有灑不完的熱氣兒……褚直猛地仰首把杯中果酒一飲而盡。
二娘扶住了褚直,也被猝然攬住她腰肢的手嚇了一跳,然而褚直已經在飲酒了。她急忙將自己的酒也喝了。
兩人緊貼的身子讓婦人們笑了起來。
“哈哈,好一對璧人……”
“三爺這就疼上了!”
“好了,鬧也鬧過了,咱們還是把地方讓給小夫妻吧。”
“走,咱們也走吧。”
……
二娘聽見這些人要走,不由鬆了口氣,褚直還有力氣挑她蓋頭、跟她喝合巹酒,說明身子已經好轉了。餘光掃到坐在身邊的紅袍身影,二娘胸口熱氣上翻,真是個美人……
她隻想到這兒,頭皮猝然一痛,就被拉著向床上倒去。
而褚直手掐著喉嚨,倒在床上拚命地吸氣,一串串白沫從他口中溢出,轉眼那大紅喜袍上汙了一片。
還沒離開的婦人們被這一幕拉了迴來,一個個駭的不知所措。
“合巹酒——”
不知是誰驚恐地大叫。
二娘沒留意這一聲,隨著褚直痛苦地翻滾,她的頭也跟著被拽了過去——兩人的頭發還纏在一起。
當然是要先解開頭發。
咣當一聲,魯老太君的拐杖倒在了地上,老太太整個向後倒去。
婦人們驚叫起來。
二娘顧不上迴頭,拐杖落地的聲音驚醒了她,褚直的臉近在咫尺,卻痛苦無比,白沫翻騰著從他口鼻湧出,堵塞了他的氣管,這樣下去,他很快就會窒息而亡。
來不及細想,二娘扔了鳳冠,抱住褚直的頭,用力將他下顎掰開,用手掏了兩把後,索性用嘴向外吸了起來。
不知何時,房間裏安靜了下來。所有人都睜大眼睛望著顧二娘“驚世駭俗”的舉動。
那樣的汙穢,竟然是用嘴去吸……還沒有一點停頓和猶豫!
想想也算不得驚世駭俗,畢竟是明媒正娶的妻子,這兒還是婚房。不合時宜的好像是她們這群來鬧洞房的半老徐娘。
“都先出去。”魯老太君坐在椅子上發話,剛剛被掐醒,聲音裏還帶點底氣不足。
“老太太……”有人擔心道。
“我沒事。”魯老太君示意陳媽媽留下。
聽到聲音,二娘沒有迴頭,她還在做最後的清理,褚直已經唿吸平穩了。幸好老太太讓這些人出去了,老太太不說,她也得開口趕這些人出去。
擦幹淨了褚直的下巴,二娘想把沾滿了汙漬的大紅汗巾丟到桌子上,頭皮又被拽住,陳媽媽連忙上前幫忙。
“媽媽你先別管我,先把窗子打開。”
聽二娘這麽說,本來靠在椅背上的老太君立即意識到了什麽,眼裏寒光一閃。
新鮮的空氣湧進房間,褚直咳了兩聲,卻沒有再度出現方才那種情況,唿吸反而順暢多了。
“老太太,方才屋裏頭似乎有點什麽味兒。”陳媽媽後知後覺道,卻被魯老太君一個眼神止住了。
雖然是衝喜,今天也來了不少貴客,方才在這屋裏的除了身份貴重的,就是至親,荷包、香囊之物幾乎每個人都有,更不用說臉上身上擦的用的,根本沒辦法去查。
那做了手腳的人很明顯知道這一點,褚直還當眾飲了酒。
也許是那杯酒的問題。
不管怎樣,幸虧二娘反應快,直兒那般,她都不嫌汙濁,這世界上幾個人能做到呢……魯老太君不由看向坐在床邊的二娘。
卻聽哢嚓一聲,二娘長長出了口氣。幸虧褚直這屋裏東西齊全,終於給她在床前櫃子裏摸到剪子,一剪子把兩人連著的頭發剪斷了。
“哎呀,這可使不得……”陳媽媽心疼的跺腳,撿起那幾縷分不出來是誰的頭發時臉上忽然一喜:“不過可以打一個同心結。”
二娘可不管什麽同心結不同心結的,因為這編在一起的頭發,把她脖子快拽彎了。
“快給她端茶漱口。”魯老太君也沒在意這些。
