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算……成了!”


    劉據聞言立馬提起了精神,心中如釋重負,嘴上卻頗為恭敬的應道,


    “父皇的關愛令兒臣感激涕零,兒臣怎敢不從?”


    幸好他這迴來見劉徹準備充分,又如同兵形勢一般臨場發揮,刺激了劉徹對徹底征服匈奴的野心,激發了他對霍去病的懷念,也激出了他潛藏於內心的梭哈智慧。


    如此才使得劉徹最終甘願冒險將自己給派出去……


    說出去恐怕沒人會相信,劉據這個廢太子想要離京,最大的阻礙竟然會是劉徹的父愛與擔憂?


    不管旁人是否能夠體會,反正劉據心中已經有數。


    但就算是如此,劉據也依舊不會留戀不舍,正如他最開始想的那般:


    “任何人答應你的事都不作數,隻能自己能做主的事才作數。”


    至於所謂的敦煌王。


    不封就不封吧,隻要領兵去了西域……將在外君命可就有所不受了。


    不做敦煌王還可以做西域都護嘛,唐朝的安西都護府疆域到了哪裏來著?


    好像是一直到了蔥嶺以西,直接與安息國接壤的地方……


    劉徹點了點頭,又看向了衛青與桑弘羊二人,正色道:


    “衛青,桑弘羊,你二人方才來見證,應是發兵樓蘭之事已經有了章程吧,這迴你們舉薦誰做主將?”


    “迴陛下的話,內朝經過商議,舉薦趙破奴為將軍,王恢為中郎將,監軍則由陛下來親自指定。”


    衛青立刻又迴過身來,取出此前的奏疏,雙手舉過頭頂呈上,


    “這是我大漢首次發兵西域。”


    “趙破奴幼年流浪漠南,對西域環境風貌了解頗多,此前隨霍去病攻伐匈奴時,已有驍勇善戰的表現。”


    “而王恢又是出使過西域的使者,對道路環境亦有應對之法,與西域諸國語言想通。”


    “二人合力領兵攻伐樓蘭、姑師,應可確保萬無一失,一仗打出大漢的威風,震懾其餘西域小國。”


    衛青剛說完,桑弘羊也呈上了自己的奏疏,適時補充道:


    “微臣盤過國庫內帑,又結合樓蘭、姑師兩國的現狀,進行了一番估算。”


    “若陛下發一千屬國騎兵,一千北軍,兩千邊郡騎兵,再以三萬郡國兵策應供給,非但能夠對樓蘭、姑師兩國形成軍力優勢,亦可省去許多調兵遣將之損耗,此戰無論勝負成敗,皆在在國庫內帑可以承受的範圍之內。”


    在兩人說話的過程中。


    蘇文已經主動走上前去,將兩人的奏疏收了起來呈到劉徹麵前。


    劉徹在這種事上從不做甩手掌櫃,當場拿過奏疏細細閱讀起裏麵的明細方略。


    而劉據則暗自好奇起了劉徹這迴將指定誰去做監軍。


    曆史上這一仗的將軍就是趙破奴來著,裨將也的確是王恢。


    而劉徹指定的監軍,卻是後來的貳師將軍李廣利,劉徹就是在這個時候開始培養和提拔李廣利的。


    不過這一次,李廣利已經專注於下鄉巡演,還被劉徹封做了協演都尉。


    可別小看他這個協演都尉,現在劉徹已經意識到了“講故事”的重要性,負責下鄉巡演的協演都尉就是他的喉舌,絕對稱得上是重要的寵臣之一。


    李廣利這也算是因禍得福了……


    至於這場戰事。


    劉據倒並未太過放在心上。


    樓蘭和姑師都是隻有一千多戶、一萬多人口的小國,強征青壯年組成的軍隊也不過兩三千,裝備和訓練程度還都差得遠,攻伐他們最大的困難其實主要就是環境惡劣的路途。


    而在曆史上,這一仗也的確沒什麽好說的。


    酎金奪爵中被扒了爵位的趙破奴隻率七百輕騎突襲,便輕而易舉的俘虜了樓蘭王,因此功重新封侯,受封浞野侯。


    自此樓蘭便被更名為鄯善。


    而姑師國則是大軍壓境,一日破城。


    姑師自此更名為車師,一部分人逃到天山以北,是為後車師國,留下來投降的人臣服大漢,是為前車師國。


    因此劉據現在要考慮的根本不是如何攻伐樓蘭、姑師的問題。


    而是如何在西域站穩腳跟,同時還得妥善應對趙破奴、王恢,以及這個尚未確定的監軍……


    他這一去,肯定會一不小心“跑遠了”,一時半會“很難”迴長安複命。


    但隨行的八百建章騎,還有這些將領監軍可是大漢的將士,至少在劉徹駕崩前肯定更加忠於劉徹,再加上這個時代有些人的忠心還是那種天地可鑒的程度,這都有可能成為他的阻礙與掣肘,恐怕不得不使些非常手段。


    不過這對於已經成為滿級人類的他來說,自然並非毫無辦法。


    ……


    劉徹並未當場宣布監軍的人選。


    不過他卻出乎劉據預料的提起了另外一個曆史名人


    ——江都公主,劉細君。


    “此前博望侯(張騫)二使西域,曾於五年前攜數十名烏孫使者來漢,見識過大漢的繁盛之後,烏孫國王……好像是一個叫獵驕靡的人,又派來使者欲以一千匹馬作為聘禮,願尚大漢公主,使兩國結為聯盟,以斷匈奴右臂。”


    劉徹如是說道,


    “此事曾經過朝議,群臣皆無異議,衛青和桑弘羊應是知道的。”


    “不過朕當時提了一個條件,要求烏孫先將聘禮送來,朕再遣送公主出嫁。”


    “如今幾年過去,前些日子烏孫又派來使者,言說獵驕靡早已準備好了聘禮,隻是如今年老國分,不能專製,實在無法調出人手護送。”


    “其實這出嫁公主的人選朕也早就定下了,正是曾意圖謀反的江都王劉建之遺女劉細君。”


    “樓蘭、姑師,還有那些西域小國素來是匈奴附庸,如今朕發兵征伐,匈奴或許將有反應,不如趁此機會命人順路收了烏孫的聘禮,也將劉細君送去盡快完成和親,促成烏孫與大漢的聯盟,使匈奴不敢輕舉妄動。”


    “不知朕這個想法,你們以為如何?”


    話音剛落。


    衛青和桑弘羊尚且來不及做出迴應,劉據便已上前一步,正色說道:


    “父皇,兒臣堅決反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戾太子隻想被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知魚之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知魚之樂並收藏我戾太子隻想被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