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溢彩,為她一身暗淡的衣裳添了不少光彩,倒不顯得失禮了。
眼見這姑娘麵容清麗,氣質端莊,墨色衣裳非但沒壓下她的光彩,反倒襯得肌膚格外瑩白,氣質也格外沉穩,錦瑟不覺微微揚眸。這姑娘卻正是縣丞吳家的嫡長女吳紫蘿,也是前世在江州時自己知曉姓名的少數幾個閨秀中的一個。
瞧著她,錦瑟便不覺又想起了出府時在後門處遇到的完顏宗澤來,這位北燕二皇子殿下,已受封親王,封號武英,隻他一向都在大錦的京都鳳京,怎突然出現在這江州地界?尋美而來嗎,看來這位囂張霸道的古今第一質子爺果如傳言是個好色之徒。
錦瑟想著分明感覺四周氣氛一變,甚至清晰地聽到幾聲抽氣聲,她目光閃過譏誚,眼波流轉果然是屏風那邊已出現了謝少文玉樹臨風的身影。而他的身側,那一抹明豔的紅影可不正是她的好姐姐姚錦玉嗎。
雖是前頭擋著屏風,但屏風卻是極為透光的乾州貢品紗做成,故而已足夠姑娘們將站在不遠處謝少文的五官麵貌瞧個清楚。謝少文本便英俊,氣質出眾,如此隔著屏風更是添了幾分朦朧美感,令他俊逸的身影越發耀眼了。
他從容地給郭氏作揖拜壽,聲音溫雅動聽,舉止優雅有度,端的是翩翩風采。加之此次來給老太太賀壽的多是比姚府門第還要底的人家,謝少文這樣的身份,對姑娘們來說那是太高貴了。
錦瑟當即便感四下流動著波濤洶湧的暗流,有些姑娘目光半響還留戀在那抹身影上,香腮緋紅,有些記恨地瞪著站在謝少文身旁一臉嬌俏笑意的姚錦玉,更有一些已將目光轉向了她,其中神情自是豔羨、嫉妒加之同情、憐憫。
對那些豔羨,嫉妒,錦瑟不以為然,而同情和憐憫卻叫她心下歡喜。她們之所以同情她,不過是在可憐她,未婚夫君竟和姐姐出雙入對,豈不知她們越是這般想,錦瑟卻越是高興開懷。
錦瑟斂眸端坐,唇角含笑,對眾女的目光視而不見,便仿似什麽都沒看到一般,光影透過屏風朦朧地鍍在她淨白如瓷的麵頰上,給她濃密的睫羽飄落了兩扇金翅,那眸底的虹影纖絲不動,愈發襯得她神情靜淡而溫雅,透著天生的高貴和從容,令那張尤顯青澀稚氣的麵容瞬間散發出一股叫人不可逼視的美麗來。
瞧著這樣的錦瑟,再想著她祖父、父親的盛名,眾女本輕視的心卻不自覺有了變化,紛紛移開了目光,而此刻外頭卻也正好響起了姚錦玉的聲音。
“孫女給老太太拜壽
,孫女恭祝祖母日日繞膝戲子孫,笑顏常開懷,瑤池春不老。”
姚錦玉的聲音如百靈鳥般清脆帶笑,說話間磕了個頭便笑意盈盈地瞧著上頭端坐的郭氏,嬌俏討喜的模樣甚是靈動。隻眾女瞧著她,卻大多露出了不屑之態。
再瞧向錦瑟,一個安寧恬淡,一個嘩眾取寵;一個知禮沉斂、從容有度,一個厚顏取巧,自以為是,不過片刻,高低貴賤立分。
三十五章
姚錦玉和謝少文一道進來,這本便叫眾人浮想聯翩了,偏姚錦玉這會子還沉澱在自我營造的美好意境中,隻覺虛榮心得到了空前滿足,想著錦瑟此刻定然在屏風後咬碎了一口牙齒,她心中的得意便更難以抑製了。
她雖也感覺到了屋中氣氛不太對,但卻隻當眾人是被謝少文的氣度風采給驚住了,畢竟這一屋子的人中,她身側站著的翩翩公子不僅容貌出類拔萃,身份更是高不可攀。