陳媽媽還想問二娘會不會打同心結,聽老太太吩咐才忙去倒茶,又叫了一個叫/春燕的大丫鬟端水進來給二娘淨手。
二娘漱了口,洗淨手,胡太醫就背著藥箱趕來了。
胡太醫檢查過褚直吐出了口氣:“幸虧少奶奶施救及時,否則一旦堵住氣管,三爺就難救迴來了。三爺這病本來就在肺部,今天這麽一發作,病情又嚴重了,今後幾天要時時注意,每隔一個時辰就要喂迴藥,也要盡量讓他多吃點軟爛湯粥,好有力氣恢複。要是三爺在後天之前能醒過來,這次就算躲過去了,要是醒不過來……”
胡太醫的話沒說完,不過誰都能聽明白他是什麽意思。
剛覺得孫子好的了老太君又一屁股坐在了椅子上。
陳媽媽擦了淚道:“老太太,您留在這兒也沒用。孫媳婦不是娶進來了嗎?我看她是個有福氣的,有她在,三爺的病肯定能好。”
二娘心道“這可不一定”,孰料老太君聽了這話竟在陳媽媽的攙扶下走了。
頓時,偌大的房間裏隻剩下二娘和躺在床上昏迷不醒的褚直了。
二娘不由有些茫然,這時落地花罩那兒忽然傳出些聲音。二娘迴頭一看,見方才送水進來讓她洗手的那個丫鬟站在花罩那兒,有些膽怯地問:“少奶奶,到時間給三爺喂藥了。”
這個丫鬟好像叫、春燕,也不知道斂秋現在在哪。不過從陳媽媽方才叫這丫頭進來送水來看,應該是老太君所信任的。
二娘略微一想:“那你進來給三爺喂藥吧。”
她見裝著自己衣物的箱籠已經擱在外頭的東次間裏了,自己開了箱子,找出兩件當季衣物打算換上,想到褚直還穿著弄髒的喜服,正打算叫丫鬟也給褚直換了,忽然聽到裏頭傳來啜泣聲。
進去一看,藥汁吐了一被子。
褚直有氣無力地靠著大迎枕躺著。
“三爺又吐了……明明今天早上能喂進去了……”春燕低聲哭道。
外頭有幾個丫鬟緊張地探頭探腦。
二娘知道褚直這幾日有反複吐藥的情況,問道:“還有藥嗎?我記得他吃的凝香丹,藥在哪?”
春燕不知道二娘怎麽知道褚直的藥名,卻立即答道:“藥還有,這是胡太醫新開的方子,凝香丹還沒吃。”
二娘瞧見她手裏還握著個玉瓶,點了點頭:“你再去盛一碗藥汁來,我來喂。”
春燕重新盛了一碗過來,二娘已經換好了衣裳,粉色綾衣,月白色挑線裙子,藕荷色褙子,幹幹淨淨地坐在椅子上。見她進來道:“放這兒吧,你們都出去。”
新來的少奶奶發話了,春燕等雖擔心褚直,卻不敢不聽,瞧著二娘站在西梢間的落地花罩那兒看著,一個一個出了正房大門,站在迴廊下麵。
二娘等人走完了,才端著藥碗坐在床邊,用小銀勺舀了一勺吹涼了送到褚直嘴邊。
褚直嘴是張開了,但灌進去的藥汁都流了出來,還嗆得到處都是。
二娘噙了一口喂他,從鼻子裏麵噴出來了。
二娘聽到他嘴裏模糊不清地說著什麽,湊近仔細聽了一會兒,辨出他說的是“水、水……救命……”
她不由擦了一把汗,把碗擱下,抱起褚直讓他分開腿坐在自己身上,就像那一天從水裏出來一樣,一手托著他,一手拿起藥碗喝了一大口,一捏他鼻子褚直就打了個顫,她還沒做好準備,他就拱到她嘴上吸了起來。
二娘大喜,顧不得這個姿勢費力,重複了幾次,將那一碗藥都渡給他了。
一點沒往外吐。
喂完藥她索性把褚直的喜袍也給脫了,省得再被丫鬟折騰一遍。
二娘剛給褚直蓋好被子,就聽外頭陳媽媽來了,她正想出去,忽然察覺到袖子被什麽東西壓著了,低頭一看,是褚直的手。
蒼白的手有氣無力,拇指、食指和中指卻攏著,是一個很清晰的“抓”的動作。
二娘見他嘴唇蠕動,忙湊近了聽。
隻聽他聲若蚊蚋:“……顧二娘?”
