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在畢業的前一個星期,我們班所有同學一起吃了散夥飯。散夥飯的氣氛很傷感,那天下著很大的雨,酒店包廂裏的音響不停地放著水木年華的《一生有你》:“多少人曾愛慕你年輕時的容顏,可是誰願承受歲月無情的變遷;多少人曾在你生命中來了又還,可知一生有你我都陪在你身邊”。聽著聽著我們全都抱頭痛哭,女生們也不再是掩麵低泣,而是像孩子一樣嚎啕大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哭泣理由,為逝去的歲月,逝去的青春,逝去的愛情。最後所有的人一起用眼淚祭奠自己人生中最值得珍惜的一段日子的逝去。每當有人來跟我碰杯時,我都會一飲而盡,並且努力地將眼前的這個人的形象定格在頭腦裏,因為喝完這一杯酒,再想要見到眼前的這個人就不知道是多少年以後了,有的人甚至可能一輩子都再也見不到了。散夥飯過後的第二天,班裏的人就開始陸續走掉,每天早上醒來時我都會發現有人已經離開,班級的幾個宿舍逐漸變得空蕩蕩的,我的心也開始變得空蕩蕩的,因為我的大學生活已經分散在這些同學的身上,被他們帶到了天南海北。
我們每個人的身上都背負著別人的一段迴憶。
六月三十日是我們離校的日子,這一天是我們真正的畢業日。我和老潘,程銘先幫助浩子,超人,小兵把他們的東西搬到學校的研究生宿舍。由於他們讀的都是本專業的研究生,所以他們三個又被分在了一個宿舍,這一點讓我們三個羨慕不已。幫他們搬完東西,我們六個人又迴到寢室,老潘我們三個開始把自己的東西打包,能帶走的都帶走了,不能帶走的像電腦桌之類的東西就都送給了他們三個。收拾完東西後,我們打電話找了搬家公司來幫我們把東西運到我們的新住處。在搬家公司派車來的這段時間裏,我們又各自坐在空蕩蕩的床板上開始聊天,一如四年前我們走進這間宿舍剛剛相識時的情景。
大學生活就像一陣帶著清香的微風從我們的身上輕輕掠過。微風過後,我們愣愣地站在原地,意猶未盡地迴味著風中的氣息。
5
畢業後,我在宣武區天橋附近的某個胡同的某個四合院內租了一間很小的屋子。那個四合院坐落在一條巷子的深處,四合院裏麵又蓋了很多間房子,形成了很多更小的胡同,這些胡同非常之窄,隻能容一個人通行。有一次兩個哥們兒吃完午飯嚐試在小胡同裏進行側身交匯,結果這倆哥們兒被擠在原地,半天動彈不得,一度造成院子裏的交通堵塞。
小胡同兩側住著許多租房的人,大部分都是和我一樣北漂的年輕人。我的那間屋子坐落在四合院的最深處,麵積隻有幾平米大。因此屋子裏隻能夠放一張床和一張桌子,而桌子也很小,隻能勉強放下我的電腦和幾本書。屋子小得像個帳篷,因此我稱它為“小帳篷”,不過還好我不需要把鞋放在“小帳篷”外。其實這院子裏的大多數人都住著這樣的房子,如果要自己做飯,就必須把煤氣灶放在外麵的屋簷下,每天在門口做好飯,端到屋子裏來吃。下雨的時候有的房子還會漏雨,這時住在這屋裏的哥們兒就要在床的中央放上一個盆接水,而人要像蛇一樣繞盆而睡。久而久之,這哥們兒的睡姿便逐漸變成了c字型。
