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幾天,鄉機關就放年假了。
三十中午照例是貼對子、吃包子。母親總是再三嘮叨:“扁食不能吃光!得剩。”這意味著年年有餘。晚上,大門口放上攔門棍,意思是能擋住“金馬駒”,聚財。包括“ou狼眼”、上供、拜年等都是年年如此。不同的是,今年父親第一次買了一盤一千頭的大地紅炮,盤起來有大鍋蓋子那麽大(以往都是五十頭或一百頭的)。初一的早上,父親找來長竹竿,把大地紅炮一圈圈纏上,親自挑著放的。大門口炸落了一地厚厚的紅炮皮。母親把桌子放在院子當中,擺上早已裱好的“天皮”,及蔬菜、水果、雞魚豬頭等供菜。母親現今六十多了,哆哆嗦嗦跪在桌前,口中念念有詞:“阿彌陀佛保佑全家老少大人孩子無病無殃無災無難平安無事吃喝不愁年年發財、保佑俺三兒在外不打人不罵人不得罪人不若事生非事事順心年年好運婚姻順利升官發財。”禱告完之後,又拉我到供桌前磕頭。我從來不信這一套。看著母親的樣子,既感到好笑,又感覺心酸。母親說:“你在外麵做事,得由上天保佑。這可不是玩的,難得平平安安。”父親也說:“叫你磕你就磕吧!難得有個好的發展。”無奈,我笑著來到供桌前,跪倒就磕。母親在旁邊拍了一下手說:“你忘了作揖!還得作個揖,重新磕個。”我心想:反正跪下了,再磕就再磕個。這迴作了個揖,彎腰就磕。由於想笑,但憋著沒敢笑出來,彎腰磕頭的時候,卻把屁擠出來一個。“嘭”一聲響,這迴可把母親氣毀了。母親生氣地說:“這是什麽事!俗語說‘作一個揖,放三個屁’,你這迴可上論了。”說著,忙又跪在供桌前禱告:“阿彌陀佛老天老爺菩薩顯靈都怪俺兒年幼無知不懂事理請不要怪罪於他、如要怪罪不要降罪與他要我一人承擔保佑保佑再保佑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我看著母親虔誠的樣子,心裏酸酸的。
在農村,不過正月十五還是年,雖說是初六上的班,但機關裏也沒有什麽事。正月十三這天,點完名迴到文化站。耿清高書記對著門上的玻璃,捋了捋大背頭,然後坐到椅子上,點上一支煙,兩腳蹬著桌子底橫,前後搖晃起來。我提來水,又開始掃地。這時,李秘書急急忙忙拿來一遝材料,要我替他抄寫抄寫。說是到正月十五之後,鄉裏要召開春季農業生產動員大會,這就是大會用的動員報告材料。他說:“裏麵所有的數目字都空下來,等黨政會討論後再定。不通順的你再發揮發揮。”我接過來翻了翻,整個材料圈圈劃劃,一塌糊塗。以前,李秘書在村裏當會計,後來,石書記調來大網鄉當鄉長的時候,他就到鄉裏幹了。他多年寫材料經驗是:兩抄四點。既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會抄不會抄。錄上邊文件一點;摘報紙一點;查檔案一點;自己發揮一點。一攪和就齊了。不論那位領導看了,都能說得過去。他長得也幹淨利落,白襯褂成天不見灰塵,留著一邊倒的發型。走起路來皮鞋跟擦得地啪啪響。看上去是那麽地幹練、富有朝氣。他安排完我之後,提了提白襯衫領,拍了拍武裝部長給的黃製服,抬腿要走。耿書記說:“哎!李秘書,你亂使喚人也不打個招唿,辛幹可是我的兵。”李秘書折迴頭,笑嘻嘻地說:“你的意思不就是想叫我請你場客嗎,有多大個事?上午我在東方酒樓給您安排一桌。”又是一笑地走了。耿清高意外地蹭上一頓飯,有些得意,又前後晃動著椅子。這下可苦了我了。拿著被改得亂七八糟的材料,感覺有點懵了。三十多張呐,我何時能給一字一句地整理完。敷衍了事、馬馬虎虎也不行,必須認真工整。假如以後真的當上秘書,要叫人知道自己是靠實力爬上去的。心想:這也正是展現自己的時候嗎?
