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5年,劉秀登基做了皇帝,史稱光武帝,建國號仍為漢,國都為洛陽。史學上把劉邦的漢朝稱為前漢,把劉秀的漢朝稱為後漢。根椐洛陽在東,長安在西,曆史上又把前漢稱為西漢,後漢稱為東漢。東漢王朝自劉秀稱帝起,到曹丕建魏稱帝止,共計196年,傳了八代,有十四位皇帝。
話說光武帝劉秀,字文叔。祖籍湖北棗陽。劉秀是漢高祖劉邦的第九世孫,劉秀的曾祖的曾祖是漢景帝。祖父是巨鹿都尉劉迴,父親是南頓令劉欽。劉秀兄弟兩個,老大叫劉縯,劉秀是老二。劉秀九歲時父母雙亡,他和哥哥都是跟著叔叔長大的。 赤眉、綠林起義爆發後,劉秀和哥哥劉縯也組織起自已的隊伍舂陵軍,加入到綠林軍中。這時全國的起義軍勢力越來越大,起義軍原本打的是除莽興漢的旗號,現在勢力壯大了,王莽政權馬上就要垮台,起義軍之間也想爭個正統,綠林軍這邊立了個破落的貴族劉玄做皇帝,史稱更始帝。劉玄,字聖公。也是漢高祖劉邦的九世孫。劉玄的曾祖和劉秀的曾祖是親哥倆。劉玄封劉縯為大司徒,封劉秀為太常偏將軍。綠林軍乘勝追擊,不久就攻破長安城,王莽死於亂刀之下,劉玄得到了皇帝的傳國玉璽。其它的起義軍知道玉璽到了劉玄的手中都眼紅了。赤眉軍也想稱正統,就在起義軍裏麵找到七十多個劉氏宗親,又從這七十多人中選出了三個,選誰大家的意見還是不統一,隻好采用抓鬮的方法,劉盆子排在最後一個,可這鬮偏偏讓他抓到了。劉盆子被立為建世皇帝。劉盆子論起來也算漢皇劉氏正統。他是漢高祖劉邦孫子劉章的後裔。這時劉盆子隻有十五歲,參加起義軍前是個放牛娃。另有一支人馬,為首者是平陵人方望,也不甘示弱,更正統的竟把孺子嬰從長安劫持到臨涇,立為皇帝。還有一人叫公孫述,也自立國號為成家,年號龍興,自封龍興皇帝。好家夥,這一下就竄出來一批皇帝。舂陵軍的大哥劉縯被劉玄無端殺死,舂陵軍中好多人也想擁立劉秀為皇帝。劉秀認為時機未成熟,過一陣兒再說。這時劉玄的勢力正猛,不出一個月,就把方望給消滅了,孺子嬰也死在了亂軍之中。可憐這個孺子嬰,從二歲被立為太子,不久就被廢。王莽一死,才獲了幾天自由,就被方望拉來做了這個傀儡皇帝,龍椅還沒座了一個月,就死在了亂軍之中。劉秀聽說孺子嬰慘死於亂軍之中,認為西漢的最後一棵獨苗也沒了,是到了自己稱帝的時候了。這才在河北柏鄉稱皇為帝,立國號為漢,自封為光武皇帝,史稱漢武帝。後來才定都有洛陽。
漢武帝稱帝後不久,劉玄被赤眉軍打敗了,帶著玉璽投降了劉盆子。劉玄投降後被劉盆子的部下借機用繩子縊死了。漢武帝的漢軍勢如破竹,不久,又重創赤眉全軍覆沒,劉盆子攜玉璽向漢武帝投降,被漢武帝厚待而得壽終。自此傳國玉璽正式又落入劉氏漢家。接著漢武帝乘勝追擊,控製了整個黃河中下遊地區,統一了關東,收附了河西。開始向西挺進,他誌在必得的向將士們說道:“我們向西挺進的目的,就是要統一大漢的疆土,先把西城和上邦拿下,取得隴右,再揮師入川。這叫做人懷大誌,即得隴,複望蜀。”在漢武帝的帶領下,漢軍西進風卷殘雲,很快就平定了隴右,又揮師開始與公孫述決戰。公孫述在戰場受傷,逃迴成都城後死亡,緊接著漢武帝攻克成都,自此,漢武帝自登基稱帝到平定巴蜀。經曆了十二年的時間,終於完成了統一大業。
