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郭靖正要去丁香苑施教三小俠,突然聽得城樓號角大作,連忙和黃蓉披掛登上城牆。卻見蒙軍正在攻擊鏈接襄陽和樊城的浮橋,但見蒙軍約四五千精兵,左手提盾,右手提刀,護著約兩百名青衣人,頂著宋軍箭雨,緩緩向吊橋挪動。
宋方,郭破虜早已帶領三千精兵在城下列隊,一千武林豪傑也聚集在城門外,等待軍令,五年來,這樣對浮橋攻擊已經不下二十次,兵士們早已習慣,黃蓉悄聲對郭靖道“韃子此次衝浮橋甚為怪異,以往都是一半持刀,一半持火把桐油,此次全部持械,難道他們準備用刀砍斷浮橋不成?”
郭靖道“其中必有古怪,我等小心應付便是。”
約兩柱香的工夫,蒙兵伏屍數百,逐漸接近浮橋,郭破虜右手長矛一揮,三千精兵,一千豪傑齊向敵軍殺去,兩軍在浮橋處碰麵,迅速絞殺在一起。郭靖手持長矛連挑蒙軍七將,卻見敵軍陣中既無薩迦派弟子,也無鷲巢彩衣殺手,那兩百名青衣人一直躬身躲在蒙軍陣後,並不像往日那樣英勇向前。郭靖心中更加猜疑不定。但手下並不停歇,長矛揮舞處,蒙軍血流成河。郭破虜也看出異常,朗聲道“請爹娘帶叔伯們迴城,敵陣並無高手,孩兒能應付得來”
突然—
蒙軍陣中響起一陣怪聲,如同鷲嘯,那兩百名青衣人頓時挺劍衝來,郭靖駐足看去,那些青衣人奔跑之際,微微低頭,可以看到背後有物凸起,運耳聆聽,似乎還有“嘶嘶”之聲,似有導火線正在燃燒。郭靖略一思忖,頓時心中雪亮,原來這些青衣人身負炸藥,竟然準備用血肉之軀炸毀吊橋。郭靖高聲大唿“不要讓他們靠近浮橋”,扔掉長矛,雙手翻轉,一招“飛龍在天”向身前幾個青衣人打去,將他們打的後飛數丈。
在郭靖唿喊的同時,郭破虜也大唿道“所有人後退,離開浮橋”並長矛指天,城頭頓時響起鳴金之聲。
兩人的唿喊聲雖大,在兩軍陣前隻有旁邊數百人能聽見,而城頭鳴金之聲卻是人人得知。宋軍大都轉身後撤,郭靖依然奮力死戰,身邊人趕緊用力將他向後拉,正掙紮間,隻聽一聲巨響,郭靖眼前一黑,身體似乎飛上了九天雲霄。
郭靖掙紮著睜開雙眼,發現自己正坐在雲端,遠處有梵唱之聲,他循聲走去,感覺腳底綿軟,身輕如燕,走了不多時,又仿佛走到翠綠的草原中央,身邊女子亭亭玉立,正是十八歲的華箏公主,但見華箏莞爾一笑,拉著自己的手,在草原中奔跑,天空秋高氣爽,萬裏無雲,草原上牛羊遍地,花香撲鼻,跑了一會,身邊的華箏變成了俏生生的蓉兒,原來蓉兒正依偎在自己肩頭,二人在江南的小酒館裏坐著,外麵小河碧波蕩漾,漁歌陣陣,河邊柳綠花紅,炊煙渺渺,路上天真無邪的孩子打鬧嬉笑,一對對青年男女散步依偎。
接著,景色一轉,身邊美景幻滅,耳邊是淒厲的慘叫,眼前是衝天的火焰,腳下是殷紅的血河,無數的蒙軍正圍著手無寸鐵的百姓砍殺,郭靖睜眼看去,卻看不清那些百姓麵孔,是波斯人?西夏人?黨項人?高麗人?金人?還是宋人?他怒吼一聲,揮掌擊向蒙軍,眼前慘景又突然幻滅,自己又來到一個陌生的山峰之上,身邊雲霧繚繞,怪石參差。不遠處,一座白玉拱橋,駕於泉水之上,橋下瑤草琪花,紫芝香蕙。橋邊,一個白衣老者,氣質穩重,不怒自威,麵容卻模糊不清。
郭靖快步上前道“敢問居士,此是何地,方才那些蒙軍和百姓呢?”
老者道“郭大俠盡忠一生,今日功德圓滿,請隨我去蓬萊仙境。”
郭靖道“凡間如人間地獄,魔鬼橫行,屠虐百姓,豈有功德圓滿之說,上仙速讓我迴去!”
