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磯是一座江南小鎮,位於南京長江之濱。燕子磯是一座山,半截在陸地,半截在江中。乾隆皇帝曾在此登山攬勝,並題詩一首:“當年聞說繞江瀾,撼地洪濤足下看。卻喜漲沙成綠野,煙村耕鑿久相安。”

    此詩被勒石成碑,立於山巔。碑的正麵由這位皇帝手書三個氣貫長虹的大字:“燕子磯”。從此,這座山有了正式名稱,並載入史冊;而山下的小鎮也因此得名。此前,該鎮名叫“觀音門”。鎮子三麵環山,一麵臨江。山上、山下,寺廟林立,晨鍾暮鼓,瑞靄繚繞,真可謂:“家家阿彌陀,戶戶觀世音”。

    不知是什麽原因,這座不大的鎮子和一個不高的山,居然驚動了大清帝國的皇帝,禦駕親臨,登山題詩,而且還為此山題名為燕子磯,勒石成碑,以記永年!據說,在這位風流倜儻的皇帝一生中,為一座山命名並禦題成碑,這是絕無僅有的一次。這裏麵的原委,成了永遠的謎!從此,燕子磯這個窮鄉僻壤的小鎮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博士從美國歸來,放著現成的教育部長不做,卻偏偏看中了燕子磯這塊鍾靈毓秀的風水寶地,創辦了一所燕子磯小學,自任校長。不久,陶先生又在燕子磯附近的曉莊,創辦了曉莊師範和曉莊小學。陶先生請來了大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將有關史實寫成碑文,鐫刻在一塊晚霞般的大理石上,鑲嵌在燕子磯山上的一麵影壁上。

    以次,燕子磯名震遐邇,蜚聲中外。一年四季,中外遊人,絡繹不絕:春季賞花,夏日聽蟬,秋天觀葉,冬日踏雪尋梅!而陶先生創辦的那所小學的門檻,不知被踏破了多少次,更換了多少迴!常言道:“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時值寒冬臘月,溟蒙的天空飄起雪花。雪,越下越大,鵝毛似的雪花,飄飄冉冉,漫天飛舞。遠近的群山如莽莽玉龍,橫臥天際。寒江天外的幾處煙村,也漸漸隱沒在一片迷茫之中。

    鎮上的客商們紛紛打點行裝,肩挑手提,行色匆匆地招唿道:“過年啦,過年啦,迴家過年啦!”

    小鎮漸漸被“過年”的氣氛籠罩了起來。臘月初八這一天,曹夫人黎明即起,用黎明、桂圓、紅棗、紅豆、板栗和蓮子熬成了臘八粥。當一輪曈曨的初日在江麵升起的時候,家家戶戶的早餐自然是這味甘香濃的臘八粥了。這臘八粥是人人非吃不可的。據說,吃了這臘八粥,就能得到佛陀的保佑,來年免禍消災,萬事如意。相傳佛祖釋迦牟尼出家修行,周遊列國,風餐露宿六年之久,因而體虛神衰。天神示意村中牧羊女用泉水、五穀和野果熬粥,供奉佛祖。佛祖食後,體力恢複,來到菩提樹下,打坐禪定。終於在臘月初八這一天,悟道成佛。後來,臘月初八這一天便定為“成道節”,各寺院眾僧都要誦經紀念,並效仿牧羊女,熬粥敬佛。所以,臘八粥又稱為佛粥。後來,臘八粥傳入民間,並相沿成俗。

    小鎮居民們吃過了臘八粥,更加緊了準備過年的步伐:殺豬宰羊,醃製臘肉;舂米磨粉,蒸製年糕。嫋嫋炊煙,在小鎮上空悠然飄蕩。各寺院香火綿盛,磬響鍾鳴,使這座深山幽穀中的小鎮更加肅穆與莊嚴!

    轉眼到了臘月二十四,這是隆重歡送灶王爺上西天的節日,這天又叫過小年。清晨,曹夫人在灶龕上向灶王爺敬獻了飯菜和灶糖,點燃了香燭,又在灶王爺神像的兩側張貼了一副新對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據老人們說,灶王爺是玉皇大帝派到人間的地方官,監管人間的善惡言行,每年臘月二十四,他要迴西天述職。玉皇大帝根據灶王爺的匯報,決定對人間的獎罰事宜。由此可見,灶王爺的權利了得!各家各戶,好飯招待,請灶王爺向上級匯報時,隻報喜,莫報憂,高抬貴手,多多包涵。為了防止灶王爺在匯報時言多有失,各家百姓為灶王爺準備好了黏性如膠的芝麻糖,吃起來既香又脆,吃完了卻讓你開不了口!