二娘怔了怔,不知他是什麽意思,想了想,俯身貼近他的耳朵:“是我,你好好養著,等好了再來找我報仇。”
...
張氏尚能穩住,那小薑氏就有些上躥下跳。
二娘心裏也在嘀咕,迴想起那日魯老太君沉鬱的眼神,心裏有點兒煩,有點兒沒底。
可那日若不是褚直逼她太過,她也不想把褚直跟自己綁一塊。
現在什麽結果,隻能等著了。
九月天氣已經沒那麽燥熱了,不過午後還是很令人煩躁。
二娘提了劍在竹林邊練劍,練至酣處,時而驟若閃電,時而翩飛如燕,劍光如雪,竹葉紛崩。真個是“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漸將煩惱忘諸腦後。最後一劍,長劍嗡鳴入鞘,聲音戛然而止。迴身才遙見張氏、許氏、魯老太君並立遠處,已然若癡。
“我想跟二娘說兩句話。”魯老太君壓下心中激蕩,對張氏、許氏道。
兩人哪敢不從。
二娘陪同魯老太君竹下緩行。
老太君打量她身穿月白色窄袖袍衫,腰係三尺寬鵝黃大帶,同色流蘇墜於腰間輕輕搖擺,先沉默不語,後問:“直兒那塊玉可在你處?”
二娘心一驚,不好隱瞞,坦白道:“是。”
不料老太君道:“那你好好收著,那是直兒母親留給媳婦兒的。”
二娘心又一跳,不想這事兒就這麽成了。
“但我要你好好的保護直兒,不要讓任何人傷害到他。”老太君緩緩道,雙目與二娘對視。
那目光跟那日看著她抱褚直上岸時一樣又不一樣,那天宛若無情,今日卻多了一番慈愛,卻都帶著洞察一切的明銳。
不過二娘並未立即答應。
那日事後她著實有些後悔自己衝動了。
老太君似乎從二娘的沉默中感受到她的抵抗,猛然道:“你還不知道罷……直兒他快不行了,他從迴去後就沒有醒過來,我來他也不知道。好孩子,你既然救過他,就不會看他死,對嗎?”
褚直,快不行了?
在飽經滄桑的老太君的注視下,二娘似乎被看透一般,她忍不住心頭一片絮亂……
碧瀟院的上房,張氏和許氏沉默無言地坐著。方才魯老太君已經把褚直的情況告訴她們了,許氏怎麽也想不到褚直情況會如此之糟,二娘現在嫁過去就是衝喜,這能衝過來嗎?