我吃過午,迴到文化站繼續整理材料。過了很長時間,耿清高書記和李秘書才迴來。李秘書隻帶點酒意。耿書記東倒西歪的,看樣子已經喝“達標了”。到屋就睡了,一直睡到上黑影的時候才走。吃晚飯的時候,李秘書和我又到外麵喝了羊肉湯。迴到機關時,值班的還沒有來。整個機關靜靜的。李秘書來到文化站,見耿書記走了,就看了看我整的材料,見字體工整,語句通順,很是滿意。他說:“我該怎麽感謝你呢。”我說:“感謝什麽,這應該幹的。我年輕,以後還得你多關照呢。”他說:“哪裏哪裏,你很優秀。我送給你點玩意,你要吧?”我說:“什麽玩意?”他說:“咱鄉裏在縣城買的禮花,有好幾箱子,走!我給你拿點。”說著就領我去黨政辦,找來個膠絲袋子,裝了滿滿一袋子。他還說:“咱鄉裏多放點少放點都無所謂,辛幹你放心,我不會虧待弟兄們的,特別是出力人,更不能虧待。”我把禮花拿到文化站,第二天上午迴家的時候捎走了。
要說每年放花多的,得數村書記家和村主任家。還有在縣城百貨公司幹副經理的那家。但他們也都是放些“鑽天錐”、“地老鼠”、“泥窩窩”、“噴泉”、“噴筒”之類的小玩意。也沒有我這上檔次的玩意。
我把煙花拿到家之後,都高興極了。父親忙叫弟弟去買彩紙,自己忙去找秫秸梃子,說是要紮兩個走馬燈。沒有燈,光放花沒意思。我知道父親的手巧。小時候給我紮風箏,紮的既好看,又飛得高。有一次紮“姐嘍”(即知了),背上還插著響嗡子。當“姐嘍”迎風飛起的時候,背上的風輪帶動響嗡子快速地轉,這時,響嗡子發出“姐嘍”般地叫聲。遠遠聽去,極象夏日裏的蟬鳴。
正月十四這天下午,母親忙著各處找刷帚把燒。這使我記起小時侯的事情。那時,母親要在半月之前,就把全年使用過的廢舊刷帚拿出來曬幹。到正月十四這天晚上拿到野外去放火把。一群孩子們中,我們弟兄幾個拿的刷帚把最多,拋的也最高,唱的也最響:“刷帚把,琉璃燈,您那不興俺這興。刷帚把,琉璃台,您那不玩俺這玩。”霎時,整個天空金星萬點、流光溢彩,甚是好看。有很多人認為燃放刷帚把為“窮花”,因窮人沒錢買煙花,用燃放刷帚把來攏小孩的。也有人說是有來曆的。但母親從來都不認為燃放刷帚把是玩“窮花”。她曾經給我們講過這樣的傳說:說是很久以前,一戶員外家,有一個閨女已長到十八、九歲了。一天夜裏,有一俊小夥來到閨女的繡樓上,與閨女談情說愛,天不明就走,一連幾夜鬧得閨女不得安寧。閨女害怕,就給她娘一五一十說了。她娘想出一個法子。就對女兒說:如他再來,你拿繡花針紉上一軸線,穿進他的衣服裏就行了。夜裏閨女按她娘說的做了。第二天她娘順著線,找到她家的磨底下,拽出來一看,原來是一把刷帚頭,針線還插在上麵。到晚上,她娘就叫小孩拿到野外燒了。從那以後,閨女的繡樓安寧無事。那天正好是正月十四,所以每年的那天晚上都要燃放刷帚把。雖說到現在有十幾年沒燃放刷帚把了。但每到這天,母親還是把刷帚頭堆在一起燒。
