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心閣三樓頂層,厲天途見到了負手而立麵朝大海的任逍遙。
“讓你等了兩日,沒有等著急吧。”任逍遙平淡道。
“沒事,前輩傷勢要緊。”厲天途不動聲色,沉著應對。
任逍遙點頭,自語道:“我經常在這裏觀海,大海無邊無際,波濤洶湧,隻有身在其中方能感受到這方天地的浩瀚和人類的渺小。”
“前輩意境高遠,但厲天途此時所想的隻是掙紮求存而已。”厲天途並未附會任逍遙的話,應對的不卑不亢,實實在在。
任逍遙轉身,目光淩厲地盯著厲天途,訝然道:“不錯,你倒也誠實。”
厲天途迎步走到任逍遙不足一尺之處站立,遙望大海,苦笑道:“前輩,厲天途不同於皇親貴聵和世家子弟,今天能到如此地步實在一言難盡,如果不是守著那份最初之心隻怕早已被江湖洪流所淹沒。”
任逍遙此時才對厲天途的出身有所了解,沉聲道:“好男兒立身處世,自該守住本心。心正則身正,內可養浩然正氣,外可抵邪惡不侵。自古邪不勝正,正是如此。你能到今日之境,絕非偶然。“
厲天途不置可否,依然是抬眼望大海,盡顯無限落寞之意,口中低喃道:“可是,我卻連心愛的女人都保護不了。”
任逍遙不知雲夢蘿天陰絕脈之事,竟誤以為厲天途說的是金陵山之事,笑道:“金陵山中你所作之事江湖無不稱道,雖然最後仰仗高人出手才得以脫困,但你能帶著雲夢蘿在三大頂級江湖勢力的聯手追殺下堅持三天,也足慰平生了。”
厲天途並不解釋,隨口道:“厲天途有一問,請前輩賜教。”
任逍遙淡淡道:“但說無妨。”
“江湖中天榜六聖和地榜十大宗師級高手有何本質區別?”厲天途已是天道七重天初期,武道一途算是登堂入室。但因他一直無師引導,對江湖武學修為劃分並不是十分明確,所以練功時有很多問題在心中懸而未解。
任逍遙沒有直接迴答,而是轉身走到了石台旁,指著靜靜躺在上麵的名劍“問天涯”,緩緩說道:“我這老夥計跟了我三十多年,有感情了,我一直舍他不下,這也是我今日跟刀魔對決落在下風的緣由。我劍意雖然強刀魔很多,但劍氣卻有差距。”
厲天途沒有接話,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
任逍遙接著又道:“目前江湖地榜十大高手中,丁一方、雪千尋和吐蕃的阿伽利明王都早已舍棄了早年佩戴的神兵利器,可謂半步腳跨入了天榜之列。”
厲天途恍然大悟,反問道:“前輩的意思是說舍棄外物正是證道天級的敲門磚?”
任逍遙自嘲道:“連你都能看出來,我卻偏偏走不出這一步。”
“那隻不過是因為前輩心中有情罷了。天榜高手和地榜前三厲天途不敢評判前輩高人走的是有情道或無情道,但為何前輩偏偏要選擇走那無情道。神劍有靈,你認為他是劍他就是劍,正所謂心隨意動。手中有劍,心中也可以無劍;這有劍之手也可當無劍之手。厲天途淺見,不知是對是錯。”
任逍遙沉默不語,似在消耗厲天途所說之話。良久之後整個人氣勢一變,朝厲天途微微點頭,歎息道:“是我入相了。手中有劍無劍皆是虛無,至於有情、無情之道,容我再想想。我要去閉關了。”
任逍遙不走樓梯,來到觀台之上,正要一躍而下,卻忽然想起什麽,迴頭意味深長看了厲天途一眼,輕聲道:“厲小兄,任某以往從未有像此刻般有信心跨過地榜,任逍遙欠你一個人情。”
未待厲天途多言,任逍遙又把目光轉向了靜躺在石台上的“問天涯”道:“我知你與夢飛情同兄弟,還請代我把神劍帶往玄機山莊交由夢飛。”
看著任逍遙如孩童一般自高台一跳,厲天途情不自禁搖頭,自樓梯而下,途遇倪小蝶,讓她代為轉告北冥殤一聲,自己要走了。
一輛馬車,行駛在揚州到益州的官道之上。
擁著雲夢蘿坐在馬車之中的厲天途雙目滿含歉意,柔聲道:“對不起,雲兒,又耽誤了我們半月時間。”