郭氏聽完姚錦玉賀壽的話,這才又扯開了笑容,衝眾人道:“瞧著丫頭嘴巧的,慣會哄我老太婆開心了,快起來,快起來。”
似為了掩蓋方才的所思所想和怪異氣氛,夫人們無不紛紛笑著表態,連聲附和著老太太的話。要知道今日作客姚府,姚府的顏麵客人們總是要顧著點的,夫人們心中愈是不屑姚錦玉的所作所為,麵上便稱讚的愈是誇張。
姚錦玉隻當眾人是真心讚她,又想著謝少文就在身邊,當即麵上就是一紅,一臉嬌羞小媳婦模樣。小郭氏站在郭氏身後,瞧著姚錦玉那扭捏作態的模樣,微嘲地瞥了眼吳氏。
吳氏這會子已麵色慘白,眼瞧著姚錦玉竟還執迷不悟,起了身依舊亭亭地站在謝少文旁邊,渾然不知已闖了大禍,她太陽穴上兩根青筋便鼓鼓跳了起來。
吳氏隻恨那日不該對女兒嘴快,和她說起武安侯府和謝少文的事來,如今她們母女接連鬧下笑話,偏又是第一迴見武安侯夫人,隻怕這壞印象是很難掰過來了。
她心中焦急不已,麵上卻已笑了起來,衝眾人道:“這孩子麵皮薄,夫人們可千萬莫再誇她了,瞧她這會子都羞得犯了癡了。”複又忙衝姚錦玉招手道,“還不快到後頭去幫娘招唿姑娘們,傻站著做什麽。”
姚錦玉對上吳氏的目光,隻覺平日慈愛非常的母親,此刻眼睛中竟滿是厲色和責備,她登時怔住,一時間弄不明白母親何以如此。但吳氏的手段和心機她卻是知曉的,她曆來也極為信賴吳氏,故而愣過之後便忙福了福身,道:“是
。”
隻她腳步尚未動,便聞小郭氏湊趣兒地笑著道:“大姑娘是不是忘了給老太太奉上壽禮了?老太太平日最疼愛的便是大姑娘了,大姑娘將壽禮藏著掖著卻是叫老祖母眼巴巴地等候著,該打該打!”
小郭氏這話簡直就是在提醒大家姚錦玉在祖母壽辰之日遲遲不到卻私見外男的事實,要知道別的姑娘的拜壽禮可都在福祿院時便已奉上了。
如今姑娘們都在屏風後迴避,唯有姚錦玉站在外頭,顯得刺眼而輕佻,吳氏本想著叫姚錦玉趕緊到後頭去,也好遮掩一二,快些翻過這一篇去。誰知小郭氏偏就不叫她如意,吳氏恨得牙癢,可卻也無從辯駁。
加之姚錦玉這迴為老太太準備的壽辰禮乃是她親自吩咐,又督促著姚錦玉精心備下的,本便是想著叫她趁此良機好好地在眾夫人,尤其是武安侯夫人麵前露露臉,此番小郭氏既提出來了,吳氏也便沒再多言。隻希望眾夫人瞧了姚錦玉的生辰禮,能對她改觀一二。
姚錦玉聞言瞧了眼吳氏,這才重新轉身,又跪了下去,衝郭氏道:“孫女身上穿戴富足,平日吃用考究,屋中物件精美,這皆賴祖輩幸苦積攢之功,孫女生而享之,實感念惶恐,卻不敢據為己有。孫女承蒙祖母疼愛,今日祖母壽辰,孫女無以為報,唯一手拙劣的繡工勉強算得上自身本事,故而便繡了一副屏風麵兒,謹祝祖母福壽安康。”
小郭氏聞言心中腹誹不已,姚家祖上以染布賣布發家,後生意做大,便經營成衣店,繡品店等,慢慢發展成大錦數一數二的布料商,在姚江父輩時姚家開始為宮中進貢雙麵繡,成為皇商。姚家的姑娘繡工自也非尋常人家能夠作比,也因此緣由,一般逢老人過壽,姑娘們都是拿了繡活做壽辰禮的。
今次也是,除了錦瑟呈了兩本自抄的佛經以外,其她三位姑娘都送的是繡品,怎偏就這大姑娘明堂多,倒說的自己個兒有多純孝一般,連祖輩都抬出去了,那繡針、繡線、繡緞便不是姚府的東西了嗎?哼,想出風頭是吧,那也得看她允是不允?!
