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557年,南梁敬皇帝簫方智禪位,由當朝相國、陳王陳霸先登基做了皇帝,史稱高祖武皇帝。陳霸先仍定南京為國都,改國號為陳,史稱南陳。南陳王朝是南朝最後一個王朝。此時,中國南方經過了多年的戰亂,經濟遭到了嚴重的破壞。到南陳朝立國時,南朝的大部分國土都被北朝占去,所剩疆土僅為江陵以東、長江以南的狹小地區。
高祖武皇帝陳霸先,字興國,浙江長興人。家世寒微,出身小吏,喜讀兵書,長於軍事。早年在廣州刺史新喻侯蕭映手下任參軍,因率兵平定叛亂,頻戰屢捷,受到梁武帝的青睞,封為大將軍。侯景稱帝後,陳霸先為平定侯景之亂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並建立和鞏固了敬皇帝蕭方智的統治地位。公元557年,南梁敬皇帝簫方智禪位,陳霸先代梁改陳,當上了南朝陳國的開國皇帝。享年五十七,在帝位三年,諡武皇帝,廟號高祖,死後葬於萬安陵。
公元560年,高祖陳霸先病死,按照陳霸先的遺囑,臨川王陳蒨繼位做了皇帝,史稱世祖文皇帝。世祖文皇帝陳蒨,字子華。是陳高祖陳霸先的侄子,陳霸先的哥哥始興昭烈王陳道譚的長子。世祖文皇帝是陳王朝第二代第二位皇帝。他在位時期,勵精圖治,整頓吏治,注重農桑,興修水利,使江南經濟得到了一定的恢複。這時陳朝政治清明,百姓富裕,國勢比較強盛。享年四十四歲。在帝位七年,諡文皇帝,廟號世祖,病死後葬於永寧陵。
公元566年,太子陳伯宗繼位,史稱陳廢帝。陳廢帝陳伯宗字奉業,是陳高祖陳霸先的侄孫,世祖文皇帝的長子。陳王朝第三代第三位皇帝。陳廢帝陳伯宗繼位後,朝中大權實際上掌握在他的叔叔、世祖文皇帝二弟安成王陳瑣的手中。第二年,陳伯宗就被他的叔叔廢掉,貶為臨海王。不久,被陳瑣派人暗殺而亡。享年十九歲,在帝位二年,沒有諡號和廟號,死後葬於臨海王墓。
公元568年,安成王陳瑣登基做了皇帝,史稱高宗宣皇帝。高宗陳頊,字紹世,是陳高祖陳霸先的侄子、陳霸先的哥哥始興昭烈王陳道譚的二兒子、世祖文皇帝的二弟。陳頊是陳王朝第二代第四位皇帝。陳高宗陳頊在位期間,陳朝政權已比較穩固,社會經濟得到了恢複,疆土有所擴大,盡複淮南失地後病死。享年五十三歲,在帝位十四年。諡號孝宣皇帝,廟號高宗,葬顯寧陵。
公元582年,太子陳叔寶繼位,史稱陳後主。陳叔寶,字元秀,是陳高祖陳霸先的侄孫,高宗孝宣皇帝的長子,陳王朝第三代第五位皇帝。後主陳叔寶繼位後。陳朝政治日趨腐敗。陳叔寶荒於酒色,不恤政事,整日遊宴後庭,製作豔詩。又大建宮室,濫施刑罰,終被隋朝攻破都城,公元589年,做了個被俘受辱亡國之君,貶為長城縣公,自此,南陳王朝滅亡了。南陳王朝自高祖武皇帝陳霸先受禪稱帝起,到陳後主被俘亡國,傳了三代五位皇帝,共計三十三年。後主陳叔寶三十歲時,繼位做了皇帝,在帝位七年,亡國之後,又苟活了十五年,病死在洛陽。享年五十二歲,葬於河南洛陽的芒山。
