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太監拿著陸允中的折子,馬不停蹄來到禦書房,抬頭便見崇禎埋在兩堆厚厚的奏折,全身心的投入,左右兩個侍女伺候著。
小太監不敢聲張,低著腦袋輕手輕腳走上前,跪拜道:“啟奏皇上,有杭州知府陸允中的折子。”
崇禎抬起頭,稚氣未脫的少年臉,眉宇間的神色異常凝重,與他這個無憂無慮的年紀,顯得格格不入。見小太監雙手托著折子,崇禎隨口道:“放著吧!”
“喳!”小太監將陸允中的折子放在文案上,隨後,退了幾步,退出禦書房。
自從崇禎當了皇帝,接手天啟皇帝的爛攤子,他便一改天啟皇帝二十年不上朝的壞規矩,重振朝綱,誓要做一個有作為、有理想抱負,受萬民擁戴的明君。為此,崇禎定下目標,先從審批奏折開始。
在古代,信息並不發達的年代,作為一國之君,若想掌握天下大勢,就得依靠地方官員,以寫折子的方式,向皇上匯報地方法治、地方民情,以備皇上賞閱,總覽朝局。所以,小小的折子,承載著一個國度運轉。若想國度運轉的順利,沿著正軌運轉,明君必不可少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是昏君,再多的折子得不到英明果斷的處理,也是廢紙一張。當然,折子是官員呈上去的,它的真實性還需君王明察。倘若,一味地相信官員寫的折子,沒有取證考察。那麽,那些犯事的官員為了逃脫罪名,定會結黨營私,以重金賄賂同僚幫忙寫折子,蒙蔽皇上的眼睛。
然而,審批折子是一件非常繁瑣的工作。這天下之大,每天從文武百官那裏,收集到的折子,至少有兩百件。如果以審批一個折子加處理,按十分鍾計算,兩百件就是兩千分鍾,滿打滿算一天一夜審批不完。除此之外,還有一些事關軍情的折子,皇上還需召開議事,商討退敵之策。畢竟,皇上也是人,和常人一樣,需要吃飯、睡覺。這一天天,把時間花在折子上,遲早會累死。這就不足為奇,為何古代的皇上絕大多數活不過四十歲,那是因為審批折子不僅傷腦筋,還浪費了皇上休息的時間。在古代,但凡有著明君著稱的皇帝,一天至少八個時辰在審批折子,通宵達旦那是家常便飯,可想而知,千古明君也是需要付出代價的。
當然,皇上一天審批不了兩百件折子,就會找幫手。想當年朱元璋打天下,仗著他是農民出身,身強體壯,他認為審批折子就應該是皇帝親力親為,用不著做臣子的幫忙。因為天下是老朱家的,朱元璋害怕那些做臣子的審批折子,會在折子上做文章,誤了天下。折子,事關天下風雲,其中奧妙之處在與防微杜漸,就像人的身體,如果有一天突然覺得頭昏腦漲吃不下飯,就該去醫院好好檢查,千萬別拖著,沒準會隱藏什麽大病,給身體帶來致命的威脅。折子,也一樣,它就像隱藏在身上的病種,有些病種微不足道對江山社稷無害。然而,有些病種卻是毒瘤,一旦發現若不提早摘除,任由毒瘤瘋長,其後果不堪設想。
朱元璋深知打來的江山,來之不易。管理這片江山,其不易更是不易中的不易。為此,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初,便殺了徐達、常遇春一幹人等,開國元勳。朱元璋這麽做,也是為了老朱家的天下,害怕這些開國元勳密謀造反。因為朱元璋出身農民,身份地位不比那些名門望族,他的皇位是搶來的,他搶了元朝,別人也可以效仿,搶他的皇位。可能是深深意識到這一點,朱元璋十分看重皇權,容不得一丁點皇權落到別人手中。就連審批折子,本屬君臣同心同德,他也不許臣子摻和。
然而,朱元璋隻審批了兩個月折子,終於熬不住每天三百件折子審批,累得快要吐血,就連睡覺、吃飯的時間也被耽擱了。體會到審批折子,是一件苦差事,朱元璋終於妥協了,設內閣,選宰輔。
