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荇兒從屋裏追了出來,沐忠亮笑著將昭兒抱起,“沒事,爹不累,你瞧誰來了?”
“公公!”奶聲奶氣。
“誒!我的乖孫兒!”把白白嫩嫩的小家夥接過來,任由他揪自己的胡子,胖臉依舊笑得像菊花似的。
馬吉翔也不是什麽外人,郭純貞和白菁菁也一人抱一個從屋裏迎了出來。這一男一女也都兩三歲了,大的也能喊爹,小的有樣學樣,也跟著含混地發音。
是的,不知怎麽迴事,娶妻之前和白菁菁怎麽折騰都沒事,郭純貞一進門,不到半年,先是馬荇兒,然後是郭純貞,最後連白菁菁都有了,弄得有三個老婆的沐忠亮愣是在書房裏過了小半年單身狗的生活。
按沐家的排輩,該輪到“神”字了,孩子們的大名分別就是沐神昭、沐神暉,女兒不講究這個,單名一個晴字。
沐家有了後,老婆們除了帶孩子,各也有各的忙,後院還算平靜,看上去很是幸福美滿。
馬吉翔對自己女兒拔得頭籌自然是沾沾自喜可黃宗羲聽了以後卻提醒沐忠亮,庶出的神昭占了頭裏,嫡出隻是老二,日後可得好生在意。
沐忠亮搖搖頭,孩子還小,這些複雜的玩意日後再說吧。
看見哥哥在撒歡,另外兩個小家夥立馬在自己的娘懷裏撲騰起來,剛把他們放下,三個就鬧騰在一起。
看他們玩了會,郭純貞便道:
“昭兒,帶著弟弟妹妹到後院玩去。”
沐神昭對這個不苟言笑的大娘不自覺有些恐懼,倒也聽話地牽著兩個小的走了,大丫鬟墨竹也趕緊跟了上去。
看見馬吉翔有些依依不舍,郭純貞露出一絲笑容。
“馬老大人,既然來了,請裏頭用飯吧?”
“如此,謝過夫人。”
見兩人客氣完了,沐忠亮笑道,“夫人還是吩咐廚子多弄倆菜吧,咱馬老的飯量恐怕就頂咱們一大家子了。”
吃完飯,把馬吉翔帶進書房,說是來看孫子,實際上作為朝廷大員,沒什麽大事也不至於這麽著急地上沐家來。
“敬之,原本各家是不支持現在北伐的,至少也不是全部支持,但你知道為什麽今日他們都不出言反對嗎?”
“我猜也是,以他們死要錢的個性,一向嚷嚷著要先打滿剌加和巴達維亞的荷蘭人,今兒沒人吭聲我倒覺得奇怪了。”
馬吉翔解釋道,“荷蘭人越發囂張,劫掠我商船,又阻絕海貿,不讓我們的船過滿剌加向西,已經有些造成國內產能過剩了,老夫以為打是遲早要打的,至少在南洋,隻能有我們一家說了算。”
“你說的我也認同,但事有輕重緩急,我已經命陳思明的南洋艦隊加強警戒了,穩固海路是個長期的活計,至少要在國內打出個劃江而治的格局,把戰線穩定下來才好談別的,你迴去也和他們海家、黃家等幾家海商做做思想工作。”
“不必了,南邊還是小事,現在他們都恨不得朝廷直接打到順天去。”
“怎麽迴事?韃子幹了什麽天怒人怨的事兒了?”沐忠亮突然想到什麽,“哦,我知道了,我說韃子怎麽最近在江南江北抄沒了幾十家大戶,我還以為是他們窮瘋了,莫不是他們就是你們的買辦吧?”
“買辦?”馬吉翔想了想,這個詞倒也貼切,“沒錯,就是買辦,不禁如此,他們還大肆查抄我們的貨,敬之你知道,現在那麽多工廠,南邊市場就這麽大,多出來的貨總要往北邊賣的,韃子倒行逆施,阻絕貿易,必須給他們一個教訓。”
“所以打勝以後,希望朝廷能逼迫韃子服軟,至少要開放商路。朝廷有什麽條件,趁這個機會盡可以向他們提。”
“這是要逼韃子簽城下之盟啊,行吧,我對軍隊還是有信心的,條件什麽的,今年的國債你們多買點就行了,對了,趁這個機會,把銀行和紙鈔的概念推下去如何?”