話說世祖文皇帝陳蒨在位期間,有一位權傾天下的大將軍常伴於陳文帝的左右,這人叫韓子高,他原來沒有正式有名子,隻的一個小名叫蠻子,蠻子是浙江紹興人,出身微賤,世代以做鞋為生。侯景之亂期間,蠻子正居住在南京城,當時隻有的十六歲,長得容貌豔麗,纖研清白,如美女一般。當時兵荒馬亂,蠻子隨避難人流東逃西躲,幾次陷入絕境。但每次亂軍兵刃就要落到他的頭上的時候,總是因為驚歎他的美貌而不忍下手,蠻子靠著美貌死裏逃生。這一天,蠻子正夾雜在逃難人群中走在路上,正好遇到鎮守吳興的大將軍,也就是後來的文皇帝陳蒨。陳蒨騎在高頭戰馬之上,一眼看到了難民堆裏的蠻子,當時就被他驚人的美貌吸引住了。他從馬上跳下來,走到蠻子的麵前,上上下下一邊打量著,一邊不住的點頭。他為這位小夥子如花似玉的美貌大為震驚,又為能遇到這樣的美人而心中大喜。他開口對蠻子說道:“你跟我走吧,我能讓你享受榮華富貴!”當時的文皇帝陳蒨也就是三十歲,蠻子抬頭見是一個英俊的年輕將軍在跟自己說話,相信他能夠為自己帶來好運,便答應了。陳蒨問過了蠻子的姓名,嫌他名字太俗,便讓他改名韓子高。從此陳蒨便將韓子高留在身邊,把他當做自己的一個小妾一樣的寵愛著,並隨陳蒨起居出入,宛如夫妻。韓子高形體俊美,肌膚誘人,容貌豔麗,纖妍潔白,讓誰見了都會令人癡迷而不能自拔。據說有一位陳朝公主,見過韓子高這後,暗戀之情到了瘋狂的地步,竟然因為日夜思念而咳血身亡。陳蒨本來性情暴躁,稍有不順心的事情,馬上是眼冒火星,牙齒咬得格格響,好像要吃人的樣子,但他隻要見了韓子高,便怒氣全消了。韓子高也非常敬仰陳蒨,言語行為都對陳蒨加倍的曲意奉迎,以討陳茜的歡心。陳蒨曾對韓子高說:“人家說我有帝王相;果真如此;到時我便冊封你為皇後。”韓子高也幽默的迴答說:“即有女主,為什麽就不能有男後呢!”
韓子高不隻是人長的俊秀,還非常聰明,並胸有大誌。他跟隨陳蒨十五六年,文學戰法,武學騎身,竟然成長為一位出類拔萃戰將,每戰必勝,屢立奇功,十幾年當中,陳蒨從沒讓韓子高離開過自己的身邊。就是到陳蒨做了皇帝,提升韓子高為員外散騎常侍、壯武將軍、成州剌史,也還是下了一道特詔,韓子高雖封為成州剌史,仍需在帝駕前時時侍奉,故不必赴成都任。由此可見,韓子高最重要的身份還是皇帝的寵妃。韓子高為人禮賢下士,待人甚厚,但此時的他官位顯赫,兵權過重,引起了皇室宗親的嫉妒,結果是世祖文皇帝陳蒨一死,就被後來的高宗宣皇帝陳頊以子虛烏有的罪名害死在獄中。
話說到了陳後主繼位以後,北方已被隋朝統一,陳王朝已是岌岌可危,而這位後主爺卻深居高閣,整日裏花天酒地,不理朝政。縱使朝外大建宮室,濫施刑罰;朝內是聚集文人騷客天天飲酒做詩聽曲。留傳千古的名篇《玉樹後庭花》就出自陳後主之口:“麗宇芳林對高閣,新裝豔質本傾城;映戶凝嬌乍不進,出帷含態笑相迎。妖姬臉似花含露,玉樹流光照後庭;花開花落不長久,落紅滿地歸寂中!” 這“玉樹後庭花,花開不複久”因此也就成了有名的亡國之音。陳後主的荒唐真可說是到了不可救藥的地步,這邊沿邊州郡將隋兵入侵的消息都已飛報入進了,那一邊的陳後主還不以為然。大臣們請命出兵抵禦他也顧不上下令,依舊是奏樂侑酒,賦詩不輟。直到隋兵攻入皇宮,陳後主才荒不擇路的帶著兩位貴妃一起跳入一口枯井之中企圖僥幸逃生。“胭脂井”的傳說就指的是這口井。隋軍兵卒發現了井中的陳後主,用繩子將他們三人拉上來的時候,兩位貴妃臉上的胭脂蹭在了井口上,後人就把這口井叫“胭脂井”。
陳後主被俘後押到了長安城。隋文帝赦免了陳叔寶,並賜他王宮一座,生活上給予了相當的優待。每當節慶之日,都邀他出席宴會。隋文帝考慮到了亡國之君的思國之痛,囑咐宮中大臣,凡有陳叔寶參加的宴席,秦樂時一律禁用江南的曲調。陳叔寶身為亡國之君,不但整日無憂無慮的傻吃渾喝,而且竟然讓看管他的官吏上奏隋文帝說道:“我還沒有一個稱謂,每迴朝中宴慶,都無法與人交談,願得一官號,這樣在見皇上時,就更名正言順了。”隋文帝聽後是哭笑不得,非常吃驚地說道:“這個陳叔寶,怎麽一點兒心肝都沒有!我不給他官號全都是為了照顧他的麵子啊!”
