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平津關內,姬平從關門走出,迎麵一個披堅執銳的將領一手持戈,一手持火把,騎馬而來。
火光下看到姬平,那人忙滾身下馬,伏拜道:“河南中部掾閔貢拜見陛下,救駕來遲,還請陛下責罰。”
姬平看這人相貌堂堂,手中長戈還沾著鮮血,想著他大半夜還能冒著危險,拚命的尋找自己,心中頗是感激。
這閔貢倒是個忠貞之士,不像袁術、袁紹兩個兄弟,隻一心想著誅除宦官為自己博取名聲和獲得政治資本。
當下忙扶起閔貢道:“閔君不必多禮,張讓等人已經被你一聲英雄吼嚇的投河自盡,我能脫難,還多虧了閔卿的滿腔忠心。”
閔貢慚愧的道:“都是臣等無能,讓陛下蒙辱,盧尚書還在四處尋找陛下,還請陛下快快上馬,迴宮安定百官之心。”
閔貢堅持讓姬平上馬,自己牽馬,姬平推拒了好幾次也不成,隻得在閔貢的攙扶下上馬。
前世今生,他還是第一次騎馬,心中不由有些忐忑,而且他發現,馬上雖然有鞍毯,也有馬鐙,但鞍毯不是後世見的那種高橋鞍,馬鐙也隻有左側一隻,隻能用雙腿夾緊馬腹。
更重要的是,尼瑪,馬前還掛著一個血淋淋的人頭,迎著火光,依稀看出是段珪的。
雖然他膽子不小,也殺過人,但看著一顆人頭在腿邊晃蕩著,他心中總有些不自在,還好這馬比較聽話。
他盡量不去看不去想那人頭,一邊走一邊和閔貢說著話,從閔貢口中,他得知,滿朝公卿,出來尋找他這個天子的也就尚書盧植、典軍校尉曹操和河南尹王允。
姬平暗歎,算來還是桓帝靈帝昏聵,致使士人離心,諷刺的是,日後最大的奸雄曹操,在此時反倒比那些自命名士的大臣要忠心的多。
走了一段,二人到了北邙山中的一處農莊。
農莊裏,姬平見到了弟弟陳留王劉協,劉協看到姬平忙行禮稱皇兄,姬平卻看到了他眼裏閃過的一絲驚愕。
看來,這個弟弟真有自己的想法,姬平感到有些意興闌珊。
很快,外出尋找他的盧植也迴來了。
“盧尚書,我母後怎樣了?”姬平看到何後不在盧植身邊,有些擔憂,畢竟一夜兵亂,如果母親留在宮中,必然危險。
盧植忙道:“陛下且安心,太後在尚書台,安然無恙。”這個大儒眼裏滿是對姬平的孝順的讚許。
奔走了整整一夜,姬平雖然不累,但感到非常餓,這戶人家知道他們身份尊貴,便殺了唯一的一頭羊,燒烤了給他們吃。
趁著劉協和閔貢沒注意,他輕聲向盧植道:“盧尚書,旬日之間,或將有大變,董卓其人,殘暴無比,你隻需順應大勢,無須強行改變什麽。”
雖然他已經暗中派耿忠和荀攸帶了些冗從和射聲士去半道刺殺董卓,但能否成功他心裏也沒有底。
聽到姬平的話,盧植一愣:“臣愚鈍,不知陛下之意。”
這時,劉協和閔貢都看了過來,姬平歎了口氣,道:“不過數日,你自然知曉。”
臨走時,姬平讓盧植硬是給了農戶一些錢,農家小戶,謀生也不易,這點又讓盧植和閔貢讚賞不已,認為他這個天子懂得愛民。
離開農戶,駕了一輛破馬車,姬平和劉協坐在車上相對無語。
走了一程,一些文武公卿陸續趕過來,有太傅袁隗,河南尹王允,太中大夫楊彪、左軍校尉淳於瓊、右軍校尉趙萌、後軍校尉鮑信、中軍校尉袁紹,典軍校尉曹操,各自帶著一些人馬,接著車駕。
很快姬平前麵後麵便跟了黑壓壓一大片,有車有馬。