其實大明銀行去年就開張了,但都怪太祖弄的大明寶鈔太過深入人心,弄得跟津巴布韋幣和金圓券似的,誰敢用。
被攤派的那些大商家和工業主權當被朝廷剪羊毛了,真正交易的時候誰也不願用這玩意結算,他們不用,老百姓就更不願意用了。
搞得銀行是門可羅雀,存款的幾乎沒有,貸款的倒是有一些,跟個借貸機構似的,壞了賬還得戶部填窟窿。
“這個……”
見馬吉翔也拿不準,沐忠亮補一句道,“沒什麽可擔心的,就說是我說的,保證不搞太祖那一套,硬幣成色公道,紙鈔真金白銀,隨時可以兌換,宋季不也這麽幹過麽?”
憋了半天,馬吉翔才憋出一句,“不是我們不相信首輔,可您不超發,您之後呢?”
“這……”
沐忠亮剛開始沒反應過來,半晌才想明白。
他們是怕自己和張居正一樣,人亡政息,看見馬吉翔目光中似乎帶著一種莫名的期盼,他道,“我知道您的意思,可現在真的不是時候。”
低聲道,“忠不忠臣的先不說,各藩的反應,人心的向背,都是不可預料的。”
“還有外頭的思潮,黃梨洲和顧亭林鼓吹的虛君實相,你也不是不知道,這些都是我一手弄出來的,我要走到那個虛的位置上,虛一定會變實,實了想要再虛迴來就難了,你懂嗎?至少是現在,不行。”
“老夫在朝中,怎能不懂,可是那些老財哪裏知道這許多。”
其實馬吉翔心裏也覺得現在這樣挺好,沒有皇帝幫倒忙,一幫官員不也把國家治理得挺好麽。
“這樣吧,敬之你要是晉個王位,我就豁出老臉去說說。”
沐忠亮權衡一下,各藩都是這王那王的名頭,自己手下兵多將廣,應該不算啥大事,“此小事爾,不僅如此,我還把幣鈔的章程寫進《大明律》,這總可以了吧。”
沐忠亮炮製個甚至有甚難的,不過溫良恭儉讓的沐忠亮就算是封王,也隻不過借用了祖先的封號,黔寧王,這種二字封號比起“晉王”、“閩王”這種還是有差距的,因此看似也沒掀起多大的風波。
與此同時,取得了眾多財閥的支持,長久以來僅僅是一塊牌子的大明銀行終於要開始大發神威了。
當初開辦銀行時,張萬祺勸過沐忠亮說時機尚未成熟,國庫也不夠豐盈,但沐忠亮始終堅持先把架子搭起來,誰知道什麽時候機會就來了呢?
這不,借著開戰的東風,報紙連篇累牘,宣傳戰爭國債,規定隻能用法定貨幣購買。
作為一個上升的經濟體,國債的利率定的也不是太保守,還是挺誘人的,百姓們要是想買,怎麽辦?
上銀行先換了新幣再買唄。
這樣平日裏拒收或者賤收的新幣也可以借此開始在市場中流通起來。
國營私營的工廠商鋪也可以照此辦理。
按照既定的章程,第一步就全發紙幣肯定太過激進,還是以“一文”、“十文”、“一百文”乃至“一元”的金屬貨幣為主,這些都是和以前的銅錢差不多的玩意,不過就是標注了價值而已。
其中一文和十文就是塊頭不同的銅幣,一百文和一元就是比例不同的銀鉛合金鑄幣,對於老百姓好似沒多大差別。
而所謂一元,就是五百文,含銀量大概是以前的半兩少點。一元往上就開始全部使用紙幣,搭配著硬幣一同流進市場。
隨著海貿發展和關稅正常化,銀子大量流入,連同國家抄沒的大量地主老財的銀子發到士兵和公務員手上,一起進入市場。
同時鑄炮鑄錢以及其他的工業上的廣泛應用消耗了大量的銅。
這就扭轉了明末一來的銅賤銀貴的趨勢,比價開始慢慢迴落,沐忠亮打算趁機用新幣製的形式將其的交換比固定下來,大約定在一千比一左右,和現在的市場價相差不大。
當然,在第一階段,不過是把以前的碎銀子改成硬幣,對老百姓來說都是金屬貨幣,影響不大,反正一個古代的平民一輩子也摸不到多少銀兩。
而有錢人可能接受得稍慢些,畢竟真金白銀變成一遝遝花花綠綠的紙,但紙幣總有便於流通的優勢,用不著拿秤來稱,拿車來運更不用牙齒咬來看成色,隻要保持信用,一些觀念總會慢慢轉變的。
同時朝廷也能得到鑄幣稅的收益,當然這是要有明確規定的,不然成色越來越差,信用一破產就全玩完。
別的不說,有戰績彪炳的明軍背書,打著驅除韃虜旗號的國債還是挺好賣的,但新幣到底能不能借這個契機開始占據市場呢?