她不由重重吸了口氣,張氏見狀,連忙拍了拍她的手背,示意她不要那麽緊張。這時兩人看見二娘進來了。
“老太君呢?”張氏問。
“迴去了。”
“迴去了?”許氏以為女兒拒絕了,心頭一鬆,但旋即想起了兒子。
“不是,他們家後天過來接我。”二娘笑了笑。
“啊……”
這時外麵進來兩個衣著華麗的婆子,張氏和許氏認出這兩個人是跟魯老太君一起來的陳媽媽和柳媽媽。
兩個婆子跪在地上給張氏、許氏磕了頭,才起來說話:“老太太太著急迴去看孫子了,讓我倆傳話,明日保山媒人和聘禮一塊到。時間太緊,難免委屈了姑娘。成親之物,親家看著準備就成,要是有短缺的,親家隻管說,我們來準備。”
這倆婆子當晚就留在侯府來迴傳話跑腿了。
不管如何,這件事已經定了下來。
魯老太君這次來訪,隻能算是私下會晤,不算正式提親。雖然要等到明天媒人才會上門,但從這天晚上起整個侯府都開始忙碌了起來。
二娘的八字連夜被送到鎮國公府。
有些人還心存僥幸,不想合過之後,那批八字的連聲讚這兩人的八字是他一輩子批過最合的。
即使臥病在床,薑氏也不得不爬起來操辦此事。
二娘嫁的是鎮國公府,那必然是以嫡女身份出嫁;既然是嫡女,那嫁妝就要按顧詩華、顧詩蕊的份額來辦。按兩人的份額嫁一般人家也足夠了,但嫁鎮國公府卻是差得遠。
薑氏含著一口老血,連夜挑燈造冊,仔細挑選,待到天亮,才覺得所湊之物勉強能拿得出手。
不料,鎮國公府的聘禮一抬上門,薑氏、小薑氏都傻眼了,連顧世飛也沒能說出話來。
那禮單有:古銅鼎一對、玉鼎兩對、一尺兩寸高玉馬一對、三尺六寸高珊瑚樹四株、二兩重大東珠二十餘顆、端硯三十六方、整玉如意六十六支、白玉觀音一尊、漢玉壽星一尊,金羅漢十八尊,其餘珍珠手串、金玉碗碟、赤金麵盆、金玉珠翠首飾難以計數。另外虎皮十張、豹皮二十張、雪狐皮三十張、黑狐皮十張;駿馬六匹;上用大紅妝緞四十匹,上用妝緞蟒緞四十匹,上用各色紗四十匹,上用宮綢四十匹……
顧詩蕊想著鎮國公府一為衝喜,二來時間倉促,那聘禮可能隻是走走過場,待一件件看過,她眼珠子早紅了。真不知道鎮國公府是怎麽一夜拿出這麽多東西來的,低低罵了一句“嫁過去也是守寡”恨恨走了。
這麽多寶物,薑氏非但不喜,反而想哭。那一件件不是禦賜之物,就是稀世珍寶,看著是好,可收一件就得拿出同樣值錢的東西充作嫁妝;那禦賜之物還不能賣,隻能充當傳家寶一代傳一代。
薑氏紅著眼過了一把眼癮,把那些寶物全打包在二娘的嫁妝裏,揉著心口迴去繼續給二娘添嫁妝去了。
不提薑氏這邊忙的底朝天,張氏和許氏奉命準備二娘的嫁衣,也是忙的團團轉。
臨時趕製嫁衣是不可能了,張氏不管小薑氏反對,把顧詩華和顧詩蕊的嫁衣都拿出來讓二娘試穿。
可惜二娘個子太高,兩人的衣物都不合適。
最後那陳媽媽迴了鎮國公府一趟,捧來了一套鳳冠霞帔,原來這鳳冠和嫁衣是當年貴妃娘娘沒有進宮前為自己準備的,後來進宮就用不上了,一直放在老太君那裏。
那鳳冠一拿出來,整間屋子都亮了。
陳媽媽愛惜地整了整兩旁的紅寶石流蘇,雙手捧著遞給了二娘。
鳳冠大小正合適,隻是裙子還是有些短。張氏靈機一動,親自開了箱子尋出一匹她珍藏多年的霞影紗,許氏動手從底下接了一圈,看起來倒像是專意做成裙邊兒,這嫁衣就算好不容易弄好了。
安定侯府人仰馬翻了兩晚一日,最後一晚顧如虎從刑部大牢裏放出來時,二娘已經開始沐浴更衣,為婚禮做打扮了。
顧山、許氏看見兒子才從忙亂中悲從心來,又不敢對著二娘哭,背地裏哭了一場,腫著眼操辦各項事宜,暗自祈求那位姑爺能夠活過來。
如虎放出來時便知是鎮國公府出了力,迴來匆忙間跟二娘說了幾句,雖見二娘意願堅定,仍恨自己無能,暗暗發誓那褚女婿若是死了也就罷了,活著對他妹妹不好,他必會白刀子進去,紅刀子出來。
待到天亮,紅氈從安寧侯府一路鋪到鎮國公府,因為褚直不能前來迎親,便由褚七娘抱著一隻大公雞代他迎娶。
臨出房門,顧山道:“敬之戒之,夙夜無違舅姑之命!”
