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捕快見沈建華上了馬車,懷疑那個叫阿牛的隨從被他給殺了。四大捕快想也沒想跟了過去,至於那個阿牛是死是活,也就管不著了。


    魯漢見沈建華上了馬車,接著四大捕快跟了過去。他在想,為什麽沈建華上了馬車,還要讓他留在客棧,哪也不許去。越想越覺得不對勁,魯漢是個莽夫,想也沒想跟了過去。


    誰料,他這剛一起身,身後有人拍了他的肩膀。魯漢迴頭一看,驚呆了,是沈建華。


    明明記得他上了馬車,怎麽還在客棧裏。不對,他穿的衣服,是下人的衣服。這種傷腦筋的事,魯漢想不通。


    沈建華見魯漢愣了半天,道:“還楞著做什麽,快走。”


    趁著四大捕快追隨馬車,魯漢和沈建華偷偷地溜出客棧,撿了一條道,直奔陝西。四大捕快渾然不知,坐在馬車上的人,不是沈建華,而是替代沈建華的阿牛,隻不過穿著沈建華的衣服,捂著臉一聲不吭把他們給騙了。


    馬車出了洛陽,一路向西,走了兩天兩夜。這期間,沈建華沒有下車住客棧,而是停下馬車,吃喝拉撒都在車裏,不肯露麵。有著辦案經驗的四大捕快,很快察覺到沈建華的異常。隻是,大人有令,在沒有弄清沈建華究竟和什麽人碰麵,切不可打草驚蛇。待到第四日,到了西川邊界,四大捕快終於坐等不住,蒙著麵假裝劫匪攔住馬車,嚷嚷道:“打劫!”


    等到車簾被掀開,四大捕快這才發現,坐在馬車裏的不是沈建華。刹那間,四大捕快反應過來,沈建華早在洛陽就被掉包了。


    扔下馬車,四大捕快馬不停蹄趕迴杭州,向知府大人稟明一切,待陸允中弄清事情的來龍去脈,將這四人一頓狠踢,破口大罵道:“廢物。”


    “大人贖罪,是小的無能!”


    “算啦,”陸允中相信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沈建華敢在他的眼皮底下玩失蹤,陸允中絕對有理由相信,沈建華鐵定和欽差大人失蹤的案子有關。事已至此,就由他去吧,總有一天會揪出他的!


    在此之前,陸允中寫了一封奏折,由李宗明帶迴京城,向皇上稟明欽差大人被人擄走的實情。估計,這封奏折早在十天前,就到了京城,不知道皇上知道此事,會作何反應。畢竟是皇上委派的欽差大人,千裏迢迢來到永安奉旨查案,卻在陸允中管轄範圍之內,被人莫名其妙擄走了。可恨的是,一點線索也沒有。這要是皇上怪罪下來,陸允中脫不了幹係,免不了責罰,治他一個失職之罪。


    慶幸的是,李宗明並沒有落井下石,向他保證,迴到京城麵見皇上,會如實說出欽差大人被人擄走的細節,純屬響馬山的劫匪為了替羅罡報仇,在天香閣設計。欽差大人也是一時糊塗為酒色所迷,中了他們的圈套。說起來,李宗明是最大的受益者,他本想著置欽差大人與死地,好些掩蓋任光弼已死的真相。巧合的是,不用他出手,響馬山的餘孽搶先一步,擄走了欽差大人。如此甚好,他便可以把這筆糊塗賬算在陸允中的頭上。在陸允中的管轄範圍之內,讓劫匪擄走了欽差大人,這是無論如何也是說不過去的。


    李宗明信誓旦旦地向陸允中保證,他會在皇上麵前替他說情的。這不,陸允中信以為真,寫了一封折子,把欽差大人被人擄走的責任全都攬了下來,請求皇上開恩,是他一時糊塗疏於防範,事先沒有做好保護欽差大人的工作,這才被人可乘之機,鑽了空隙。誰料,一個月前,李宗明已從杭州出發,路上耽擱半個月,盡量拖延時間,遲遲不歸京城。李宗明心想,這幫劫匪是為了替羅罡報仇,策劃天香閣計劃綁架欽差大人。然而,欽差大人是個冒牌貨,並非任光弼本人,落在他們手中,肯定會露出破綻。如果,被他們識破欽差大人是個冒牌貨,那麽他的下場必將有一場爭議,要殺要剮還是個未知數。所以,李宗明要拖延時間,時間拖得越長,一方麵沒有皇上的旨意不利於陸允中偵破此案,一方麵劫匪抓的不是任光弼本人也就沒有人質和朝廷交換羅罡,沒準會失去耐心,把他給殺了一了百了。


    李宗明迴到京城,距離欽差大人被人擄走,過了二十天。迴到京城,李宗明恢複翰林院學士,進宮第一件事不是麵見皇上,而是麵見九千歲魏忠賢。


    巍峨多姿的紫禁城,喧華莊嚴的白玉石龍門,天門中開,一排排著錦色帶刀侍衛,猶如一粒粒塵沙,布局在寬敞無比的玄武廣場。還有那,成千上萬個旗幟,插在護城牆上,隨風搖擺,無不彰顯皇家龍威,臣服四海。


