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與高麗之戰曆時整整一年,以高麗覆滅為終,天朝在原高麗領地設立安東都護府,此次東征元帥薛讓為首任安東大都護。
從此之後,天朝的疆土東擴至扶桑海,與東瀛隔海相望。
捷報傳至京師,皇帝天玄都喜不自勝。
此等開疆辟土之豐功偉績,太祖太宗在位之時尚未完成,卻在他手中完結,雖有天時地利相助,但其中功勞必將被史學家在他身上留下重重一筆。
天朝上下,京師之中,普天同慶,打勝仗的消息瞬間傳遍大江南北。
厲府前廳,厲天途醉臥美人膝,卻發現自己越來越享受蘇鈴兒的指間溫柔了。
有些事情做習慣了是會上癮的,一旦開始了第一次之後,就有種再難自抑之感。
蘇鈴兒總算找到了一件事情可做,要知道,在這之前她是很無聊的。
初建的統領府在守衛上雖稱不上是滴水不漏,但在令狐無辜調來十餘名細雨樓的一流高手之後,也稱得上守衛森嚴了。
所以厲天途很安全,她這個厲天途的貼身護衛自然也無事可做,每日除了練功之外竟別無他事。
不過現在她總算多了一件事情,就是每日為厲天途舒張筋骨,自家公子很享受,她也很認真地做,而且做的很開心。
“公子,天朝打了勝仗,您的表現也太平靜了吧。”經過半月多的貼身而隨,蘇鈴兒在厲天途麵前放下了一貫的矜持,變的隨意起來。
厲天途一副不以為然的表情,輕笑道:“從北冥老頭帶著北庭兵出發那一刻起,這樣的結局已經注定。”
蘇鈴兒不解,疑惑道:“那為何皇上不在第一時間派出北庭兵,反而讓高麗之戰拖了整整一年,豈不勞民傷財。”
厲天途微閉雙眼,懶懶道:“皇上倒是想,但一開始他卻不能。因為出身北庭兵的丁一方也算是北冥老頭的徒弟,丁一方本人功參造化,在京師已經無人能治,一旦放開北庭兵這隻猛虎,天玄都怕難以掌控。”
蘇鈴兒聽得似懂非懂,慨歎道:“先不說這樣的情況有沒有可能發生,如果事事都要去考慮一些未知難測的事情,這樣的話不累嗎?”
厲天途忽然抬頭,卻沒留意到頭頂發髻輕觸到了身邊丫頭的兩隻柔軟玉兔,羞的蘇鈴兒天庭泛紅,煙波流轉,手中的彈奏也驟然而停。
厲天途早把蘇鈴兒看做了自己之物,也不以為意,似笑非笑道:“如果天朝其他之人都是你這樣的想法,那整個天下就少了很多是非紛爭,普天之下一派祥和了。”
短暫停頓之後,蘇鈴兒恢複了手中動作,撇嘴道:“公子,你也休要哄我開心。如果天朝之人都如我這般想法,隻怕諸如吐蕃迴訖之流的無敵鐵騎早已踏破我天朝山河,我天朝之民恐怕就要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了。”
厲天途刮目相看,讚歎道:“你倒看的極遠,這普天之下,確實少不了善謀之人,這天下之事我們在房中閑聊胡扯即可,具體怎麽謀劃還是讓那些朝中謀臣去操心吧。”
蘇鈴兒談興不減,玩味道:“公子,那你又屬於哪一類?”
