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越前略顯驚奇,接過那本薄冊,道:“大哥曾對我說過,這‘天龍爪’已經失傳許久了。沒有想到這世上居然還有人會使,而且被我大哥遇上了,便把它記下來。”他望著薄冊之上的“天龍爪”三個字,能認得一個“天”字,歡喜了好一陣子。而“龍”字筆劃較多,他不識得,“爪”字筆劃雖少,可是柳含紫還沒有教過他。
柳含紫見下麵是一封信,是寫給李越前的,心想李越前識字不多,自然是要她讀給李越前聽了。她也沒有問李越前,便打開封皮,展開信紙,讀了起來:“愣子吾弟:這些日子以來,你已經會了不少高手,想來也發現了自己武功中一些不到之處。希望你能在‘清虛別府’好好麵壁反思,於一月之內,使武功更上層樓。你處理完‘清虛別府’的事情後,先去徽州請個媒人,去‘昊天堡’提親。你也隨媒人一起去‘昊天堡’,拜見紫妹的父母。定下婚期後,通知我一聲便可以了,屆時我自然會來喝你的喜酒。至於你去‘昊天堡’所需的聘禮,我已經在信後開了一張禮單。這幾天來,我見你居然改了心性,肯讀書識字。此乃為兄十餘年來未能成功之事,見你如此心中實是欣慰。若論此事功勞,紫妹當記頭功,為兄自當犒勞。(柳含紫見吳天遠誇獎自己,也是十分高興)為兄見紫妹天性尚武,特作‘素女神功’、‘天香舞步’、‘廣寒劍法’、‘蘭心慧指’及‘歸燕掌’以孜獎勵。而‘生生造化丹’則藏於冰窖第二層東麵,左數第五,下數第三,縱數第二塊冰中。紫妹服食之前,應先將‘素女神功’熟記於心,切記!切記!另,附上為兄的武學心得,紫妹當與愣子逐日解讀。”
吳天遠的這封書信平鋪直敘,也沒有什麽難解之處。可是事無巨細,處處都為李越前和柳含紫考慮周詳。足可見其殷殷之情,拳拳之心,柳含紫心下十分感動。而李越前卻顯得不以為然,好象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之事。柳含紫將那封信放在一旁,卻見下麵還有兩本書籍。其中一本上書“贈紫妹”,而另一本想來就是吳天遠所說的武學心得了。
柳含紫先打開吳天遠所贈之書,果見“素女神功”、“天香舞步”等武學赫然在冊,招式皆精妙絕倫,比起她之前在“峨嵋派”所學高出何以倍計?看到最後還附有一頁“玉龍歌訣”。柳含紫向李越前問道:“這‘玉龍歌訣’也是武功嗎?”
李越前道:“這是一種導氣之法,主要是用來行功練氣的。你這一路上有沒有看見過我盤膝打坐,修真存氣?”