沐忠亮一身燕居服,坐在一間茶館二樓。
這裏已經連續被戶部包場數天了,在坐的不僅是戶部以及銀行的高層,張萬祺、馬吉翔、海起晏等大佬赫然在列。
從國債發行第一天,同時也是朝廷開始用新幣支付的第一天,他們就已經守在了這裏。
第一天,尚算平穩,少數來買國債的百姓帶著銀兩銅錢,大部分都是有多少兌換多少新幣,然後又拿了國債卷,基本沒有把新幣帶走。
然而這並沒有什麽用,新幣還是沒有進入市場。
大明銀行行長伍廷燦有些著急,沐忠亮安慰他道,“不急,過兩天才是正日子。”
馬吉翔不解,“此話怎講?”
張萬祺已經會意,撚著短須笑道,“馬大人富得流油,自然看不上這點小錢,算算日子,明日十五,也該發俸祿了。”
“嘖嘖,元知兩袖清風,忠亮佩服,馬大人恐怕自己都不記得俸祿是多少了吧?”沐忠亮身子歪到馬吉翔旁邊戲謔道。
“這個……祿米好像是……奉銀……”馬吉翔大窘,支支吾吾說不出個數來。
“效賢,明兒記得讓馬大人自個來領俸祿,府裏的下人一概不認哈,好讓馬大人長點記性。”
“下官謹遵首輔鈞命。”
馬吉翔傻眼了,這海起晏也是焉兒壞。
次日,同一張桌子上,還是他們三個人。
今天來銀行的人就多多了,“那個有點眼熟啊。”沐忠亮道。
“不是你們工部的那誰嗎?”張萬祺道。
“這臭小子,枉我平時還栽培他,明兒我就教訓他去,才發俸祿就來換銀子,是不信任朝廷嗎?”
“別介啊,咱們官大也不能剝奪別人私有財產的處分權是吧?”
這時候他們的心態還是比較輕鬆的。
第三、第四天,情況有點不妙,隨著國企和周邊府縣的薪水下發,來兌錢的人越來越多銀行竟然罕見的排起了長龍。
原本他們都是下了值來坐一坐,順便看看,從第五天開始,他們就全天釘在這裏了。
“曆代先帝的餘威,竟恐怖如斯?”
也就沐忠亮敢這麽說。
可眼看下麵的擠兌風潮,即便嘴上不說,各人也是心有戚戚焉。
伍廷燦“蹬蹬”從樓下跑上來,“王爺,再兌下去,銀庫就要空了。”
“不可能!”馬吉翔臉都黑了,“庫裏的銀根不是比這個月廣州周邊的薪俸多一倍嗎?”
伍廷燦欲言又止,海起晏倒是心直口快,“肯定是那些企業悄悄地把事先商量好的紙鈔拿來兌了。”
“豈有此理,當我馬家說話是唱歌嗎?首輔,我現在就迴去召集這幫人,把害群之馬揪出來!”
說罷雷厲風行地就要走。
“迴來!”
被便宜女婿一喊,馬吉翔當即止住腳步。
“不必如此,”沐忠亮剛開始也有些忿怒,不過最終還是迴歸平常心,所謂的資本家,不就是這樣的人麽,“你要不讓他們兌,他們以後豈不更不相信紙鈔?兌,愛兌多少兌多少。”
“伍行長,銀庫還能對付幾天?”沐忠亮問道。
“照這個速度,撐不到明日打烊。”
“海大人,今晚把國庫的銀子調幾車來!”
