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城。
金榜懸天,異象紛呈。
“鄉試三元要出來了。”
唿啦一聲,幾乎所有人都屏住唿吸,仰著頭靜靜地看著天穹上的金榜。
不多時,金榜上無數的光影閃爍,龍飛鳳舞的文字交織成華章,憑空浮出金榜,恍若小太陽一般散發著璀璨的光輝。
“轟隆隆!”
下一瞬,無數的文字聚散離合,交織成一個諾大的名字,漫天神唱,齊唿其名。
“甲榜第三名,郭北縣士子寧采臣。”
連續三聲唱名後,寧采臣的名字轟然破碎,化作無數的光羽灑落下來,氤氳霞光,智慧花火,均勻地灑落在府城中每一個居民的頭上,瞬間有一種神清氣爽,念頭通達的舒爽。
刹時間,漫天的光羽降落在江州每一座城池之上,祥雲繚繞,文墨彌漫,惠及萬民。
這種異象卻是唯有鄉試三元方才能夠享有的待遇。
文章中的文氣牽引著浩氣長河,灑落智慧之光,開啟民智。
一時間,整個江州的百姓都感覺心中仿佛被拭去了一層灰霾,耳聰目明,精神百倍。
若是有人以望氣之術縱觀天下,便會發現在同一時間內,所有百姓的靈魂之火都強盛了一絲。
雖然微不可察,但卻是實實在在的提升,足以讓他們在一段時間內精力旺盛,驅逐體內病氣。
聖人之道,惠及萬民。
這也是為什麽所有人都這麽期待三年一度的放榜日的緣故了。
“郭北縣,寧采臣?”
蘇峻仰頭看著這個耳熟能詳的名字,饒有興趣地念叨著。
“鄉試甲榜亞元,金華府士子崔遠。”
漫天神唱中,晶瑩的焰火交織成一卷卷聖賢經書,隱隱約約間仿佛還可以看到浩氣長河的虛影盤旋在崔遠的文章之後。
鍾鼓齊鳴,天降甘霖,聖人經卷,浩氣長存。
諸般異象中,磅礴浩瀚的浩然之氣化作光雨瓢潑而下,形成了綿綿密密的雨幕。
沐浴在光雨下的百姓頓時感覺神清氣爽,皆是興高采烈,議論紛紛。
“我滴乖乖,這陣仗都快趕得上往年的解元氣象了吧?”
“何止是趕得上,簡直就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亞元就這麽大陣仗了,不知道那解元又該是何等氣象?”
諸多士子更是驚愕不已,沒想到眾望所歸的解元熱門崔遠最終隻得了個亞元的位置。
那解元豈不是……?
在這一瞬間,無數人的腸子都快悔青了,尤其是那些曾經親近又疏遠過那位的人。
“不會的,那人的處境,肯定是名落江顧之後了。”
“可是若不是他,那解元還能有誰?”
“馬上唱榜了,一看便知分曉,有什麽好猜測的。”
片刻之後,天穹上又恢複了平靜,憑空懸浮的金榜沒有半點異象,似乎是在醞釀著什麽。
所有人都忍不住屏住唿吸,期待著解元人選的公布。
不知何時。
浩蕩的青冥澄澈純淨,萬裏無雲,恍如一塊碧藍的美玉鑲嵌在極天之上,清亮晶瑩。
貢院中,金陵郡王臉色鐵青,背後神光如輪,接連不斷地催動,卻仿佛被一股浩瀚無垠的氣機鎮壓在心頭,屢次三番張口想要將解元的名字念出,卻始終張口呐呐無言,就好像被點了啞穴一般。
外界的天穹上,金榜忽然無風自動,嘩啦啦的震動中仿佛打開了某個神秘的開關。
“轟隆隆!”