厲天途一怔,如果不是蘇鈴兒問起,他倒從未考慮過這個問題。
本性慵懶的他因種種原因,不得不踏入朝堂江湖之爭,欲退不能。
使勁用鼻子嗅了嗅自蘇鈴兒身上傳來的那股醉人自然體香,厲天途雙眼微眯慢慢道:“公子我本是懶散之人,最大的願望就是小隱於林,大隱於世;然則人在江湖,身心卻無法相一。”
蘇鈴兒聽得厲天途發自肺腑之言,沒來由地感動道:“公子,謝謝您。”
厲天途不覺錯愕,不知道這聲感謝由何而來,疑惑地看了蘇鈴兒一眼,看到這丫頭感情複雜,心中才有所了悟。
難道僅僅是因為自己對她說了句真心之語嗎?這丫頭懂事的讓人暖心之至,厲天途頓覺憐意大增。
但口中卻故作生氣道:“不就是對你這丫頭道了一句心事嗎?公子我可不喜歡這樣的客氣。”
蘇鈴兒抿嘴一笑,聰明地沒有接話。
又過了半月有餘,二十三萬遠征軍在征東大元帥薛讓和北庭大都護北冥無上的帶領下凱旋而歸。
厲天途隨著天玄都的帝王行轅迎在了京師的東城門之外,大半文武百官隨著帝王行轅相迎,場麵聲勢浩蕩,實乃開朝僅有。
遠處的荒野之中,一條黑色長龍蜿蜒而行。為首者是兩個騎高頭戰馬,披甲而行的威猛將軍。
一人正值盛年,身材欣長,麵白無須,腰佩長劍,一身儒將裝扮,正是征東大元帥兼荊州都督薛讓。
與其齊頭並進的是一員老將,年約六旬,須發灰白,但卻精神矍鑠,可謂老當益壯,乃當世第一名將,名滿天下的北庭大都護兼幽州都督北冥無上。
大軍行至護城河之前與天玄都相隔三丈之處,薛讓揮手叫停了威武之師,與北冥無上一起翻身下馬,疾步來到皇帝天玄都身前,脫帽單膝而跪,口中大唿:“陛下,臣等不辱使命,得勝而歸。”
天玄都躬身將兩位將軍扶起,歎息道:“自上次誓師離京已曆時一年有餘,將軍和將士們辛苦了。”
是夜,天玄都在太極殿設慶功宴。
宴會以薛讓和北冥無上及在高麗戰立了大功的若幹將領為主,陪同的除了皇親國戚之外,都是朝中握有實權的要員,皇太子天以軒、宰相劍九齡、禦史大夫南宮庭等赫然排在最前列。
相比於這些朝中元老,新晉的禁衛統領厲天途自然算不得什麽,敬陪於酒席末端。
天玄都高坐大殿中央皇帝寶座,環顧四周群臣,神情激昂高聲道:“今日薛將軍和北冥將軍凱旋而歸,完成了天朝數十年未完成的平東之舉,可謂居功至偉,今夜不醉不歸,請眾卿開懷暢飲。”
皇帝說完率先舉起酒杯,一飲而盡。
殿下群臣紛紛迴應,一起幹了杯中酒。
(本章完)
從此之後,天朝的疆土東擴至扶桑海,與東瀛隔海相望。
捷報傳至京師,皇帝天玄都喜不自勝。
此等開疆辟土之豐功偉績,太祖太宗在位之時尚未完成,卻在他手中完結,雖有天時地利相助,但其中功勞必將被史學家在他身上留下重重一筆。
天朝上下,京師之中,普天同慶,打勝仗的消息瞬間傳遍大江南北。
厲府前廳,厲天途醉臥美人膝,卻發現自己越來越享受蘇鈴兒的指間溫柔了。
有些事情做習慣了是會上癮的,一旦開始了第一次之後,就有種再難自抑之感。
蘇鈴兒總算找到了一件事情可做,要知道,在這之前她是很無聊的。
初建的統領府在守衛上雖稱不上是滴水不漏,但在令狐無辜調來十餘名細雨樓的一流高手之後,也稱得上守衛森嚴了。
所以厲天途很安全,她這個厲天途的貼身護衛自然也無事可做,每日除了練功之外竟別無他事。
不過現在她總算多了一件事情,就是每日為厲天途舒張筋骨,自家公子很享受,她也很認真地做,而且做的很開心。
“公子,天朝打了勝仗,您的表現也太平靜了吧。”經過半月多的貼身而隨,蘇鈴兒在厲天途麵前放下了一貫的矜持,變的隨意起來。
厲天途一副不以為然的表情,輕笑道:“從北冥老頭帶著北庭兵出發那一刻起,這樣的結局已經注定。”
蘇鈴兒不解,疑惑道:“那為何皇上不在第一時間派出北庭兵,反而讓高麗之戰拖了整整一年,豈不勞民傷財。”
厲天途微閉雙眼,懶懶道:“皇上倒是想,但一開始他卻不能。因為出身北庭兵的丁一方也算是北冥老頭的徒弟,丁一方本人功參造化,在京師已經無人能治,一旦放開北庭兵這隻猛虎,天玄都怕難以掌控。”
蘇鈴兒聽得似懂非懂,慨歎道:“先不說這樣的情況有沒有可能發生,如果事事都要去考慮一些未知難測的事情,這樣的話不累嗎?”
