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342年,晉成帝病亡,皇弟司馬嶽繼位,史稱晉康帝。晉康帝司馬嶽是東晉王朝第三代第四個皇帝,在位不足三年就一命嗚唿了,接下來由兩歲的兒子司馬聃繼位,史稱晉穆帝。晉穆帝是東晉王朝第四代第五個皇帝。

    晉康帝司馬嶽,字世同。是晉元帝的孫子,晉成帝的弟弟。晉成帝司馬衍病重期間,急忙宣召中書監庾冰、中書何充、武陵王司馬唏、會稽王司馬昱等入臥房接受顧命,晉成帝對眾人說道:“待我百年之後,立二弟司馬嶽為嗣。”中書何充不解的問道:“父子相傳,先王舊典。皇上你要傳位於皇弟,那皇子怎麽辦?”晉成帝擺擺手繼續說道:“我的兩個兒子,一個剛滿兩歲,另一個還在繈褓之中,目前強寇猖厥,國無寧日。如果再立幼帝,恐要誤國誤民,我意於決,二弟司馬嶽正年富力強,仁義而正直,由他來繼承皇位吧!望各位同力輔佐,保我晉朝永固。”何充和眾大臣見晉成帝主意已定,也就不再說什麽了。不久晉成帝病亡。誰知這晉康帝繼位後還不到三年,就一命嗚唿了,享年二十三歲,在帝位三年,尊諡號康皇帝,沒有廟號,葬崇平陵。

    晉穆皇帝司馬聃,字彭子。晉元帝曾孫,晉康帝兒子。公元344年立為皇太子,當年繼位為晉穆帝。繼位時年方兩歲,晉穆帝年齡幼小,不能親政,隻好中由褚太後臨朝攝政。晉穆帝坐了十七年的兒皇帝就病死了,享年十九歲,在帝位十七年,尊諡號穆皇帝,廟號孝宗,葬永平陵。

    晉穆帝在位期間,北方又出現一小數民族朝廷,由氐族人苻健所建。國號為秦,建都長安,史稱前秦。苻健的父親原來是氐族酋長,叫苻洪。關中鬧災荒,流民不斷湧入中原。苻洪被推為流民都督。幾年之後,流民都請求苻洪帶他們返關中。苻洪正準備率氐、漢各族百姓擁眾10餘萬,欲返關中之時,不幸被人毒死。大家又舉薦苻洪的兒子苻健為流民都督,繼續帶領眾人西入潼關。關中氐人紛紛起來響應,苻健遂攻占長安,建朝稱帝。苻健死後兒子苻生繼位。苻生專橫兇暴,不得人心。流民們都有希望苻堅出來做都督。苻堅一怒之下,殺了這位堂弟苻生,自立為秦帝。

    苻堅,字永固,一名文玉。氐族。甘肅天水人。生於河北。祖父苻洪是氐族酋長:伯父苻健,就是前秦的第一位皇帝。苻堅博學多才藝,漢文化修養較深,擅長謀略,初封東海王,公元357年在氐、漢豪貴支持下,殺了暴虐的前秦二世皇帝苻生,自立為前秦的第三位皇帝。經過苻堅多年的經營,前秦國勢日強,先後攻滅前燕、前涼和代國,統一了北方,成為十六國中最強大的政權,其疆域東極滄海,西並新疆,南包襄陽,北盡沙漠。與東南一方的東晉兩分天下。苻堅不滿足半個華夏的局麵,夢想要一統天下。不顧群臣勸阻,一意孤行,傾前秦全力,出兵南進,以圖一舉消滅東晉,結果大敗於淝水,士氣大傷,內部大亂,前秦朝開始分裂了。慕容垂和姚萇先後背叛前秦,分別建立後燕和後秦。西燕主慕容衝乘亂帶兵攻入長安城,苻堅逃出城外又被生擒,然後讓後秦主姚萇縊殺至死。苻堅死後,前秦又維持了十年,先後傳了三個皇帝,被後秦所滅,前秦存世共四十四年,有六位皇帝。