老者笑道“死生皆有命,半點不由人,拈指間,千萬人生,彈指間,千萬人去,郭大俠塵緣已了,不必再煩心凡間俗事。”
郭靖怒道“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千百年來,人間戰亂四起,神州大地,處處有權貴欺壓百姓,你們這些天地神佛,聖人英雄,有幾人管過百姓死活,千萬百姓慘遭屠掠,家破人亡,在爾等眼裏就是凡間俗事嗎?郭某不信天,不信神,今日先砸爛你們的蓬萊仙境。”
言罷,一拳向那老者打去,那老者化為一陣青煙,郭靖收勢不住,一腳踩空,竟掉下萬丈懸崖。
郭靖大喝一聲醒來,發現自己正躺在家中床榻之上,黃蓉正坐在床邊,握著自己的手,神色關切。
他理了理思緒道“浮橋沒有炸毀吧?”
黃蓉輕輕撫著郭靖額頭道“靖哥哥,你先吃點東西,一會我和你說幾件事。”
郭靖喝黃蓉端來的參湯,又吃了食物,道“蓉兒,你現在和我說吧,我心裏著急的緊。”
黃蓉道“有三件事要告訴你,一件好的,兩件壞的,你想先聽什麽?”
郭靖道“先聽壞的。”
黃蓉道“浮橋已毀,我方被炸死近千人,破虜兒、齊兒、朱子柳都在當日殉國了。”
郭靖驚呆當場,半響後才出聲道“還有一件壞事呢?”
黃蓉道“浮橋炸斷後,樊城孤立無援,堅守多日後,樊城已破,牛將軍英勇殉國,樊城守軍無一生還。”
郭靖一直閉目聆聽,身體微顫,聽到樊城已破,眼角終於流下淚來。
黃蓉輕輕為他拭去眼角淚滴,柔聲道“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你不是經常和我說嗎,現在又何必難過。”
郭靖輕握住黃蓉手道“告訴我好消息吧。”
黃蓉道“家父已經答應在城破後,隱姓埋名帶三個孩子離開襄陽,到桃花島繼續培養,並將那封信和九陰真經、武穆遺書埋在島上。”
郭靖歎道“九陰真經和武穆遺書就能驅逐韃子嗎,我們倒是對九陰真經和武穆遺書爛熟於心,還是救不了襄陽城。”
(本章完)
宋方,郭破虜早已帶領三千精兵在城下列隊,一千武林豪傑也聚集在城門外,等待軍令,五年來,這樣對浮橋攻擊已經不下二十次,兵士們早已習慣,黃蓉悄聲對郭靖道“韃子此次衝浮橋甚為怪異,以往都是一半持刀,一半持火把桐油,此次全部持械,難道他們準備用刀砍斷浮橋不成?”
郭靖道“其中必有古怪,我等小心應付便是。”
約兩柱香的工夫,蒙兵伏屍數百,逐漸接近浮橋,郭破虜右手長矛一揮,三千精兵,一千豪傑齊向敵軍殺去,兩軍在浮橋處碰麵,迅速絞殺在一起。郭靖手持長矛連挑蒙軍七將,卻見敵軍陣中既無薩迦派弟子,也無鷲巢彩衣殺手,那兩百名青衣人一直躬身躲在蒙軍陣後,並不像往日那樣英勇向前。郭靖心中更加猜疑不定。但手下並不停歇,長矛揮舞處,蒙軍血流成河。郭破虜也看出異常,朗聲道“請爹娘帶叔伯們迴城,敵陣並無高手,孩兒能應付得來”
突然—
蒙軍陣中響起一陣怪聲,如同鷲嘯,那兩百名青衣人頓時挺劍衝來,郭靖駐足看去,那些青衣人奔跑之際,微微低頭,可以看到背後有物凸起,運耳聆聽,似乎還有“嘶嘶”之聲,似有導火線正在燃燒。郭靖略一思忖,頓時心中雪亮,原來這些青衣人身負炸藥,竟然準備用血肉之軀炸毀吊橋。郭靖高聲大唿“不要讓他們靠近浮橋”,扔掉長矛,雙手翻轉,一招“飛龍在天”向身前幾個青衣人打去,將他們打的後飛數丈。
在郭靖唿喊的同時,郭破虜也大唿道“所有人後退,離開浮橋”並長矛指天,城頭頓時響起鳴金之聲。