許氏忍住淚水,為她整理霞帔:“勉之、敬之,夙夜無違爾閨門之禮!”
張氏、小薑氏、顧詩華、顧詩蕊將她送到門口,張氏、小薑氏為她整理裙角,再次告誡她要用心侍奉公婆,凡事以丈夫為先。
雖然褚直沒來,褚七娘接過紅綢時也撒了幾個紅包。
小孩子爭搶中,二娘隨著七娘上了鎮國公府披紅掛彩的犢車。
拉車的換成了兩匹白馬,臨街百姓都知道是給鎮國公府的嫡長子衝喜,早早把街道兩旁圍了個水泄不通。
六十四抬嫁妝一抬不少,叫人大飽眼福,隻有薑氏打落了牙齒往肚裏吞。這次給顧二娘準備嫁妝,差不多把侯府的家底掏空了,迴頭顧詩蕊、顧詩華都得另外想辦法了。
犢車在圍觀人群的熱鬧聲中向鎮國公府進發了。
外頭聲音漸漸小了下去,二娘鬆了口氣,活動了一下被壓得發酸的脖子。
這時,蓋頭下麵出現了一隻手,手上托著一個玉雪可愛的艾窩窩。
忘了褚七娘跟大公雞也在車裏。
二娘要去掀蓋頭,褚七娘忙按住她:“三嬸,這蓋頭可得我三叔來挑!”
又道:“三叔知道你會餓,特意叫我給你帶的。”
一聲“三嬸”,蓋頭下的二娘眼珠動了幾圈:“你三叔醒了?”衝喜還挺靈的。
褚七娘想到褚直一吃東西就吐、反複昏迷的模樣搖了搖頭,不過二娘視線被紅綢當著沒有看見。
“他今兒早上醒了一會兒,又睡了,醒的時候我在。三嬸你不用怕,有老太太在,沒人敢為難你。”
二娘不太相信病重的褚直會有精力關心自己的饑飽問題,卻並不打算戳穿褚七娘的善意,她拿了那艾窩窩小口吃著,趁著還有一段路又問了問褚直的情況。
其實對褚直的病情,二娘知道並不少。自從陳媽媽和柳媽媽前日留下以後,對二娘就拿出了對待少奶奶的態度,每次從鎮國公府迴來都會先向二娘匯報褚直的病情。褚直吃了什麽藥,吃進去多少,有沒有發熱,醒了沒有,醒了多久……二娘知道這是老太君的授意,好教她有個準備。隻是,她空有一身力氣,卻並非良醫,衝喜會有用嗎?
想到褚直那雍容清貴的儀容,這麽一位風流人物就要在尚未盛放之際凋謝,二娘似乎也感同身受,連帶嘴裏的糕點也失了滋味。
漫天的鞭炮聲中,喜車進了鎮國公府。二娘被喜娘扶下車,隻能看到蓋頭下腳尖踏著的一小片猩紅毛氈——走過這條紅氈後,哪怕一會兒和她拜堂的是一隻公雞,她也徹底成為褚家的人了!
