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劉備自與孫權聯合大敗曹操於赤壁,占據了荊州之後。又率軍數萬人應益州牧劉璋之請西入四川,攻下成都,推翻了劉璋的統治,奪得益州。隨後又擊斬曹操大將夏侯淵,曹操率軍親征,無功而還。劉備遂占領漢中,自封漢中王,形成了與曹魏、孫吳鼎立的局麵。曹丕在洛陽稱帝建了魏朝後,劉備也不甘示弱,於公元221年,在成都也宣布稱帝,史稱先主。國號仍為漢,以成都為首都。為區分劉備與東西漢朝,史書上把劉備所建漢朝稱為蜀或蜀漢。劉備稱帝當年,就大舉興師伐吳,欲報殺關羽、奪荊州之仇。孫權曾派出使者求和,劉備就是不同意。第二年,吳蜀兩軍決戰於夷陵,因戰略錯誤,且相持七八個月,蜀軍疲憊,士氣低落,為吳國大將陸遜所敗,損失慘重。劉備逃歸白帝城。第二年病重,托孤於丞相諸葛亮,不久後病死。享年六十三歲,在帝位三年,尊諡號為昭烈皇帝,葬惠陵,廟號漢昭烈。劉備死後,長子劉禪繼帝位,史稱後主。

    劉禪,字公嗣,小字阿鬥,劉備長子。劉備稱帝後封為太子。劉備病逝後,拜諸葛亮為武鄉侯兼益州牧,統領朝政。諸葛亮死後,劉禪尊諸葛亮遺囑,任用蔣琬為尚書令兼益州刺史,總理朝政,又以薑維為大將軍統軍,使得蜀漢得以延續了二十多年,但終因劉禪昏庸懦弱,疏於朝政,終日享樂。不聽大臣直諫,寵信宦官黃皓,漸使朝政敗壞。公元263年,魏軍分三路大軍攻蜀,兵臨成都。他束手無策,親赴魏營投降,被封為安樂公,死於洛陽。死時六十五歲,在帝位四十一年,做安樂公八年。蜀漢朝自劉備稱帝到劉禪投降,共存世四十三年,有兩個皇帝,隻傳了一代就壽終正寢了。

    話說劉備登基不滿百天,天天想的就是要為張飛、關羽報仇,與孫權決一死戰。丞相諸葛亮勸說劉備說:“蜀漢初平,百業待興,望陛下三思而後行。”虎威將軍趙雲則直言諫道:“我們剛立國不久,最大的敵人仍然是魏國曹丕。還是按丞相孔明之策,東聯孫吳,西拒曹魏。一旦時機成熟,先滅掉魏國,東吳自然降服。現在主要的精力還是應順應眾心,早圖關中,占居河、渭上遊以討兇逆,關東義士必裹糧策馬以迎王師。如果我們首先與孫吳開戰,就會東西受敵,後果將不堪設想。”劉備現在是什麽也聽不進去,就是一心要和東吳決戰。他讓諸葛亮鎮守成都,輔佐劉禪:命趙雲座守江洲,以防不測。自已親率大軍開始東征。

    劉備人馬一路攻城奪寨,沒用幾個月的時間,就占領了東吳的方圓七、八百裏的地盤。劉備為防不測,在沿途紮下了幾十個大營,還在大營周圍用樹木圍起了柵欄,一下將蜀營連成了一片,前前後後長達七百裏地。劉備以為這樣好比為吳國布下了天羅地網,隻等吳國人來攻,就能徹底打敗東吳。誰知吳國小將陸遜看準了劉備布陣的致命弱點,選準了一個夜黑風高之機,來了個火燒連營七百裏,把蜀軍燒了個焦頭爛額,潰不成軍。趙雲帶兵馬及時趕到,劉備在趙雲保護之下,才得以脫身,帶著殘兵敗將逃迴白帝城後一病不起。劉備感到自己將不久人世,忙派人把諸葛亮召到白帝城。諸葛亮聽說劉備召見,料到事情有些糟糕,忙安排好成都的事情,帶著劉備的二兒子劉永一起趕到了白帝城。劉備一見到諸葛亮,就緊緊的握住諸葛亮的雙手,非常誠懇的說道:“我悔恨當初不能聽從丞相的勸告,落到如此地步。事已至此,說什麽也無濟於事了。所讓我欣慰的是有先生在,我死也瞑目了。您的才能高出曹丕十倍,一定能把國家治理好。隻是我那阿鬥愚兒讓我放心不下,望先生能看在我們這幾年的交情上幫一幫他。先生若認為他不行,為了大漢的江山你就自己來做一國之主吧!”諸葛亮聽到這裏誠惶誠恐,忙跪倒在地,流著眼淚,哽咽著說道:“臣一定竭盡全力扶佐太子,死而後已,來報答皇上的知遇之思。”劉備放心的讓人攙起諸葛亮,又把一旁的二兒子劉永叫到床前叮囑道:“我死之後,你們兄弟一定要像對待父親一樣尊敬丞相,切切記住啊”