    過了臘月二十四,送走了灶王爺,準備過年的程序就進入了最後階段:對各種食物烹、炸、蒸、炒,隻等除夕夜的到來。

    孩子們盼望已久的年三十,終於姍姍而來。

    “峰兒,換衣服啦,快迴來!”曹夫人拿著親手為兒子縫製的新衣,站在大門口喊著。

    “媽媽,給父親先換吧,我再玩會兒。”奇峰從街上跑迴來,汗流滿麵地對母親說。

    “父親已經換好啦,就等你了。”曹夫人從旗袍腋下摘出一塊繡花手絹,為兒子拭去臉上的汗水——空氣中立刻彌散著濃鬱的白蘭花的馨香。

    “那就先給姐姐換新衣吧,我再去玩會兒,小朋友們還在等著我哩!”奇峰轉身就要往街上跑,正好和走過來的姐姐撞個正著,被姐姐一把摟在懷裏。

    “哇!姐姐,你今天好漂亮啊!”奇峰對聰明絕頂、美如天仙的姐姐調皮地豎起了大拇指。

    “媽——,你看弟弟又亂說了。”曹小姐淑玉嬌柔可掬地對母親噘著嘴,握著弟弟的手,帶笑地用手輕拍著弟弟的頭,“你再亂說,看姐姐不打你!”

    “是誰在那裏大聲喧嘩?”奇峰的父親曹良德先生從書房裏聞聲走了出來。

    “是我在給峰兒換衣服哩。”曹夫人對良德嫣然一笑,拉著峰兒進了內房。

    “玉兒,過來,你對陶先生的”每天四問“可曾記得?”父親坐在客廳的太師椅上問。

    “記得。”淑玉站在父親麵前背誦著:“第一問,我的身體有沒有進步?第二問,我的學問有沒有進步?第三問,我的工作有沒有進步?第四問,我的道德有沒有進步?”

    父親憐愛地看著女兒,滿意地點著頭說:“恩,很好!陶先生的”每天四問“很重要,不可須臾忘記。你有緣親聆陶先生的教誨,三生有幸啊!我已有多時未見到陶先生了,你見到他時,要轉告我對他的問候,並把我今天剛好寫好的一副中堂贈送給他。”

    “峰兒,快過來給父親請安。”曹夫人從內房走出來,擁著峰兒道:“良德,你看峰兒的衣服好看不?”良德聞聲轉過身來,看到峰兒身著一襲靛藍長衫,腳穿一雙黑色元寶式棉鞋,周身透著一股英氣!寬闊的額頭下麵,閃爍著一雙明澈的大眼睛,流露著聰穎和秀美,有如鬆風水月般清華,好比仙露明珠般朗潤!良德看著愛子,心中自是疼愛有加,喜不自勝!曹夫人一把擁過峰兒,深情疼愛地在他額頭上親吻了一下。

    曹夫人娘家姓高,父親高慕彥從《離騷》“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一句中摘“蘭芷”二字為愛女取名。蘭芷自幼穎悟過人,知書達理,加之天生麗質,月貌花容,引得慕彥的門生們隻要路遇蘭芷,就高聲吟誦道:“少年見羅敷,脫帽著梢頭。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

    此時,蘭芷吻過峰兒,轉過身來,發現良德正在用無比讚賞的目光注視自己,那灼熱的眼神使蘭芷心中一陣慌亂,不覺兩片緋紅映雙頰。蘭芷一把拉過峰兒,低聲問道:“良德,峰兒的衣服可好看?”