二娘內心不由升起一縷膽怯,畢竟這也是她第一次成婚。
但隔著蓋頭,一陣陣催促聲傳來,二娘被一群步履緊急的人簇擁著,被紅綢牽引著,連她自己也記不清都經曆了什麽,隻知道跟著喜娘的喊聲鞠躬磕頭,直到最後被送進一扇門裏,濃鬱的藥味撲鼻而來。
中藥很容易讓人有苦澀之感,卻也有一種讓人鎮定的作用,二娘不由深深吸了一口,但覺那藥味中夾雜著一絲奇異的香氣,雖是香氣,卻讓人覺得不太舒服。
不過她並沒有時間去仔細分辨。
隨著被推坐在床上,她聽到了一聲“好了”。
這聲音是魯老太君的,老太太竟然也來了。
大熙民風開放,向來有鬧洞房的習俗,就算鬧不成褚直,新娘子總是可以壓一壓的。
二娘看不到房裏有多少人,不過褚七娘很快麻溜地叫了一圈。
人不少!但剛才她們就像不存在似的鴉雀無聲。
“咳、咳咳咳……”
二娘聽到身邊的咳嗽聲,那兒也是藥味最濃的地方。
“三爺醒了?”不知誰發出的低聲驚唿。
但隨著這個聲音,方才被二娘忽略的那股異香忽然濃鬱起來。
二娘還未找出來源,便聽旁邊旁邊有人竭力道:“秤……”
褚直的聲音!
綴滿流珠的蓋頭猛然被挑落,身穿大紅喜袍的褚直和一屋子人同時映入二娘眼簾。哪怕活了兩世,二娘此時也忍不住麵頰燒燙,急忙垂下頭,隻看著自己放在腿上的手。
“好好好!”
隨著老太君的讚聲,屋子裏陡然注入了活氣兒一般,婦人們紛紛交口稱讚起新娘子和新郎來。
實際鳳冠下麵的二娘臉上塗著厚厚的脂粉,根本不太能看清模樣。不過紅妝之下,再木訥的新娘也是一臉嬌羞,活色生香的模樣。
那股異香忽然消失了,好像因為二娘進入這房間太久,所以分辨不出來了。
喜娘是老太君找的,年近四十,燕京大大小小的婚禮經手的不下百餘次,最是有眼色的人,本來是想著這洞房怕是鬧不成了,這時立即上前輕手輕腳地從褚直和二娘發中挑出一縷,一麵說著祝福的話,一麵把這兩縷頭發編在了一起。
屋子裏更熱鬧了些。
不過喜娘是知道這位褚爺的身子了,這麽鬧鬧也就可以了,正待唱一聲離去,褚直忽然又搖搖晃晃地站了起來。
“合巹酒……”
魯老太君一驚,方才穿喜服、梳頭都把褚直累的一點力氣都沒了……可褚直手已經伸向小丫鬟。
喜娘的眼神不由看向老太君,卻見老太君輕輕點了點頭。準備的酒是帶有一點甜味的果酒,褚直以前能喝這個。孫子能有這個精神兒,說不定病就好了。
連番出乎二娘的意料,她卻沒時間多想,褚直都站起來了,他們的頭發還纏在一起,二娘立即起身接過小丫鬟遞過來的酒杯。
手中的酒有淡淡的果香,二娘稍微放了點心。抬臂準備跟褚直交叉手臂,他忽然一個不穩朝她撲來。
在婦人們的驚唿聲剛溢出唇邊之時,二娘手疾眼快地扶住了褚直,卻不期然地對上一雙漆黑的眸子。
宛若山泉撲麵而來,並沒有她想的惱怒和不甘。隻是眼眶發青嚴重,顯示主人經受了怎樣的病痛折磨。
猝然的對視,褚直眼神追上二娘,水漾明眸,帶著陽光、熱情,又帶著點狡黠,卻好像有灑不完的熱氣兒……褚直猛地仰首把杯中果酒一飲而盡。
二娘扶住了褚直,也被猝然攬住她腰肢的手嚇了一跳,然而褚直已經在飲酒了。她急忙將自己的酒也喝了。
兩人緊貼的身子讓婦人們笑了起來。
“哈哈,好一對璧人……”
“三爺這就疼上了!”