柳含紫搖頭道:“沒有見過。”
李越前道:“這就是了,習了‘玉龍歌訣’之後,時時都在練功存氣,即使在睡夢之中也是運轉不息,自然就不用盤膝打坐了。”
柳含紫又驚又喜,道:“天下居然還有這樣的好法門?我倒要好好學學。”
柳含紫心中暗想:“既然大哥已經為我準備好武功了,我也就不用在‘流丹閣’裏象沒頭蒼蠅一樣亂找武功了。眼下當務之急,自然是按照大哥的囑咐,先把‘素女神功’背熟,然後再服下‘生生造化丹’,自然就大功告成了。”想到這兒,她便把吳天遠的武學心得交給李越前,而自己卻準備背誦“素女神功”。
豈知李越前看了一眼吳天遠的武學心得,道:“我不看。”
柳含紫一怔,頗為不解,道:“為什麽?對了,你現在識字還不多,不如我讀給你聽。”
李越前卻仍是搖頭道:“我不學他的功夫,我自己練我自己的功夫。”
柳含紫見李越前如此執拗,一時也不知該如何是好。她想起吳天遠待自己不薄,不但為自己創製武功,而且以靈丹相贈,幫助自己提高功力。隻不過交待她辦這些許小事,自己卻辦不了,未免也太對不住了吳天遠了。
想了想,柳含紫有了主意,隨手翻開武學心得卻也不知是哪一頁,卻見裏麵寫得是“觀太極拳劍有感”,當下她也不管三七二十一,便大聲誦讀起來:“吾匿居武當半月有餘,方幸見太極拳劍。太極者含陰混陽,為萬物之始,天地萬物無不包容其中……”
李越前原本以為這武學心得中所寫必是吳天遠的武功,原本想塞起耳孔,不聽柳含紫誦讀。豈知聽柳含紫這一讀解,方知並不如心中所想,心中大為奇怪,也就仔細聆聽起來。直聽到:“張三豐之道由簡入繁,以太極化萬象。吾之道當反其道而行之,自繁而簡,以千變化虛無。”
聽到這裏,李越前麵色驀地一變,嘴裏不由自主地停止了咀嚼,口中喃喃道:“原來大哥的武功已經到了這種境界了,難怪我怎麽追趕他,也追不上。”他想了想,向柳含紫問道:“你看看有沒有大哥修練‘三昧真火’時的心得。”
柳含紫答應了一聲,便翻書尋找,找了許久才找到,便讀給李越前聽:“先師收養吾於亂世之中,傳醫授武,恩同再造。然先師之疾頻發,大限將至矣。於是時,‘三昧真火’索求無門,靈藥滿目而不能成丹。餘心焦如焚,又萬念俱灰。忽而天人交通,至陽之氣生於‘足少陽膽經’之內,遊走於諸陽經脈之間,可恨為時晚矣!……”
李越前聽到這裏,想起爹爹臨終之前的數日,疼痛抽搐頻發。可是自己渾渾噩噩,對於爹爹身上的這些病痛早已習已為常,全然不知爹爹死期將至。而大哥在爹爹身邊服侍時麵色卻是極為凝重。爹爹臨終前,大哥讓自己在門外等候,他們倆在裏麵談了很久,也不知道他們說了些什麽。最後大哥讓自己進去,爹爹與自己沒有說上幾句話便去世了。若論世間不孝之人,無過於自己了,而大哥那時急於練成“三昧真火”救爹爹性命的心情也躍然紙上。李越前想到這裏,雙眼不知不覺間濕潤了。
柳含紫沒有注意到李越前心情的變化,隻是一個勁地往下讀。李越前聽到“初時,諸陰不能匯聚,諸陽無法相交。時而如墮冰窖,忽而五內俱焚,雖隻片刻之間,卻已幾世為人矣!惟今之際,勢如騎虎,餘進退失據。……”
李越前點頭道:“看來大哥為了這‘三昧真火’吃了不少苦。”
柳含紫也咋舌道:“沒想到這‘三昧真火’這樣難練,居然也被大哥練成了,大哥真厲害!”
李越前苦笑道:“那是當然了。你往下讀。”
柳含紫捧著那本書繼續向下讀,最後讀到:“如今,‘三昧真火’大成,內丹初現。散之則化於無形,聚則大如雞子。力從中發,浩如煙海,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李越前聽到這裏驚道:“怎麽?他居然已經修煉出內丹來了?”
柳含紫頗為好奇地問道:“內丹是什麽東西?”
