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無奈

    楊允道:“幫主可能不知,如今在京城之中,有諸多忠義之士想要除掉趙鵬與趙銳這兩個奸賊,以正朝綱。當中不乏一些高官貴人、皇親國戚,隻是這二賊勢力太過龐大,許多人都已為此丟了性命。”說道這裏,楊允不由得歎了口氣,又道:“即便如此,仍有不少人在暗中尋找鏟除二賊的機會。而我們正是為此而來,我們擔心趙銳在荊襄一帶會有什麽大的陰謀,所以才來到了這裏。”

    “那你們果真不是皇上派來的了?”白雙雙問道。

    楊允搖了搖頭:“這事關係重大,牽連眾多,請恕楊不能相告。”

    白雙雙點了點頭,道:“那你們為什麽要幫我長湖幫呢?”

    楊允道:“其實我等助你也是為了阻礙趙銳的計劃,從而一步步走到現在的。”

    “原來是這樣。”白雙雙沉吟道:“但無論如何,諸位的確是我幫的大恩人,這點無可否認。隻是現在楊公打算怎麽辦呢?”

    楊允道:“幫主心中已經有打算了吧?否則應該不會在此時問我這些。”

    白雙雙聞言一怔,苦笑道:“倒是瞞不過楊公。如今奸賊當道,為了一己私欲,隨隨便便就拿數萬人的性命當做兒戲,實在讓人氣憤不過。並且我不願長湖幫多年之基業就這麽毀在我的手中。現在既然已經背上了叛逆的罪名,就不如索性反了,但是卻需楊公、陸兄你們的相助才行。我也不是真的就想造反,更不是想去做什麽皇帝,一旦有朝一日真能除掉二賊,而我長湖幫還在,隻希望能給我們招安、平反。”

    白雙雙此言一出,除了楊允之外眾人都是吃了一驚,風振更是眉頭緊蹙。

    楊允心道:果然如此,白雙雙進退兩難,若想留住其父辛辛苦苦創下的基業,如今之計是不得不反了。隻是麵對十幾萬的官軍卻該如何抵擋呢?但是此次若能成功的守住襄州,對於今後對付二賊來說,將有一支強大的軍隊作為後盾,那是百利而無一害的。既然決定要反,那就不如索性鬧的大些。

    楊允想到這裏,問道“幫主心意已決?不可意氣用事啊。”

    白雙雙點了點頭:“楊公放心,我很清楚在做些什麽。我會告知所有幫眾,不願跟隨的可自行離去。”

    楊允聞言搖了搖頭,說道:“切不可如此,這樣一來必會導致民心浮動,軍心不穩,我軍未戰便已經敗了。”

    白雙雙疑道:“那依楊公之意呢?”

    楊允緩緩說道:“據實而言,但要有所保留。就這樣說:我幫為保全百姓,費勁心思,計取襄州,避免了將數萬軍民置於戰火之中。如今趙鵬、趙銳二賊,威逼皇上更改聖旨,不肯赦免襄州軍民,定要按反叛處置,並將我幫一起淪為反賊。朝廷大軍即將南下,屆時數萬軍民將身首異處、流離失所,我們絕不能坐以待斃。如今皇上雖受奸賊所製,但有聖上討賊密詔在此,我欲領襄州兵馬奉詔起兵,以正朝綱。如此一來我等便是出師有名,應可得到襄州軍民響應。”

    風振聞言連連點頭,道:“幫主若真是要反,應依楊公之言。隻是前有官軍後有叛賊,我們何以守得住襄州呢?”

    楊允徐徐說道:“立足根本,軍民萬眾一心。首先要開倉放糧,以籠絡民心。我們軍士大都是襄州本土人,民心穩,則軍心穩。然後就是我方才所說,要讓他們知道我們既是被逼無奈,又是奉旨討賊,實乃順應天意。而荊州舊將,張倫、盛斌等人一定要為我所用,他們在軍中有很高的威信,乃是此次起兵的關鍵。在這一切就緒之後,我們就要趁著官軍未到之際,先取下荊州,一是可除去後患,二則能使我軍士氣大振,而且隻有如此我軍方能盡全力與官兵決勝於漢水。”

    白雙雙額首道:“楊公所言甚是,宜城一戰荊州兵馬損失慘重,現在城中最多就是三萬餘人,我們集中兵力,應能取下荊州。”

    楊允點了點頭,其實他現在最擔心的並不是荊襄。趙銳一步步的將趙鵬與朝廷的注意力牽製在了這裏,而楊允等人此時也是騎虎難下。趙銳的目的一直沒能查清,明知他的陰謀發動在即,但始終探究不到。占領襄州也隻是為了助官軍快速平叛,希望能夠阻礙趙銳的計劃,但此刻卻成了不得不與官軍敵對的局麵,這無形中反倒是幫趙銳牽製住了朝廷兵馬。

    楊允很清楚,朝廷十萬大軍一出,正合趙銳之意。可是就算這樣,以他在京中力量,仍是不可能篡位成功,他難道在京中伏下了什麽厲害人馬不成?可是如果控製不了京城禁軍,那也是無濟於事。趙銳究竟打得是什麽算盤?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赤劍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馳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馳耘並收藏赤劍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