雖然在這裏居住有著諸多的不便之處,但是我還是很喜歡這裏。看慣了外麵的高樓大廈,現在我才覺得這條小胡同裏才是最純粹的北京。這裏有狹窄而悠長的胡同,有青磚灰瓦的四合院,下雨的時候,整個巷子就像是一幅水墨畫。四合院的門口會有須發斑白的老人倚門而望,有的四合院內還會有參天的古樹(那大樹會從某一家的房子裏長出來),抬頭望望房頂上,偶爾還可能看到明清時代遺留下來的獸脊。秋高氣爽的時節,參天古樹的樹葉會一片一片的隨風飄落,古樹上麵的天空中有成群帶著哨聲的信鴿飛過,消失在遠處的樓群間。這時候,我就會想起鬱達夫的散文《故都的秋》,北京的秋天的確讓人陶醉。這裏距離陶然亭公園比較近,我專程去了一趟那裏去尋找那篇散文中的陶然亭。
6
每天清晨,我從“小帳篷”裏麵鑽出來,穿過一條被我稱為“一線天”的小胡同,來到院內的自來水龍頭旁洗漱完畢,然後推著自行車七拐八拐地從四合院內出來,到巷子口買一份煎餅果子,然後邊騎車邊吃,到報社時剛好將那個煎餅果子消滅完。途中我要經過菜市口,這是清朝的罪犯們被批量問斬的地方,所以每次經過這裏我都下意識地縮縮脖子。
剛上班的第一天,報社先發給了我半個月的工資。我很是激動,因為從這一天起我就正式告別了十幾年的學生生涯,開始了自己生命中一段全新的旅程。而且從這時起,我就可以實現經濟獨立了。盡管我們這一代人從剛懂事的時候起就整天跟父母嚷嚷著要獨立,但其實隻有在經濟上獨立時,我們才能夠真正挺直腰板地向老爸老媽宣讀自己的獨立宣言。所以這一天我會牢牢地記住,因為它在我的生命旅程中,擁有劃時代的意義。
上班的第一件事是去見雜誌社的主編。我們的主編四十多歲,頭發所剩無多,是典型的“地方支援中央”發型。初次見麵時他給我的印象就是一個字:球。他的碩大的頭顱,高高隆起的肚腩,以及他豐滿的臀部,無不完美地詮釋了“球”的概念,連他的手指肚都是圓的。他穿了一件粉色的襯衣,戴了一副窄窄的黑框眼睛,努力使自己看上去顯得比較年輕。他先聽了我的自我介紹,然後坐在轉椅上挺起他那圓圓的肚腩,一邊喝著咖啡一邊給我部署工作任務。我近期的工作就是跟報社裏的一位資深娛記學習如何發現新聞線索,並且和他一起四處搜集有關明星的娛樂新聞,然後寫成新聞稿報道。“年輕人,腿要勤,眼要細,頭腦要敏銳,多跑一跑,肯定能搞到一些獨家爆料的東西,或者是拍到一些有價值的照片。”說到這裏他突然莫名其妙地笑了起來,眼鏡後的小眼睛眯成了一條縫,圓圓的肚子幾乎要撐破襯衫。我當時產生了幻覺,覺得他的胸部以下腿部以上那渾圓的物體是一個氣球,而我從上幼兒園時起見到氣球就想用針刺破它,所以好幾次我都想拿起桌上的圓珠筆向主編的肚子上紮去,不過還好我控製住了自己的這個衝動,不然報社的人還以為我是他們競爭對手派來的刺客。
剛開始的的三個月,我的工作比較輕鬆,就是參加一些明星的新聞發布會,報道一些有明星出席的社會活動。在這種活動上采訪比較輕鬆,而且如果碰到唱片公司為明星開一些慶功會之類的活動我們還會獲得一些禮物和免費的自助餐。我們所要做的就是按時出現在發布會現場,稍微需要付出一點體力的地方就是要和別的媒體爭搶更有利的攝像位置,但是一般情況下大家都遵守先來後到的規則或者是服從組織者的安排。老潘對我的工作羨慕不已,因為我經常能夠近距離接觸到他隻在熒屏上見到的明星,還能和他們合影獲得他們的簽名,因此老潘總是會跟我索要一些明星的簽名和照片。老潘把所有我和明星合影的照片全部拿去,掃描成電子版後把我的腦袋“ps”掉換成他的腦袋然後再將照片衝洗出來放進自己的相冊。這樣的照片看得多了,老潘便分不清照片裏到底誰是明星,有一次“ps”時把明星的腦袋給拿掉換上了自己的腦袋,於是我倆又多了一張合影。