李越前搖了搖頭,沒有迴答,而是向柳含紫道:“今天就讀到這裏吧,你還是先把‘素女神功’背熟了,然後我們再去取‘生生造化丹’。”
在柳含紫心裏,背“素女神功”和服食“生生造化丹”自然是頭等大事。她剛才讀了許久,早已不耐煩了。聽李越前如此一說,忙將手中的武學心得交到李越前的手裏,自己開始背誦起“素女神功”來,哪裏管他內丹是什麽東西?李越前隻聽她讀道:“夫玄道者,得之乎內,守之者外,用之者神,忘之者器……。”聽了一會,李越前便繼續進食,飯飽之後便坐在那裏怔怔地發呆,也不知他在想什麽。
本書qq群:28418427,44531381
柳含紫見下麵是一封信,是寫給李越前的,心想李越前識字不多,自然是要她讀給李越前聽了。她也沒有問李越前,便打開封皮,展開信紙,讀了起來:“愣子吾弟:這些日子以來,你已經會了不少高手,想來也發現了自己武功中一些不到之處。希望你能在‘清虛別府’好好麵壁反思,於一月之內,使武功更上層樓。你處理完‘清虛別府’的事情後,先去徽州請個媒人,去‘昊天堡’提親。你也隨媒人一起去‘昊天堡’,拜見紫妹的父母。定下婚期後,通知我一聲便可以了,屆時我自然會來喝你的喜酒。至於你去‘昊天堡’所需的聘禮,我已經在信後開了一張禮單。這幾天來,我見你居然改了心性,肯讀書識字。此乃為兄十餘年來未能成功之事,見你如此心中實是欣慰。若論此事功勞,紫妹當記頭功,為兄自當犒勞。(柳含紫見吳天遠誇獎自己,也是十分高興)為兄見紫妹天性尚武,特作‘素女神功’、‘天香舞步’、‘廣寒劍法’、‘蘭心慧指’及‘歸燕掌’以孜獎勵。而‘生生造化丹’則藏於冰窖第二層東麵,左數第五,下數第三,縱數第二塊冰中。紫妹服食之前,應先將‘素女神功’熟記於心,切記!切記!另,附上為兄的武學心得,紫妹當與愣子逐日解讀。”
吳天遠的這封書信平鋪直敘,也沒有什麽難解之處。可是事無巨細,處處都為李越前和柳含紫考慮周詳。足可見其殷殷之情,拳拳之心,柳含紫心下十分感動。而李越前卻顯得不以為然,好象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之事。柳含紫將那封信放在一旁,卻見下麵還有兩本書籍。其中一本上書“贈紫妹”,而另一本想來就是吳天遠所說的武學心得了。
柳含紫先打開吳天遠所贈之書,果見“素女神功”、“天香舞步”等武學赫然在冊,招式皆精妙絕倫,比起她之前在“峨嵋派”所學高出何以倍計?看到最後還附有一頁“玉龍歌訣”。柳含紫向李越前問道:“這‘玉龍歌訣’也是武功嗎?”
李越前道:“這是一種導氣之法,主要是用來行功練氣的。你這一路上有沒有看見過我盤膝打坐,修真存氣?”
柳含紫搖頭道:“沒有見過。”
李越前道:“這就是了,習了‘玉龍歌訣’之後,時時都在練功存氣,即使在睡夢之中也是運轉不息,自然就不用盤膝打坐了。”
柳含紫又驚又喜,道:“天下居然還有這樣的好法門?我倒要好好學學。”
柳含紫心中暗想:“既然大哥已經為我準備好武功了,我也就不用在‘流丹閣’裏象沒頭蒼蠅一樣亂找武功了。眼下當務之急,自然是按照大哥的囑咐,先把‘素女神功’背熟,然後再服下‘生生造化丹’,自然就大功告成了。”想到這兒,她便把吳天遠的武學心得交給李越前,而自己卻準備背誦“素女神功”。
豈知李越前看了一眼吳天遠的武學心得,道:“我不看。”
柳含紫一怔,頗為不解,道:“為什麽?對了,你現在識字還不多,不如我讀給你聽。”
李越前卻仍是搖頭道:“我不學他的功夫,我自己練我自己的功夫。”