正月十五這天下午,母親又忙著蒸龍蒸燈。蒸的麵龍很是那麽迴事。有龍角龍須,用紅紙做龍舌,血盆大口裏含著枚硬幣,當中盤著一盞麵燈。有如蓄勢待發之態。十二月燈各有記號。通過觀察燈中餾水、燈花,來卜測旱澇豐歉。有時也蒸肖象燈。我們家每年必蒸勺子燈和小雞燈。勺子燈放在鍋台上,小雞燈在對窩子上、桌子上、鍋台上輪流放。以祈食螞蟻、小蟲之意。到了晚上,各家各戶也劈劈啪啪放起煙火來。此時,父親也在門兩旁掛上了親自紮的走馬燈。這兩個走馬燈通體高度有一米左右,六方六楞,形狀、顏色、圖案都一摸一樣。分內中外三個層麵。外層麵上口裹著有二十公分寬用大紅紙剪成的寸穗,六個楞柱上端向外延伸出六個大彎鉤,鉤尖上懸著六縷不同顏色的錦緞穗。外層麵下口圍著十公分寬大紅紙剪成的大狗牙,牙尖向上。中層通體裹著透明的塑料薄膜紙,兩口端貼著粉紅色的狗牙紙。內裏是一根針狀鐵條,頂著由風輪帶動的轉筒,各色動物圖案貼在轉筒周圍。當蠟燭燃起時,轉筒通亮透明,徐徐轉動,小動物們也隨著動起來,其形態各異,栩栩如生。月光下,微風吹來,燈搖穗動,好看極了。不多時,大門口陸陸續續聚集不少觀燈的人。孩子們手挑各色各樣的燈籠,或拿滴滴急、手花等之類花、炮,三五成群,相互比燈。有長燈、短燈、方燈、圓燈、雞燈、魚燈、蓮花燈、電光燈、五子登科、七仙女下凡燈、八仙過海燈。也有蘿卜燈,依樣雕花,刻上吉慶有餘、雙喜等字樣,紅白相間,別有濃鬱的鄉土味。也有端麵燈的,燈裏放上食用油。有的小孩喜歡吃燈,不等油點幹,就從底邊一點一點啃。我小時候挨餓,吃完自己的,還要別的女孩的燈吃。因為女孩是不敢吃的,說是吃了會長黑眼圈子。正月十五的燈是吉祥的,能夠驅妖避邪除百病。所以來來往往的人都端燈互照,並念叨:“照照眼,不害眼。
照照牆,蠍子倒爬牆。
也有的說:“照照牆,蠍子不蟄娘。”這時,俺家也沉不住氣了。弟弟把桌子搬到大門口,父親搬了把椅子,得意地坐在大門口準備看花。我拿出花來,先把一盒足有熱水瓶大小的“飛龍爆雷”放在桌子上,然後點燃。霎時,轟的一聲,猶如一條白龍騰空而起,拖著長長的火焰,吱吱吱唿叫著直鑽天空,又轟的一聲巨響,炸成銀白色的火花。接連三十六發依次升空,整個天空,頓時噴珠濺玉,流光溢彩。圍觀的人越來越多,就連村書記和村主任家的人都來了。接著我又點燃“嫦娥奔月”,隻見一道火光噴起一個紫紅色的球體,緩緩升入高空,之後又驚雷般地炸開朵朵紫紅色花掰,徐徐落下。也是三十六響依次升空,次次顏色各異,茫茫月空中,五顏六色,忽如長虹貫日絢麗多彩。周圍的人,有的仰視若呆,有的驚歎不已,有的歡唿雀躍。父親驚喜地站起來,看了看熱鬧的人群。分明也看見了人群中的村書記和村主任。父親猛吸了幾口煙,仰坐在椅子上,不自然地翹起了二郎腿。接著我又點燃“金菊滿園”,也是三十六響。道道火柱衝天, 空中綻放絲絲光焰,如漫天碩大的金絲菊在吐蕊開放。同時,弟弟在那邊燃放一些零碎的小玩意。看吧!地麵火樹銀花,天上赤橙黃綠青藍紫異彩繽紛,場景極為壯觀。大約有四、五十分鍾才放完。人們嘻嘻鬧鬧,漸漸散去。今天父親和母親都特別高興,母親跑前跑後忙了一天也不覺著累。父親在收拾走馬燈的時候,我聽見他自言自語地說:“唉!這都欺祖了。”
