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貢院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魁閣。
魁閣四角攢尖,殿脊疊澀四層出簷,翹起的翼角如鳥似翼,如翼似飛,莊嚴肅穆。
魁閣乃是供奉諸子聖賢的地方,充斥著如淵如海的浩然正氣,氤氳的文氣演繹著聖賢道理,字字珠璣,大放光明。
除了無數璀璨的文氣交織而成的華章,更有白鹿獻瑞,麒麟負書等異象。
“嗯?”
蘇峻看向魁閣,頓覺有一種沉甸甸的氣勢籠罩下來,規矩方正,浩大光明,讓人不由生出“慎獨”之心,不敢越雷池半步。
“公子請跟我來,號舍在這邊。”
領路的府兵態度溫和,雖然麵無表情,話語中卻不乏恭敬之意,溫聲細語。
蘇峻垂下眼簾,擋住眸中的異色,微微頷首,默然不語地跟在府兵身後,向著北邊的號舍走去。
號舍緊挨著魁閣,乃是出三簷硬山卷棚頂的格局。
雖然簡陋,卻自有一番莊嚴肅穆的氣場,整潔,森嚴。
“公子,你的位置在這裏。”
在府兵的指引下,蘇峻很快找到自己的號舍,略一打量,蘇峻不由大感滿意。
“不錯。”
整個號舍雖然不大,僅有高六尺、深四尺、寬三尺的狹小空間。以磚牆相隔。
一張案幾白天為案,夜間為床,身處其中不乏憋悶之感,但是勝在打幹淨整潔,一塵不染。
號門背風,不需要承擔雨打風吹的折磨。
況且這處號舍案上已經備下筆墨紙硯,角落裏還貼心地放著一個花瓶,裏麵插著一截開滿桃花的桃枝,暗香浮動,沁人心脾。
“真不錯!”
蘇峻穩穩當當坐下,再次讚歎一聲,心知這是有人對自己特別關照的緣故。
要知道在他的記憶裏,考子參加科考,號舍中的講究可不少。
運氣最差的便是分到了“糞號”,也就是靠近放置於號巷尾部的糞桶的號舍。
那家夥,身處其中,臭味彌漫,簡直令人窒息。
坐在這個糞桶附近的考生那簡直就是倒了八輩子的大黴了。
據說曾經有位才華橫溢的考生,就因為坐在巷尾的“糞號”而受到影響,被熏得頭暈眼花,無法考試。
三場過後,不但沒有考中,還生了一場大病,差點丟了性命。
就算沒有分到糞號,若是分到了老號舍那也是夠嗆的。
老號舍年久失修,陰暗潮濕破舊,臭蟲、老鼠、蚊蠅特別多,甚至還發生過考子在考試過程中被毒蛇咬死的事故。
所以看似簡單的一場考舉,其中的門道卻是多不勝數,進入貢院僅僅隻是第一步。
更嚴峻的考驗還是要如何度過接下來的漫長考試。
根據朝廷的製度,院試,鄉試,會試皆是分為三場。
不過與前世不同的是,大萌王朝的院試是從八月初九開始,每場一天,共三天三夜,被稱之為秋閨。
而鄉試則是在初春時節,每場三天兩夜,共九天六夜,被稱之為春閨,與前世恰好相反。
但是無論前世今生,對於考子而言,考場的挑戰從進門前就開始了。
秋閨還好,隻不過是金華府的數千考子。
在春閨時,整個江州的考子雲集到金華府,常常達到一兩萬人,在一夜之間連點名入闈往往做不到。
由於考子人數太多,秩序也遠不如秋閨那般好維護,貢院門外時有擁擠混亂之事發生,考子在此過程中跌傷那是常有的事。
蘇峻前世在看《明齋小識》之時,便看過這樣的記載。
初八日天氣微涼,人悉兼衣。及明午暴熱,日如火炙,甚於三伏,又旁置紅爐,後疊衣服,遂致兩眼昏懵,氣不能出。
至二場以單衣進,十一夜半,大雨忽來,陡然寒冷,體僵齒戰……
說的就是這年鄉試,有位考生第一場進場時天氣還比較涼,所以他穿了厚衣服進場,但第二天突然暴熱,熱得兩眼昏花。
