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院中。


    天光照魁閣,暈光生明輝。


    司馬學政等一眾考官以及金陵郡王,小明王朱慈烺等人分列而坐,聚精會神地盯著上首的林學士。


    絲絲縷縷的氣息從眾人身上散發出來,淵深似海,身如日月,光華璀璨,交織成雲。


    上首的案幾上,鋪展開一張長九尺,寬三尺的金榜,紋飾著張牙舞爪的蟠龍,華貴威嚴。


    林學士手持金筆,潑墨揮毫,在其中寫下一個個龍飛鳳舞的大字,卻是一個個的人名。


    學士填金榜,士子翹首望。


    隨著一個個名字填入其中,暈光生彩,文氣飄香,蟾宮桂影,呦呦鹿鳴,諸般異象。


    不多時,林學士填完最後一個人名,擲筆而笑,道:“江州文華鼎盛啊,郡王,鎮國公,請吧。”


    小明王朱慈烺,國爵一等鎮國公,新任江州軍統帥,人稱明帥。


    說著,林學士從腰間摘下自己的主考官印,輕輕地按在金榜上,一個鮮紅的印記躍然紙上。


    “好。”


    “自當如此。”


    金陵郡王和小明王見此也不猶豫,當即走上前來,一一用印。


    文武官印,神靈印璽落下,朝廷森嚴的律令之力頓時從天而降,籠罩在金榜上,倏而化作一道金芒衝天而起,破空而去。


    眾人見此也不意外,金榜題名,上奏朝廷那是題中應有之義。


    不多時,一道金芒複又從法網中垂落下來,沛然的偉力悄無聲息地籠罩在金榜之上。


    “準!”


    一個金口玉言,口銜天憲的尊貴聲音淡淡地傳出,金榜頓時生出極為玄妙的變化。


    一個個人名憑空浮起,明光生輝,濃鬱的文氣交織成一篇篇璀璨的錦繡華章,呈於諸子聖賢的神像之前,歸於浩氣長河之中。


    士子獻文,聖賢閱卷。


    “好了。”


    做完這一切,林學士方才收迴目光,寬袖一卷,伸手道:“郡王,可以張榜了。”


    “是。”


    金陵郡王聞言淡淡應諾,伸手一招,金榜上頓時飛出一道虛影落入祂背後的神光之中,諸神盟約散發著浩瀚的偉力,連接在製度森嚴的法網之上。


    與此同時,金陵郡王心念一動,背後璀璨的神光中顯出細細密密的篆文,江州神靈的名諱蜿蜒流動間傳來一聲聲恭謹的見禮之聲。


    “下神郭北城隍/赤鬆城隍/臨城城隍……拜見金陵郡王。”


    金陵郡王聞言點了點頭,麵無表情地說道:“諸神聽令:張榜!”


    “諾!”


    話音剛落,一道道源深如海的氣息頓時從江州各處城池中衝天而起,璀璨的神光遍照江州地域。


    金光輝煌,霞光萬道。


    …………


    蘇峻獨坐在後山高台,鬆濤陣陣,鋪陳在腳下。


    天光之下,金芒映碧針,波濤起伏,隨風傳來陣陣清香。


    自從小白狐走後,蘇峻發現自己是越發地孤寂了。


    倏然,蘇峻心中一動,從定境中睜開眼睛,口中喃喃道:“放榜了。”


    話音未落,異象紛呈。


    轟隆隆的響動如雷神擊鼓,延綿不絕,旋即天地間仿佛忽然一黯,似乎連煌煌大日都要為這光耀的時刻而退避三舍一般。


    仔細看去,才發現原來是一道璀璨奪目的金光從貢院中升騰而起,太過璀璨的光芒連驕陽大日的光輝都被比了下去。


    光輝璀璨到了極致,反而讓人生出一種黯淡的感覺來。


    金光烈焰,迎風一晃便化作一道金榜,高百丈,寬二十丈,在諸般異象中徐徐拉開。


    金榜懸於天穹上,天子訓旨,聖人之言,蟾宮桂影,呦呦鹿鳴,諸般異象紛呈,大放光明。


    絲絲縷縷的文氣從金榜中垂落天穹,凝結成天花亂墜,落到地上湧現金蓮,錦繡華章,青雲華蓋,霞光萬道,瑞彩千條。


    在這一刻,不但是江州,府城,普天之下諸多州郡,幾乎每一個地方都是萬人空巷,翹首以盼。


    放榜之日,天下盛事。


    往日裏繁忙喧鬧的街市中,黑壓壓的人群盡皆仰望著天穹上的金榜,緊張,期待的氣氛不知不覺地渲染開來,哪怕是跟科舉沒有半點關係的尋常老百姓也不由自主地把心提了起來。


    相對比傳承隱秘的神魂修士和被世家大族壟斷的武道之路,讀書,參加科舉幾乎已經是尋常寒門子弟唯一的出路。


    也正是如此,擁有廣泛的群眾基礎的儒門士子,方才擁有如此的殊榮和聲勢。


    操縱輿論的權柄也因此落入士林的手中,正所謂口誅筆伐,殺人誅心,莫過於此。


    “刷!”


    萬眾矚目之中,金榜上暈光生彩,一個鬥大的名字從金榜上浮空而起,旋即化作一道流光如煙花般綻放在天穹,轟隆隆地作響。


    “鄉試乙榜第二百九十七名,赤鬆縣士子江顧。”


    刹時間,江州各地的城池上空都同時浮現金榜,念誦著中舉士子的名諱。


    城南,一處酒樓中,一個青年士子聞言瞬間蹦了起來,喜不自勝,哈哈大笑道:“是我,我就是江顧,我中舉啦!”


    此時,城中各處酒樓茶館中坐滿了等待發榜的士子。


    江顧率先奪得頭彩,雖然隻是乙榜末名,卻也足以讓人羨慕嫉妒恨,投以複雜難明的眼神了。


    “恭喜江兄。”


    “江生高才,高中乃意料之中,實至名歸啊。”


    一時間,恭賀之聲不絕於耳,新晉的江舉人頓時成了人群中的中心,焦點人物。


    不多時,轟隆隆地巨響震徹雲霄,一個個中舉士子的名諱聲傳江州萬裏地域,一朝成名天下知。


    “乙榜第六十三名,赤鬆縣士子陳潔南。”


    聽幽小築,後山。


    蘇峻從容端坐,臉上流露出一絲莫名的情緒,眸中泛笑。


    當初蘇峻初入府城,第一次參加文會之時結伴同行的六七位士子,除了他以外居然有兩人一路從院試殺入鄉試,得中舉人功名。


    雖然早已疏於聯絡,但是對於自己轉生以來第一次交際的士子能夠有所成就,蘇峻心中還是頗為歡喜的。


    不多時,天穹上轟隆隆的響動停歇了幾分,無數的文氣交織成錦繡華章,天花亂墜,青雲華蓋,麒麟獻瑞等諸般異象。


    “接下來才是重頭戲。”


    一路聽來,榜上無名的蘇峻並不著急,從容淡定,等待著甲榜唱名的結果。


    鄉試中,乙榜二百九十七名新晉舉人已經通通唱名完畢。


    接下來就是重中之重的三鼎甲,尤其是解元的歸屬,更是牽動著無數的人心。


    所有的士子,百姓議論紛紛,猜測著自己心中的解元人選。


    其中最眾望所歸的,便是崔遠崔玉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聊齋之證仙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嚶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嚶熊並收藏聊齋之證仙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