“好了,鬧也鬧過了,咱們還是把地方讓給小夫妻吧。”
“走,咱們也走吧。”
……
二娘聽見這些人要走,不由鬆了口氣,褚直還有力氣挑她蓋頭、跟她喝合巹酒,說明身子已經好轉了。餘光掃到坐在身邊的紅袍身影,二娘胸口熱氣上翻,真是個美人……
她隻想到這兒,頭皮猝然一痛,就被拉著向床上倒去。
而褚直手掐著喉嚨,倒在床上拚命地吸氣,一串串白沫從他口中溢出,轉眼那大紅喜袍上汙了一片。
還沒離開的婦人們被這一幕拉了迴來,一個個駭的不知所措。
“合巹酒——”
不知是誰驚恐地大叫。
二娘沒留意這一聲,隨著褚直痛苦地翻滾,她的頭也跟著被拽了過去——兩人的頭發還纏在一起。
當然是要先解開頭發。
咣當一聲,魯老太君的拐杖倒在了地上,老太太整個向後倒去。
婦人們驚叫起來。
二娘顧不上迴頭,拐杖落地的聲音驚醒了她,褚直的臉近在咫尺,卻痛苦無比,白沫翻騰著從他口鼻湧出,堵塞了他的氣管,這樣下去,他很快就會窒息而亡。
來不及細想,二娘扔了鳳冠,抱住褚直的頭,用力將他下顎掰開,用手掏了兩把後,索性用嘴向外吸了起來。
不知何時,房間裏安靜了下來。所有人都睜大眼睛望著顧二娘“驚世駭俗”的舉動。
那樣的汙穢,竟然是用嘴去吸……還沒有一點停頓和猶豫!
想想也算不得驚世駭俗,畢竟是明媒正娶的妻子,這兒還是婚房。不合時宜的好像是她們這群來鬧洞房的半老徐娘。
“都先出去。”魯老太君坐在椅子上發話,剛剛被掐醒,聲音裏還帶點底氣不足。
“老太太……”有人擔心道。
“我沒事。”魯老太君示意陳媽媽留下。
聽到聲音,二娘沒有迴頭,她還在做最後的清理,褚直已經唿吸平穩了。幸好老太太讓這些人出去了,老太太不說,她也得開口趕這些人出去。
擦幹淨了褚直的下巴,二娘想把沾滿了汙漬的大紅汗巾丟到桌子上,頭皮又被拽住,陳媽媽連忙上前幫忙。
“媽媽你先別管我,先把窗子打開。”
聽二娘這麽說,本來靠在椅背上的老太君立即意識到了什麽,眼裏寒光一閃。
新鮮的空氣湧進房間,褚直咳了兩聲,卻沒有再度出現方才那種情況,唿吸反而順暢多了。
“老太太,方才屋裏頭似乎有點什麽味兒。”陳媽媽後知後覺道,卻被魯老太君一個眼神止住了。
雖然是衝喜,今天也來了不少貴客,方才在這屋裏的除了身份貴重的,就是至親,荷包、香囊之物幾乎每個人都有,更不用說臉上身上擦的用的,根本沒辦法去查。
那做了手腳的人很明顯知道這一點,褚直還當眾飲了酒。
也許是那杯酒的問題。
不管怎樣,幸虧二娘反應快,直兒那般,她都不嫌汙濁,這世界上幾個人能做到呢……魯老太君不由看向坐在床邊的二娘。
卻聽哢嚓一聲,二娘長長出了口氣。幸虧褚直這屋裏東西齊全,終於給她在床前櫃子裏摸到剪子,一剪子把兩人連著的頭發剪斷了。
“哎呀,這可使不得……”陳媽媽心疼的跺腳,撿起那幾縷分不出來是誰的頭發時臉上忽然一喜:“不過可以打一個同心結。”
二娘可不管什麽同心結不同心結的,因為這編在一起的頭發,把她脖子快拽彎了。
“快給她端茶漱口。”魯老太君也沒在意這些。
陳媽媽還想問二娘會不會打同心結,聽老太太吩咐才忙去倒茶,又叫了一個叫/春燕的大丫鬟端水進來給二娘淨手。
二娘漱了口,洗淨手,胡太醫就背著藥箱趕來了。