姬平心中擔憂前去伏擊董卓的耿忠和荀攸的安危,但他此時身處群臣之中,便是擔憂也沒有辦法。
隻能強迫自己平靜下來,默然看著這些公卿大臣的千姿百態,正是有人哭,有人笑,有人說,有人鬧,他就如同在看一場大戲,直到所有人緘默下來,隨駕一同趕迴雒陽。
姬平撇了撇嘴,又有些慨歎,一場大變,他的唯一的妃子唐婉失蹤,卻無人問津,他們或許都有著各自的心思。
他沒有向王允詢問霍小玉的下落,此時找到霍小玉,也隻是讓她身處絕境而已。他更沒有詢問文蘿之事,袁紹又豈會承認,問多了反而會害了文蘿。
看了看前方依然沒有動靜,左右無事,他便細細觀察起了曹操和袁紹這兩個日後爭霸的梟雄,二人年齡相當,均在三十五六歲左右。
曹操個子不算高,相貌也不算英俊,輪廓粗獷,濃眉細目,白麵長須,但眼睛有神,整個人也顯得很有氣質。
袁紹則更為英俊,劍眉飛揚,眼睛顧盼有神,雄姿英發,無論如何,這次他撈足了政治資本,估計不久之後就要名滿天下。
姬平和劉協也不坐牛車了,各換了匹好馬,被群眾擁簇著趕往雒陽城。讓姬平鬆了口氣的是,段珪的那個人頭終於被先送往雒陽號令了。
他高坐馬上,四下望去。
哭鬧過後,這些公卿大臣多半都是一副緘默喪氣的模樣,表麵上看起來是為了天子蒙難而自責,姬平卻知道,他們很多人恐怕正在發愁。
日前這場政變,士人暗中推波助瀾,宦官和外戚同歸於盡,對於他們而言本該擊節相慶,皆大歡喜,可惜自己這個天子和母後還活著,又讓他們難作歡顏。
如今何後臨朝稱製,又素來不喜歡士人,若是細查宮變起因,罪責豈不是由他們承擔?恐怕他們很多人都不知道該如何處置自己和何後吧,他們既怕母後和自己秋後算賬,又不敢冒天下之大不諱廢掉自己。
或許,他們更希望我們被十常侍挾裹跳下黃河,恐怕此時不少人心中正對多事尋到天子的盧植和閔貢恨得咬牙切齒。
士人們便總是這般重視名聲,一切都講究師出有名,極大的束縛著他們。
就在這時,姬平發現,荀攸不知何時也混到了隊伍中,一副若無其事的模樣,背後卻朝他擺了擺手,又比劃了個手勢,示意刺殺董卓失敗,而耿忠等人已經退去。
得知董卓沒事,姬平心中有些失望,曆史大勢真的如此難以逆轉麽?
隨後又鬆了口氣,無論如何,荀攸和耿忠總算沒事,幸好是在北邙山山道上伏殺,一旦失敗,逃入山林,董卓騎兵反而不便追趕。
看著身邊這些各懷心事的公卿大臣,姬平仿佛一個旁觀者漠然而視。
那個肆無忌憚,不重麵皮的董卓也該來了吧。
士人們也該嚐到他們自釀的苦果了,而得利的將是……他看了看前麵的曹操和袁紹,又想到了那不知在何處的孫堅和劉備。
他坐在馬上遠遠望去,此時天色難得放晴,但一場大難的陰雲卻開始無聲無息的籠罩雒陽上空。
姬平不知道的是,曆史上,十常侍在北宮抵擋了袁紹等人兩天,直到八月二十七日才逃走,董卓是二十八日進入京師。而由於他的緣故,十常侍二十五日逃出宮,此時才二十六日。
但曆史的慣性是可怕的,有董卓弟弟的董旻的報信,董卓趕在二十六日準時報到了,即便有荀攸和耿忠的半道刺殺,董卓還是來了。
走了不到兩裏路,突然整個地麵震動起來,姬平高坐馬上,抬頭看去,但見前方旌旗蔽日,一群騎兵疾馳而來。
群臣大驚,身披甲胄的曹操沉聲道:“陛下,是騎兵。”
狗日的董卓來了!