光武帝接受了大臣們的建議,執行休養生息,偃戈修文。一些開國功臣們都稱讚皇上停止武力,推行文治的治國方略,紛紛辭去武職,漢武帝被這些大臣們理解和支持所感動。為使這些功臣們保全爵位和封地,不讓他們因官職上有所過失而丟掉富貴。漢光武特下一詔令:在朝中官員中取消各類將軍的稱謂,這些功臣都以列侯的身份返迴自己的府第,加封一個“特進”的榮譽頭銜,雖無官職,仍能參加朝會。
話說光武帝時期,特別注重法令,任命了一批執法如山的清官。有一日,光武帝的大姐湖陽公主家中有一家奴,與人打架將人打死。死者家人把狀告到洛陽府衙。洛陽令董宣堅持皇親國戚犯法也要同樣治罪。可是公主府根本不拿董宣的令當迴事,就是不交出兇手。董宣無權進府抓人,隻好派人天天在公主門前守株待兔。這一日,負責守候的人來報告,說那兇手跟著公主一起出來啦,但是有公主在,誰也不敢去抓人。董宣聽後親自出馬帶人追上了公主後,用枷鎖套住兇手就要帶迴府衙。湖陽公主一見董宣敢抓他的家奴,惱羞成怒, 大聲怒責道:“大膽的洛陽令,本公主在此,你也敢如此放肆。”董宣迴答說:“我不是放肆,我這是在執法。他不是你的人,他是兇手。所以,我必須拿他歸案。” 公主見董宣敢觸犯她的尊嚴,就不管不顧命令家丁動手從董宣手中搶人。董宣一下火冒三丈高,高喊一聲:“王法如山,殺人者償命。”說著話,抽出腰間寶劍,手起劍落,砍下了那個殺人家奴的頭。湖陽公主哪受過這樣的氣,一下子差點背過氣去。她非拉著董宣去見皇上。董宣根本不理她那茬,轉身帶人迴了洛陽府。
湖陽公主到皇上那告了董宣的狀,光武帝也認為董宣這事處理的有些草率,就派人叫來董宣,當著公主的麵,讓人責打董宣,一來是壓壓董宣的氣焰,二來也為公主出出氣。董宣根本不買皇上的賬,皇上讓人開打,董宣開口說道:“皇上慢動手,下臣有話要說,說完我情願一死。”光武帝見董宣連他的賬都不買,怒氣衝衝的問董宣:“我看你還有什麽話說。”董宣不慌不忙的說道:“陛下要中興大漢,注重法令就該一視同人,公主家奴違法不能受到法律的製裁,那別人再犯法下官又當如何呢?如果有法不去執行,那又怎麽去治理天下。如果皇上認為我做的對,就應當支持我。至於說湖陽公主的氣不出,這很好辦,我可以拿我的命讓她出氣。如果我的命能換來大漢法律的尊嚴,又能讓公主出了這口惡氣,我死而無憾。”說著話,董宣走向一根廊柱,一頭撞了上去。當光武帝醒過味來忙讓人拉住董宣時,董宣的頭已撞出血來。內侍們忙把董宣摁跪在地上不敢撒手,怕再出現什麽意外。光武帝知道董宣說的在理,本來也不該責打他。但是湖陽公主不依不饒,光武帝也想顧全一下公主的麵子,可是董宣這頭強驢就是不肯服軟,弄不好還把一個忠臣的命給喪了,這一下光武帝可為難了。 沒辦法,光武帝就說:“董愛卿,我知你對朝廷一片忠心,但你處理事情也欠分寸。 這樣吧!你給公主磕個頭,賠個不是算啦!”董宣說:“我沒錯,我可以砍下頭來送給公主,但決不磕頭!”光武帝忙給內侍使眼色,內侍明白皇上的意思,忙上前把董宣的頭往下摁,這董宣是一根筋擰到底, 用雙手撐住地,硬挺著脖子不讓摁下去。內侍們看出來光武帝不是真心想治董宣的罪,可總要給皇上一個下台階不是。有一個聰明的內侍就故意說道:“啟稟皇上,董宣的脖子是硬的,也許不能打彎,所以摁不下去。”一句話,逗的滿堂一片笑聲。光武帝笑過之後忙下令說:“把這個硬脖子家夥給我攆出去。”事後光武帝不但沒有治董宣的罪,還賞了他三十萬錢。獎勵他執法嚴明。董宣把皇上獎的錢全給了那位告狀的死者家屬。這一下,董宣的聲威震動了京城, 那些仗勢稱霸的人一聽到董宣的名字,就嚇的發抖。
公元五十六年,光武帝病死,享年63歲,光武帝二十八歲起兵,三十一歲稱帝,四十二歲平定隴蜀統一了大漢疆土,在帝位33年。後尊諡號光武皇帝。廟號世祖,葬原陵。