三十中午照例是貼對子、吃包子。母親總是再三嘮叨:“扁食不能吃光!得剩。”這意味著年年有餘。晚上,大門口放上攔門棍,意思是能擋住“金馬駒”,聚財。包括“ou狼眼”、上供、拜年等都是年年如此。不同的是,今年父親第一次買了一盤一千頭的大地紅炮,盤起來有大鍋蓋子那麽大(以往都是五十頭或一百頭的)。初一的早上,父親找來長竹竿,把大地紅炮一圈圈纏上,親自挑著放的。大門口炸落了一地厚厚的紅炮皮。母親把桌子放在院子當中,擺上早已裱好的“天皮”,及蔬菜、水果、雞魚豬頭等供菜。母親現今六十多了,哆哆嗦嗦跪在桌前,口中念念有詞:“阿彌陀佛保佑全家老少大人孩子無病無殃無災無難平安無事吃喝不愁年年發財、保佑俺三兒在外不打人不罵人不得罪人不若事生非事事順心年年好運婚姻順利升官發財。”禱告完之後,又拉我到供桌前磕頭。我從來不信這一套。看著母親的樣子,既感到好笑,又感覺心酸。母親說:“你在外麵做事,得由上天保佑。這可不是玩的,難得平平安安。”父親也說:“叫你磕你就磕吧!難得有個好的發展。”無奈,我笑著來到供桌前,跪倒就磕。母親在旁邊拍了一下手說:“你忘了作揖!還得作個揖,重新磕個。”我心想:反正跪下了,再磕就再磕個。這迴作了個揖,彎腰就磕。由於想笑,但憋著沒敢笑出來,彎腰磕頭的時候,卻把屁擠出來一個。“嘭”一聲響,這迴可把母親氣毀了。母親生氣地說:“這是什麽事!俗語說‘作一個揖,放三個屁’,你這迴可上論了。”說著,忙又跪在供桌前禱告:“阿彌陀佛老天老爺菩薩顯靈都怪俺兒年幼無知不懂事理請不要怪罪於他、如要怪罪不要降罪與他要我一人承擔保佑保佑再保佑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我看著母親虔誠的樣子,心裏酸酸的。
在農村,不過正月十五還是年,雖說是初六上的班,但機關裏也沒有什麽事。正月十三這天,點完名迴到文化站。耿清高書記對著門上的玻璃,捋了捋大背頭,然後坐到椅子上,點上一支煙,兩腳蹬著桌子底橫,前後搖晃起來。我提來水,又開始掃地。這時,李秘書急急忙忙拿來一遝材料,要我替他抄寫抄寫。說是到正月十五之後,鄉裏要召開春季農業生產動員大會,這就是大會用的動員報告材料。他說:“裏麵所有的數目字都空下來,等黨政會討論後再定。不通順的你再發揮發揮。”我接過來翻了翻,整個材料圈圈劃劃,一塌糊塗。以前,李秘書在村裏當會計,後來,石書記調來大網鄉當鄉長的時候,他就到鄉裏幹了。他多年寫材料經驗是:兩抄四點。既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會抄不會抄。錄上邊文件一點;摘報紙一點;查檔案一點;自己發揮一點。一攪和就齊了。不論那位領導看了,都能說得過去。他長得也幹淨利落,白襯褂成天不見灰塵,留著一邊倒的發型。走起路來皮鞋跟擦得地啪啪響。看上去是那麽地幹練、富有朝氣。他安排完我之後,提了提白襯衫領,拍了拍武裝部長給的黃製服,抬腿要走。耿書記說:“哎!李秘書,你亂使喚人也不打個招唿,辛幹可是我的兵。”李秘書折迴頭,笑嘻嘻地說:“你的意思不就是想叫我請你場客嗎,有多大個事?上午我在東方酒樓給您安排一桌。”又是一笑地走了。耿清高意外地蹭上一頓飯,有些得意,又前後晃動著椅子。這下可苦了我了。拿著被改得亂七八糟的材料,感覺有點懵了。三十多張呐,我何時能給一字一句地整理完。敷衍了事、馬馬虎虎也不行,必須認真工整。假如以後真的當上秘書,要叫人知道自己是靠實力爬上去的。心想:這也正是展現自己的時候嗎?
