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都什麽破詞兒……”


    衛青聽到這話心中不由腹誹,這種話要是讓劉徹聽到八成又得生氣。


    畢竟什麽叫做“子欲養而親不待”,這話從劉據口中說出來,怎麽聽著都有那麽點咒劉徹的意思。


    此刻衛青還沒有意識到劉據說的其實是他。


    盡管今日身體每況愈下,他也隻當是原本身體就有點隱疾,來到西域之後又水土不服所致,等這裏的戰爭打完了,迴去好好修養一些時日便是了。


    心中想著這些,衛青再次追問道:


    “現在你該說說你那萬無一失的把握了。”


    “我的把握,就是大漢的強弩和舅父這位龍城飛將。”


    劉據笑道。


    衛青自然知道大漢的強弩很強,若匈奴不是進退自如的騎兵,幾乎不可能在與大漢的戰爭中占得絲毫便宜。


    不過隻是強弩的話,漢軍很早就已配備,如何便能確保萬無一失?


    還有他。


    他雖不懼與匈奴大戰,但戰事本來無常,誰又能保證永遠勝利,何況劉據以身入局,倘若匈奴發了狠鐵了心,不惜一切代價也要將他擒住或是殺死,這也不是他能夠控製的。


    “你再說清楚些。”


    於是衛青繼續追問。


    “舅父記得我來出征西域之前,我父皇問過我守城的問題麽?”


    劉據正色道,


    “那是我說,有必救之軍,則有必守之城,這便是我的應對之策了。”


    “這迴不論趙信城都尉是否詐降,都由我親自去接應,若是真的那自然不錯,若是詐降那也必定是為了針對我,那隻會更妙。”


    “如此得知我果然上了當,匈奴必定派出主力強攻我,誓要殺我以雪心頭之恨。”


    “此時我便是垂釣的釣餌。”


    “而舅父則是撈魚的漁網,一旦大魚咬了我這個魚餌,舅父便立刻收網,此次的斬獲必定非比尋常。”


    “另外我雖是釣餌,但舅父應該知道,釣餌裏麵都藏著鋒利的魚鉤,匈奴人敢吃餌就勢必被魚鉤紮破了嘴,而這魚鉤便是我大漢的強弩。”


    “舅父隻需聽我的,分我一萬兵馬,再給我配……就五百萬支箭和兩千輛戰車吧。”


    “隻要有了這些東西,我便可保證匈奴非但傷不到我分毫,還將為此付出慘重的代價。”


    “再配合舅父這張大網,隻怕匈奴主力不敢來,若是來了,定教其有來無迴。”


    這其實是近十年後,李陵被俘那一仗的打法。


    當時李陵隻有五千步卒,其中多半是弩張士,同時配備了五十萬支箭和數百輛戰車。


    他率軍行至浚稽山一帶,不巧遭遇了匈奴單於親率的三萬精銳騎兵。


    李陵隨即命麾下將士將戰車與輜重車輛排開作壘,盾士戟兵在前,弩張士在後,聞鼓聲而縱,聞金聲而止。


    匈奴單於見漢軍人少,徑直撲向漢軍營壘,李陵指揮反擊,待匈奴人衝動強弩射程之內事,頓時千箭齊發,將匈奴騎兵射了個人仰馬翻。


    接著見匈奴騎兵陣形混亂,李陵立刻又率軍追擊,一舉斬殺數千人。


    匈奴單於因此驚懼膽寒,不得不又召來左賢王和右賢王麾下合計八萬兵馬,如此匈奴參與此戰的騎兵數量已經達到了十一萬。


    就算如此,李陵依舊不落下風,又在後續的戰事中陸續斬殺萬餘人。


    匈奴單於實在奈何不了他,原本都已經打算撤軍。


    此時李陵軍中一個投降匈奴的軍候對匈奴單於說明了李陵軍隊目前的情況,尤其言明李陵此行攜帶的五十萬支箭已經耗盡,很難再用強弩進行反擊。


    於是匈奴單於提起精神再戰,這一次李陵果然無箭反擊,最終被俘。


    而李陵被俘的地方,其實距離最近大漢邊塞已經隻有百餘裏,就這麽五千步卒在孤立無援、也跑不過騎兵的情況下,強行走了上千裏,斬殺匈奴過萬,不可謂不是悍將。


    事實上,如果有大漢騎兵接應李陵,又或是箭矢能夠再充足一些。


    他便斷然不會落得這樣一個下場。


    李陵被俘前也曾扼腕歎息:


    “要是每人再有幾十支箭,也就可以逃迴去了。”


    而之所以沒有接應,一方麵是李陵自己有些過於立功心切,另一方麵也與李廣利、路博德等人的功勞、主從之爭有關,說出來都是人情世故。


    不過劉據與李陵不同。


    有了李陵的後車之鑒,他直接將兵馬翻了一倍,箭矢翻了十倍,就連戰車的數量也翻了五六倍。


    匈奴單於十一萬騎兵都奈何不了李陵五千步卒。


    那麽如今哪怕匈奴主力盡出,也同樣別想奈何於他,就是一個射射射,讓麾下的兄弟們射到爽,射到個個賢者!


    何況,他和衛青可沒有什麽功勞、主從之爭。


    就算讓衛青舍命救他,衛青八成也不會皺一下眉頭,因此他絕對不會是孤軍奮戰。


    因此這件事還真就是十拿九穩,幾乎不可能出任何閃失。


    ……


    最終衛青還是被迫接受了劉據的對策。


    因為劉據完全是一副“你不接受我也鐵了心要去,不然一哭二鬧三上吊”的無賴嘴臉,根本就說不動。


    當然,這其中也有衛青認可的地方。


    無論是劉據的“將計就計”方略,還是各方各麵的細節安排,都充分顯示劉據是經過深思熟慮才做的決定,而並非意氣用事。


    另外,衛青也的確認為這是一個提前引誘匈奴主力決戰的好機會。


    於是一個月後。


    在與趙信城都尉互通數次密信之後,劉據終於得知了左賢王烏師廬到來的日期,也與趙信城都尉約定了接應的地點。


    如此再過了半個月。


    劉據親率一萬兵馬,攜帶大量箭矢與戰車出征,秘密駐於距離趙信城隻有四十餘裏的山坳之間,等待前來投降的趙信城都尉,或是等待匈奴的主力。


    與此同時,趙信城內。


    “我還當這個大漢皇子有多大的能耐,不過如此嘛。”


    烏師廬勾起嘴角露出戲謔的笑容,站起身來對一旁的趙信城都尉道,


    “他既然已經走進了墳墓,我也是時候秘密出城,親自率領匈奴大軍給他一些送去一些驚喜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戾太子隻想被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知魚之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知魚之樂並收藏我戾太子隻想被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