    劉備白帝城托孤不久就去世了,諸葛亮擔起了輔佐大任。他法令嚴明,賞罰必信。對西南少數民族采取了恩威並用的政策。使這些地區的統治得以穩固,為蜀國提供了物力和兵力。諸葛亮堅持與孫吳的聯盟,並多次進行北伐,雖苦心籌謀,企圖消滅曹魏,恢複漢室,但都因力量相差懸殊,未能成功。在最後一次北伐中,病死於沙場之上,葬於定軍山,被追諡為忠武侯。並在成都南郊建武侯祠。先與先主劉備的昭烈廟相鄰。明初時武侯祠並入漢昭烈廟,故大門橫額書“漢昭烈廟”。現存的廟宇是公元1672年所建,內植許多柏樹,色調深綠,構成莊嚴、肅穆的氣氛。本來昭烈廟以漢主劉備為主。但由於諸葛亮在人們心目中地位更高,習慣仍稱為武侯祠。

    話說後主劉禪繼位後,先是有相父諸葛亮輔佐十年。諸葛亮死後,劉禪遵照諸葛亮遺囑,任用蔣琬、薑維,又穩座了三十年的後主,終因內憂外患,丟了父輩留給他的江山,被司馬昭擄到了洛陽,封了個安樂公,過起了居人籬下的生活。可劉禪自已卻覺得活得挺滋潤。有一次,司馬昭大擺酒宴,請劉禪和原來蜀漢的臣子們參加。宴會中間,還特地叫了歌女演出蜀地的歌舞。蜀漢的臣子們見景生情,想起了亡國之痛,傷心得都在那裏悄悄的抹眼淚,隻有這位阿鬥咧著大嘴,兩眼直勾勾看得挺起勁,就好像原來在成都宮中一樣。司馬昭見劉禪如此神情,也不由的歎著氣說道:“這個劉阿鬥啊!真是個沒肝沒肺之人,諸葛亮就是再多活上幾十年,不但不能挽救蜀漢的滅亡,就是不讓他給累死,也會被他氣死的。”司馬昭心中是這樣想的,但還是裝出一付關心的樣子對劉禪問道:“你是不是很想念你的蜀地呢?”劉禪不假思索的迴答道:“在這裏很快活,我不想念蜀地了。”迴到安樂府後,一直跟隨劉禪的一個原來蜀國的臣子叫戲正,鄭重其實鄭重其事的對劉禪說道:“主公,我認為你今天在酒宴上說的太不像話了!”劉禪不知所措的反問道:“依你的意思該怎麽說?”戲正答道:“以後司馬昭再問起您,您應該流著眼淚對他說:我的祖上的墳墓都在蜀地,我心裏很難過,沒有一天不想那裏。這樣一說,也許哪天司馬昭還會放我們迴去。劉禪好向明白了似的點點頭說:”你說的很對,我記住了。“後來,果然司馬昭又一次對劉禪說道:”我們這待你不錯,你還想蜀地嗎?“劉禪馬上裝出一付傷心的樣子,但是擠不出眼淚,隻好把眼一閉說道:”我祖上的墳墓都在蜀地,我心裏很難過,沒有一天不想那裏。“司馬昭看著劉禪那怪模怪樣,心中就明白了怎麽迴事,故意問了一句:”這話是戲正教你說的吧!“劉禪吃驚的睜開雙眼,傻裏傻氣的望著司馬昭說:”是戲正教我說的,你怎麽知道呢?“司馬昭大笑起來,左右的侍從們也忍不住笑出聲來。從此,司馬昭認準這位真是一個扶不起來的阿鬥,不會對自己構成威脅,就再也不去理他了。就這樣,劉禪在晉國做了八年居人籬下的安樂公,糊裏糊塗的渡過了自己的”安樂“晚年。

    這正是:嘔心瀝血千古譽,苟且偷生一秋存。

    欲知後事,請聽下迴分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成語話帝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嶂石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嶂石岩並收藏成語話帝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