明朝的宰輔相當唐朝的宰相,然而,朱元璋是一個人性極度扭曲的變態皇帝。他一邊設內閣,允許宰輔協助他審批折子,卻又不放心宰輔仗著審批折子大攬朝權。所以,朱元璋選了五個宰輔,官居一品,卻分等級,分首任、次任、三任,以此類推。除此之外,每個宰輔都要安排一兩個輔差官,就是宰輔的秘書、後勤,如此一來,便組成了龐大的內閣,專門負責皇帝的奏折。宰輔是朝中,唯一可以審批百官奏折的官員。那麽問題就來了,百官有權互相監督,寫折子參劾對方的過錯,卻不敢參劾宰輔。因為他們寫的折子,往往會落到宰輔的手中。甚至,宰輔還有審批完折子,直接作出處理的權利。考慮到宰輔日後,無人遏製,朱元璋在設立內閣的基礎上,成立了錦衣衛,專門對付這些百官不敢輕易招惹的宰輔。錦衣衛相當於皇上的貼身保鏢,除了保護皇上,還擁有最高的法治,專門處理朝中一品大臣,那些位高權重的宰輔。除了皇上可以統領錦衣衛,到了明朝中期,錦衣衛內部產生了分歧,為了遏製雙方,不知又是哪個皇帝受朱元璋托夢,又劃分了錦衣衛東廠、西廠。到了天啟年間,東廠和朝中大臣結成東林黨,西廠便是魏忠賢和客氏陷害忠良的工具。
天啟皇帝駕崩後,留給崇禎的爛攤子,便是以魏忠賢為首的西廠繼續禍國殃民,以及東林黨被魏忠賢迫害所剩不多的朝中忠臣,還有剛從福建調迴京城的平王朱由晟。崇禎當了皇帝,從一個稚氣未脫的少年,仿佛一夜之間,成了萬人敬仰的皇帝,時逢人生最高鼎峰,內心的喜悅與激動,是不言而喻的,也是別人無法體會的。帶著一股激情,崇禎便養成了聞雞起舞、挑燈批奏折的習慣,從此踏上不一樣的人生,肩負帝王家的興衰,已將這份使命刻骨銘心似的,刻在腦海裏。
然而,持續兩個多月的激情,從他登上皇位的那一刻,他就已經感受到安置在身邊,一顆不定時的炸彈,隨時都有可能威脅他的生命。此人,不是別人,正是魏忠賢。
還記得,天啟皇帝臨終時囑托他,說滿朝文武,惟忠賢可堪大任也。也不知道,天啟皇帝是不是喜歡木雕,喜歡上癮,連腦袋也是木頭雕的。當然,天啟皇帝說這句話,也有一定的道理,魏忠賢敢於殺戮,手段殘忍,在陷害忠良的同時,的確起到震懾百官的作用。如果,他把這股狠勁發揮在治理朝綱,而不是為了攬權,或許天下還有生機。然而,魏忠賢畢竟是被天啟皇帝寵壞的,崇禎當了皇帝,不受控製,魏忠賢若想繼續獨攬朝權威脅百官看他的臉色行事,那就必須給新皇帝一點顏色瞧瞧。隻可惜,崇禎不似天啟皇帝榆木腦袋,老朱家的江山經曆兩百年的衰落,到了崇禎手裏,再這麽衰下去,遲早會完蛋。這也是崇禎洞觀天下,先明之處。
小太監不敢聲張,低著腦袋輕手輕腳走上前,跪拜道:“啟奏皇上,有杭州知府陸允中的折子。”
崇禎抬起頭,稚氣未脫的少年臉,眉宇間的神色異常凝重,與他這個無憂無慮的年紀,顯得格格不入。見小太監雙手托著折子,崇禎隨口道:“放著吧!”
“喳!”小太監將陸允中的折子放在文案上,隨後,退了幾步,退出禦書房。
自從崇禎當了皇帝,接手天啟皇帝的爛攤子,他便一改天啟皇帝二十年不上朝的壞規矩,重振朝綱,誓要做一個有作為、有理想抱負,受萬民擁戴的明君。為此,崇禎定下目標,先從審批奏折開始。
在古代,信息並不發達的年代,作為一國之君,若想掌握天下大勢,就得依靠地方官員,以寫折子的方式,向皇上匯報地方法治、地方民情,以備皇上賞閱,總覽朝局。所以,小小的折子,承載著一個國度運轉。若想國度運轉的順利,沿著正軌運轉,明君必不可少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是昏君,再多的折子得不到英明果斷的處理,也是廢紙一張。當然,折子是官員呈上去的,它的真實性還需君王明察。倘若,一味地相信官員寫的折子,沒有取證考察。那麽,那些犯事的官員為了逃脫罪名,定會結黨營私,以重金賄賂同僚幫忙寫折子,蒙蔽皇上的眼睛。
然而,審批折子是一件非常繁瑣的工作。這天下之大,每天從文武百官那裏,收集到的折子,至少有兩百件。如果以審批一個折子加處理,按十分鍾計算,兩百件就是兩千分鍾,滿打滿算一天一夜審批不完。除此之外,還有一些事關軍情的折子,皇上還需召開議事,商討退敵之策。畢竟,皇上也是人,和常人一樣,需要吃飯、睡覺。這一天天,把時間花在折子上,遲早會累死。這就不足為奇,為何古代的皇上絕大多數活不過四十歲,那是因為審批折子不僅傷腦筋,還浪費了皇上休息的時間。在古代,但凡有著明君著稱的皇帝,一天至少八個時辰在審批折子,通宵達旦那是家常便飯,可想而知,千古明君也是需要付出代價的。