本來淡定的姬平突然緊張起來,遠遠看著那支騎兵如奔雷襲來的強大氣勢,又不由大為羨慕,從他們的氣勢來看,絲毫看不出剛經曆過一場刺殺,確實是百戰的精銳之兵。
他暗下決心,自己日後定然也要組建一支精銳的騎兵!
當前還是先應對董卓要緊,眼看騎兵就要到眼前,餘勢不止,姬平心中有些緊張,這董卓該不會是因為被耿忠和荀攸襲擊,惱羞成怒想要劫駕吧?
就在這時,前麵開路的袁紹一馬飛出,厲聲喝問:“來者何人?天子有詔,速速退卻!”
曹操沒有出去,卻低聲朝姬平道:“陛下,是並州牧董卓。”
姬平點了點頭,他也一眼看到了旌旗上繡的大大的“董”字,他不相信袁紹看不到,隻是估計袁紹也沒料到董卓會在此時進京。
諷刺的是先前何進沒死時,袁紹最希望的是董卓進京,但如今何進死了,袁紹卻是最不希望董卓進京了。
聽到袁紹喝問,那隊騎兵倏然而止,旌旗下一身披甲胄的大漢策馬而出,聲音比袁紹更大:“爾等身為國家大臣,不能匡扶社稷,致使朝綱混亂,天子流亡,又有何顏麵讓某退兵!某夜行百裏,掃退流寇,不顧生死前來護駕,為何要退!”
大漢麵上帶著一些血跡,顯然是剛經曆過一場廝殺,他沒理袁紹,而是轉頭看向車駕喝問:“天子何在?”
袁紹麵色瞬間鐵青,之前他假借大將軍之名,又是司隸校尉,自然可以指揮董卓,沒料到,如今董卓會全然無視他。
姬平掃過袁紹,默然打量著這個魁梧甚至微顯肥碩的大漢,這就是臭名昭著的董卓麽?
這是自己和母親注定的克星。
雖然這兩個月來已經頗多布局,但人算不如天算,終究還是遇到了這個禍害,也不知自己能否擺脫曆史的宿命?
火光下看到姬平,那人忙滾身下馬,伏拜道:“河南中部掾閔貢拜見陛下,救駕來遲,還請陛下責罰。”
姬平看這人相貌堂堂,手中長戈還沾著鮮血,想著他大半夜還能冒著危險,拚命的尋找自己,心中頗是感激。
這閔貢倒是個忠貞之士,不像袁術、袁紹兩個兄弟,隻一心想著誅除宦官為自己博取名聲和獲得政治資本。
當下忙扶起閔貢道:“閔君不必多禮,張讓等人已經被你一聲英雄吼嚇的投河自盡,我能脫難,還多虧了閔卿的滿腔忠心。”
閔貢慚愧的道:“都是臣等無能,讓陛下蒙辱,盧尚書還在四處尋找陛下,還請陛下快快上馬,迴宮安定百官之心。”
閔貢堅持讓姬平上馬,自己牽馬,姬平推拒了好幾次也不成,隻得在閔貢的攙扶下上馬。
前世今生,他還是第一次騎馬,心中不由有些忐忑,而且他發現,馬上雖然有鞍毯,也有馬鐙,但鞍毯不是後世見的那種高橋鞍,馬鐙也隻有左側一隻,隻能用雙腿夾緊馬腹。
更重要的是,尼瑪,馬前還掛著一個血淋淋的人頭,迎著火光,依稀看出是段珪的。
雖然他膽子不小,也殺過人,但看著一顆人頭在腿邊晃蕩著,他心中總有些不自在,還好這馬比較聽話。
他盡量不去看不去想那人頭,一邊走一邊和閔貢說著話,從閔貢口中,他得知,滿朝公卿,出來尋找他這個天子的也就尚書盧植、典軍校尉曹操和河南尹王允。
姬平暗歎,算來還是桓帝靈帝昏聵,致使士人離心,諷刺的是,日後最大的奸雄曹操,在此時反倒比那些自命名士的大臣要忠心的多。
走了一段,二人到了北邙山中的一處農莊。
農莊裏,姬平見到了弟弟陳留王劉協,劉協看到姬平忙行禮稱皇兄,姬平卻看到了他眼裏閃過的一絲驚愕。
看來,這個弟弟真有自己的想法,姬平感到有些意興闌珊。
很快,外出尋找他的盧植也迴來了。