下一瞬,浩浩蕩蕩的浩氣長河憑空從虛空中蜿蜒流淌而出,璀璨的無量光華照耀在整個江州之上,宛如一道橫跨江州的浩蕩銀河,高高地懸掛在天際。
刹時間,天地間仿佛隻剩下一個聲音,那便是浩氣長河流淌的聲音。
江州上下,近百萬的百姓,商賈,世家,官員,士人,神靈……盡皆仰望著這緩緩流淌的浩氣長河。
江州的每一座城池,每一個郡縣,每一個村莊,盡皆失去了天穹,由浩氣長河代替了原本天穹所在的位置。
浩瀚,巍峨,凜然不可侵犯的神聖光輝,光明正大。
“聖人於心之有主者,而決其心德之能全焉。”
不知何時,浩氣長河的深處倏然出現一道高大的身影,手持一篇文章高聲誦讀著。
沒有任何人知道他是什麽時候出現的,仿佛他本來就應該在那個地方,沒有任何道理可言。
不,應該說他就是道理。
不知道什麽時候,誦經之聲嘎然而止,那道身影又悄無聲息地消失不見,仿佛他的存在本來就是個幻覺一般。
天地間尤自迴蕩著他誦讀文章的聲音,還有一聲洪亮清越的宣告:“鄉試甲榜解元,赤鬆縣士子蘇峻。”
話音未落,浩浩蕩蕩的浩氣長河倏然從天際翻卷而下,無邊無垠的白光浩浩蕩蕩地充塞在了天地之間。
字字珠璣的錦繡華章無窮無盡地從浩氣中飄飛而出,一字一句地落在百萬生靈的天靈之上。
浩氣長河,滌蕩江州。
一時間,整個江州不知道有多少人心中忽然生出想要讀書的念頭,不知道多少稚童在浩氣的沾染下忽然開竅,魂靈中縈繞著一絲文華之氣,成為上等的讀書種子。
哪怕是最駑鈍的人,沐浴在這浩氣長河之中,也頓時感覺身體上的沉屙病氣全消,精神百倍。
“感謝解元公。”
“感謝蘇解元。”
“上天保佑解元公平安吉祥,多福多壽。”
……
……
冥冥中,蘇峻仿佛在恍惚間聽到了無數誠摯的祝福和頂禮膜拜的感謝,浩浩蕩蕩的人道念力從不可測的虛空中流淌而出,落入他的識海之中。
貢院中。
浩氣長河滌蕩江州的異象一閃而逝,林學士卻忍不住霍然起身,近乎呢喃地自語道。
“浩氣長河,聖賢誦經,這是狀元之卷方才有的異象,怎麽可能?”
作為國朝唯二的三元及第,林學士對這種異象可謂是再熟悉不過了,正是當初他考中狀元之時所引發的異象。
雖然僅僅隻是局限於江州一地,而不是如蟾宮折桂之時那般普照天下的恢宏異象,但是也足以讓他驚歎的了。
這意味著狀元之才,再加上蘇峻如今連中二元的身份,林學士仿佛看到了國朝第三位三元及第的大儒宗冉冉升起的輝煌。
這簡直就是完美的衣缽傳人,林學士仿佛看到了一段流傳千古的佳話正在上演。
金榜懸天,異象紛呈。
“鄉試三元要出來了。”
唿啦一聲,幾乎所有人都屏住唿吸,仰著頭靜靜地看著天穹上的金榜。
不多時,金榜上無數的光影閃爍,龍飛鳳舞的文字交織成華章,憑空浮出金榜,恍若小太陽一般散發著璀璨的光輝。
“轟隆隆!”
下一瞬,無數的文字聚散離合,交織成一個諾大的名字,漫天神唱,齊唿其名。
“甲榜第三名,郭北縣士子寧采臣。”
連續三聲唱名後,寧采臣的名字轟然破碎,化作無數的光羽灑落下來,氤氳霞光,智慧花火,均勻地灑落在府城中每一個居民的頭上,瞬間有一種神清氣爽,念頭通達的舒爽。
刹時間,漫天的光羽降落在江州每一座城池之上,祥雲繚繞,文墨彌漫,惠及萬民。
這種異象卻是唯有鄉試三元方才能夠享有的待遇。
文章中的文氣牽引著浩氣長河,灑落智慧之光,開啟民智。
一時間,整個江州的百姓都感覺心中仿佛被拭去了一層灰霾,耳聰目明,精神百倍。
若是有人以望氣之術縱觀天下,便會發現在同一時間內,所有百姓的靈魂之火都強盛了一絲。
雖然微不可察,但卻是實實在在的提升,足以讓他們在一段時間內精力旺盛,驅逐體內病氣。
聖人之道,惠及萬民。
這也是為什麽所有人都這麽期待三年一度的放榜日的緣故了。
“郭北縣,寧采臣?”
蘇峻仰頭看著這個耳熟能詳的名字,饒有興趣地念叨著。
“鄉試甲榜亞元,金華府士子崔遠。”
漫天神唱中,晶瑩的焰火交織成一卷卷聖賢經書,隱隱約約間仿佛還可以看到浩氣長河的虛影盤旋在崔遠的文章之後。
鍾鼓齊鳴,天降甘霖,聖人經卷,浩氣長存。
諸般異象中,磅礴浩瀚的浩然之氣化作光雨瓢潑而下,形成了綿綿密密的雨幕。
沐浴在光雨下的百姓頓時感覺神清氣爽,皆是興高采烈,議論紛紛。
“我滴乖乖,這陣仗都快趕得上往年的解元氣象了吧?”
