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到山頂的時候趕上田安和李姐兒,黎小石連忙把田安拉到一邊,問道:“有件事很奇怪,正要找你問問呢!當初你說接到命令乘木船去接天師,你知不知道那木船底下的鮣魚是從哪兒來?”
“不知道啊。天師神通廣大,降服一條魚算什麽!”田安神情泰然。
果然從他這裏無法知道更多內情,黎小石明白這一點,問一問隻是多一份心安。
“那條魚是這個村莊的族長喂養的,而且她要迴到這裏看她的魚子魚孫。也就是說,木船的目的地根本就是瀛洲島!”黎小石說。
田安的臉上出現了驚訝,這倒是完全沒有料到。他一直認定自己任務失敗,愧對天師和會長。“我還以為天師借肉身還魂之後,想要隨船返迴大陸呢,不料他是想到這裏來。為什麽呢?這裏……”他環顧四周,顧忌到不遠處等待的李姐兒,他沒有把心裏的話說出口,在這種鳥不拉屎的小地方,天師能施展什麽抱負呢?
“我決定見一見這個神秘的族長,一切就都知曉了。”黎小石快走幾步,與戚琪、郭玉一起登上山頂。
山頂呈碗狀向內凹陷,集聚雨水形成了一個天然湖泊,宛如一塊翡翠嵌在岩石寶座上。看來這是一座多年前噴發過的火山。
由於絕少雜質,湖水極其清冽,但是深不見底,因此呈現出非常寧靜的藍色。
從日夜喧囂的海邊,經過長途跋涉攀上頂峰,站在這樣一座靜如處子的湖泊麵前,好像麵對一位安詳、沉穩、莊重的聖女,自然而然地被她的氣質所感染,讓人們的心境一下子沉靜下來。
村人卸下背上的瓦罐,雙膝跪地將金絲泉水倒入湖中,雙手高舉過頭,伏地不起,心中默默為村人、村莊、瀛洲島祈福。
黎小石等人倒入泉水,行過禮後,四下尋找那個有螢火蟲的山洞。
在湖泊西南側,山峰沒有完全向內凹陷,尚且留有幾段峭壁,借著月色望去,有幾處峭壁沒有反射月光的亮色,出現了幾個圓形黑色陰影,那應該就是山洞。
隨著一行人逐漸走近,他們發現其中一個山洞,似乎有一絲隱約的藍光透出。那就是族長居住的地方。
黎小石等人進入洞口,頓時被這裏的美麗驚呆。
在黑暗的內壁上,好像趴著無數隻螢火蟲,每一隻都發出微弱的藍色熒光。它們數量之大,似乎全世界的螢火蟲都匯聚於此。若不是伸手摸到周圍的岩壁,簡直令人產生幻覺,以為自己身處於滿天星鬥之下。藍色繁星閃閃爍爍,密集處層層疊疊,稀疏處微光點點。
從每一點藍光垂下一條晶瑩剔透的絲線,極細極軟,長短不一,上麵還掛著極小的水珠。藍光穿透絲線和水珠,形成一片流光溢彩的珠簾。
黎小石等人進入之後,唿吸擾亂了洞內氣流,絲線隨風搖擺,好像珠簾被人掀動。而藍光也閃爍得更加頻繁,似乎一條光之河在隨風流動,看來這裏的生物對聲音、氣流都很敏感。
他們湊近藍光仔細看,發現光源是一種有別於世界其他地方的特殊的螢火蟲,它們尾部發光用來吸引昆蟲,通過分泌珠簾之網進行捕食。
太美了!每個人在心裏默默驚歎,他們不約而同地保持沉默,生怕驚擾了這群小生物,它們身上所散發的驚人的神秘之美,大概隻有在這個與世隔絕的島上,才能得到完整的保存吧。
不過,那位族長,他又在哪兒呢?除了星星點點的熒光,洞內伸手不見五指,黎小石等人不敢說話,隻能依靠微弱的光線辨別洞內方向,雙手摸著岩壁一步步向深處走去。
過了一會兒,岩壁似乎出現了一個幾乎一百八十度的拐彎,頭頂的光之河在拐彎處逐漸消失,轉過彎道之後,前方出現了一道細細的月光,自洞頂的圓孔處漏下,借助這道月光,他們發現這裏是一間小小的石室,內中擺設看不清楚,但隱約見到月光之前有一個人影。
因為背光麵向眾人盤腿而坐,那人麵孔漆黑,隻能看出須發皆長及地麵,駝背十分嚴重,腦袋幾乎勾在胸前。
這就是族長?