胡太醫檢查過褚直吐出了口氣:“幸虧少奶奶施救及時,否則一旦堵住氣管,三爺就難救迴來了。三爺這病本來就在肺部,今天這麽一發作,病情又嚴重了,今後幾天要時時注意,每隔一個時辰就要喂迴藥,也要盡量讓他多吃點軟爛湯粥,好有力氣恢複。要是三爺在後天之前能醒過來,這次就算躲過去了,要是醒不過來……”
胡太醫的話沒說完,不過誰都能聽明白他是什麽意思。
剛覺得孫子好的了老太君又一屁股坐在了椅子上。
陳媽媽擦了淚道:“老太太,您留在這兒也沒用。孫媳婦不是娶進來了嗎?我看她是個有福氣的,有她在,三爺的病肯定能好。”
二娘心道“這可不一定”,孰料老太君聽了這話竟在陳媽媽的攙扶下走了。
頓時,偌大的房間裏隻剩下二娘和躺在床上昏迷不醒的褚直了。
二娘不由有些茫然,這時落地花罩那兒忽然傳出些聲音。二娘迴頭一看,見方才送水進來讓她洗手的那個丫鬟站在花罩那兒,有些膽怯地問:“少奶奶,到時間給三爺喂藥了。”
這個丫鬟好像叫、春燕,也不知道斂秋現在在哪。不過從陳媽媽方才叫這丫頭進來送水來看,應該是老太君所信任的。
二娘略微一想:“那你進來給三爺喂藥吧。”
她見裝著自己衣物的箱籠已經擱在外頭的東次間裏了,自己開了箱子,找出兩件當季衣物打算換上,想到褚直還穿著弄髒的喜服,正打算叫丫鬟也給褚直換了,忽然聽到裏頭傳來啜泣聲。
進去一看,藥汁吐了一被子。
褚直有氣無力地靠著大迎枕躺著。
“三爺又吐了……明明今天早上能喂進去了……”春燕低聲哭道。
外頭有幾個丫鬟緊張地探頭探腦。
二娘知道褚直這幾日有反複吐藥的情況,問道:“還有藥嗎?我記得他吃的凝香丹,藥在哪?”
春燕不知道二娘怎麽知道褚直的藥名,卻立即答道:“藥還有,這是胡太醫新開的方子,凝香丹還沒吃。”
二娘瞧見她手裏還握著個玉瓶,點了點頭:“你再去盛一碗藥汁來,我來喂。”
春燕重新盛了一碗過來,二娘已經換好了衣裳,粉色綾衣,月白色挑線裙子,藕荷色褙子,幹幹淨淨地坐在椅子上。見她進來道:“放這兒吧,你們都出去。”
新來的少奶奶發話了,春燕等雖擔心褚直,卻不敢不聽,瞧著二娘站在西梢間的落地花罩那兒看著,一個一個出了正房大門,站在迴廊下麵。
二娘等人走完了,才端著藥碗坐在床邊,用小銀勺舀了一勺吹涼了送到褚直嘴邊。
褚直嘴是張開了,但灌進去的藥汁都流了出來,還嗆得到處都是。
二娘噙了一口喂他,從鼻子裏麵噴出來了。
二娘聽到他嘴裏模糊不清地說著什麽,湊近仔細聽了一會兒,辨出他說的是“水、水……救命……”
她不由擦了一把汗,把碗擱下,抱起褚直讓他分開腿坐在自己身上,就像那一天從水裏出來一樣,一手托著他,一手拿起藥碗喝了一大口,一捏他鼻子褚直就打了個顫,她還沒做好準備,他就拱到她嘴上吸了起來。
二娘大喜,顧不得這個姿勢費力,重複了幾次,將那一碗藥都渡給他了。
一點沒往外吐。
喂完藥她索性把褚直的喜袍也給脫了,省得再被丫鬟折騰一遍。
二娘剛給褚直蓋好被子,就聽外頭陳媽媽來了,她正想出去,忽然察覺到袖子被什麽東西壓著了,低頭一看,是褚直的手。
蒼白的手有氣無力,拇指、食指和中指卻攏著,是一個很清晰的“抓”的動作。
二娘見他嘴唇蠕動,忙湊近了聽。
隻聽他聲若蚊蚋:“……顧二娘?”
二娘怔了怔,不知他是什麽意思,想了想,俯身貼近他的耳朵:“是我,你好好養著,等好了再來找我報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