這正是:愛美之心人皆有,拋棄廉恥無人敵。
欲知後事,請聽下迴分解。
高祖武皇帝陳霸先,字興國,浙江長興人。家世寒微,出身小吏,喜讀兵書,長於軍事。早年在廣州刺史新喻侯蕭映手下任參軍,因率兵平定叛亂,頻戰屢捷,受到梁武帝的青睞,封為大將軍。侯景稱帝後,陳霸先為平定侯景之亂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並建立和鞏固了敬皇帝蕭方智的統治地位。公元557年,南梁敬皇帝簫方智禪位,陳霸先代梁改陳,當上了南朝陳國的開國皇帝。享年五十七,在帝位三年,諡武皇帝,廟號高祖,死後葬於萬安陵。
公元560年,高祖陳霸先病死,按照陳霸先的遺囑,臨川王陳蒨繼位做了皇帝,史稱世祖文皇帝。世祖文皇帝陳蒨,字子華。是陳高祖陳霸先的侄子,陳霸先的哥哥始興昭烈王陳道譚的長子。世祖文皇帝是陳王朝第二代第二位皇帝。他在位時期,勵精圖治,整頓吏治,注重農桑,興修水利,使江南經濟得到了一定的恢複。這時陳朝政治清明,百姓富裕,國勢比較強盛。享年四十四歲。在帝位七年,諡文皇帝,廟號世祖,病死後葬於永寧陵。
公元566年,太子陳伯宗繼位,史稱陳廢帝。陳廢帝陳伯宗字奉業,是陳高祖陳霸先的侄孫,世祖文皇帝的長子。陳王朝第三代第三位皇帝。陳廢帝陳伯宗繼位後,朝中大權實際上掌握在他的叔叔、世祖文皇帝二弟安成王陳瑣的手中。第二年,陳伯宗就被他的叔叔廢掉,貶為臨海王。不久,被陳瑣派人暗殺而亡。享年十九歲,在帝位二年,沒有諡號和廟號,死後葬於臨海王墓。
公元568年,安成王陳瑣登基做了皇帝,史稱高宗宣皇帝。高宗陳頊,字紹世,是陳高祖陳霸先的侄子、陳霸先的哥哥始興昭烈王陳道譚的二兒子、世祖文皇帝的二弟。陳頊是陳王朝第二代第四位皇帝。陳高宗陳頊在位期間,陳朝政權已比較穩固,社會經濟得到了恢複,疆土有所擴大,盡複淮南失地後病死。享年五十三歲,在帝位十四年。諡號孝宣皇帝,廟號高宗,葬顯寧陵。
公元582年,太子陳叔寶繼位,史稱陳後主。陳叔寶,字元秀,是陳高祖陳霸先的侄孫,高宗孝宣皇帝的長子,陳王朝第三代第五位皇帝。後主陳叔寶繼位後。陳朝政治日趨腐敗。陳叔寶荒於酒色,不恤政事,整日遊宴後庭,製作豔詩。又大建宮室,濫施刑罰,終被隋朝攻破都城,公元589年,做了個被俘受辱亡國之君,貶為長城縣公,自此,南陳王朝滅亡了。南陳王朝自高祖武皇帝陳霸先受禪稱帝起,到陳後主被俘亡國,傳了三代五位皇帝,共計三十三年。後主陳叔寶三十歲時,繼位做了皇帝,在帝位七年,亡國之後,又苟活了十五年,病死在洛陽。享年五十二歲,葬於河南洛陽的芒山。
話說世祖文皇帝陳蒨在位期間,有一位權傾天下的大將軍常伴於陳文帝的左右,這人叫韓子高,他原來沒有正式有名子,隻的一個小名叫蠻子,蠻子是浙江紹興人,出身微賤,世代以做鞋為生。侯景之亂期間,蠻子正居住在南京城,當時隻有的十六歲,長得容貌豔麗,纖研清白,如美女一般。當時兵荒馬亂,蠻子隨避難人流東逃西躲,幾次陷入絕境。但每次亂軍兵刃就要落到他的頭上的時候,總是因為驚歎他的美貌而不忍下手,蠻子靠著美貌死裏逃生。這一天,蠻子正夾雜在逃難人群中走在路上,正好遇到鎮守吳興的大將軍,也就是後來的文皇帝陳蒨。陳蒨騎在高頭戰馬之上,一眼看到了難民堆裏的蠻子,當時就被他驚人的美貌吸引住了。他從馬上跳下來,走到蠻子的麵前,上上下下一邊打量著,一邊不住的點頭。他為這位小夥子如花似玉的美貌大為震驚,又為能遇到這樣的美人而心中大喜。