我吃過午,迴到文化站繼續整理材料。過了很長時間,耿清高書記和李秘書才迴來。李秘書隻帶點酒意。耿書記東倒西歪的,看樣子已經喝“達標了”。到屋就睡了,一直睡到上黑影的時候才走。吃晚飯的時候,李秘書和我又到外麵喝了羊肉湯。迴到機關時,值班的還沒有來。整個機關靜靜的。李秘書來到文化站,見耿書記走了,就看了看我整的材料,見字體工整,語句通順,很是滿意。他說:“我該怎麽感謝你呢。”我說:“感謝什麽,這應該幹的。我年輕,以後還得你多關照呢。”他說:“哪裏哪裏,你很優秀。我送給你點玩意,你要吧?”我說:“什麽玩意?”他說:“咱鄉裏在縣城買的禮花,有好幾箱子,走!我給你拿點。”說著就領我去黨政辦,找來個膠絲袋子,裝了滿滿一袋子。他還說:“咱鄉裏多放點少放點都無所謂,辛幹你放心,我不會虧待弟兄們的,特別是出力人,更不能虧待。”我把禮花拿到文化站,第二天上午迴家的時候捎走了。
要說每年放花多的,得數村書記家和村主任家。還有在縣城百貨公司幹副經理的那家。但他們也都是放些“鑽天錐”、“地老鼠”、“泥窩窩”、“噴泉”、“噴筒”之類的小玩意。也沒有我這上檔次的玩意。
我把煙花拿到家之後,都高興極了。父親忙叫弟弟去買彩紙,自己忙去找秫秸梃子,說是要紮兩個走馬燈。沒有燈,光放花沒意思。我知道父親的手巧。小時候給我紮風箏,紮的既好看,又飛得高。有一次紮“姐嘍”(即知了),背上還插著響嗡子。當“姐嘍”迎風飛起的時候,背上的風輪帶動響嗡子快速地轉,這時,響嗡子發出“姐嘍”般地叫聲。遠遠聽去,極象夏日裏的蟬鳴。
正月十四這天下午,母親忙著各處找刷帚把燒。這使我記起小時侯的事情。那時,母親要在半月之前,就把全年使用過的廢舊刷帚拿出來曬幹。到正月十四這天晚上拿到野外去放火把。一群孩子們中,我們弟兄幾個拿的刷帚把最多,拋的也最高,唱的也最響:“刷帚把,琉璃燈,您那不興俺這興。刷帚把,琉璃台,您那不玩俺這玩。”霎時,整個天空金星萬點、流光溢彩,甚是好看。有很多人認為燃放刷帚把為“窮花”,因窮人沒錢買煙花,用燃放刷帚把來攏小孩的。也有人說是有來曆的。但母親從來都不認為燃放刷帚把是玩“窮花”。她曾經給我們講過這樣的傳說:說是很久以前,一戶員外家,有一個閨女已長到十八、九歲了。一天夜裏,有一俊小夥來到閨女的繡樓上,與閨女談情說愛,天不明就走,一連幾夜鬧得閨女不得安寧。閨女害怕,就給她娘一五一十說了。她娘想出一個法子。就對女兒說:如他再來,你拿繡花針紉上一軸線,穿進他的衣服裏就行了。夜裏閨女按她娘說的做了。第二天她娘順著線,找到她家的磨底下,拽出來一看,原來是一把刷帚頭,針線還插在上麵。到晚上,她娘就叫小孩拿到野外燒了。從那以後,閨女的繡樓安寧無事。那天正好是正月十四,所以每年的那天晚上都要燃放刷帚把。雖說到現在有十幾年沒燃放刷帚把了。但每到這天,母親還是把刷帚頭堆在一起燒。