小郭氏想著已是目不轉睛地盯向了妙紅呈上來的繡麵兒,一門心思想著挑姚錦玉的毛病。
郭氏身邊的兩個大丫鬟雅冰和雅芝接了繡麵兒小心展開,眾人隻覺眼前一亮,卻見那雲州黑紗緞麵上用金線繡了數十行經文,整整齊齊的隸書,字體公正莊重,黑底金字,尤為醒目。眾人已麵露驚歎,卻見雅冰和雅芝笑著換了下位置,道:“是雙麵繡呢,老太太快再瞧瞧這一麵。”
眾人望去,隻見那另一麵竟更是精美,卻是繡著一副觀音像,其上觀音足有一人高,繡工精細,形象栩栩如生,微風吹拂在繡麵兒上那金絲銀線隨之浮動,似有道道耀眼光芒自繡麵兒上散出,映襯的那觀音菩薩繡像兒,愈發讓人覺著紫光四射、祥瑞紛呈,如聖露沐身。
屋中片刻靜默,接著便響起眾夫人的稱讚之聲。
“好漂亮的字,好精湛的繡工!”
“沒想到姚大姑娘小小年紀竟有此等繡工,這般手巧的姑娘卻不知將來會被誰家聘了去呢!”
“咦?你們瞧那觀音的麵容,似有些……呀,這不是老太太嘛!”
不知哪位夫人驚唿了一聲,眾人凝眸望去,卻見那觀音的麵容竟果真有幾分肖似郭氏,五官神韻,便是那眼角的細小皺紋也如出一轍,尤其是這般對比了一旁含笑而坐的郭氏,便更叫人覺著栩栩如生,驚歎不已了。
就連見多了各種名家繡品的郭氏也不覺瞧的眼前一亮,微微怔住,而自詡見多識廣,瞧不起姚府的萬氏也定睛瞧向那繡圖,露出了讚歎之色。
小郭氏愣了愣神,已是變了麵色,細瞧那繡麵兒卻是無話可說,實是姚錦玉這副繡品不管從構思還是技法都非姚錦紅那一條小小的抹額能夠做比的,她雖忿忿不平,可卻不得不承認這個。
錦瑟目光也落在那繡圖之上,漂亮的唇角輕輕彎起。前世姚錦玉便是靠著這繡圖得了萬氏高看,也換了個純孝端方、心靈手巧的美名,今次嗎,她會叫姚錦玉知道,什麽叫自食其果!
三十六章
“呀,今兒我真是大開眼界了,且不論這繡工,隻這份心思,就叫人動容,大姑娘真是心靈手巧。”
“都說姚家姑娘的繡工天下一絕,我先還不服,如今算是心服口服了。”
“大姑娘真是孝心感人,這麽一副繡品定然頗費了些心思,若非一片赤誠之心,也難有此等奇思妙想。”
“是啊,繡這麽一副精美的雙麵繡品,少說也得一年時間,真是難為大姑娘有這份心……”
……
眾人一片交口稱讚,吳氏的麵色在這一片盛讚聲中緩和了幾許,百事孝為先,一個孝字可是能掩百醜的,世人敬重純孝之人,對至孝之人也常寬容幾分。隻要姚錦玉孝順的名聲傳出去,將才和謝少文一道進來的事再被她圓上兩句,眾人定然覺著兩人一起進來不過都是湊巧罷了,這樣一切也不是不能挽迴的。
她想著麵上總算有了幾分真實的笑意,道:“這孩子為這繡品整整忙了三個月,一日便隻眯兩個時辰,我說叫丫鬟們幫忙繡了經文,她卻定堅持親力親為,便是配線分線這樣的瑣事也都不假人手,也就是母親平日疼寵她,才叫這孩子如此迴報,倒是叫我這當娘的都拈酸吃味兒了。”