於是到第二場進場時,他就穿了單衣進去了,沒想到晚上天又下起雨來,又凍得要死。
無論前世今生,翻開史書就會發現,每次的科舉考試都是一部心酸史。
所以蘇峻對於自己的待遇,已經是十分滿意了。
若非有人關照,恐怕處境還要比如今艱辛十倍不止。
…………
魁閣。
青磚鋪地,白玉圍欄,透過窗欞,可以居高臨下地俯瞰到整個號舍,人頭攢動的考子一覽無遺。
本科學政司馬睿端坐在黃梨太師椅上,不苟言笑,神色冷峻。
他的身後便是高高的神龕,裏麵供奉著聖賢之像,彌漫著浩然正氣,規矩森嚴,教化天下。
其他同考官,內外簾官則分坐下首,眼觀鼻,鼻觀心,全場死寂無聲,落針可聞。
“吱呀。”
忽然,都尉王超從外麵走了進來,鬢角微霜,頭戴七寶鎏金盔,身披九吞八乍麒麟甲,腰懸玄鐵龍雀鳴鴻刀,氣度沉穩,威風凜凜。
“司馬大人。”
王都尉和學政司馬睿打了個招唿後便徑直落座,淵渟嶽峙,氣血狼煙。
“嗯。”
司馬學政微微頷首,旋即拱手施禮,道:“院試馬上開始,貢院即將落鎖,有請崔尚書。”
話音未落,浩氣之中大放光明,重重疊疊的煙雲中一位三柳長須的中年文士踏空而至。
“學政大人請了。”
中年文士身後神光爍爍,凝成光輪,卻是一尊神靈真身,對著司馬學政拱手施禮。
“崔前輩請了。”
司馬學政不敢怠慢,連忙起身見禮,語氣恭謹。
這尊神靈姓崔,乃是前朝名相,生前官至禮部尚書,兼任文壇盟主,德高望重。
死後得天子赦封,位列神靈尊位,算起來司馬學政還是他的晚輩呢。
士林之中最重的便是規矩尊卑,司馬學政又豈敢怠慢?
不過這也就是儒門前輩死後封神,若是其他鬼神在場,司馬學政可就沒有這麽客氣了。
傳聞在大萌王朝前期,天下神靈大多都是以鬼神赦封或者天生地袛神靈。
那時候,儒門官員可沒少跟神靈們發生爭執,那是一點麵子都不給,見麵就懟,針鋒相對。
甚至還發生過監考神靈被學政大宗師當場嗬斥,以無窮浩然正氣打落神位,誅滅在貢院之中的事情。
直到後來大萌天子大肆赦封儒門,諸多大儒紛紛死後封神,由祂們主持科舉監考之事,這種慘劇才逐漸平息了下來。
魁閣四角攢尖,殿脊疊澀四層出簷,翹起的翼角如鳥似翼,如翼似飛,莊嚴肅穆。
魁閣乃是供奉諸子聖賢的地方,充斥著如淵如海的浩然正氣,氤氳的文氣演繹著聖賢道理,字字珠璣,大放光明。
除了無數璀璨的文氣交織而成的華章,更有白鹿獻瑞,麒麟負書等異象。
“嗯?”
蘇峻看向魁閣,頓覺有一種沉甸甸的氣勢籠罩下來,規矩方正,浩大光明,讓人不由生出“慎獨”之心,不敢越雷池半步。
“公子請跟我來,號舍在這邊。”
領路的府兵態度溫和,雖然麵無表情,話語中卻不乏恭敬之意,溫聲細語。
蘇峻垂下眼簾,擋住眸中的異色,微微頷首,默然不語地跟在府兵身後,向著北邊的號舍走去。
號舍緊挨著魁閣,乃是出三簷硬山卷棚頂的格局。
雖然簡陋,卻自有一番莊嚴肅穆的氣場,整潔,森嚴。
“公子,你的位置在這裏。”
在府兵的指引下,蘇峻很快找到自己的號舍,略一打量,蘇峻不由大感滿意。
“不錯。”
整個號舍雖然不大,僅有高六尺、深四尺、寬三尺的狹小空間。以磚牆相隔。
一張案幾白天為案,夜間為床,身處其中不乏憋悶之感,但是勝在打幹淨整潔,一塵不染。
號門背風,不需要承擔雨打風吹的折磨。
況且這處號舍案上已經備下筆墨紙硯,角落裏還貼心地放著一個花瓶,裏麵插著一截開滿桃花的桃枝,暗香浮動,沁人心脾。
“真不錯!”