這正是:自古忠良多傲骨,不肖淫威與王權。
欲知後事,請聽下迴分解。
話說光武帝劉秀,字文叔。祖籍湖北棗陽。劉秀是漢高祖劉邦的第九世孫,劉秀的曾祖的曾祖是漢景帝。祖父是巨鹿都尉劉迴,父親是南頓令劉欽。劉秀兄弟兩個,老大叫劉縯,劉秀是老二。劉秀九歲時父母雙亡,他和哥哥都是跟著叔叔長大的。 赤眉、綠林起義爆發後,劉秀和哥哥劉縯也組織起自已的隊伍舂陵軍,加入到綠林軍中。這時全國的起義軍勢力越來越大,起義軍原本打的是除莽興漢的旗號,現在勢力壯大了,王莽政權馬上就要垮台,起義軍之間也想爭個正統,綠林軍這邊立了個破落的貴族劉玄做皇帝,史稱更始帝。劉玄,字聖公。也是漢高祖劉邦的九世孫。劉玄的曾祖和劉秀的曾祖是親哥倆。劉玄封劉縯為大司徒,封劉秀為太常偏將軍。綠林軍乘勝追擊,不久就攻破長安城,王莽死於亂刀之下,劉玄得到了皇帝的傳國玉璽。其它的起義軍知道玉璽到了劉玄的手中都眼紅了。赤眉軍也想稱正統,就在起義軍裏麵找到七十多個劉氏宗親,又從這七十多人中選出了三個,選誰大家的意見還是不統一,隻好采用抓鬮的方法,劉盆子排在最後一個,可這鬮偏偏讓他抓到了。劉盆子被立為建世皇帝。劉盆子論起來也算漢皇劉氏正統。他是漢高祖劉邦孫子劉章的後裔。這時劉盆子隻有十五歲,參加起義軍前是個放牛娃。另有一支人馬,為首者是平陵人方望,也不甘示弱,更正統的竟把孺子嬰從長安劫持到臨涇,立為皇帝。還有一人叫公孫述,也自立國號為成家,年號龍興,自封龍興皇帝。好家夥,這一下就竄出來一批皇帝。舂陵軍的大哥劉縯被劉玄無端殺死,舂陵軍中好多人也想擁立劉秀為皇帝。劉秀認為時機未成熟,過一陣兒再說。這時劉玄的勢力正猛,不出一個月,就把方望給消滅了,孺子嬰也死在了亂軍之中。可憐這個孺子嬰,從二歲被立為太子,不久就被廢。王莽一死,才獲了幾天自由,就被方望拉來做了這個傀儡皇帝,龍椅還沒座了一個月,就死在了亂軍之中。劉秀聽說孺子嬰慘死於亂軍之中,認為西漢的最後一棵獨苗也沒了,是到了自己稱帝的時候了。這才在河北柏鄉稱皇為帝,立國號為漢,自封為光武皇帝,史稱漢武帝。後來才定都有洛陽。
漢武帝稱帝後不久,劉玄被赤眉軍打敗了,帶著玉璽投降了劉盆子。劉玄投降後被劉盆子的部下借機用繩子縊死了。漢武帝的漢軍勢如破竹,不久,又重創赤眉全軍覆沒,劉盆子攜玉璽向漢武帝投降,被漢武帝厚待而得壽終。自此傳國玉璽正式又落入劉氏漢家。接著漢武帝乘勝追擊,控製了整個黃河中下遊地區,統一了關東,收附了河西。開始向西挺進,他誌在必得的向將士們說道:“我們向西挺進的目的,就是要統一大漢的疆土,先把西城和上邦拿下,取得隴右,再揮師入川。這叫做人懷大誌,即得隴,複望蜀。”在漢武帝的帶領下,漢軍西進風卷殘雲,很快就平定了隴右,又揮師開始與公孫述決戰。公孫述在戰場受傷,逃迴成都城後死亡,緊接著漢武帝攻克成都,自此,漢武帝自登基稱帝到平定巴蜀。經曆了十二年的時間,終於完成了統一大業。
光武帝接受了大臣們的建議,執行休養生息,偃戈修文。一些開國功臣們都稱讚皇上停止武力,推行文治的治國方略,紛紛辭去武職,漢武帝被這些大臣們理解和支持所感動。為使這些功臣們保全爵位和封地,不讓他們因官職上有所過失而丟掉富貴。漢光武特下一詔令:在朝中官員中取消各類將軍的稱謂,這些功臣都以列侯的身份返迴自己的府第,加封一個“特進”的榮譽頭銜,雖無官職,仍能參加朝會。
