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線索

    二人辭別了柳旭東,隨嚴得勝出了城門,一路來到了躍馬山上。眾人先是到了山腰空地,仔細的查看了一番,並未發現什麽可疑之處,然後沿小路上到了山頂。

    眾人來到斷崖之前,嚴得勝說道:“想那姓彭的便是從此處過到了對麵。”

    葉恆走近,向下看了看山澗,又抬眼望望對麵,問道:“對麵山中可都搜過了?”。

    嚴得勝道:“都已查過,毫無蹤跡。”

    葉恆點了點頭,沒說什麽。

    嚴得勝道:“實在讓人難以想通,何以總鏢頭蹤跡全無,生不見人,死不見屍。若他未死,以他的武功被人虜走實是有些匪夷所思,何況來人還要帶他過崖,恐怕還沒人有這個本事。若是已死,怎麽會找不到屍身,若說被那姓彭的帶過崖去,另外找地方埋了,又太不合常理。”

    葉恆聞言沉吟道:“此山澗寬有十幾丈,若要過到對麵,必定要用繩索,假說柳老鏢頭已死,那他們何必要大費周章將屍身帶走?又或是屍身應還在山中某處,隻是我們沒有找到,但為何要將屍身藏起,實在讓人想不明白。”

    劉金棟一旁問道:“會不會柳老鏢頭同那姓彭的走了,一起過了山崖?”

    嚴得勝搖頭說道:“決計不會,總鏢頭決不是輕重不分的人,若真是有苦衷非走不可,也會留下話來。”

    葉恆緩緩點了點頭,沉思了片刻,道:“看的差不多了,咱們下山去吧。”

    三人下得山來,葉恆又叮囑了一番嚴得勝,讓其多勸勸柳旭東以大局為重,莫輕舉妄動,這才告辭離去返迴益州知州衙門。

    兩人剛剛進得府內,便見有一衙役急步迎了上來,“兩位大人可算迴來了,知州大人有急事相商。”二人對望一眼,隨那衙役快步來到了正堂,張德謙見二人迴來,忙起身迎上: “二位走後,本府收到了兩條消息,一是渝州飛鴿傳書,書信在此,二位請過目。”

    葉恆接過書信,打開來看,信中所寫大致如下:渝州府衙奉命調查雲龍山莊附近村落,查得在雲龍山莊出事之前,在箕穀村出現過一人貌似彭海龍,買了村中一老漢的田間舊屋,現人已不知所蹤。葉恆看過書信,又把信遞給了劉金棟,問道:“知州大人方才說有兩條消息,不知另一條是什麽?”

    張德謙道:“兩天前有人在成西渡口,見到過一行三人,均為彪形大漢,似有些京城口音,其中一人一字眉,嘴角有痣,隻是未留胡須。三人皆帶有一個包袱,其中一個看形狀似是包裹的長弓。本府以為應是那彭海龍怕人認出將胡須剃了。”

    葉恆聞言急忙問道:“那可知他們去了何處嗎?”

    張德謙答道:“此三人上了一艘去襄州的大船,看來是想走水路返京。”

    劉金棟疑道:“返京?張大人何以認定他們是從京城而來呢?”

    張德謙道:“聽說他們似乎在渡口打聽過去京城的船隻,隻是從西川往京城多走陸路,所以去京城方向的船很少。”

    劉金棟與葉恆聞言對望了一眼,心道:這三人很可能是要迴京複命,難道此事真的是四王爺指使的?

    “兩日前……襄州……”葉恆沉思了片刻,說道:“其中頗多疑點,柳老鏢頭失蹤已有幾日,為何他們兩日前才走。若他們真是四王爺派來的,迴京走陸路既快,又不易泄露行蹤,為何要選水路?而且也沒有特意的喬裝打扮,隻是剃掉了胡須。”

    張德謙疑道:“葉大俠是說不是他們?或他們不是從……京城而來?”

    葉恆搖了搖頭,“這可能是對方計謀,欲引開我等的注意力。但是卻也不能斷言,這些人即便不是真兇,恐怕也脫不了幹係。我會將情況詳報於王爺,另外請大人為我二人準備快船,看看能否跟上那三人。”

    張德謙道:“已走了兩日,怕是追不上了吧?”

    葉恆道:“盡量一試,這恐是唯一的線索了,若能追上他們,應能發現些什麽。”

    張德謙應道:“好,那本府即刻派人準備船隻。”

    葉恆點頭道:“有勞大人了。我二人走後,大人仍要多加小心,此恐調虎離山之計,意欲讓我等以為他們已走,故有所放鬆,以便其再起事端。”

    “本府曉得了,多謝葉大俠提醒。”張德謙不無憂慮地說道。

    城西渡口,一艘快船,離岸疾馳駛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赤劍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馳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馳耘並收藏赤劍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