“何止是趕得上,簡直就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亞元就這麽大陣仗了,不知道那解元又該是何等氣象?”
諸多士子更是驚愕不已,沒想到眾望所歸的解元熱門崔遠最終隻得了個亞元的位置。
那解元豈不是……?
在這一瞬間,無數人的腸子都快悔青了,尤其是那些曾經親近又疏遠過那位的人。
“不會的,那人的處境,肯定是名落江顧之後了。”
“可是若不是他,那解元還能有誰?”
“馬上唱榜了,一看便知分曉,有什麽好猜測的。”
片刻之後,天穹上又恢複了平靜,憑空懸浮的金榜沒有半點異象,似乎是在醞釀著什麽。
所有人都忍不住屏住唿吸,期待著解元人選的公布。
不知何時。
浩蕩的青冥澄澈純淨,萬裏無雲,恍如一塊碧藍的美玉鑲嵌在極天之上,清亮晶瑩。
貢院中,金陵郡王臉色鐵青,背後神光如輪,接連不斷地催動,卻仿佛被一股浩瀚無垠的氣機鎮壓在心頭,屢次三番張口想要將解元的名字念出,卻始終張口呐呐無言,就好像被點了啞穴一般。
外界的天穹上,金榜忽然無風自動,嘩啦啦的震動中仿佛打開了某個神秘的開關。
“轟隆隆!”
下一瞬,浩浩蕩蕩的浩氣長河憑空從虛空中蜿蜒流淌而出,璀璨的無量光華照耀在整個江州之上,宛如一道橫跨江州的浩蕩銀河,高高地懸掛在天際。
刹時間,天地間仿佛隻剩下一個聲音,那便是浩氣長河流淌的聲音。
江州上下,近百萬的百姓,商賈,世家,官員,士人,神靈……盡皆仰望著這緩緩流淌的浩氣長河。
江州的每一座城池,每一個郡縣,每一個村莊,盡皆失去了天穹,由浩氣長河代替了原本天穹所在的位置。
浩瀚,巍峨,凜然不可侵犯的神聖光輝,光明正大。
“聖人於心之有主者,而決其心德之能全焉。”
不知何時,浩氣長河的深處倏然出現一道高大的身影,手持一篇文章高聲誦讀著。
沒有任何人知道他是什麽時候出現的,仿佛他本來就應該在那個地方,沒有任何道理可言。
不,應該說他就是道理。
不知道什麽時候,誦經之聲嘎然而止,那道身影又悄無聲息地消失不見,仿佛他的存在本來就是個幻覺一般。
天地間尤自迴蕩著他誦讀文章的聲音,還有一聲洪亮清越的宣告:“鄉試甲榜解元,赤鬆縣士子蘇峻。”
話音未落,浩浩蕩蕩的浩氣長河倏然從天際翻卷而下,無邊無垠的白光浩浩蕩蕩地充塞在了天地之間。
字字珠璣的錦繡華章無窮無盡地從浩氣中飄飛而出,一字一句地落在百萬生靈的天靈之上。
浩氣長河,滌蕩江州。
一時間,整個江州不知道有多少人心中忽然生出想要讀書的念頭,不知道多少稚童在浩氣的沾染下忽然開竅,魂靈中縈繞著一絲文華之氣,成為上等的讀書種子。
哪怕是最駑鈍的人,沐浴在這浩氣長河之中,也頓時感覺身體上的沉屙病氣全消,精神百倍。
“感謝解元公。”
“感謝蘇解元。”
“上天保佑解元公平安吉祥,多福多壽。”
……
……
冥冥中,蘇峻仿佛在恍惚間聽到了無數誠摯的祝福和頂禮膜拜的感謝,浩浩蕩蕩的人道念力從不可測的虛空中流淌而出,落入他的識海之中。
貢院中。
浩氣長河滌蕩江州的異象一閃而逝,林學士卻忍不住霍然起身,近乎呢喃地自語道。
“浩氣長河,聖賢誦經,這是狀元之卷方才有的異象,怎麽可能?”
作為國朝唯二的三元及第,林學士對這種異象可謂是再熟悉不過了,正是當初他考中狀元之時所引發的異象。
雖然僅僅隻是局限於江州一地,而不是如蟾宮折桂之時那般普照天下的恢宏異象,但是也足以讓他驚歎的了。
這意味著狀元之才,再加上蘇峻如今連中二元的身份,林學士仿佛看到了國朝第三位三元及第的大儒宗冉冉升起的輝煌。
這簡直就是完美的衣缽傳人,林學士仿佛看到了一段流傳千古的佳話正在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