黎小石、戚琪、郭玉、田安四人站在洞內,頭頂幾乎要觸及洞頂。石室如此狹小,他竟然能獨自在此蝸居多年。
黎小石彎腰行禮,恭敬問好。其他人也都欠了欠身。
族長咳嗽了一聲,清了清喉嚨,似乎已經很久沒有說話了。
“有朋自遠方來,老朽死可瞑目矣。”他的聲音十分蒼老,聽起來就像砂紙一樣粗糙。
黎小石等人心裏納悶,“您在等我們?為什麽?”
“等所等之人,為所為之事。”四人聽了族長的話一頭霧水,看來老頭子愛故弄玄虛,說一些好似滿含禪意之語。
郭玉的性子急,早就耐不住了,脫口而出道:“岸邊的鮣魚是你養的嗎?我們就是被鮣魚帶到這片海域,才會陰差陽錯登上瀛洲島。你又說你在等我們,難道真的是你把我們弄到這裏來的?”
“不錯。”這一次,族長迴答得幹脆利落。他話音一落,四人能聽到自己的心跳驟然加速起來,原來不是天災,而是人禍,這到底是怎麽迴事?
“你到底是什麽人?為什麽把我們帶到這裏?你認識我們嗎?”黎小石拋出連珠炮的問題。
族長歎了一口氣,對麵的黎小石幾乎能聞到從他嘴裏吐出的氣味,不太好聞,甚至可以說非常臭。
這也難怪,常年居住在石室不見陽光,身上的黴菌肯定比常人要多,而且他畢竟一百六十多歲了,難免會有老人臭。
“這些問題的答案,老朽不是早就給你了嗎?看來老朽贈你之物,未得到深入研讀。”
雖然看不清族長的五官,但是黎小石能想象他此刻應該是皺緊了眉頭,為自己沒能解出羊皮本子的奧秘而不快。他支支吾吾,說不出話來。
戚琪快人快語道:“族長您別怪石頭,他對星象學了解不多。再說了,這本記錄中暗藏的答案如此深奧,就算是阿宏也沒有看出來。”
族長“嗯”了一聲,看樣子對於戚琪的爽利直言倒有幾分讚賞。“確實如此。我研習逾千年,方能參透其中一二。”
四人聽了麵麵相覷,族長老糊塗了吧?他才幾歲,居然敢說自己研習了超過千年?
“不知道啊。天師神通廣大,降服一條魚算什麽!”田安神情泰然。
果然從他這裏無法知道更多內情,黎小石明白這一點,問一問隻是多一份心安。
“那條魚是這個村莊的族長喂養的,而且她要迴到這裏看她的魚子魚孫。也就是說,木船的目的地根本就是瀛洲島!”黎小石說。
田安的臉上出現了驚訝,這倒是完全沒有料到。他一直認定自己任務失敗,愧對天師和會長。“我還以為天師借肉身還魂之後,想要隨船返迴大陸呢,不料他是想到這裏來。為什麽呢?這裏……”他環顧四周,顧忌到不遠處等待的李姐兒,他沒有把心裏的話說出口,在這種鳥不拉屎的小地方,天師能施展什麽抱負呢?