吳氏這般一言,眾人自免不了又是一番好讚,而老太太已拉了姚錦玉在身前,滿是動容和心疼地道:“怨不得這些日子總窩在房中不出來,每日到祖母這裏請安也總一副困頓模樣,眼睛也日日充斥血絲。你這孩子,你一片純孝之心祖母又怎會不知,何必如此費心費神地繡這東西,如今正是長身體的年紀,花朵一般嬌氣,哪裏經受的住如此勞頓,若是熬壞了身子,可叫祖母如何心疼。”
一副繡麵兒引得眾人交口稱讚,姑娘們也都被吸引,有那性情活潑的已起了身,站在屏風後盯著那繡品瞧,郭氏見此便笑著叫姚錦玉將那繡品送了過來。
“怨不得大姐姐這些日總窩在院子裏不出來,每迴我去瞧她也神神秘秘的呢。”姚錦紅說著微微嘟了下嘴。
錦瑟見她直盯著姚錦玉捧著的繡屏瞧,便笑了起來,道:“大姐姐一向心氣兒高。”
姚錦玉如今風頭壓過了姚錦紅,郭氏豈能甘心?原先許還會念著一榮俱榮為姚錦玉留上三分情麵,如今……瞧著姚錦玉那張笑意璀璨的臉,錦瑟眉宇間愉悅之色也蕩漾了開來。
吳氏眼見姚錦玉避到屏風後,麵上笑意便更佳了,衝老太太道:“世子飽讀詩書,知禮明義,一心惦記著給老太太拜壽,竟是搶在了哥兒們的前頭,雖世子已算我姚府半個孫女婿,當不得外人,可哥兒們若聽聞世子已拜過壽了,隻怕要心切心急,母親看,是否喚了哥兒們一並過來給您老拜壽?”
謝少文給郭氏見過禮便端坐在萬氏身旁,在一眾香衣鬢影中尤為惹眼,這簡直就是在提醒大家方才他和姚錦玉一道進來的那一幕,若少爺們也過來了,屋中男子一多便也遮掩過去了。再來吳氏點明謝少文不是外人,將才之事便當不得什麽了。
郭氏自明白吳氏的意思,姚錦玉又是她的嫡親孫女,自也是疼愛的,故而便忙吩咐丫鬟去請少爺們過來。小郭氏欲言,卻被郭氏不著痕跡地瞪了一眼,便隻能泱泱地閉了嘴。
隻那邊萬氏聞言卻心中不悅,武安侯府本是勳貴之家,謝少文的高祖父在大錦建國時是立過汗馬功勞的,而錦瑟雖祖父,父親皆狀元郎出身,可姚氏從
根兒上講到底是商戶。
當年萬氏緊趕著訂下錦瑟,不過是瞧著錦瑟祖父首輔閣臣的身份,想著其父定也前程錦繡,另有錦瑟母親廖華之父乃彼時的戶部侍郎,廖氏也是嶺南望族。誰想不過十年間,這一切皆不複存在,錦瑟便是再好,那也是破落戶,對謝少文毫無助益,萬氏豈能滿意給唯一的兒子聘這般女子?
她本就急於退親,又一萬個瞧不上姚家,偏吳氏還說什麽“半個孫女婿”這樣的話,萬氏隻覺掉了身價,心下冷哼一聲。
在她想來,錦瑟如今身份潦倒,自是要緊緊抓著和武安侯府的親事不放,所以退親一事還得武安侯府主動,加之兒子又一門心思撲在姚錦瑟的身上,萬氏想著三年前,錦瑟不過八歲弱齡便已出落的極為出挑,現下尚未及笄已有絕代佳人的模子,這若叫兒子見了還不更得一門心思地捧著。
萬氏登時便覺得退親一事要小心籌謀,一來不能叫兒子因此事和她生了嫌隙,再來更不能因退親壞了武安侯府的名聲。
這樣一來,也就唯有一途能促成此事,那便是姚錦瑟行為不端,名聲敗壞。女子的名聲壞了,男方要退親卻是順理成章之事,誰也挑不出侯府的錯來!