    話說晉穆帝在位時,有一個敢與臥龍雛鳳相媲美之人,名叫王猛,字景略,山東昌樂人。有經天緯地之材,善於謀略和用兵。家中非常貧困,靠賣畚箕賺幾個小錢維持生活。王猛天資聰惠,智慧超人,雖沒讀過幾天書,但是勤奮好學,二十多歲,學識淵博,在當地很有名氣。隻是因為他出身低微,官宦之人都瞧不起他。雖有一、二個位卑言輕之人拉他去做府衙差吏,王猛卻不屑一顧,索性一個人躲進華陰山過起了隱居生活。東晉大將桓溫進兵關中,聽說王猛是個人物,就派人找到了王猛,王猛身穿破衫,活像一乞丐來見桓溫。桓溫也不計較這些,開口便問這天下大事。王猛一張嘴,就把這南北雙方的政治軍事形勢分折的頭頭是道,見解十分精辟,把個桓溫聽的是不住點頭稱道,心中是暗暗佩服。王猛一邊口若懸河的談著天下大事,還一邊把手伸到衣襟裏去捉虱子。桓溫手下的人看到後,都在一旁指手劃腳的嗤笑,可王猛卻旁若無人,照舊是談笑風生。桓溫發覺認為王猛是一難得的人才,再三邀請王猛他手下為官。王猛拒絕了桓溫,又迴到了華陰山,過他的隱居生活去了。後來王猛與苻堅見麵後,倆人卻是一見如故。論廢興大事,異常契合。苻堅即位前秦帝王後,王猛應邀出山。苻堅對王猛大有當年劉備遇到諸葛亮之感。當時,京師的西北門戶始平縣豪強橫行,百姓叫苦連天,苻堅讓王猛前往治理。王猛執法嚴明,雷厲風行,下車伊始就把一個作惡多端的奸吏當眾打死。致使奸吏的狐朋狗黨聯名上告,並勾結執法官將王猛逮捕,押送到長安獄中。苻堅聞聽大驚,親自到獄中質問王猛說道:“當官理政要把仁義道德放在首位,怎能上任就殺人?”王猛從容地說:“治理安定的國家要用禮,治理亂世要用法。我一心為陛下鏟除奸暴不法之徒,現在才殺掉一個奸吏,還有多少個奸吏正在那裏擾亂社會治安:如果陛下認為我不能消滅奸吏,安定社會治安,我甘願受懲罰:若說我太殘酷,實在不敢接受。”苻堅聽罷打心眼裏高興,認定王猛是治理亂世的幹才。遂向在場的文武大臣說:“王猛可真是管仲、子產一類的人物啊!”於是,當即赦免王猛,對他更加信任。立刻封王猛為中書侍郎,並陸續在一年中五次擢升官職,至直拜為丞相。王猛在丞相位一幹就是十八年,被封清河郡侯,成為苻堅主要的輔佐功臣。

    話說東晉康穆二帝時期,不出了一位了不起的大書法家,在漢魏質樸淳厚書風的基礎上,博采眾長,創造出一種妍美流便、雄逸俊雅的新書風。對後世具有深遠的影響,被譽為“書聖”。他就是王羲之。

    王羲之,字逸少。山東臨沂人,出身貴族。是三朝三朝丞相王導的堂侄子。王羲之曾任右軍將軍,故後人稱他為王右軍。骨鯁氣傲的王羲之,不堪忍受官場上的爾諛我詐,一怒之下率子女在父母墓前誓墓不仕,從此退出官場專攻書法。從此,王氏書法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王羲之為了把字練好,無論休息還是走路,心裏總是想著字體的結構,揣摹著字的架子和氣勢,而且不停地用指頭在衣襟上劃著。時間久了,連身上的衣服也劃破了。他在池塘邊練習寫字,每次寫完,就在池塘裏洗滌筆硯。時間一久,整個池塘的水都變黑了。

    話說到後來,王羲之的書法越來越有名。當時的人都把他寫的字當寶貝看待。據說有一次,王羲之到一個村子去。有個老婆婆拎了一籃子六角形的竹扇在集上叫賣。那種竹扇很簡陋,沒有什麽裝飾,引不起過路人的興趣,快散集了,也沒賣出幾把,老婆婆十分著急。這事正好讓王羲之趕緊上了,他非常同情那老婆婆,就上前跟她說:“你這竹扇上沒畫沒字,當然賣不出去。我給你題上字,怎麽樣?”老婆婆不認識王羲之,見他這樣熱心,也就把竹扇交給他寫了。王羲之提起筆來,在每把扇麵上龍飛鳳舞地寫了五個字,就還給老婆婆。老婆婆不識字,覺得他寫得很潦草,很不高興埋怨王羲道:“這亂七八糟的,恐怕更沒人買了。”王羲之安慰她說:“別急。你告訴買扇的人,說上麵是王右軍寫的字,我保您一個也剩不。”王羲之一離開,老婆婆半信半疑照他的話做了。集上的人一看真是王右軍的書法,都搶著買。一籮竹扇馬上就賣完了。“

    後來,想求王羲之書字的人越來越多,人們把辦法都想絕了。最上王羲之頭痛的是,每到春節,他家貼出的春聯,過不了除夕,就被別人偷偷的揭跑了。在古代,大年三十晚上門口貼春聯,是貴族身份的像征。初一早上人們看不見門口的春聯,以為此家已經敗落,會成為街頭巷尾的閑話,主家很沒麵子。為此,每年除夕,王羲之隻好派人看著新貼的春聯。可是來偷揭春聯都是相居四鄰,大家又不願傷了和氣,所以王羲之隻多寫一些,揭了就重貼。可這樣還是保不住春聯。這一年,王羲想出了一個好辦法,大年三十下午,照舊讓家人早早的貼上了春聯,這一迴,一直到了半夜色三更,春聯也沒丟。原來他寫的上聯是福無雙至:下聯是禍不單行:人們都認為這副春聯不吉利,都搖頭走開,誰也不揭了。到正月初一淩晨,王羲之在上下聯各添了三個字:變成了“福無雙至今日至:禍不單行昨日行。”初一一早,人們看到了王羲之的佳作,紛紛讚歎不已。

    在晉穆帝的耳邊,也不斷有人誇讚王羲之的書法,晉穆帝也想一睹為快。正好,晉穆帝要到北郊祭祀先祖,他傳下聖旨,讓王羲之把祝辭寫在一塊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雕刻的工人在雕刻時非常驚奇發現,王羲之寫的字,筆力竟然滲入木頭三分多。這事傳到了晉穆帝的那裏,皇帝讚歎他說:“王右軍的字,真是入木三分呀!”

    這正是:丞相小節成笑柄,將軍書法傳美談。

    欲知後事,請聽下迴分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成語話帝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嶂石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嶂石岩並收藏成語話帝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