蘇峻穩穩當當坐下,再次讚歎一聲,心知這是有人對自己特別關照的緣故。
要知道在他的記憶裏,考子參加科考,號舍中的講究可不少。
運氣最差的便是分到了“糞號”,也就是靠近放置於號巷尾部的糞桶的號舍。
那家夥,身處其中,臭味彌漫,簡直令人窒息。
坐在這個糞桶附近的考生那簡直就是倒了八輩子的大黴了。
據說曾經有位才華橫溢的考生,就因為坐在巷尾的“糞號”而受到影響,被熏得頭暈眼花,無法考試。
三場過後,不但沒有考中,還生了一場大病,差點丟了性命。
就算沒有分到糞號,若是分到了老號舍那也是夠嗆的。
老號舍年久失修,陰暗潮濕破舊,臭蟲、老鼠、蚊蠅特別多,甚至還發生過考子在考試過程中被毒蛇咬死的事故。
所以看似簡單的一場考舉,其中的門道卻是多不勝數,進入貢院僅僅隻是第一步。
更嚴峻的考驗還是要如何度過接下來的漫長考試。
根據朝廷的製度,院試,鄉試,會試皆是分為三場。
不過與前世不同的是,大萌王朝的院試是從八月初九開始,每場一天,共三天三夜,被稱之為秋閨。
而鄉試則是在初春時節,每場三天兩夜,共九天六夜,被稱之為春閨,與前世恰好相反。
但是無論前世今生,對於考子而言,考場的挑戰從進門前就開始了。
秋閨還好,隻不過是金華府的數千考子。
在春閨時,整個江州的考子雲集到金華府,常常達到一兩萬人,在一夜之間連點名入闈往往做不到。
由於考子人數太多,秩序也遠不如秋閨那般好維護,貢院門外時有擁擠混亂之事發生,考子在此過程中跌傷那是常有的事。
蘇峻前世在看《明齋小識》之時,便看過這樣的記載。
初八日天氣微涼,人悉兼衣。及明午暴熱,日如火炙,甚於三伏,又旁置紅爐,後疊衣服,遂致兩眼昏懵,氣不能出。
至二場以單衣進,十一夜半,大雨忽來,陡然寒冷,體僵齒戰……
說的就是這年鄉試,有位考生第一場進場時天氣還比較涼,所以他穿了厚衣服進場,但第二天突然暴熱,熱得兩眼昏花。
於是到第二場進場時,他就穿了單衣進去了,沒想到晚上天又下起雨來,又凍得要死。
無論前世今生,翻開史書就會發現,每次的科舉考試都是一部心酸史。
所以蘇峻對於自己的待遇,已經是十分滿意了。
若非有人關照,恐怕處境還要比如今艱辛十倍不止。
…………
魁閣。
青磚鋪地,白玉圍欄,透過窗欞,可以居高臨下地俯瞰到整個號舍,人頭攢動的考子一覽無遺。
本科學政司馬睿端坐在黃梨太師椅上,不苟言笑,神色冷峻。
他的身後便是高高的神龕,裏麵供奉著聖賢之像,彌漫著浩然正氣,規矩森嚴,教化天下。
其他同考官,內外簾官則分坐下首,眼觀鼻,鼻觀心,全場死寂無聲,落針可聞。
“吱呀。”
忽然,都尉王超從外麵走了進來,鬢角微霜,頭戴七寶鎏金盔,身披九吞八乍麒麟甲,腰懸玄鐵龍雀鳴鴻刀,氣度沉穩,威風凜凜。
“司馬大人。”
王都尉和學政司馬睿打了個招唿後便徑直落座,淵渟嶽峙,氣血狼煙。
“嗯。”
司馬學政微微頷首,旋即拱手施禮,道:“院試馬上開始,貢院即將落鎖,有請崔尚書。”
話音未落,浩氣之中大放光明,重重疊疊的煙雲中一位三柳長須的中年文士踏空而至。
“學政大人請了。”
中年文士身後神光爍爍,凝成光輪,卻是一尊神靈真身,對著司馬學政拱手施禮。
“崔前輩請了。”
司馬學政不敢怠慢,連忙起身見禮,語氣恭謹。
這尊神靈姓崔,乃是前朝名相,生前官至禮部尚書,兼任文壇盟主,德高望重。
死後得天子赦封,位列神靈尊位,算起來司馬學政還是他的晚輩呢。
士林之中最重的便是規矩尊卑,司馬學政又豈敢怠慢?
不過這也就是儒門前輩死後封神,若是其他鬼神在場,司馬學政可就沒有這麽客氣了。
傳聞在大萌王朝前期,天下神靈大多都是以鬼神赦封或者天生地袛神靈。
那時候,儒門官員可沒少跟神靈們發生爭執,那是一點麵子都不給,見麵就懟,針鋒相對。
甚至還發生過監考神靈被學政大宗師當場嗬斥,以無窮浩然正氣打落神位,誅滅在貢院之中的事情。
直到後來大萌天子大肆赦封儒門,諸多大儒紛紛死後封神,由祂們主持科舉監考之事,這種慘劇才逐漸平息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