在畢業的前一個星期,我們班所有同學一起吃了散夥飯。散夥飯的氣氛很傷感,那天下著很大的雨,酒店包廂裏的音響不停地放著水木年華的《一生有你》:“多少人曾愛慕你年輕時的容顏,可是誰願承受歲月無情的變遷;多少人曾在你生命中來了又還,可知一生有你我都陪在你身邊”。聽著聽著我們全都抱頭痛哭,女生們也不再是掩麵低泣,而是像孩子一樣嚎啕大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哭泣理由,為逝去的歲月,逝去的青春,逝去的愛情。最後所有的人一起用眼淚祭奠自己人生中最值得珍惜的一段日子的逝去。每當有人來跟我碰杯時,我都會一飲而盡,並且努力地將眼前的這個人的形象定格在頭腦裏,因為喝完這一杯酒,再想要見到眼前的這個人就不知道是多少年以後了,有的人甚至可能一輩子都再也見不到了。散夥飯過後的第二天,班裏的人就開始陸續走掉,每天早上醒來時我都會發現有人已經離開,班級的幾個宿舍逐漸變得空蕩蕩的,我的心也開始變得空蕩蕩的,因為我的大學生活已經分散在這些同學的身上,被他們帶到了天南海北。
我們每個人的身上都背負著別人的一段迴憶。
六月三十日是我們離校的日子,這一天是我們真正的畢業日。我和老潘,程銘先幫助浩子,超人,小兵把他們的東西搬到學校的研究生宿舍。由於他們讀的都是本專業的研究生,所以他們三個又被分在了一個宿舍,這一點讓我們三個羨慕不已。幫他們搬完東西,我們六個人又迴到寢室,老潘我們三個開始把自己的東西打包,能帶走的都帶走了,不能帶走的像電腦桌之類的東西就都送給了他們三個。收拾完東西後,我們打電話找了搬家公司來幫我們把東西運到我們的新住處。在搬家公司派車來的這段時間裏,我們又各自坐在空蕩蕩的床板上開始聊天,一如四年前我們走進這間宿舍剛剛相識時的情景。
大學生活就像一陣帶著清香的微風從我們的身上輕輕掠過。微風過後,我們愣愣地站在原地,意猶未盡地迴味著風中的氣息。
5
畢業後,我在宣武區天橋附近的某個胡同的某個四合院內租了一間很小的屋子。那個四合院坐落在一條巷子的深處,四合院裏麵又蓋了很多間房子,形成了很多更小的胡同,這些胡同非常之窄,隻能容一個人通行。有一次兩個哥們兒吃完午飯嚐試在小胡同裏進行側身交匯,結果這倆哥們兒被擠在原地,半天動彈不得,一度造成院子裏的交通堵塞。
小胡同兩側住著許多租房的人,大部分都是和我一樣北漂的年輕人。我的那間屋子坐落在四合院的最深處,麵積隻有幾平米大。因此屋子裏隻能夠放一張床和一張桌子,而桌子也很小,隻能勉強放下我的電腦和幾本書。屋子小得像個帳篷,因此我稱它為“小帳篷”,不過還好我不需要把鞋放在“小帳篷”外。其實這院子裏的大多數人都住著這樣的房子,如果要自己做飯,就必須把煤氣灶放在外麵的屋簷下,每天在門口做好飯,端到屋子裏來吃。下雨的時候有的房子還會漏雨,這時住在這屋裏的哥們兒就要在床的中央放上一個盆接水,而人要像蛇一樣繞盆而睡。久而久之,這哥們兒的睡姿便逐漸變成了c字型。
雖然在這裏居住有著諸多的不便之處,但是我還是很喜歡這裏。看慣了外麵的高樓大廈,現在我才覺得這條小胡同裏才是最純粹的北京。這裏有狹窄而悠長的胡同,有青磚灰瓦的四合院,下雨的時候,整個巷子就像是一幅水墨畫。四合院的門口會有須發斑白的老人倚門而望,有的四合院內還會有參天的古樹(那大樹會從某一家的房子裏長出來),抬頭望望房頂上,偶爾還可能看到明清時代遺留下來的獸脊。秋高氣爽的時節,參天古樹的樹葉會一片一片的隨風飄落,古樹上麵的天空中有成群帶著哨聲的信鴿飛過,消失在遠處的樓群間。這時候,我就會想起鬱達夫的散文《故都的秋》,北京的秋天的確讓人陶醉。這裏距離陶然亭公園比較近,我專程去了一趟那裏去尋找那篇散文中的陶然亭。