話說光武帝時期,特別注重法令,任命了一批執法如山的清官。有一日,光武帝的大姐湖陽公主家中有一家奴,與人打架將人打死。死者家人把狀告到洛陽府衙。洛陽令董宣堅持皇親國戚犯法也要同樣治罪。可是公主府根本不拿董宣的令當迴事,就是不交出兇手。董宣無權進府抓人,隻好派人天天在公主門前守株待兔。這一日,負責守候的人來報告,說那兇手跟著公主一起出來啦,但是有公主在,誰也不敢去抓人。董宣聽後親自出馬帶人追上了公主後,用枷鎖套住兇手就要帶迴府衙。湖陽公主一見董宣敢抓他的家奴,惱羞成怒, 大聲怒責道:“大膽的洛陽令,本公主在此,你也敢如此放肆。”董宣迴答說:“我不是放肆,我這是在執法。他不是你的人,他是兇手。所以,我必須拿他歸案。” 公主見董宣敢觸犯她的尊嚴,就不管不顧命令家丁動手從董宣手中搶人。董宣一下火冒三丈高,高喊一聲:“王法如山,殺人者償命。”說著話,抽出腰間寶劍,手起劍落,砍下了那個殺人家奴的頭。湖陽公主哪受過這樣的氣,一下子差點背過氣去。她非拉著董宣去見皇上。董宣根本不理她那茬,轉身帶人迴了洛陽府。
湖陽公主到皇上那告了董宣的狀,光武帝也認為董宣這事處理的有些草率,就派人叫來董宣,當著公主的麵,讓人責打董宣,一來是壓壓董宣的氣焰,二來也為公主出出氣。董宣根本不買皇上的賬,皇上讓人開打,董宣開口說道:“皇上慢動手,下臣有話要說,說完我情願一死。”光武帝見董宣連他的賬都不買,怒氣衝衝的問董宣:“我看你還有什麽話說。”董宣不慌不忙的說道:“陛下要中興大漢,注重法令就該一視同人,公主家奴違法不能受到法律的製裁,那別人再犯法下官又當如何呢?如果有法不去執行,那又怎麽去治理天下。如果皇上認為我做的對,就應當支持我。至於說湖陽公主的氣不出,這很好辦,我可以拿我的命讓她出氣。如果我的命能換來大漢法律的尊嚴,又能讓公主出了這口惡氣,我死而無憾。”說著話,董宣走向一根廊柱,一頭撞了上去。當光武帝醒過味來忙讓人拉住董宣時,董宣的頭已撞出血來。內侍們忙把董宣摁跪在地上不敢撒手,怕再出現什麽意外。光武帝知道董宣說的在理,本來也不該責打他。但是湖陽公主不依不饒,光武帝也想顧全一下公主的麵子,可是董宣這頭強驢就是不肯服軟,弄不好還把一個忠臣的命給喪了,這一下光武帝可為難了。 沒辦法,光武帝就說:“董愛卿,我知你對朝廷一片忠心,但你處理事情也欠分寸。 這樣吧!你給公主磕個頭,賠個不是算啦!”董宣說:“我沒錯,我可以砍下頭來送給公主,但決不磕頭!”光武帝忙給內侍使眼色,內侍明白皇上的意思,忙上前把董宣的頭往下摁,這董宣是一根筋擰到底, 用雙手撐住地,硬挺著脖子不讓摁下去。內侍們看出來光武帝不是真心想治董宣的罪,可總要給皇上一個下台階不是。有一個聰明的內侍就故意說道:“啟稟皇上,董宣的脖子是硬的,也許不能打彎,所以摁不下去。”一句話,逗的滿堂一片笑聲。光武帝笑過之後忙下令說:“把這個硬脖子家夥給我攆出去。”事後光武帝不但沒有治董宣的罪,還賞了他三十萬錢。獎勵他執法嚴明。董宣把皇上獎的錢全給了那位告狀的死者家屬。這一下,董宣的聲威震動了京城, 那些仗勢稱霸的人一聽到董宣的名字,就嚇的發抖。
公元五十六年,光武帝病死,享年63歲,光武帝二十八歲起兵,三十一歲稱帝,四十二歲平定隴蜀統一了大漢疆土,在帝位33年。後尊諡號光武皇帝。廟號世祖,葬原陵。
這正是:自古忠良多傲骨,不肖淫威與王權。
欲知後事,請聽下迴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