    李宗明由一個小太監領著,求見內廷,掌管宮內二十萬錦衣衛的西廠督公、兼後宮總管大太監魏忠賢。皇宮很大,規矩很多,分外朝、內廷、後宮。外朝是朝中大臣,每逢早朝參加議政,允許活動的範圍。如果沒有特殊允許,官職不足三品,是不允許進入內廷,和皇上單獨約談機政要事。即便是朝中一品大人,有資格進入內廷,單獨麵見皇上,卻是沒有權利進入後宮。曆代封建王朝後宮是禁地,除了皇上,絕對不允許有第二個男人自由出入,除了太監。當然,太監不是男人,是個例外。


    李宗明是翰林院學士,官居五品,自然懂得宮裏的規矩,不敢邁進後宮一步,早在內廷一處偏房靜候著。小太監拿了李宗明的好處,這就通報大總管。


    自從熹宗朱由校當了皇帝,在位二十二年,魏忠賢獨得恩寵,從一個名不經轉的小太監,躋身為明朝十大太監,名聲在外十分響亮,至今影響幾百年後的史學家,稱之為明朝有史以來善於謀權、手段殘忍、最為卑劣的太監。然而,事實就是,魏忠賢就是一個喜歡專權、玩弄皇帝的太監。這不,這年夏季,魏忠賢設計一條龍船,陪皇上江南一遊。途中,熹宗聞聽袁崇煥收複遼寧失地,擊退努爾哈赤的滿洲軍,一時興起大作,登上龍船,非要獨撐龍船,一不小心掉進湖裏,魏忠賢見死不救,把熹宗淹了個半死,這才命人把熹宗救上岸。


    自此,熹宗驚嚇過度,自知命不久矣,傳詔把皇位傳給信王朱由檢。隻因,熹宗膝下無子,其弟朱由檢登上皇位,守孝三個月。


    朱由檢登上皇位,便是崇禎皇帝。和熹宗不同,崇禎很有理想抱負,早在他的信王府上,會見四方政客,便知朝中一大毒瘤便是西廠。而這顆毒瘤的操縱者,便是魏忠賢。


    從此以後,崇禎皇帝便立下誓言,若想重整朝綱,必先除掉這顆毒瘤。然而,崇禎剛登上皇位,根基不穩,朝中一半勢力傾向魏忠賢。所以,若想除掉魏忠賢,絕非一朝一夕之事,還需從長計議。


    然而,魏忠賢絕非等閑之輩。他設計除掉熹宗,一方麵是因為熹宗不理朝政,致使朝綱不穩、百官怨聲載道。也是因為熹宗不是一個當皇帝的料,魏忠賢順天下民意,神不知鬼不覺把熹宗給廢了。另一方麵,他想除掉熹宗,立湘王朱由栩登基皇位。隻可惜,熹宗自知落下病根命不久矣,趁著一口氣還在,早早地召迴其弟,立下遺詔,傳位朱由檢。


    崇禎當了皇帝,依舊保留魏忠賢的職位,甚至封他為東廠總督,成為明朝有史以來,權利最大的太監。然而,魏忠賢並沒有放鬆警惕,他在琢磨崇禎的心思,到底有沒有想要鏟除他的決心。如果有,那這個皇帝就留不得,得想個辦法除掉他,以免養虎成患。


    這不,自從崇禎當了皇帝,朝中有很多大臣,私下裏、甚至當著百官麵,參劾魏忠賢貪汙受賄、越法謀權殘害忠良,致使多少人無辜冤死無處申冤。這其中就包括任光弼,一個敢說實話不畏強權的忠臣。隻可惜,崇禎還沒有實力和魏忠賢抗衡,也就一一壓下朝中大臣參劾魏忠賢的奏折。


    滿朝文武,魏忠賢數了數,除了熊廷弼、袁崇煥、任光弼,別的大臣他都不放在眼裏。尤其是任光弼,他家有三世九公,祖輩是開國元勳,當年追隨太祖皇帝打江山的任良玉,是徐達的副將,唯一一個沒有被朱元璋卸磨殺驢的功臣。


    任光弼仗著三世九公,處處和魏忠賢作對,收集魏忠賢貪汙受賄的罪證,當著百官的麵彈劾魏忠賢,要求皇上削除魏忠賢頭銜,逐出宮去。隻因朝中有人保舉魏忠賢,反咬任光弼證據不足,還把那些提供證據的人證全都秘密殺害,致使任光弼百口莫辯,治不了魏忠賢的罪。朝中出了任光弼,出了敢於說實話,不畏強權的大忠臣,崇禎十分欣慰,看到了希望。因為此事,崇禎已將任光弼識為心腹,他日必要借助大臣之力,君臣齊心協力,鏟除魏忠賢,為朝綱清理門戶。


    自此,魏忠賢視任光弼為死敵。不過,以任光弼三世九公,十分顯赫的家族身份,魏忠賢不會傻到明刀明槍地幹,而是借助沈千萬的案子,把任光弼調出京城,讓他去外麵漂泊一段時間,也就不用在朝中與他為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管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管莞並收藏大明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