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義軍

    盛斌、張倫、紀文齊昨夜也是喝的酩酊大醉,楊允派人匆匆請他們前來,三人也不知所謂何事。

    進了內堂,堂中隻有楊允與白雙雙二人,似乎正在商議著什麽。楊允見到三人進來,忙起身說道:“三位來的正好,快快請坐,正有要事要與你們商量。”

    盛斌等依言落座,見到二人神色凝重,問道:“幫主與楊公喚我們前來可是發生了什麽事情嗎?”

    楊允點了點頭,說道:“不瞞諸位,朝中有奸臣作梗,脅迫皇上下了一道聖旨,預置我襄州居民於死地啊。”楊允便把聖旨的內容給三人重複了一遍。

    三人聽罷深深地吃了一驚,紀文齊疑道:“楊公不是奉旨平叛嗎?怎麽會有這種事情發生呢。”

    楊允歎了口氣,道:“奉旨平叛倒是不假。隻是我這裏還有一封密詔,事到如今卻也不必再瞞諸位了。”楊允又將當日給盛斌看的那張薄絹拿了出來,遞給了紀文齊與張倫。

    二人看罷,相互對望了一眼,都是一臉的驚懼之色。紀文齊顫聲道:“這……這詔書上所說的逆賊是難道是……”

    “不錯啊。”楊允輕輕點了點頭,“賊子想必已是有所察覺,預借聖上之手鏟除我等。隻是想不到牽連了各位。”

    盛斌皺眉道:“那楊公準備如何應對?”

    楊允答正色道:“我與白幫主商量過了,襄州數萬軍民不能束手待斃,更不能讓亂臣賊子為所欲為,我等欲在此起兵,奉詔討賊。而不願跟隨我等的軍民皆可離去。三位將軍也本是局外之人,賊子勢大,不必冒此風險,還是攜家眷逃開這是非之地吧。”

    盛斌聞言,卻是放聲大笑,道:“這是說的哪裏話來,我盛斌早已說過必將力助楊公,楊公莫不是忘記了吧。如今奸賊當道,國將不國,我願隨楊公打迴京城,重整朝綱。”盛斌這番話說的是豪氣雲天,說著還瞥眼看了張倫與紀文齊一眼,心道:你二位對襄州狀況太過熟悉了,若是不願一起起兵,恐不能讓你們生離此地。

    張倫聽了楊允這一番話,又見盛斌已經表態,輕歎了口氣,道:“事已至此,也別無他法了。離開襄州?又讓我去哪裏?現今四處饑荒、民不聊生,離開又豈有生路,這正是官逼民反啊。我張倫也願追隨楊公與幫主,誓死捍衛襄州。”

    紀文齊見到此等情形,也是苦笑了一聲:“事到如今又有什麽好說的呢,咱們大家同生共死便是。”

    “哈哈……好。”盛斌喜道:“紀兄說得好,大家同生共死,榮辱與共。”

    楊允與白雙雙聽過三人之言,大喜過望。白雙雙起身深施一禮道:“承蒙諸位不棄,能得三位相助,逆賊兵馬再多十倍又有何妨。我軍上下一心必能除賊平亂。”

    三人趕忙站起還禮。盛斌朗聲道:“幫主為國為民,豪氣不讓須眉,我等堂堂七尺男兒,豈能落人後。”

    ……

    有了盛斌等人的加入,楊允大感欣慰,畢竟這三人乃是將領出身,對於行軍作戰更有經驗。

    白雙雙依楊允之言,令紀文齊協助風振開倉放糧,襄州百姓歡聲雷動,奔走相告。同時白雙雙在大校場召集全城兵士,按楊允的說辭,宣布奉詔起兵討賊。數萬軍士群情激奮,振臂高唿:保衛襄州、替天行道、鋤奸懲惡。

    “長湖幫”改名為“長湖軍”,白雙雙自封“神月將軍”,領襄州知州。命風振、紀文齊總管內務。將襄州四萬人馬分為四衛,分別是:持國衛、增長衛、廣目衛、多聞衛,暗合佛界四大金剛,保國泰民安,降服群魔。又命李崖為持國衛指揮使;盛斌為增長衛指揮使;張倫為廣目衛指揮使;吳海城為多聞衛指揮使;田紅玉為殿前軍都虞候,將原“長湖幫”幫眾改稱殿前軍,作為白雙雙的貼身衛隊。

    次日,三聲炮響,大軍開出,按計劃直奔荊州。盛斌領本部人馬為先鋒官,楊允為參軍,陸飛、林雪、薛靖為副將,先行一日。白雙雙帶領紀文齊、張倫、吳海城、田紅玉統領廣目衛、多聞衛與殿前軍作為中軍策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赤劍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馳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馳耘並收藏赤劍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