雲夢蘿用雪白的小手捂住了厲天途的嘴巴,笑道:“要不是這次來東海,我怎麽能見到爹爹,了卻了雲兒最後一樁心願。大哥,雲兒還剩這三個多月的時間全都給你,你去哪,雲兒就跟著去哪。”
厲天途把雲夢蘿的小手握在他那寬大的手掌中,輕聲道:“放心吧。我們先去吐蕃羅些城碰碰運氣,實在不行還有昆侖奴阿貴,他有最後的辦法可保你數年生機不絕。這數年時間,足夠我把天道真氣練至九重天。昆侖神殿典籍記載,天道九重天的天道真氣是可以打通天陰絕脈的。”
厲天途也清楚自己所說之話理論上是可能的,但實際上幾乎不能。神殿曆史除了第一代殿主修為達到天道八重天巔峰之外,其他都停留在八重初期或是七重巔峰左右,那虛無縹緲的九重天幾乎是不可能。但為了安慰雲夢蘿他又不得不給自己點燃一些希望之火。
雲夢蘿卻直接把厲天途的話當做了安慰之詞,但她並未反駁,輕輕附聲道:“好吧,那我就等著大哥天道九重天了來救你的雲兒。”說到最後,語氣竟輕快調皮了很多,卻把厲天途的心都要聽碎了。
十日之後,厲天途帶著雲夢蘿在夜來小鎮西上昆侖,過昆侖神殿而不入,直接翻越昆侖山脈進入吐蕃國境。
吐蕃定都於羅些城,但王廷所之地卻在羅些城以西百裏處的高原之上。
眾所周知,羅些城的王城隻是擺設,是一國象征。王廷百官骨子裏還是崇尚一人一馬那種自由自在的草原生活。
高廉心急火燎等了一月有餘,從打點過的王廷近衛口中得知今日正是吐蕃國師阿伽利明王出關的日子,他終於坐不住了,在王廷住處不停踱步。他需要吐蕃能否如期出兵的準確消息,如果真的事不可為,他必須要認真考慮一下陵佑的建議了。
“讓你等了兩日,沒有等著急吧。”任逍遙平淡道。
“沒事,前輩傷勢要緊。”厲天途不動聲色,沉著應對。
任逍遙點頭,自語道:“我經常在這裏觀海,大海無邊無際,波濤洶湧,隻有身在其中方能感受到這方天地的浩瀚和人類的渺小。”
“前輩意境高遠,但厲天途此時所想的隻是掙紮求存而已。”厲天途並未附會任逍遙的話,應對的不卑不亢,實實在在。
任逍遙轉身,目光淩厲地盯著厲天途,訝然道:“不錯,你倒也誠實。”
厲天途迎步走到任逍遙不足一尺之處站立,遙望大海,苦笑道:“前輩,厲天途不同於皇親貴聵和世家子弟,今天能到如此地步實在一言難盡,如果不是守著那份最初之心隻怕早已被江湖洪流所淹沒。”
任逍遙此時才對厲天途的出身有所了解,沉聲道:“好男兒立身處世,自該守住本心。心正則身正,內可養浩然正氣,外可抵邪惡不侵。自古邪不勝正,正是如此。你能到今日之境,絕非偶然。“
厲天途不置可否,依然是抬眼望大海,盡顯無限落寞之意,口中低喃道:“可是,我卻連心愛的女人都保護不了。”
任逍遙不知雲夢蘿天陰絕脈之事,竟誤以為厲天途說的是金陵山之事,笑道:“金陵山中你所作之事江湖無不稱道,雖然最後仰仗高人出手才得以脫困,但你能帶著雲夢蘿在三大頂級江湖勢力的聯手追殺下堅持三天,也足慰平生了。”
厲天途並不解釋,隨口道:“厲天途有一問,請前輩賜教。”
任逍遙淡淡道:“但說無妨。”
“江湖中天榜六聖和地榜十大宗師級高手有何本質區別?”厲天途已是天道七重天初期,武道一途算是登堂入室。但因他一直無師引導,對江湖武學修為劃分並不是十分明確,所以練功時有很多問題在心中懸而未解。
任逍遙沒有直接迴答,而是轉身走到了石台旁,指著靜靜躺在上麵的名劍“問天涯”,緩緩說道:“我這老夥計跟了我三十多年,有感情了,我一直舍他不下,這也是我今日跟刀魔對決落在下風的緣由。我劍意雖然強刀魔很多,但劍氣卻有差距。”
厲天途沒有接話,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
任逍遙接著又道:“目前江湖地榜十大高手中,丁一方、雪千尋和吐蕃的阿伽利明王都早已舍棄了早年佩戴的神兵利器,可謂半步腳跨入了天榜之列。”
厲天途恍然大悟,反問道:“前輩的意思是說舍棄外物正是證道天級的敲門磚?”