而姚府的姑娘們本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今日姚家大姑娘可行事不端呢,雖說姚錦玉是姚錦玉,姚錦瑟是姚錦瑟,今日錦瑟行事無一絲不妥,在場的夫人們也都瞧著呢。可難
眼見這姑娘麵容清麗,氣質端莊,墨色衣裳非但沒壓下她的光彩,反倒襯得肌膚格外瑩白,氣質也格外沉穩,錦瑟不覺微微揚眸。這姑娘卻正是縣丞吳家的嫡長女吳紫蘿,也是前世在江州時自己知曉姓名的少數幾個閨秀中的一個。
瞧著她,錦瑟便不覺又想起了出府時在後門處遇到的完顏宗澤來,這位北燕二皇子殿下,已受封親王,封號武英,隻他一向都在大錦的京都鳳京,怎突然出現在這江州地界?尋美而來嗎,看來這位囂張霸道的古今第一質子爺果如傳言是個好色之徒。
錦瑟想著分明感覺四周氣氛一變,甚至清晰地聽到幾聲抽氣聲,她目光閃過譏誚,眼波流轉果然是屏風那邊已出現了謝少文玉樹臨風的身影。而他的身側,那一抹明豔的紅影可不正是她的好姐姐姚錦玉嗎。
雖是前頭擋著屏風,但屏風卻是極為透光的乾州貢品紗做成,故而已足夠姑娘們將站在不遠處謝少文的五官麵貌瞧個清楚。謝少文本便英俊,氣質出眾,如此隔著屏風更是添了幾分朦朧美感,令他俊逸的身影越發耀眼了。
他從容地給郭氏作揖拜壽,聲音溫雅動聽,舉止優雅有度,端的是翩翩風采。加之此次來給老太太賀壽的多是比姚府門第還要底的人家,謝少文這樣的身份,對姑娘們來說那是太高貴了。
錦瑟當即便感四下流動著波濤洶湧的暗流,有些姑娘目光半響還留戀在那抹身影上,香腮緋紅,有些記恨地瞪著站在謝少文身旁一臉嬌俏笑意的姚錦玉,更有一些已將目光轉向了她,其中神情自是豔羨、嫉妒加之同情、憐憫。
對那些豔羨,嫉妒,錦瑟不以為然,而同情和憐憫卻叫她心下歡喜。她們之所以同情她,不過是在可憐她,未婚夫君竟和姐姐出雙入對,豈不知她們越是這般想,錦瑟卻越是高興開懷。
錦瑟斂眸端坐,唇角含笑,對眾女的目光視而不見,便仿似什麽都沒看到一般,光影透過屏風朦朧地鍍在她淨白如瓷的麵頰上,給她濃密的睫羽飄落了兩扇金翅,那眸底的虹影纖絲不動,愈發襯得她神情靜淡而溫雅,透著天生的高貴和從容,令那張尤顯青澀稚氣的麵容瞬間散發出一股叫人不可逼視的美麗來。
瞧著這樣的錦瑟,再想著她祖父、父親的盛名,眾女本輕視的心卻不自覺有了變化,紛紛移開了目光,而此刻外頭卻也正好響起了姚錦玉的聲音。
“孫女給老太太拜壽
,孫女恭祝祖母日日繞膝戲子孫,笑顏常開懷,瑤池春不老。”
姚錦玉的聲音如百靈鳥般清脆帶笑,說話間磕了個頭便笑意盈盈地瞧著上頭端坐的郭氏,嬌俏討喜的模樣甚是靈動。隻眾女瞧著她,卻大多露出了不屑之態。
再瞧向錦瑟,一個安寧恬淡,一個嘩眾取寵;一個知禮沉斂、從容有度,一個厚顏取巧,自以為是,不過片刻,高低貴賤立分。
三十五章
姚錦玉和謝少文一道進來,這本便叫眾人浮想聯翩了,偏姚錦玉這會子還沉澱在自我營造的美好意境中,隻覺虛榮心得到了空前滿足,想著錦瑟此刻定然在屏風後咬碎了一口牙齒,她心中的得意便更難以抑製了。
她雖也感覺到了屋中氣氛不太對,但卻隻當眾人是被謝少文的氣度風采給驚住了,畢竟這一屋子的人中,她身側站著的翩翩公子不僅容貌出類拔萃,身份更是高不可攀。