6
每天清晨,我從“小帳篷”裏麵鑽出來,穿過一條被我稱為“一線天”的小胡同,來到院內的自來水龍頭旁洗漱完畢,然後推著自行車七拐八拐地從四合院內出來,到巷子口買一份煎餅果子,然後邊騎車邊吃,到報社時剛好將那個煎餅果子消滅完。途中我要經過菜市口,這是清朝的罪犯們被批量問斬的地方,所以每次經過這裏我都下意識地縮縮脖子。
剛上班的第一天,報社先發給了我半個月的工資。我很是激動,因為從這一天起我就正式告別了十幾年的學生生涯,開始了自己生命中一段全新的旅程。而且從這時起,我就可以實現經濟獨立了。盡管我們這一代人從剛懂事的時候起就整天跟父母嚷嚷著要獨立,但其實隻有在經濟上獨立時,我們才能夠真正挺直腰板地向老爸老媽宣讀自己的獨立宣言。所以這一天我會牢牢地記住,因為它在我的生命旅程中,擁有劃時代的意義。
上班的第一件事是去見雜誌社的主編。我們的主編四十多歲,頭發所剩無多,是典型的“地方支援中央”發型。初次見麵時他給我的印象就是一個字:球。他的碩大的頭顱,高高隆起的肚腩,以及他豐滿的臀部,無不完美地詮釋了“球”的概念,連他的手指肚都是圓的。他穿了一件粉色的襯衣,戴了一副窄窄的黑框眼睛,努力使自己看上去顯得比較年輕。他先聽了我的自我介紹,然後坐在轉椅上挺起他那圓圓的肚腩,一邊喝著咖啡一邊給我部署工作任務。我近期的工作就是跟報社裏的一位資深娛記學習如何發現新聞線索,並且和他一起四處搜集有關明星的娛樂新聞,然後寫成新聞稿報道。“年輕人,腿要勤,眼要細,頭腦要敏銳,多跑一跑,肯定能搞到一些獨家爆料的東西,或者是拍到一些有價值的照片。”說到這裏他突然莫名其妙地笑了起來,眼鏡後的小眼睛眯成了一條縫,圓圓的肚子幾乎要撐破襯衫。我當時產生了幻覺,覺得他的胸部以下腿部以上那渾圓的物體是一個氣球,而我從上幼兒園時起見到氣球就想用針刺破它,所以好幾次我都想拿起桌上的圓珠筆向主編的肚子上紮去,不過還好我控製住了自己的這個衝動,不然報社的人還以為我是他們競爭對手派來的刺客。
剛開始的的三個月,我的工作比較輕鬆,就是參加一些明星的新聞發布會,報道一些有明星出席的社會活動。在這種活動上采訪比較輕鬆,而且如果碰到唱片公司為明星開一些慶功會之類的活動我們還會獲得一些禮物和免費的自助餐。我們所要做的就是按時出現在發布會現場,稍微需要付出一點體力的地方就是要和別的媒體爭搶更有利的攝像位置,但是一般情況下大家都遵守先來後到的規則或者是服從組織者的安排。老潘對我的工作羨慕不已,因為我經常能夠近距離接觸到他隻在熒屏上見到的明星,還能和他們合影獲得他們的簽名,因此老潘總是會跟我索要一些明星的簽名和照片。老潘把所有我和明星合影的照片全部拿去,掃描成電子版後把我的腦袋“ps”掉換成他的腦袋然後再將照片衝洗出來放進自己的相冊。這樣的照片看得多了,老潘便分不清照片裏到底誰是明星,有一次“ps”時把明星的腦袋給拿掉換上了自己的腦袋,於是我倆又多了一張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