任逍遙自嘲道:“連你都能看出來,我卻偏偏走不出這一步。”
“那隻不過是因為前輩心中有情罷了。天榜高手和地榜前三厲天途不敢評判前輩高人走的是有情道或無情道,但為何前輩偏偏要選擇走那無情道。神劍有靈,你認為他是劍他就是劍,正所謂心隨意動。手中有劍,心中也可以無劍;這有劍之手也可當無劍之手。厲天途淺見,不知是對是錯。”
任逍遙沉默不語,似在消耗厲天途所說之話。良久之後整個人氣勢一變,朝厲天途微微點頭,歎息道:“是我入相了。手中有劍無劍皆是虛無,至於有情、無情之道,容我再想想。我要去閉關了。”
任逍遙不走樓梯,來到觀台之上,正要一躍而下,卻忽然想起什麽,迴頭意味深長看了厲天途一眼,輕聲道:“厲小兄,任某以往從未有像此刻般有信心跨過地榜,任逍遙欠你一個人情。”
未待厲天途多言,任逍遙又把目光轉向了靜躺在石台上的“問天涯”道:“我知你與夢飛情同兄弟,還請代我把神劍帶往玄機山莊交由夢飛。”
看著任逍遙如孩童一般自高台一跳,厲天途情不自禁搖頭,自樓梯而下,途遇倪小蝶,讓她代為轉告北冥殤一聲,自己要走了。
一輛馬車,行駛在揚州到益州的官道之上。
擁著雲夢蘿坐在馬車之中的厲天途雙目滿含歉意,柔聲道:“對不起,雲兒,又耽誤了我們半月時間。”
雲夢蘿用雪白的小手捂住了厲天途的嘴巴,笑道:“要不是這次來東海,我怎麽能見到爹爹,了卻了雲兒最後一樁心願。大哥,雲兒還剩這三個多月的時間全都給你,你去哪,雲兒就跟著去哪。”
厲天途把雲夢蘿的小手握在他那寬大的手掌中,輕聲道:“放心吧。我們先去吐蕃羅些城碰碰運氣,實在不行還有昆侖奴阿貴,他有最後的辦法可保你數年生機不絕。這數年時間,足夠我把天道真氣練至九重天。昆侖神殿典籍記載,天道九重天的天道真氣是可以打通天陰絕脈的。”
厲天途也清楚自己所說之話理論上是可能的,但實際上幾乎不能。神殿曆史除了第一代殿主修為達到天道八重天巔峰之外,其他都停留在八重初期或是七重巔峰左右,那虛無縹緲的九重天幾乎是不可能。但為了安慰雲夢蘿他又不得不給自己點燃一些希望之火。
雲夢蘿卻直接把厲天途的話當做了安慰之詞,但她並未反駁,輕輕附聲道:“好吧,那我就等著大哥天道九重天了來救你的雲兒。”說到最後,語氣竟輕快調皮了很多,卻把厲天途的心都要聽碎了。
十日之後,厲天途帶著雲夢蘿在夜來小鎮西上昆侖,過昆侖神殿而不入,直接翻越昆侖山脈進入吐蕃國境。
吐蕃定都於羅些城,但王廷所之地卻在羅些城以西百裏處的高原之上。
眾所周知,羅些城的王城隻是擺設,是一國象征。王廷百官骨子裏還是崇尚一人一馬那種自由自在的草原生活。
高廉心急火燎等了一月有餘,從打點過的王廷近衛口中得知今日正是吐蕃國師阿伽利明王出關的日子,他終於坐不住了,在王廷住處不停踱步。他需要吐蕃能否如期出兵的準確消息,如果真的事不可為,他必須要認真考慮一下陵佑的建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