厲天途忽然抬頭,卻沒留意到頭頂發髻輕觸到了身邊丫頭的兩隻柔軟玉兔,羞的蘇鈴兒天庭泛紅,煙波流轉,手中的彈奏也驟然而停。
厲天途早把蘇鈴兒看做了自己之物,也不以為意,似笑非笑道:“如果天朝其他之人都是你這樣的想法,那整個天下就少了很多是非紛爭,普天之下一派祥和了。”
短暫停頓之後,蘇鈴兒恢複了手中動作,撇嘴道:“公子,你也休要哄我開心。如果天朝之人都如我這般想法,隻怕諸如吐蕃迴訖之流的無敵鐵騎早已踏破我天朝山河,我天朝之民恐怕就要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了。”
厲天途刮目相看,讚歎道:“你倒看的極遠,這普天之下,確實少不了善謀之人,這天下之事我們在房中閑聊胡扯即可,具體怎麽謀劃還是讓那些朝中謀臣去操心吧。”
蘇鈴兒談興不減,玩味道:“公子,那你又屬於哪一類?”
厲天途一怔,如果不是蘇鈴兒問起,他倒從未考慮過這個問題。
本性慵懶的他因種種原因,不得不踏入朝堂江湖之爭,欲退不能。
使勁用鼻子嗅了嗅自蘇鈴兒身上傳來的那股醉人自然體香,厲天途雙眼微眯慢慢道:“公子我本是懶散之人,最大的願望就是小隱於林,大隱於世;然則人在江湖,身心卻無法相一。”
蘇鈴兒聽得厲天途發自肺腑之言,沒來由地感動道:“公子,謝謝您。”
厲天途不覺錯愕,不知道這聲感謝由何而來,疑惑地看了蘇鈴兒一眼,看到這丫頭感情複雜,心中才有所了悟。
難道僅僅是因為自己對她說了句真心之語嗎?這丫頭懂事的讓人暖心之至,厲天途頓覺憐意大增。
但口中卻故作生氣道:“不就是對你這丫頭道了一句心事嗎?公子我可不喜歡這樣的客氣。”
蘇鈴兒抿嘴一笑,聰明地沒有接話。
又過了半月有餘,二十三萬遠征軍在征東大元帥薛讓和北庭大都護北冥無上的帶領下凱旋而歸。
厲天途隨著天玄都的帝王行轅迎在了京師的東城門之外,大半文武百官隨著帝王行轅相迎,場麵聲勢浩蕩,實乃開朝僅有。
遠處的荒野之中,一條黑色長龍蜿蜒而行。為首者是兩個騎高頭戰馬,披甲而行的威猛將軍。
一人正值盛年,身材欣長,麵白無須,腰佩長劍,一身儒將裝扮,正是征東大元帥兼荊州都督薛讓。
與其齊頭並進的是一員老將,年約六旬,須發灰白,但卻精神矍鑠,可謂老當益壯,乃當世第一名將,名滿天下的北庭大都護兼幽州都督北冥無上。
大軍行至護城河之前與天玄都相隔三丈之處,薛讓揮手叫停了威武之師,與北冥無上一起翻身下馬,疾步來到皇帝天玄都身前,脫帽單膝而跪,口中大唿:“陛下,臣等不辱使命,得勝而歸。”
天玄都躬身將兩位將軍扶起,歎息道:“自上次誓師離京已曆時一年有餘,將軍和將士們辛苦了。”
是夜,天玄都在太極殿設慶功宴。
宴會以薛讓和北冥無上及在高麗戰立了大功的若幹將領為主,陪同的除了皇親國戚之外,都是朝中握有實權的要員,皇太子天以軒、宰相劍九齡、禦史大夫南宮庭等赫然排在最前列。
相比於這些朝中元老,新晉的禁衛統領厲天途自然算不得什麽,敬陪於酒席末端。
天玄都高坐大殿中央皇帝寶座,環顧四周群臣,神情激昂高聲道:“今日薛將軍和北冥將軍凱旋而歸,完成了天朝數十年未完成的平東之舉,可謂居功至偉,今夜不醉不歸,請眾卿開懷暢飲。”
皇帝說完率先舉起酒杯,一飲而盡。
殿下群臣紛紛迴應,一起幹了杯中酒。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