張萬祺也附和道,“箭在弦上,不得不發,這次要是失信,百年內都別再想幹成這事了,好在這迴隻是在廣州附近發的紙鈔,大不了日子不過了,全發完了就是。”
沐忠亮心下讚許,張萬祺果然悟性高,馬上就領會到信用的重要性。
“張大人說得對,戶部先掛賬,實在不行把軍費挪過來,哪怕讓韃子多逍遙幾年,這事也得辦成嘍。”
“公公!”奶聲奶氣。
“誒!我的乖孫兒!”把白白嫩嫩的小家夥接過來,任由他揪自己的胡子,胖臉依舊笑得像菊花似的。
馬吉翔也不是什麽外人,郭純貞和白菁菁也一人抱一個從屋裏迎了出來。這一男一女也都兩三歲了,大的也能喊爹,小的有樣學樣,也跟著含混地發音。
是的,不知怎麽迴事,娶妻之前和白菁菁怎麽折騰都沒事,郭純貞一進門,不到半年,先是馬荇兒,然後是郭純貞,最後連白菁菁都有了,弄得有三個老婆的沐忠亮愣是在書房裏過了小半年單身狗的生活。
按沐家的排輩,該輪到“神”字了,孩子們的大名分別就是沐神昭、沐神暉,女兒不講究這個,單名一個晴字。
沐家有了後,老婆們除了帶孩子,各也有各的忙,後院還算平靜,看上去很是幸福美滿。
馬吉翔對自己女兒拔得頭籌自然是沾沾自喜可黃宗羲聽了以後卻提醒沐忠亮,庶出的神昭占了頭裏,嫡出隻是老二,日後可得好生在意。
沐忠亮搖搖頭,孩子還小,這些複雜的玩意日後再說吧。
看見哥哥在撒歡,另外兩個小家夥立馬在自己的娘懷裏撲騰起來,剛把他們放下,三個就鬧騰在一起。
看他們玩了會,郭純貞便道:
“昭兒,帶著弟弟妹妹到後院玩去。”
沐神昭對這個不苟言笑的大娘不自覺有些恐懼,倒也聽話地牽著兩個小的走了,大丫鬟墨竹也趕緊跟了上去。
看見馬吉翔有些依依不舍,郭純貞露出一絲笑容。
“馬老大人,既然來了,請裏頭用飯吧?”
“如此,謝過夫人。”
見兩人客氣完了,沐忠亮笑道,“夫人還是吩咐廚子多弄倆菜吧,咱馬老的飯量恐怕就頂咱們一大家子了。”
吃完飯,把馬吉翔帶進書房,說是來看孫子,實際上作為朝廷大員,沒什麽大事也不至於這麽著急地上沐家來。
“敬之,原本各家是不支持現在北伐的,至少也不是全部支持,但你知道為什麽今日他們都不出言反對嗎?”
“我猜也是,以他們死要錢的個性,一向嚷嚷著要先打滿剌加和巴達維亞的荷蘭人,今兒沒人吭聲我倒覺得奇怪了。”
馬吉翔解釋道,“荷蘭人越發囂張,劫掠我商船,又阻絕海貿,不讓我們的船過滿剌加向西,已經有些造成國內產能過剩了,老夫以為打是遲早要打的,至少在南洋,隻能有我們一家說了算。”
“你說的我也認同,但事有輕重緩急,我已經命陳思明的南洋艦隊加強警戒了,穩固海路是個長期的活計,至少要在國內打出個劃江而治的格局,把戰線穩定下來才好談別的,你迴去也和他們海家、黃家等幾家海商做做思想工作。”
“不必了,南邊還是小事,現在他們都恨不得朝廷直接打到順天去。”
“怎麽迴事?韃子幹了什麽天怒人怨的事兒了?”沐忠亮突然想到什麽,“哦,我知道了,我說韃子怎麽最近在江南江北抄沒了幾十家大戶,我還以為是他們窮瘋了,莫不是他們就是你們的買辦吧?”
“買辦?”馬吉翔想了想,這個詞倒也貼切,“沒錯,就是買辦,不禁如此,他們還大肆查抄我們的貨,敬之你知道,現在那麽多工廠,南邊市場就這麽大,多出來的貨總要往北邊賣的,韃子倒行逆施,阻絕貿易,必須給他們一個教訓。”
“所以打勝以後,希望朝廷能逼迫韃子服軟,至少要開放商路。朝廷有什麽條件,趁這個機會盡可以向他們提。”
“這是要逼韃子簽城下之盟啊,行吧,我對軍隊還是有信心的,條件什麽的,今年的國債你們多買點就行了,對了,趁這個機會,把銀行和紙鈔的概念推下去如何?”