“盧尚書,我母後怎樣了?”姬平看到何後不在盧植身邊,有些擔憂,畢竟一夜兵亂,如果母親留在宮中,必然危險。
盧植忙道:“陛下且安心,太後在尚書台,安然無恙。”這個大儒眼裏滿是對姬平的孝順的讚許。
奔走了整整一夜,姬平雖然不累,但感到非常餓,這戶人家知道他們身份尊貴,便殺了唯一的一頭羊,燒烤了給他們吃。
趁著劉協和閔貢沒注意,他輕聲向盧植道:“盧尚書,旬日之間,或將有大變,董卓其人,殘暴無比,你隻需順應大勢,無須強行改變什麽。”
雖然他已經暗中派耿忠和荀攸帶了些冗從和射聲士去半道刺殺董卓,但能否成功他心裏也沒有底。
聽到姬平的話,盧植一愣:“臣愚鈍,不知陛下之意。”
這時,劉協和閔貢都看了過來,姬平歎了口氣,道:“不過數日,你自然知曉。”
臨走時,姬平讓盧植硬是給了農戶一些錢,農家小戶,謀生也不易,這點又讓盧植和閔貢讚賞不已,認為他這個天子懂得愛民。
離開農戶,駕了一輛破馬車,姬平和劉協坐在車上相對無語。
走了一程,一些文武公卿陸續趕過來,有太傅袁隗,河南尹王允,太中大夫楊彪、左軍校尉淳於瓊、右軍校尉趙萌、後軍校尉鮑信、中軍校尉袁紹,典軍校尉曹操,各自帶著一些人馬,接著車駕。
很快姬平前麵後麵便跟了黑壓壓一大片,有車有馬。
姬平心中擔憂前去伏擊董卓的耿忠和荀攸的安危,但他此時身處群臣之中,便是擔憂也沒有辦法。
隻能強迫自己平靜下來,默然看著這些公卿大臣的千姿百態,正是有人哭,有人笑,有人說,有人鬧,他就如同在看一場大戲,直到所有人緘默下來,隨駕一同趕迴雒陽。
姬平撇了撇嘴,又有些慨歎,一場大變,他的唯一的妃子唐婉失蹤,卻無人問津,他們或許都有著各自的心思。
他沒有向王允詢問霍小玉的下落,此時找到霍小玉,也隻是讓她身處絕境而已。他更沒有詢問文蘿之事,袁紹又豈會承認,問多了反而會害了文蘿。
看了看前方依然沒有動靜,左右無事,他便細細觀察起了曹操和袁紹這兩個日後爭霸的梟雄,二人年齡相當,均在三十五六歲左右。
曹操個子不算高,相貌也不算英俊,輪廓粗獷,濃眉細目,白麵長須,但眼睛有神,整個人也顯得很有氣質。
袁紹則更為英俊,劍眉飛揚,眼睛顧盼有神,雄姿英發,無論如何,這次他撈足了政治資本,估計不久之後就要名滿天下。
姬平和劉協也不坐牛車了,各換了匹好馬,被群眾擁簇著趕往雒陽城。讓姬平鬆了口氣的是,段珪的那個人頭終於被先送往雒陽號令了。
他高坐馬上,四下望去。
哭鬧過後,這些公卿大臣多半都是一副緘默喪氣的模樣,表麵上看起來是為了天子蒙難而自責,姬平卻知道,他們很多人恐怕正在發愁。
日前這場政變,士人暗中推波助瀾,宦官和外戚同歸於盡,對於他們而言本該擊節相慶,皆大歡喜,可惜自己這個天子和母後還活著,又讓他們難作歡顏。
如今何後臨朝稱製,又素來不喜歡士人,若是細查宮變起因,罪責豈不是由他們承擔?恐怕他們很多人都不知道該如何處置自己和何後吧,他們既怕母後和自己秋後算賬,又不敢冒天下之大不諱廢掉自己。
或許,他們更希望我們被十常侍挾裹跳下黃河,恐怕此時不少人心中正對多事尋到天子的盧植和閔貢恨得咬牙切齒。
士人們便總是這般重視名聲,一切都講究師出有名,極大的束縛著他們。
就在這時,姬平發現,荀攸不知何時也混到了隊伍中,一副若無其事的模樣,背後卻朝他擺了擺手,又比劃了個手勢,示意刺殺董卓失敗,而耿忠等人已經退去。
得知董卓沒事,姬平心中有些失望,曆史大勢真的如此難以逆轉麽?