柳含紫見李越前如此執拗,一時也不知該如何是好。她想起吳天遠待自己不薄,不但為自己創製武功,而且以靈丹相贈,幫助自己提高功力。隻不過交待她辦這些許小事,自己卻辦不了,未免也太對不住了吳天遠了。
想了想,柳含紫有了主意,隨手翻開武學心得卻也不知是哪一頁,卻見裏麵寫得是“觀太極拳劍有感”,當下她也不管三七二十一,便大聲誦讀起來:“吾匿居武當半月有餘,方幸見太極拳劍。太極者含陰混陽,為萬物之始,天地萬物無不包容其中……”
李越前原本以為這武學心得中所寫必是吳天遠的武功,原本想塞起耳孔,不聽柳含紫誦讀。豈知聽柳含紫這一讀解,方知並不如心中所想,心中大為奇怪,也就仔細聆聽起來。直聽到:“張三豐之道由簡入繁,以太極化萬象。吾之道當反其道而行之,自繁而簡,以千變化虛無。”
聽到這裏,李越前麵色驀地一變,嘴裏不由自主地停止了咀嚼,口中喃喃道:“原來大哥的武功已經到了這種境界了,難怪我怎麽追趕他,也追不上。”他想了想,向柳含紫問道:“你看看有沒有大哥修練‘三昧真火’時的心得。”
柳含紫答應了一聲,便翻書尋找,找了許久才找到,便讀給李越前聽:“先師收養吾於亂世之中,傳醫授武,恩同再造。然先師之疾頻發,大限將至矣。於是時,‘三昧真火’索求無門,靈藥滿目而不能成丹。餘心焦如焚,又萬念俱灰。忽而天人交通,至陽之氣生於‘足少陽膽經’之內,遊走於諸陽經脈之間,可恨為時晚矣!……”
李越前聽到這裏,想起爹爹臨終之前的數日,疼痛抽搐頻發。可是自己渾渾噩噩,對於爹爹身上的這些病痛早已習已為常,全然不知爹爹死期將至。而大哥在爹爹身邊服侍時麵色卻是極為凝重。爹爹臨終前,大哥讓自己在門外等候,他們倆在裏麵談了很久,也不知道他們說了些什麽。最後大哥讓自己進去,爹爹與自己沒有說上幾句話便去世了。若論世間不孝之人,無過於自己了,而大哥那時急於練成“三昧真火”救爹爹性命的心情也躍然紙上。李越前想到這裏,雙眼不知不覺間濕潤了。
柳含紫沒有注意到李越前心情的變化,隻是一個勁地往下讀。李越前聽到“初時,諸陰不能匯聚,諸陽無法相交。時而如墮冰窖,忽而五內俱焚,雖隻片刻之間,卻已幾世為人矣!惟今之際,勢如騎虎,餘進退失據。……”
李越前點頭道:“看來大哥為了這‘三昧真火’吃了不少苦。”
柳含紫也咋舌道:“沒想到這‘三昧真火’這樣難練,居然也被大哥練成了,大哥真厲害!”
李越前苦笑道:“那是當然了。你往下讀。”
柳含紫捧著那本書繼續向下讀,最後讀到:“如今,‘三昧真火’大成,內丹初現。散之則化於無形,聚則大如雞子。力從中發,浩如煙海,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李越前聽到這裏驚道:“怎麽?他居然已經修煉出內丹來了?”
柳含紫頗為好奇地問道:“內丹是什麽東西?”
李越前搖了搖頭,沒有迴答,而是向柳含紫道:“今天就讀到這裏吧,你還是先把‘素女神功’背熟了,然後我們再去取‘生生造化丹’。”
在柳含紫心裏,背“素女神功”和服食“生生造化丹”自然是頭等大事。她剛才讀了許久,早已不耐煩了。聽李越前如此一說,忙將手中的武學心得交到李越前的手裏,自己開始背誦起“素女神功”來,哪裏管他內丹是什麽東西?李越前隻聽她讀道:“夫玄道者,得之乎內,守之者外,用之者神,忘之者器……。”聽了一會,李越前便繼續進食,飯飽之後便坐在那裏怔怔地發呆,也不知他在想什麽。
本書qq群:28418427,44531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