其實大明銀行去年就開張了,但都怪太祖弄的大明寶鈔太過深入人心,弄得跟津巴布韋幣和金圓券似的,誰敢用。
被攤派的那些大商家和工業主權當被朝廷剪羊毛了,真正交易的時候誰也不願用這玩意結算,他們不用,老百姓就更不願意用了。
搞得銀行是門可羅雀,存款的幾乎沒有,貸款的倒是有一些,跟個借貸機構似的,壞了賬還得戶部填窟窿。
“這個……”
見馬吉翔也拿不準,沐忠亮補一句道,“沒什麽可擔心的,就說是我說的,保證不搞太祖那一套,硬幣成色公道,紙鈔真金白銀,隨時可以兌換,宋季不也這麽幹過麽?”
憋了半天,馬吉翔才憋出一句,“不是我們不相信首輔,可您不超發,您之後呢?”
“這……”
沐忠亮剛開始沒反應過來,半晌才想明白。
他們是怕自己和張居正一樣,人亡政息,看見馬吉翔目光中似乎帶著一種莫名的期盼,他道,“我知道您的意思,可現在真的不是時候。”
低聲道,“忠不忠臣的先不說,各藩的反應,人心的向背,都是不可預料的。”
“還有外頭的思潮,黃梨洲和顧亭林鼓吹的虛君實相,你也不是不知道,這些都是我一手弄出來的,我要走到那個虛的位置上,虛一定會變實,實了想要再虛迴來就難了,你懂嗎?至少是現在,不行。”
“老夫在朝中,怎能不懂,可是那些老財哪裏知道這許多。”
其實馬吉翔心裏也覺得現在這樣挺好,沒有皇帝幫倒忙,一幫官員不也把國家治理得挺好麽。
“這樣吧,敬之你要是晉個王位,我就豁出老臉去說說。”
沐忠亮權衡一下,各藩都是這王那王的名頭,自己手下兵多將廣,應該不算啥大事,“此小事爾,不僅如此,我還把幣鈔的章程寫進《大明律》,這總可以了吧。”
沐忠亮炮製個甚至有甚難的,不過溫良恭儉讓的沐忠亮就算是封王,也隻不過借用了祖先的封號,黔寧王,這種二字封號比起“晉王”、“閩王”這種還是有差距的,因此看似也沒掀起多大的風波。
與此同時,取得了眾多財閥的支持,長久以來僅僅是一塊牌子的大明銀行終於要開始大發神威了。
當初開辦銀行時,張萬祺勸過沐忠亮說時機尚未成熟,國庫也不夠豐盈,但沐忠亮始終堅持先把架子搭起來,誰知道什麽時候機會就來了呢?
這不,借著開戰的東風,報紙連篇累牘,宣傳戰爭國債,規定隻能用法定貨幣購買。
作為一個上升的經濟體,國債的利率定的也不是太保守,還是挺誘人的,百姓們要是想買,怎麽辦?
上銀行先換了新幣再買唄。
這樣平日裏拒收或者賤收的新幣也可以借此開始在市場中流通起來。
國營私營的工廠商鋪也可以照此辦理。
按照既定的章程,第一步就全發紙幣肯定太過激進,還是以“一文”、“十文”、“一百文”乃至“一元”的金屬貨幣為主,這些都是和以前的銅錢差不多的玩意,不過就是標注了價值而已。
其中一文和十文就是塊頭不同的銅幣,一百文和一元就是比例不同的銀鉛合金鑄幣,對於老百姓好似沒多大差別。
而所謂一元,就是五百文,含銀量大概是以前的半兩少點。一元往上就開始全部使用紙幣,搭配著硬幣一同流進市場。
隨著海貿發展和關稅正常化,銀子大量流入,連同國家抄沒的大量地主老財的銀子發到士兵和公務員手上,一起進入市場。
同時鑄炮鑄錢以及其他的工業上的廣泛應用消耗了大量的銅。
這就扭轉了明末一來的銅賤銀貴的趨勢,比價開始慢慢迴落,沐忠亮打算趁機用新幣製的形式將其的交換比固定下來,大約定在一千比一左右,和現在的市場價相差不大。
當然,在第一階段,不過是把以前的碎銀子改成硬幣,對老百姓來說都是金屬貨幣,影響不大,反正一個古代的平民一輩子也摸不到多少銀兩。
而有錢人可能接受得稍慢些,畢竟真金白銀變成一遝遝花花綠綠的紙,但紙幣總有便於流通的優勢,用不著拿秤來稱,拿車來運更不用牙齒咬來看成色,隻要保持信用,一些觀念總會慢慢轉變的。
同時朝廷也能得到鑄幣稅的收益,當然這是要有明確規定的,不然成色越來越差,信用一破產就全玩完。
別的不說,有戰績彪炳的明軍背書,打著驅除韃虜旗號的國債還是挺好賣的,但新幣到底能不能借這個契機開始占據市場呢?