隨後又鬆了口氣,無論如何,荀攸和耿忠總算沒事,幸好是在北邙山山道上伏殺,一旦失敗,逃入山林,董卓騎兵反而不便追趕。
看著身邊這些各懷心事的公卿大臣,姬平仿佛一個旁觀者漠然而視。
那個肆無忌憚,不重麵皮的董卓也該來了吧。
士人們也該嚐到他們自釀的苦果了,而得利的將是……他看了看前麵的曹操和袁紹,又想到了那不知在何處的孫堅和劉備。
他坐在馬上遠遠望去,此時天色難得放晴,但一場大難的陰雲卻開始無聲無息的籠罩雒陽上空。
姬平不知道的是,曆史上,十常侍在北宮抵擋了袁紹等人兩天,直到八月二十七日才逃走,董卓是二十八日進入京師。而由於他的緣故,十常侍二十五日逃出宮,此時才二十六日。
但曆史的慣性是可怕的,有董卓弟弟的董旻的報信,董卓趕在二十六日準時報到了,即便有荀攸和耿忠的半道刺殺,董卓還是來了。
走了不到兩裏路,突然整個地麵震動起來,姬平高坐馬上,抬頭看去,但見前方旌旗蔽日,一群騎兵疾馳而來。
群臣大驚,身披甲胄的曹操沉聲道:“陛下,是騎兵。”
狗日的董卓來了!
本來淡定的姬平突然緊張起來,遠遠看著那支騎兵如奔雷襲來的強大氣勢,又不由大為羨慕,從他們的氣勢來看,絲毫看不出剛經曆過一場刺殺,確實是百戰的精銳之兵。
他暗下決心,自己日後定然也要組建一支精銳的騎兵!
當前還是先應對董卓要緊,眼看騎兵就要到眼前,餘勢不止,姬平心中有些緊張,這董卓該不會是因為被耿忠和荀攸襲擊,惱羞成怒想要劫駕吧?
就在這時,前麵開路的袁紹一馬飛出,厲聲喝問:“來者何人?天子有詔,速速退卻!”
曹操沒有出去,卻低聲朝姬平道:“陛下,是並州牧董卓。”
姬平點了點頭,他也一眼看到了旌旗上繡的大大的“董”字,他不相信袁紹看不到,隻是估計袁紹也沒料到董卓會在此時進京。
諷刺的是先前何進沒死時,袁紹最希望的是董卓進京,但如今何進死了,袁紹卻是最不希望董卓進京了。
聽到袁紹喝問,那隊騎兵倏然而止,旌旗下一身披甲胄的大漢策馬而出,聲音比袁紹更大:“爾等身為國家大臣,不能匡扶社稷,致使朝綱混亂,天子流亡,又有何顏麵讓某退兵!某夜行百裏,掃退流寇,不顧生死前來護駕,為何要退!”
大漢麵上帶著一些血跡,顯然是剛經曆過一場廝殺,他沒理袁紹,而是轉頭看向車駕喝問:“天子何在?”
袁紹麵色瞬間鐵青,之前他假借大將軍之名,又是司隸校尉,自然可以指揮董卓,沒料到,如今董卓會全然無視他。
姬平掃過袁紹,默然打量著這個魁梧甚至微顯肥碩的大漢,這就是臭名昭著的董卓麽?
這是自己和母親注定的克星。
雖然這兩個月來已經頗多布局,但人算不如天算,終究還是遇到了這個禍害,也不知自己能否擺脫曆史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