當然,皇上一天審批不了兩百件折子,就會找幫手。想當年朱元璋打天下,仗著他是農民出身,身強體壯,他認為審批折子就應該是皇帝親力親為,用不著做臣子的幫忙。因為天下是老朱家的,朱元璋害怕那些做臣子的審批折子,會在折子上做文章,誤了天下。折子,事關天下風雲,其中奧妙之處在與防微杜漸,就像人的身體,如果有一天突然覺得頭昏腦漲吃不下飯,就該去醫院好好檢查,千萬別拖著,沒準會隱藏什麽大病,給身體帶來致命的威脅。折子,也一樣,它就像隱藏在身上的病種,有些病種微不足道對江山社稷無害。然而,有些病種卻是毒瘤,一旦發現若不提早摘除,任由毒瘤瘋長,其後果不堪設想。
朱元璋深知打來的江山,來之不易。管理這片江山,其不易更是不易中的不易。為此,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初,便殺了徐達、常遇春一幹人等,開國元勳。朱元璋這麽做,也是為了老朱家的天下,害怕這些開國元勳密謀造反。因為朱元璋出身農民,身份地位不比那些名門望族,他的皇位是搶來的,他搶了元朝,別人也可以效仿,搶他的皇位。可能是深深意識到這一點,朱元璋十分看重皇權,容不得一丁點皇權落到別人手中。就連審批折子,本屬君臣同心同德,他也不許臣子摻和。
然而,朱元璋隻審批了兩個月折子,終於熬不住每天三百件折子審批,累得快要吐血,就連睡覺、吃飯的時間也被耽擱了。體會到審批折子,是一件苦差事,朱元璋終於妥協了,設內閣,選宰輔。
明朝的宰輔相當唐朝的宰相,然而,朱元璋是一個人性極度扭曲的變態皇帝。他一邊設內閣,允許宰輔協助他審批折子,卻又不放心宰輔仗著審批折子大攬朝權。所以,朱元璋選了五個宰輔,官居一品,卻分等級,分首任、次任、三任,以此類推。除此之外,每個宰輔都要安排一兩個輔差官,就是宰輔的秘書、後勤,如此一來,便組成了龐大的內閣,專門負責皇帝的奏折。宰輔是朝中,唯一可以審批百官奏折的官員。那麽問題就來了,百官有權互相監督,寫折子參劾對方的過錯,卻不敢參劾宰輔。因為他們寫的折子,往往會落到宰輔的手中。甚至,宰輔還有審批完折子,直接作出處理的權利。考慮到宰輔日後,無人遏製,朱元璋在設立內閣的基礎上,成立了錦衣衛,專門對付這些百官不敢輕易招惹的宰輔。錦衣衛相當於皇上的貼身保鏢,除了保護皇上,還擁有最高的法治,專門處理朝中一品大臣,那些位高權重的宰輔。除了皇上可以統領錦衣衛,到了明朝中期,錦衣衛內部產生了分歧,為了遏製雙方,不知又是哪個皇帝受朱元璋托夢,又劃分了錦衣衛東廠、西廠。到了天啟年間,東廠和朝中大臣結成東林黨,西廠便是魏忠賢和客氏陷害忠良的工具。
天啟皇帝駕崩後,留給崇禎的爛攤子,便是以魏忠賢為首的西廠繼續禍國殃民,以及東林黨被魏忠賢迫害所剩不多的朝中忠臣,還有剛從福建調迴京城的平王朱由晟。崇禎當了皇帝,從一個稚氣未脫的少年,仿佛一夜之間,成了萬人敬仰的皇帝,時逢人生最高鼎峰,內心的喜悅與激動,是不言而喻的,也是別人無法體會的。帶著一股激情,崇禎便養成了聞雞起舞、挑燈批奏折的習慣,從此踏上不一樣的人生,肩負帝王家的興衰,已將這份使命刻骨銘心似的,刻在腦海裏。
然而,持續兩個多月的激情,從他登上皇位的那一刻,他就已經感受到安置在身邊,一顆不定時的炸彈,隨時都有可能威脅他的生命。此人,不是別人,正是魏忠賢。
還記得,天啟皇帝臨終時囑托他,說滿朝文武,惟忠賢可堪大任也。也不知道,天啟皇帝是不是喜歡木雕,喜歡上癮,連腦袋也是木頭雕的。當然,天啟皇帝說這句話,也有一定的道理,魏忠賢敢於殺戮,手段殘忍,在陷害忠良的同時,的確起到震懾百官的作用。如果,他把這股狠勁發揮在治理朝綱,而不是為了攬權,或許天下還有生機。然而,魏忠賢畢竟是被天啟皇帝寵壞的,崇禎當了皇帝,不受控製,魏忠賢若想繼續獨攬朝權威脅百官看他的臉色行事,那就必須給新皇帝一點顏色瞧瞧。隻可惜,崇禎不似天啟皇帝榆木腦袋,老朱家的江山經曆兩百年的衰落,到了崇禎手裏,再這麽衰下去,遲早會完蛋。這也是崇禎洞觀天下,先明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