沐忠亮一身燕居服,坐在一間茶館二樓。
這裏已經連續被戶部包場數天了,在坐的不僅是戶部以及銀行的高層,張萬祺、馬吉翔、海起晏等大佬赫然在列。
從國債發行第一天,同時也是朝廷開始用新幣支付的第一天,他們就已經守在了這裏。
第一天,尚算平穩,少數來買國債的百姓帶著銀兩銅錢,大部分都是有多少兌換多少新幣,然後又拿了國債卷,基本沒有把新幣帶走。
然而這並沒有什麽用,新幣還是沒有進入市場。
大明銀行行長伍廷燦有些著急,沐忠亮安慰他道,“不急,過兩天才是正日子。”
馬吉翔不解,“此話怎講?”
張萬祺已經會意,撚著短須笑道,“馬大人富得流油,自然看不上這點小錢,算算日子,明日十五,也該發俸祿了。”
“嘖嘖,元知兩袖清風,忠亮佩服,馬大人恐怕自己都不記得俸祿是多少了吧?”沐忠亮身子歪到馬吉翔旁邊戲謔道。
“這個……祿米好像是……奉銀……”馬吉翔大窘,支支吾吾說不出個數來。
“效賢,明兒記得讓馬大人自個來領俸祿,府裏的下人一概不認哈,好讓馬大人長點記性。”
“下官謹遵首輔鈞命。”
馬吉翔傻眼了,這海起晏也是焉兒壞。
次日,同一張桌子上,還是他們三個人。
今天來銀行的人就多多了,“那個有點眼熟啊。”沐忠亮道。
“不是你們工部的那誰嗎?”張萬祺道。
“這臭小子,枉我平時還栽培他,明兒我就教訓他去,才發俸祿就來換銀子,是不信任朝廷嗎?”
“別介啊,咱們官大也不能剝奪別人私有財產的處分權是吧?”
這時候他們的心態還是比較輕鬆的。
第三、第四天,情況有點不妙,隨著國企和周邊府縣的薪水下發,來兌錢的人越來越多銀行竟然罕見的排起了長龍。
原本他們都是下了值來坐一坐,順便看看,從第五天開始,他們就全天釘在這裏了。
“曆代先帝的餘威,竟恐怖如斯?”
也就沐忠亮敢這麽說。
可眼看下麵的擠兌風潮,即便嘴上不說,各人也是心有戚戚焉。
伍廷燦“蹬蹬”從樓下跑上來,“王爺,再兌下去,銀庫就要空了。”
“不可能!”馬吉翔臉都黑了,“庫裏的銀根不是比這個月廣州周邊的薪俸多一倍嗎?”
伍廷燦欲言又止,海起晏倒是心直口快,“肯定是那些企業悄悄地把事先商量好的紙鈔拿來兌了。”
“豈有此理,當我馬家說話是唱歌嗎?首輔,我現在就迴去召集這幫人,把害群之馬揪出來!”
說罷雷厲風行地就要走。
“迴來!”
被便宜女婿一喊,馬吉翔當即止住腳步。
“不必如此,”沐忠亮剛開始也有些忿怒,不過最終還是迴歸平常心,所謂的資本家,不就是這樣的人麽,“你要不讓他們兌,他們以後豈不更不相信紙鈔?兌,愛兌多少兌多少。”
“伍行長,銀庫還能對付幾天?”沐忠亮問道。
“照這個速度,撐不到明日打烊。”
“海大人,今晚把國庫的銀子調幾車來!”
張萬祺也附和道,“箭在弦上,不得不發,這次要是失信,百年內都別再想幹成這事了,好在這迴隻是在廣州附近發的紙鈔,大不了日子不過了,全發完了就是。”
沐忠亮心下讚許,張萬祺果然悟性高,馬上就領會到信用的重要性。
“張大人說得對,戶部先掛賬,實在不行把軍費挪過來,哪怕讓韃子多逍遙幾年,這事也得辦成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