郭氏聽完姚錦玉賀壽的話,這才又扯開了笑容,衝眾人道:“瞧著丫頭嘴巧的,慣會哄我老太婆開心了,快起來,快起來。”
似為了掩蓋方才的所思所想和怪異氣氛,夫人們無不紛紛笑著表態,連聲附和著老太太的話。要知道今日作客姚府,姚府的顏麵客人們總是要顧著點的,夫人們心中愈是不屑姚錦玉的所作所為,麵上便稱讚的愈是誇張。
姚錦玉隻當眾人是真心讚她,又想著謝少文就在身邊,當即麵上就是一紅,一臉嬌羞小媳婦模樣。小郭氏站在郭氏身後,瞧著姚錦玉那扭捏作態的模樣,微嘲地瞥了眼吳氏。
吳氏這會子已麵色慘白,眼瞧著姚錦玉竟還執迷不悟,起了身依舊亭亭地站在謝少文旁邊,渾然不知已闖了大禍,她太陽穴上兩根青筋便鼓鼓跳了起來。
吳氏隻恨那日不該對女兒嘴快,和她說起武安侯府和謝少文的事來,如今她們母女接連鬧下笑話,偏又是第一迴見武安侯夫人,隻怕這壞印象是很難掰過來了。
她心中焦急不已,麵上卻已笑了起來,衝眾人道:“這孩子麵皮薄,夫人們可千萬莫再誇她了,瞧她這會子都羞得犯了癡了。”複又忙衝姚錦玉招手道,“還不快到後頭去幫娘招唿姑娘們,傻站著做什麽。”
姚錦玉對上吳氏的目光,隻覺平日慈愛非常的母親,此刻眼睛中竟滿是厲色和責備,她登時怔住,一時間弄不明白母親何以如此。但吳氏的手段和心機她卻是知曉的,她曆來也極為信賴吳氏,故而愣過之後便忙福了福身,道:“是
。”
隻她腳步尚未動,便聞小郭氏湊趣兒地笑著道:“大姑娘是不是忘了給老太太奉上壽禮了?老太太平日最疼愛的便是大姑娘了,大姑娘將壽禮藏著掖著卻是叫老祖母眼巴巴地等候著,該打該打!”
小郭氏這話簡直就是在提醒大家姚錦玉在祖母壽辰之日遲遲不到卻私見外男的事實,要知道別的姑娘的拜壽禮可都在福祿院時便已奉上了。
如今姑娘們都在屏風後迴避,唯有姚錦玉站在外頭,顯得刺眼而輕佻,吳氏本想著叫姚錦玉趕緊到後頭去,也好遮掩一二,快些翻過這一篇去。誰知小郭氏偏就不叫她如意,吳氏恨得牙癢,可卻也無從辯駁。
加之姚錦玉這迴為老太太準備的壽辰禮乃是她親自吩咐,又督促著姚錦玉精心備下的,本便是想著叫她趁此良機好好地在眾夫人,尤其是武安侯夫人麵前露露臉,此番小郭氏既提出來了,吳氏也便沒再多言。隻希望眾夫人瞧了姚錦玉的生辰禮,能對她改觀一二。
姚錦玉聞言瞧了眼吳氏,這才重新轉身,又跪了下去,衝郭氏道:“孫女身上穿戴富足,平日吃用考究,屋中物件精美,這皆賴祖輩幸苦積攢之功,孫女生而享之,實感念惶恐,卻不敢據為己有。孫女承蒙祖母疼愛,今日祖母壽辰,孫女無以為報,唯一手拙劣的繡工勉強算得上自身本事,故而便繡了一副屏風麵兒,謹祝祖母福壽安康。”
小郭氏聞言心中腹誹不已,姚家祖上以染布賣布發家,後生意做大,便經營成衣店,繡品店等,慢慢發展成大錦數一數二的布料商,在姚江父輩時姚家開始為宮中進貢雙麵繡,成為皇商。姚家的姑娘繡工自也非尋常人家能夠作比,也因此緣由,一般逢老人過壽,姑娘們都是拿了繡活做壽辰禮的。
今次也是,除了錦瑟呈了兩本自抄的佛經以外,其她三位姑娘都送的是繡品,怎偏就這大姑娘明堂多,倒說的自己個兒有多純孝一般,連祖輩都抬出去了,那繡針、繡線、繡緞便不是姚府的東西了嗎?哼,想出風頭是吧,那也得看她允是不允?!