他開口對蠻子說道:“你跟我走吧,我能讓你享受榮華富貴!”當時的文皇帝陳蒨也就是三十歲,蠻子抬頭見是一個英俊的年輕將軍在跟自己說話,相信他能夠為自己帶來好運,便答應了。陳蒨問過了蠻子的姓名,嫌他名字太俗,便讓他改名韓子高。從此陳蒨便將韓子高留在身邊,把他當做自己的一個小妾一樣的寵愛著,並隨陳蒨起居出入,宛如夫妻。韓子高形體俊美,肌膚誘人,容貌豔麗,纖妍潔白,讓誰見了都會令人癡迷而不能自拔。據說有一位陳朝公主,見過韓子高這後,暗戀之情到了瘋狂的地步,竟然因為日夜思念而咳血身亡。陳蒨本來性情暴躁,稍有不順心的事情,馬上是眼冒火星,牙齒咬得格格響,好像要吃人的樣子,但他隻要見了韓子高,便怒氣全消了。韓子高也非常敬仰陳蒨,言語行為都對陳蒨加倍的曲意奉迎,以討陳茜的歡心。陳蒨曾對韓子高說:“人家說我有帝王相;果真如此;到時我便冊封你為皇後。”韓子高也幽默的迴答說:“即有女主,為什麽就不能有男後呢!”
韓子高不隻是人長的俊秀,還非常聰明,並胸有大誌。他跟隨陳蒨十五六年,文學戰法,武學騎身,竟然成長為一位出類拔萃戰將,每戰必勝,屢立奇功,十幾年當中,陳蒨從沒讓韓子高離開過自己的身邊。就是到陳蒨做了皇帝,提升韓子高為員外散騎常侍、壯武將軍、成州剌史,也還是下了一道特詔,韓子高雖封為成州剌史,仍需在帝駕前時時侍奉,故不必赴成都任。由此可見,韓子高最重要的身份還是皇帝的寵妃。韓子高為人禮賢下士,待人甚厚,但此時的他官位顯赫,兵權過重,引起了皇室宗親的嫉妒,結果是世祖文皇帝陳蒨一死,就被後來的高宗宣皇帝陳頊以子虛烏有的罪名害死在獄中。
話說到了陳後主繼位以後,北方已被隋朝統一,陳王朝已是岌岌可危,而這位後主爺卻深居高閣,整日裏花天酒地,不理朝政。縱使朝外大建宮室,濫施刑罰;朝內是聚集文人騷客天天飲酒做詩聽曲。留傳千古的名篇《玉樹後庭花》就出自陳後主之口:“麗宇芳林對高閣,新裝豔質本傾城;映戶凝嬌乍不進,出帷含態笑相迎。妖姬臉似花含露,玉樹流光照後庭;花開花落不長久,落紅滿地歸寂中!” 這“玉樹後庭花,花開不複久”因此也就成了有名的亡國之音。陳後主的荒唐真可說是到了不可救藥的地步,這邊沿邊州郡將隋兵入侵的消息都已飛報入進了,那一邊的陳後主還不以為然。大臣們請命出兵抵禦他也顧不上下令,依舊是奏樂侑酒,賦詩不輟。直到隋兵攻入皇宮,陳後主才荒不擇路的帶著兩位貴妃一起跳入一口枯井之中企圖僥幸逃生。“胭脂井”的傳說就指的是這口井。隋軍兵卒發現了井中的陳後主,用繩子將他們三人拉上來的時候,兩位貴妃臉上的胭脂蹭在了井口上,後人就把這口井叫“胭脂井”。
陳後主被俘後押到了長安城。隋文帝赦免了陳叔寶,並賜他王宮一座,生活上給予了相當的優待。每當節慶之日,都邀他出席宴會。隋文帝考慮到了亡國之君的思國之痛,囑咐宮中大臣,凡有陳叔寶參加的宴席,秦樂時一律禁用江南的曲調。陳叔寶身為亡國之君,不但整日無憂無慮的傻吃渾喝,而且竟然讓看管他的官吏上奏隋文帝說道:“我還沒有一個稱謂,每迴朝中宴慶,都無法與人交談,願得一官號,這樣在見皇上時,就更名正言順了。”隋文帝聽後是哭笑不得,非常吃驚地說道:“這個陳叔寶,怎麽一點兒心肝都沒有!我不給他官號全都是為了照顧他的麵子啊!”
這正是:愛美之心人皆有,拋棄廉恥無人敵。
欲知後事,請聽下迴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