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的大熱天,沒有畢業證,沒有錢,我在擁擠的椰城找工作。

    那是1989年7月,我在廣州念完中專,懷著失戀的打擊和打架被學校處理的憤恨,我放棄留校,也放棄分配進廣州國營單位的機會,毅然迴到當時全國最大的特區——海南。

    1988年4月26日,海南省成立,中央決定把海南建成全國最大的特區,驟然間,海南成為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後期知識分子和青年學生向往和憧憬的熱土,百川歸海10萬人才下海南,過海船票一時難求,上島還要辦通行證!當年從全國各地畢業的大學生、研究生甚至博士生,以及各層次的民工雲集在海口街頭,那是一大人文景觀。

    畢業之前,爸爸找他中學最要好的一位同學幫我安排工作。那同學在海南一個省直屬大公司做總經理,公司是一個非常有錢的公司,同學也同我爸爸非常要好。爸爸認定了這個目標,他連續兩年春節都帶我去給他那同學拜年,每年都把家裏最好的雞送過去,當知道那位同學鄉下家裏養豬,爸爸就隔段時間買一手推車的番薯送過去,還說這些番薯都是我們家裏自己種的。總經理同學滿口答應我爸,隻要等我畢業,就可以讓我去他那裏上班。

    可當我畢業的時候,這位同學被調整工作,答應我爸鐵板釘釘的事情也泡湯了。後來我才知道,他是受震動全國的海南汽車事件的牽連。海南建特區初期,很多單位利用國家的免稅政策在海南進口汽車,然後倒賣到島外,賺了大筆錢,後來發展到大小單位都想方設法參與倒賣汽車。我爸這位總經理同學就是做那種生意的,前幾年發了大財,後來國家調整政策,他的總經理就沒能保得住。

    我從廣州迴到臨高老家,不到一年的時間,我看到爸爸老了很多,瘦了很多。

    爸爸說:“那些雞啊、番薯啊,白送了都不要緊,關鍵是爸爸已經沒有辦法幫你找工作,隻能靠自己了。”

    媽媽說:“海口找不到,就迴臨高吧,離家近一點迴家吃飯都方便。”可我好不容易考出鄉村,哪裏還想迴來。

    爸爸給了我幾十塊錢,媽媽一層層打開她用手巾包著的一元一角零零散散的錢——那是她辛辛苦苦賣菜掙來的,用橡皮筋箍緊好給了我,加起來還不到100塊錢。

    我含著淚水,告別父母,坐上開往海口的汽車,我在心裏發誓:“有一天我一定要賺大錢迴來,給爸爸媽媽蓋一棟大樓,並把他們接出這個貧困的鄉村。”

    當然,這個願望現在已經實現了,我接父母到順德住進高級別墅,還按父母要求在老家蓋起了樓房。許多心理學家都認為,隻要努力地向自己的內心和所處的環境裏注入所向往的美好想法、美好事物,同時不斷地重複它相信它,那麽漸漸地你的這個想法就會變成現實。就好像你重複告訴自己幾點鍾起床,到時鬧鍾還沒響你自己就自動醒了;就好像你現在在看書,你的心髒自動將血液輸送到身體各個需要的地方,你的肺自動在唿出廢氣吸入氧氣……這都是你的潛意識自動自發在做的事,就算你的意識不明白怎樣做,但潛意識知道怎樣做。我的經驗證明,潛意識會幫助我們實現我們潛意識裏一定要的夢想。

    當時,大量求職者湧入海南,為海口的旅館和餐館帶來滾滾客源,海口的湖光旅社、東湖旅社、省委組織部招待所、農墾三所、建國旅社等旅館幾乎天天爆滿,不少沒有找到工作的兩三個人睡一張床。在人才大軍中,很多都是剛剛走出校門的大學生,他們沒有帶太多的錢,幾個人便結伴租住便宜的民居。