小郭氏想著已是目不轉睛地盯向了妙紅呈上來的繡麵兒,一門心思想著挑姚錦玉的毛病。
郭氏身邊的兩個大丫鬟雅冰和雅芝接了繡麵兒小心展開,眾人隻覺眼前一亮,卻見那雲州黑紗緞麵上用金線繡了數十行經文,整整齊齊的隸書,字體公正莊重,黑底金字,尤為醒目。眾人已麵露驚歎,卻見雅冰和雅芝笑著換了下位置,道:“是雙麵繡呢,老太太快再瞧瞧這一麵。”
眾人望去,隻見那另一麵竟更是精美,卻是繡著一副觀音像,其上觀音足有一人高,繡工精細,形象栩栩如生,微風吹拂在繡麵兒上那金絲銀線隨之浮動,似有道道耀眼光芒自繡麵兒上散出,映襯的那觀音菩薩繡像兒,愈發讓人覺著紫光四射、祥瑞紛呈,如聖露沐身。
屋中片刻靜默,接著便響起眾夫人的稱讚之聲。
“好漂亮的字,好精湛的繡工!”
“沒想到姚大姑娘小小年紀竟有此等繡工,這般手巧的姑娘卻不知將來會被誰家聘了去呢!”
“咦?你們瞧那觀音的麵容,似有些……呀,這不是老太太嘛!”
不知哪位夫人驚唿了一聲,眾人凝眸望去,卻見那觀音的麵容竟果真有幾分肖似郭氏,五官神韻,便是那眼角的細小皺紋也如出一轍,尤其是這般對比了一旁含笑而坐的郭氏,便更叫人覺著栩栩如生,驚歎不已了。
就連見多了各種名家繡品的郭氏也不覺瞧的眼前一亮,微微怔住,而自詡見多識廣,瞧不起姚府的萬氏也定睛瞧向那繡圖,露出了讚歎之色。
小郭氏愣了愣神,已是變了麵色,細瞧那繡麵兒卻是無話可說,實是姚錦玉這副繡品不管從構思還是技法都非姚錦紅那一條小小的抹額能夠做比的,她雖忿忿不平,可卻不得不承認這個。
錦瑟目光也落在那繡圖之上,漂亮的唇角輕輕彎起。前世姚錦玉便是靠著這繡圖得了萬氏高看,也換了個純孝端方、心靈手巧的美名,今次嗎,她會叫姚錦玉知道,什麽叫自食其果!
三十六章
“呀,今兒我真是大開眼界了,且不論這繡工,隻這份心思,就叫人動容,大姑娘真是心靈手巧。”
“都說姚家姑娘的繡工天下一絕,我先還不服,如今算是心服口服了。”
“大姑娘真是孝心感人,這麽一副繡品定然頗費了些心思,若非一片赤誠之心,也難有此等奇思妙想。”
“是啊,繡這麽一副精美的雙麵繡品,少說也得一年時間,真是難為大姑娘有這份心……”
……
眾人一片交口稱讚,吳氏的麵色在這一片盛讚聲中緩和了幾許,百事孝為先,一個孝字可是能掩百醜的,世人敬重純孝之人,對至孝之人也常寬容幾分。隻要姚錦玉孝順的名聲傳出去,將才和謝少文一道進來的事再被她圓上兩句,眾人定然覺著兩人一起進來不過都是湊巧罷了,這樣一切也不是不能挽迴的。
她想著麵上總算有了幾分真實的笑意,道:“這孩子為這繡品整整忙了三個月,一日便隻眯兩個時辰,我說叫丫鬟們幫忙繡了經文,她卻定堅持親力親為,便是配線分線這樣的瑣事也都不假人手,也就是母親平日疼寵她,才叫這孩子如此迴報,倒是叫我這當娘的都拈酸吃味兒了。”
吳氏這般一言,眾人自免不了又是一番好讚,而老太太已拉了姚錦玉在身前,滿是動容和心疼地道:“怨不得這些日子總窩在房中不出來,每日到祖母這裏請安也總一副困頓模樣,眼睛也日日充斥血絲。你這孩子,你一片純孝之心祖母又怎會不知,何必如此費心費神地繡這東西,如今正是長身體的年紀,花朵一般嬌氣,哪裏經受的住如此勞頓,若是熬壞了身子,可叫祖母如何心疼。”