    “爺爺迴來了,爺爺迴來了!”峰兒掙脫了母親,飛也似地竄了出去。

    爺爺曹信齋老先生抓住孫兒的手,樂嗬嗬地進了家門。

    信齋老先生早年喪妻,留下二子:長子良忠、次子良德。信齋因疼愛二子,終生未續弦,獨自含辛茹苦,將二子培養成人。長子良忠考進了黃埔軍校,後來成了一名將軍;次子良德大學文科畢業,留校任教,後來成了教授。信齋本人卻獨擅金石之學,收藏頗豐,在南京城裏開了一家古董字畫店,請於右任先生題了匾額:“三寶齋”。

    悠悠昊天,雨雪霏霏,小鎮周圍的水鄉田疇變成了一片銀白。小鎮的街道上鋪蓋著厚厚的積雪。家家戶戶都貼了紅色的春聯。街上沒有行人,隻有籟籟的落雪聲。

    暮色來臨,除夕夜的神聖、隆重的儀式開始了。曹家客廳裏的香案上,紅燭高照,熱香於鼎。香案正麵牆上供奉著:“天地君親師”的靈位。信齋老先生端左在香案旁的太師椅上,神色無比莊嚴!

    良德手持三炷香,在紅燭上燃著,向列祖列宗三作揖,然後把香插在香爐裏,在案前的蒲團上跪下,虔誠地三叩首。

    接著,曹夫人在蒲團上跪下,向靈位三作揖、三叩首。

    然後,淑玉和奇峰依次向祖先們跪拜。

    曹夫人和淑玉將疊好的“錫箔元寶燒包”放在客廳中央的大火盆旁,等候良德點燃焚化。

    良德肅然地走過來,點燃燒包,口中喃喃地對逝去的先人說著話語,表達著無盡的哀思與懷念。峰兒幫著父親,不停地把燒包投向火中。火光照亮了整個大廳,紙灰象無數隻白蝴蝶,在空中翻飛。

    曹夫人在香案前的八仙桌上擺滿了雞、鴨、魚、肉和米飯。米飯由兩隻碗扣成圓形,在頂端垂直地插著筷子。

    稍頃,信齋老先生起立宣布除夕晚宴開始。良德恭請父親在首席就坐。良德與峰兒坐在左側,蘭芷同玉兒坐在右側。滿桌的嘉肴美饌均出自蘭芷之手,水陸畢陳,琳琅滿目。

    奇峰起立,拿起一瓶豔紅的葡萄酒,斟滿五隻玉杯,恭敬地一一獻給爺爺、父親、母親和姐姐,並高聲唱道:“葡萄美酒夜光杯,敬獻各位。祝爺爺獸比南山不老鬆,福如東海長流水;祝父親、母親和姐姐新春快樂,萬事如意!”大家端起玉杯,一飲而盡。爺爺帶頭鼓起掌來,捋著皓髯道:“良德啊,不愧你為人師表,教育有方啊!”

    淑玉搛了一塊珊瑚魚條放在弟弟碟中道:“弟弟過目成誦,穎悟異常,而且品行敦厚,心地善良,將來一定能象陶先生那樣,光風霽月,高山仰止!”

    奇峰起立,為父母斟滿酒,吟誦道:“哀哀父母,生我劬勞。感謝父母對我的養育之恩,孩兒敬父母一杯!”

    信齋吃驚地問道:“奇峰,你讀過《詩經》嗎?”

    蘭芷搛了一筷子玉蘭江珧放在老人碟中道:“不但讀過《詩經》,還讀過《楚辭》哩!”

    良德道:“奇峰每天放學迴來,鑽進我的書房,半天不出來,我的藏書幾乎都讓他翻遍了。”

    信齋搛了一塊蜜汁火腿放在奇峰碟中道:“這叫家學淵源啊!”

    蘭芷搛了一筷子酒醉鴨肝放在老人碟中道:“這酒醉鴨肝是我娘家的傳統名菜,風味獨美,您嚐嚐。”

    信齋老人夾起一片鴨肝放進口中,果然感到美味不同凡響,不禁讚歎道:“肥!嫩!鮮!爽!”

    老人端起酒杯:“來,大家幹杯!”

    良德喜形於色地說:“我的嶽父大人慕彥先生不但是一位文士,而且還是一位美食家,嶽母大人又是一位烹調高手,這酒醉鴨肝是他們高家的絕技,從不外傳的。”

    奇峰搛一筷子酒醉鴨肝放在姐姐淑玉碟中道:“姐姐,請欣賞媽媽的這道名菜!”

    淑玉品嚐了一口,讚美道:“此味自應天上有,隻怕王母娘娘也沒享用過哩!”淑玉隨夾了一筷子酒醉鴨肝放在弟弟碟中道:“不食此味,終生憾事!”

    奇峰夾了一片鴨肝放入口中,含英咀華地讚不絕口:“好吃,好吃,肥!嫩!鮮!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河湯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河湯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河湯湯並收藏大河湯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