    我來到海口,想方設法聯係同學找免費的地方住,有次住到一個同學工作的倉庫裏,被同學的經理發現趕了出來。我摸摸口袋裏所剩不多的錢,看到街邊的小旅館,也不敢去問價格。

    海口濱海路人民橋下麵,有一個兒童公園,晚上不用買門票。當時,很多人白天上街頭找工作,晚上就在公園露宿。我也學著他們那樣睡在兒童公園裏,在那裏我認識了很多朋友。當年的闖海者遍及各行各業,如政府公務員、企業老總、作家、媒體工作者等。為了謀生,不少大學生無奈賣起報紙,擦起皮鞋,擺起地攤,開起“大學生飯館”和“人才小吃店”,甚至抱著吉他到街上賣唱。

    闖天下談何容易,民工、大學生找不到工作,連生存都成問題。有的開始失望,背起行囊走人,有的始終不甘心,他們去偷,去搶,哪怕被抓去關起來,他們也不願迴去。甚至還有的女大學生則不得不去賣笑賣身。當時海口賓館和望海樓中間的機場路一帶,一到晚上便站滿了形形色色濃妝豔抹的應招女郎,所以機場路戲稱為“雞場路”,那時有句流行語,說的是“不到東北不知道膽小,不到深圳不知道錢少……不到海南不知道身體不好”。

    和他們一樣,我作為剛剛畢業沒有任何經驗的中專生,更不容易找工作。晚上,我躺在公園的石米凳上,用塑料袋包著鞋子當枕頭,看著像剪影的椰子樹,數天上的星星,涼爽的晚風吹在臉上,迴憶著過去、暢想著將來,經常思緒萬千……

    當時開放不久,海口人還是比較排外的,他們稱說普通話的人為“大陸仔”。海南方言很多,特別是西線,每個縣都有一種甚至幾種完全不同的方言。我的母語是類似廣西壯語的臨高話,跟閩南語係的海南話完全不同,好在我在縣城上過學會說一些海南話,不會受到歧視和傷害。

    一個晚上,有位同村老鄉帶我到海口某水產品加工廠找工作,我買了近十斤水果去廠長家。海南很多人家裏有脫鞋子光腳進門的習慣,我在門口脫掉鞋子,穿著襪子跟老鄉進去了,睡公園那幾天換襪子隻是左腳換右腳,所以,我暗地著急廠長會聞到我那勤勞雙腳的味道。幸虧廠長一聽說我剛剛畢業,沒有一點社會工作經驗,就連忙說“不要,不要。”於是,我丟下水果,像做小偷一樣趕緊逃走了,在廠長家裏停留的時間還比不上脫鞋子和穿鞋子的時間長。

    跟我一起從廣州迴來的同學阿江先分在海口塑料廠,他說他們廠裏還招人,於是約我去見他的老總。老總向我提出很多問題,問我會不會,我想也沒想,什麽都說會。後來阿江告訴我,他們老總本來是想要我的,但聽我說話就像吹牛,什麽都說會,他認為我這樣的人做事不踏實,不敢要。

    就這樣,我找了很多家單位,沒有一家單位肯收留我。找不到工作,我有時到同學處借宿,有時就睡在公園裏,可恨的是,公園保安每遇到露宿的,就把我們趕來趕去,有時做夢都怕被保安趕。當時我想,要是我有一間公園就好了,這樣我愛怎樣睡,就怎樣睡。十多年之後,我開物業管理公司,最多的一年,我公司管理20多間公園,我要求員工把垃圾筒都要擦得幹幹淨淨,可自己再也沒有睡過一晚公園。

    宇宙裏有生命不是奇跡,生命裏有宇宙才是奇跡。每個人心中都有一股宇宙能量,冥冥中,我們心裏想的事情,我們這股能量會幫助我們實現。

    雖然我口袋裏的錢越來越少,雖然前途茫茫,但我堅定一個信念:

    “我一定要在大特區出人頭地,為父母爭光,也證明給那個拋棄我的初戀女友看看,阿a還是好樣的。”

    海南之大,竟然沒有收留我的地方嗎?我不相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負翁”到“富翁”的秘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林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林誒並收藏從“負翁”到“富翁”的秘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