一副繡麵兒引得眾人交口稱讚,姑娘們也都被吸引,有那性情活潑的已起了身,站在屏風後盯著那繡品瞧,郭氏見此便笑著叫姚錦玉將那繡品送了過來。
“怨不得大姐姐這些日總窩在院子裏不出來,每迴我去瞧她也神神秘秘的呢。”姚錦紅說著微微嘟了下嘴。
錦瑟見她直盯著姚錦玉捧著的繡屏瞧,便笑了起來,道:“大姐姐一向心氣兒高。”
姚錦玉如今風頭壓過了姚錦紅,郭氏豈能甘心?原先許還會念著一榮俱榮為姚錦玉留上三分情麵,如今……瞧著姚錦玉那張笑意璀璨的臉,錦瑟眉宇間愉悅之色也蕩漾了開來。
吳氏眼見姚錦玉避到屏風後,麵上笑意便更佳了,衝老太太道:“世子飽讀詩書,知禮明義,一心惦記著給老太太拜壽,竟是搶在了哥兒們的前頭,雖世子已算我姚府半個孫女婿,當不得外人,可哥兒們若聽聞世子已拜過壽了,隻怕要心切心急,母親看,是否喚了哥兒們一並過來給您老拜壽?”
謝少文給郭氏見過禮便端坐在萬氏身旁,在一眾香衣鬢影中尤為惹眼,這簡直就是在提醒大家方才他和姚錦玉一道進來的那一幕,若少爺們也過來了,屋中男子一多便也遮掩過去了。再來吳氏點明謝少文不是外人,將才之事便當不得什麽了。
郭氏自明白吳氏的意思,姚錦玉又是她的嫡親孫女,自也是疼愛的,故而便忙吩咐丫鬟去請少爺們過來。小郭氏欲言,卻被郭氏不著痕跡地瞪了一眼,便隻能泱泱地閉了嘴。
隻那邊萬氏聞言卻心中不悅,武安侯府本是勳貴之家,謝少文的高祖父在大錦建國時是立過汗馬功勞的,而錦瑟雖祖父,父親皆狀元郎出身,可姚氏從
根兒上講到底是商戶。
當年萬氏緊趕著訂下錦瑟,不過是瞧著錦瑟祖父首輔閣臣的身份,想著其父定也前程錦繡,另有錦瑟母親廖華之父乃彼時的戶部侍郎,廖氏也是嶺南望族。誰想不過十年間,這一切皆不複存在,錦瑟便是再好,那也是破落戶,對謝少文毫無助益,萬氏豈能滿意給唯一的兒子聘這般女子?
她本就急於退親,又一萬個瞧不上姚家,偏吳氏還說什麽“半個孫女婿”這樣的話,萬氏隻覺掉了身價,心下冷哼一聲。
在她想來,錦瑟如今身份潦倒,自是要緊緊抓著和武安侯府的親事不放,所以退親一事還得武安侯府主動,加之兒子又一門心思撲在姚錦瑟的身上,萬氏想著三年前,錦瑟不過八歲弱齡便已出落的極為出挑,現下尚未及笄已有絕代佳人的模子,這若叫兒子見了還不更得一門心思地捧著。
萬氏登時便覺得退親一事要小心籌謀,一來不能叫兒子因此事和她生了嫌隙,再來更不能因退親壞了武安侯府的名聲。
這樣一來,也就唯有一途能促成此事,那便是姚錦瑟行為不端,名聲敗壞。女子的名聲壞了,男方要退親卻是順理成章之事,誰也挑不出侯府的錯來!
而姚府的姑娘們本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今日姚家大姑娘可行事不端呢,雖說姚錦玉是姚錦玉,姚錦瑟是姚錦瑟,今日錦瑟行事無一絲不妥,在場的夫人們也都瞧著呢。可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