正月十五這天下午,母親又忙著蒸龍蒸燈。蒸的麵龍很是那麽迴事。有龍角龍須,用紅紙做龍舌,血盆大口裏含著枚硬幣,當中盤著一盞麵燈。有如蓄勢待發之態。十二月燈各有記號。通過觀察燈中餾水、燈花,來卜測旱澇豐歉。有時也蒸肖象燈。我們家每年必蒸勺子燈和小雞燈。勺子燈放在鍋台上,小雞燈在對窩子上、桌子上、鍋台上輪流放。以祈食螞蟻、小蟲之意。到了晚上,各家各戶也劈劈啪啪放起煙火來。此時,父親也在門兩旁掛上了親自紮的走馬燈。這兩個走馬燈通體高度有一米左右,六方六楞,形狀、顏色、圖案都一摸一樣。分內中外三個層麵。外層麵上口裹著有二十公分寬用大紅紙剪成的寸穗,六個楞柱上端向外延伸出六個大彎鉤,鉤尖上懸著六縷不同顏色的錦緞穗。外層麵下口圍著十公分寬大紅紙剪成的大狗牙,牙尖向上。中層通體裹著透明的塑料薄膜紙,兩口端貼著粉紅色的狗牙紙。內裏是一根針狀鐵條,頂著由風輪帶動的轉筒,各色動物圖案貼在轉筒周圍。當蠟燭燃起時,轉筒通亮透明,徐徐轉動,小動物們也隨著動起來,其形態各異,栩栩如生。月光下,微風吹來,燈搖穗動,好看極了。不多時,大門口陸陸續續聚集不少觀燈的人。孩子們手挑各色各樣的燈籠,或拿滴滴急、手花等之類花、炮,三五成群,相互比燈。有長燈、短燈、方燈、圓燈、雞燈、魚燈、蓮花燈、電光燈、五子登科、七仙女下凡燈、八仙過海燈。也有蘿卜燈,依樣雕花,刻上吉慶有餘、雙喜等字樣,紅白相間,別有濃鬱的鄉土味。也有端麵燈的,燈裏放上食用油。有的小孩喜歡吃燈,不等油點幹,就從底邊一點一點啃。我小時候挨餓,吃完自己的,還要別的女孩的燈吃。因為女孩是不敢吃的,說是吃了會長黑眼圈子。正月十五的燈是吉祥的,能夠驅妖避邪除百病。所以來來往往的人都端燈互照,並念叨:“照照眼,不害眼。
照照牆,蠍子倒爬牆。
也有的說:“照照牆,蠍子不蟄娘。”這時,俺家也沉不住氣了。弟弟把桌子搬到大門口,父親搬了把椅子,得意地坐在大門口準備看花。我拿出花來,先把一盒足有熱水瓶大小的“飛龍爆雷”放在桌子上,然後點燃。霎時,轟的一聲,猶如一條白龍騰空而起,拖著長長的火焰,吱吱吱唿叫著直鑽天空,又轟的一聲巨響,炸成銀白色的火花。接連三十六發依次升空,整個天空,頓時噴珠濺玉,流光溢彩。圍觀的人越來越多,就連村書記和村主任家的人都來了。接著我又點燃“嫦娥奔月”,隻見一道火光噴起一個紫紅色的球體,緩緩升入高空,之後又驚雷般地炸開朵朵紫紅色花掰,徐徐落下。也是三十六響依次升空,次次顏色各異,茫茫月空中,五顏六色,忽如長虹貫日絢麗多彩。周圍的人,有的仰視若呆,有的驚歎不已,有的歡唿雀躍。父親驚喜地站起來,看了看熱鬧的人群。分明也看見了人群中的村書記和村主任。父親猛吸了幾口煙,仰坐在椅子上,不自然地翹起了二郎腿。接著我又點燃“金菊滿園”,也是三十六響。道道火柱衝天, 空中綻放絲絲光焰,如漫天碩大的金絲菊在吐蕊開放。同時,弟弟在那邊燃放一些零碎的小玩意。看吧!地麵火樹銀花,天上赤橙黃綠青藍紫異彩繽紛,場景極為壯觀。大約有四、五十分鍾才放完。人們嘻嘻鬧鬧,漸漸散去。今天父親和母親都特別高興,母親跑前跑後忙了一天也不覺著累。父親在收拾走馬燈的時候,我聽見他自言自語地說:“唉!這都欺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