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既然是必須要知道先後,才可以稍微懂得修行之道,那麽,當然就必須要把順序搞懂才行。
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既然作者用了一個在於的在字,當然也就說明,這三者之間,其實是沒有什麽先後順序的,也就是說,這三者是同等重要的,或者說是,可以同時一起進行的。
勉強安排一個順序的話,也可以,明明德先於親民,而親民呢,又先於止於至善。
因此,“知止而後有定”中的知止,當然也就是知道了止於至善之後,才可以有定。
也就是說,知止其實是一個起點,然後繼續向後發展,最終的結果就是——慮而後能得!
所以,知道了止於至善之後,人的內心便會不動心,不動心之後,才能獲得寧靜,而獲得了寧靜之後呢,便可以得到一個安,它就是這麽一個順序。
止於至善,就是能否有得的起點,那好,既然如此的話,明明德的起點,又是什麽呢?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這段話非常的重要,作者也清清楚楚的說明了,格物,就是明明德的……,起點!
由於這段話太重要了,因此,作者便再次反著敘述了一遍。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接著,作者還嫌沒有說透,便再次進一步解釋了一遍。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從皇帝到平民,全都是以修身為起點,如果起點搞錯了,最後國家卻治理的風調雨順,是不可能的,對於首先該下功夫的,卻根本就不下功夫,而對於暫時不必下功夫的,卻著急上火的硬要下功夫,這種道理顯然是沒有的。
最後,講了這麽多之後,真正最重要的東西,作者終於是透漏出來了。
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
這……,就是知道起點,這……,就是智慧的來源——!
為什麽一句話很重要,就單單用原文來解釋,不再添加任何的額外說明,就已經可以很好的講清楚,這句話為什麽如此重要了。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國治而後天下平。
從物格一直講道了天下平,這些話講的是什麽,不就是“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中,開篇所講的明明德的順序嗎?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開篇講完了什麽叫大學之後,作者緊接著就仔細的概述了一下,從“止於至善”這個起點出發,最後一直到“慮而後能得”,這中間的一係列過程。
講完了這些呢,作者就仔細解釋了一下,自己說這些話的用意,“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說明要想明白修行之道,就必須要明白什麽才是起點。
好,既然起點如此重要,那當然是要詳細說一下,如何才可以明明德的。
於是,又來迴反複的講了兩大段話之後,終於算是把明明德中的一係列順序,統統都給詳細的講述了一遍。
因此,讀者便明白了,物格就是這一係列的起點。
那好,既然是物格而後知至,那麽,這個很重要的起點“物格”,又到底是什麽意思呢?
換句話說,如果連物格的意思都搞不懂,那麽,知怎麽至、意怎麽誠、心又怎麽去正!
心不正,如何能夠身修,身不修,如何能夠家齊,如果連自己的家都齊不了,還談什麽治國平天下呢?
因此,想要達到明明德的境界,便非要把“物格而後知至”意思……,搞懂不可!
後世的高人一大把,名頭牛嗶的也是無數,對於物格的意思呢,也統統都是慷慨激昂的各抒己見。
唉……,累不累呀,人家作者在兩千年多年以前,就已經說的很清楚啦!
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
真心是沒什麽好再嘲諷的啦,作者已經明明白白的點出來了,這就是知本,這是就是知至,難道長著兩個眼睛是出氣用的嗎?
什麽叫知之至也,作者在前麵已經講述的很清楚了,“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各位前輩,這他媽就是知至呀——!
沒錯,又罵人啦,不服是吧,那好,晚輩後學之人……,就隻好說到……,讓所有人都……,無話可說!
物格到底是怎麽迴事兒,先放一放,把目光向往後麵放一放,看看作者講完了知至以後,又到底是都講了些什麽。
後麵的文字很多,如果全都照抄的話,顯然就有騙字數的嫌疑,因此,略抄一下好了。
從“所謂誠其意者”到“此以沒世不忘也”,將的全都是何為意誠,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接著,作者又連著講了三個概念,自明、新民、知本,為什麽要在中間講了這三個概念,仔細想想就明白了,答案一目了然。
再然後,從“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到“此謂修身在正其心。”是何為心正;從“所謂齊其家在修其身者”一直到“此謂治國在齊其家”,清楚的闡述了何為修身與齊家。
最後,從“所謂平天下在治其國者”到“此謂國家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直接把到底何為治國,為什麽一定要治國,怎麽去治國,全都講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何為止於至善,在開篇就已經講了,而何為親民呢,作者在整篇文章中間,也略微的介紹了一下。
接著,從“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一直到文章的最後,全部講的都是……,何為明明德!
這就是作者全篇的思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完全就是一目了然的事情!
而明明德中的一係列過程,作者講完了知至以後,接著馬上就開始講了意誠,中間夾雜了三個概念之後,便又把心正、身修、家齊、國治,這四個概念,給非常清楚的講了一遍。
如果這些統統都沒有錯誤的話,那麽,便有一個大問題了!