兩人的唿喊聲雖大,在兩軍陣前隻有旁邊數百人能聽見,而城頭鳴金之聲卻是人人得知。宋軍大都轉身後撤,郭靖依然奮力死戰,身邊人趕緊用力將他向後拉,正掙紮間,隻聽一聲巨響,郭靖眼前一黑,身體似乎飛上了九天雲霄。
郭靖掙紮著睜開雙眼,發現自己正坐在雲端,遠處有梵唱之聲,他循聲走去,感覺腳底綿軟,身輕如燕,走了不多時,又仿佛走到翠綠的草原中央,身邊女子亭亭玉立,正是十八歲的華箏公主,但見華箏莞爾一笑,拉著自己的手,在草原中奔跑,天空秋高氣爽,萬裏無雲,草原上牛羊遍地,花香撲鼻,跑了一會,身邊的華箏變成了俏生生的蓉兒,原來蓉兒正依偎在自己肩頭,二人在江南的小酒館裏坐著,外麵小河碧波蕩漾,漁歌陣陣,河邊柳綠花紅,炊煙渺渺,路上天真無邪的孩子打鬧嬉笑,一對對青年男女散步依偎。
接著,景色一轉,身邊美景幻滅,耳邊是淒厲的慘叫,眼前是衝天的火焰,腳下是殷紅的血河,無數的蒙軍正圍著手無寸鐵的百姓砍殺,郭靖睜眼看去,卻看不清那些百姓麵孔,是波斯人?西夏人?黨項人?高麗人?金人?還是宋人?他怒吼一聲,揮掌擊向蒙軍,眼前慘景又突然幻滅,自己又來到一個陌生的山峰之上,身邊雲霧繚繞,怪石參差。不遠處,一座白玉拱橋,駕於泉水之上,橋下瑤草琪花,紫芝香蕙。橋邊,一個白衣老者,氣質穩重,不怒自威,麵容卻模糊不清。
郭靖快步上前道“敢問居士,此是何地,方才那些蒙軍和百姓呢?”
老者道“郭大俠盡忠一生,今日功德圓滿,請隨我去蓬萊仙境。”
郭靖道“凡間如人間地獄,魔鬼橫行,屠虐百姓,豈有功德圓滿之說,上仙速讓我迴去!”
老者笑道“死生皆有命,半點不由人,拈指間,千萬人生,彈指間,千萬人去,郭大俠塵緣已了,不必再煩心凡間俗事。”
郭靖怒道“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千百年來,人間戰亂四起,神州大地,處處有權貴欺壓百姓,你們這些天地神佛,聖人英雄,有幾人管過百姓死活,千萬百姓慘遭屠掠,家破人亡,在爾等眼裏就是凡間俗事嗎?郭某不信天,不信神,今日先砸爛你們的蓬萊仙境。”
言罷,一拳向那老者打去,那老者化為一陣青煙,郭靖收勢不住,一腳踩空,竟掉下萬丈懸崖。
郭靖大喝一聲醒來,發現自己正躺在家中床榻之上,黃蓉正坐在床邊,握著自己的手,神色關切。
他理了理思緒道“浮橋沒有炸毀吧?”
黃蓉輕輕撫著郭靖額頭道“靖哥哥,你先吃點東西,一會我和你說幾件事。”
郭靖喝黃蓉端來的參湯,又吃了食物,道“蓉兒,你現在和我說吧,我心裏著急的緊。”
黃蓉道“有三件事要告訴你,一件好的,兩件壞的,你想先聽什麽?”
郭靖道“先聽壞的。”
黃蓉道“浮橋已毀,我方被炸死近千人,破虜兒、齊兒、朱子柳都在當日殉國了。”
郭靖驚呆當場,半響後才出聲道“還有一件壞事呢?”
黃蓉道“浮橋炸斷後,樊城孤立無援,堅守多日後,樊城已破,牛將軍英勇殉國,樊城守軍無一生還。”
郭靖一直閉目聆聽,身體微顫,聽到樊城已破,眼角終於流下淚來。
黃蓉輕輕為他拭去眼角淚滴,柔聲道“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你不是經常和我說嗎,現在又何必難過。”
郭靖輕握住黃蓉手道“告訴我好消息吧。”
黃蓉道“家父已經答應在城破後,隱姓埋名帶三個孩子離開襄陽,到桃花島繼續培養,並將那封信和九陰真經、武穆遺書埋在島上。”
郭靖歎道“九陰真經和武穆遺書就能驅逐韃子嗎,我們倒是對九陰真經和武穆遺書爛熟於心,還是救不了襄陽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