為什麽……,作者偏偏就不講解“物格”與“平天下”,到底是怎麽迴事兒呢?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既然是必須要知道先後,才可以稍微懂得修行之道,那麽,當然就必須要把順序搞懂才行。
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既然作者用了一個在於的在字,當然也就說明,這三者之間,其實是沒有什麽先後順序的,也就是說,這三者是同等重要的,或者說是,可以同時一起進行的。
勉強安排一個順序的話,也可以,明明德先於親民,而親民呢,又先於止於至善。
因此,“知止而後有定”中的知止,當然也就是知道了止於至善之後,才可以有定。
也就是說,知止其實是一個起點,然後繼續向後發展,最終的結果就是——慮而後能得!
所以,知道了止於至善之後,人的內心便會不動心,不動心之後,才能獲得寧靜,而獲得了寧靜之後呢,便可以得到一個安,它就是這麽一個順序。
止於至善,就是能否有得的起點,那好,既然如此的話,明明德的起點,又是什麽呢?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這段話非常的重要,作者也清清楚楚的說明了,格物,就是明明德的……,起點!
由於這段話太重要了,因此,作者便再次反著敘述了一遍。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接著,作者還嫌沒有說透,便再次進一步解釋了一遍。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從皇帝到平民,全都是以修身為起點,如果起點搞錯了,最後國家卻治理的風調雨順,是不可能的,對於首先該下功夫的,卻根本就不下功夫,而對於暫時不必下功夫的,卻著急上火的硬要下功夫,這種道理顯然是沒有的。
最後,講了這麽多之後,真正最重要的東西,作者終於是透漏出來了。
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
這……,就是知道起點,這……,就是智慧的來源——!
為什麽一句話很重要,就單單用原文來解釋,不再添加任何的額外說明,就已經可以很好的講清楚,這句話為什麽如此重要了。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國治而後天下平。
從物格一直講道了天下平,這些話講的是什麽,不就是“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中,開篇所講的明明德的順序嗎?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開篇講完了什麽叫大學之後,作者緊接著就仔細的概述了一下,從“止於至善”這個起點出發,最後一直到“慮而後能得”,這中間的一係列過程。
講完了這些呢,作者就仔細解釋了一下,自己說這些話的用意,“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說明要想明白修行之道,就必須要明白什麽才是起點。
好,既然起點如此重要,那當然是要詳細說一下,如何才可以明明德的。
於是,又來迴反複的講了兩大段話之後,終於算是把明明德中的一係列順序,統統都給詳細的講述了一遍。
因此,讀者便明白了,物格就是這一係列的起點。
那好,既然是物格而後知至,那麽,這個很重要的起點“物格”,又到底是什麽意思呢?
換句話說,如果連物格的意思都搞不懂,那麽,知怎麽至、意怎麽誠、心又怎麽去正!
心不正,如何能夠身修,身不修,如何能夠家齊,如果連自己的家都齊不了,還談什麽治國平天下呢?
因此,想要達到明明德的境界,便非要把“物格而後知至”意思……,搞懂不可!
後世的高人一大把,名頭牛嗶的也是無數,對於物格的意思呢,也統統都是慷慨激昂的各抒己見。
唉……,累不累呀,人家作者在兩千年多年以前,就已經說的很清楚啦!
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
真心是沒什麽好再嘲諷的啦,作者已經明明白白的點出來了,這就是知本,這是就是知至,難道長著兩個眼睛是出氣用的嗎?
什麽叫知之至也,作者在前麵已經講述的很清楚了,“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各位前輩,這他媽就是知至呀——!
沒錯,又罵人啦,不服是吧,那好,晚輩後學之人……,就隻好說到……,讓所有人都……,無話可說!
物格到底是怎麽迴事兒,先放一放,把目光向往後麵放一放,看看作者講完了知至以後,又到底是都講了些什麽。
後麵的文字很多,如果全都照抄的話,顯然就有騙字數的嫌疑,因此,略抄一下好了。
從“所謂誠其意者”到“此以沒世不忘也”,將的全都是何為意誠,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接著,作者又連著講了三個概念,自明、新民、知本,為什麽要在中間講了這三個概念,仔細想想就明白了,答案一目了然。
再然後,從“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到“此謂修身在正其心。”是何為心正;從“所謂齊其家在修其身者”一直到“此謂治國在齊其家”,清楚的闡述了何為修身與齊家。
最後,從“所謂平天下在治其國者”到“此謂國家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直接把到底何為治國,為什麽一定要治國,怎麽去治國,全都講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何為止於至善,在開篇就已經講了,而何為親民呢,作者在整篇文章中間,也略微的介紹了一下。
接著,從“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一直到文章的最後,全部講的都是……,何為明明德!
這就是作者全篇的思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完全就是一目了然的事情!
而明明德中的一係列過程,作者講完了知至以後,接著馬上就開始講了意誠,中間夾雜了三個概念之後,便又把心正、身修、家齊、國治,這四個概念,給非常清楚的講了一遍。
如果這些統統都沒有錯誤的話,那麽,便有一個大問題了!
為什麽……,作者偏偏就不講解“物格”與“平天下”,到底是怎麽迴事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