“我決定見一見這個神秘的族長,一切就都知曉了。”黎小石快走幾步,與戚琪、郭玉一起登上山頂。
山頂呈碗狀向內凹陷,集聚雨水形成了一個天然湖泊,宛如一塊翡翠嵌在岩石寶座上。看來這是一座多年前噴發過的火山。
由於絕少雜質,湖水極其清冽,但是深不見底,因此呈現出非常寧靜的藍色。
從日夜喧囂的海邊,經過長途跋涉攀上頂峰,站在這樣一座靜如處子的湖泊麵前,好像麵對一位安詳、沉穩、莊重的聖女,自然而然地被她的氣質所感染,讓人們的心境一下子沉靜下來。
村人卸下背上的瓦罐,雙膝跪地將金絲泉水倒入湖中,雙手高舉過頭,伏地不起,心中默默為村人、村莊、瀛洲島祈福。
黎小石等人倒入泉水,行過禮後,四下尋找那個有螢火蟲的山洞。
在湖泊西南側,山峰沒有完全向內凹陷,尚且留有幾段峭壁,借著月色望去,有幾處峭壁沒有反射月光的亮色,出現了幾個圓形黑色陰影,那應該就是山洞。
隨著一行人逐漸走近,他們發現其中一個山洞,似乎有一絲隱約的藍光透出。那就是族長居住的地方。
黎小石等人進入洞口,頓時被這裏的美麗驚呆。
在黑暗的內壁上,好像趴著無數隻螢火蟲,每一隻都發出微弱的藍色熒光。它們數量之大,似乎全世界的螢火蟲都匯聚於此。若不是伸手摸到周圍的岩壁,簡直令人產生幻覺,以為自己身處於滿天星鬥之下。藍色繁星閃閃爍爍,密集處層層疊疊,稀疏處微光點點。
從每一點藍光垂下一條晶瑩剔透的絲線,極細極軟,長短不一,上麵還掛著極小的水珠。藍光穿透絲線和水珠,形成一片流光溢彩的珠簾。
黎小石等人進入之後,唿吸擾亂了洞內氣流,絲線隨風搖擺,好像珠簾被人掀動。而藍光也閃爍得更加頻繁,似乎一條光之河在隨風流動,看來這裏的生物對聲音、氣流都很敏感。
他們湊近藍光仔細看,發現光源是一種有別於世界其他地方的特殊的螢火蟲,它們尾部發光用來吸引昆蟲,通過分泌珠簾之網進行捕食。
太美了!每個人在心裏默默驚歎,他們不約而同地保持沉默,生怕驚擾了這群小生物,它們身上所散發的驚人的神秘之美,大概隻有在這個與世隔絕的島上,才能得到完整的保存吧。
不過,那位族長,他又在哪兒呢?除了星星點點的熒光,洞內伸手不見五指,黎小石等人不敢說話,隻能依靠微弱的光線辨別洞內方向,雙手摸著岩壁一步步向深處走去。
過了一會兒,岩壁似乎出現了一個幾乎一百八十度的拐彎,頭頂的光之河在拐彎處逐漸消失,轉過彎道之後,前方出現了一道細細的月光,自洞頂的圓孔處漏下,借助這道月光,他們發現這裏是一間小小的石室,內中擺設看不清楚,但隱約見到月光之前有一個人影。
因為背光麵向眾人盤腿而坐,那人麵孔漆黑,隻能看出須發皆長及地麵,駝背十分嚴重,腦袋幾乎勾在胸前。
這就是族長?
黎小石、戚琪、郭玉、田安四人站在洞內,頭頂幾乎要觸及洞頂。石室如此狹小,他竟然能獨自在此蝸居多年。
黎小石彎腰行禮,恭敬問好。其他人也都欠了欠身。
族長咳嗽了一聲,清了清喉嚨,似乎已經很久沒有說話了。
“有朋自遠方來,老朽死可瞑目矣。”他的聲音十分蒼老,聽起來就像砂紙一樣粗糙。
黎小石等人心裏納悶,“您在等我們?為什麽?”
“等所等之人,為所為之事。”四人聽了族長的話一頭霧水,看來老頭子愛故弄玄虛,說一些好似滿含禪意之語。
郭玉的性子急,早就耐不住了,脫口而出道:“岸邊的鮣魚是你養的嗎?我們就是被鮣魚帶到這片海域,才會陰差陽錯登上瀛洲島。你又說你在等我們,難道真的是你把我們弄到這裏來的?”
“不錯。”這一次,族長迴答得幹脆利落。他話音一落,四人能聽到自己的心跳驟然加速起來,原來不是天災,而是人禍,這到底是怎麽迴事?
“你到底是什麽人?為什麽把我們帶到這裏?你認識我們嗎?”黎小石拋出連珠炮的問題。
族長歎了一口氣,對麵的黎小石幾乎能聞到從他嘴裏吐出的氣味,不太好聞,甚至可以說非常臭。
這也難怪,常年居住在石室不見陽光,身上的黴菌肯定比常人要多,而且他畢竟一百六十多歲了,難免會有老人臭。
“這些問題的答案,老朽不是早就給你了嗎?看來老朽贈你之物,未得到深入研讀。”
雖然看不清族長的五官,但是黎小石能想象他此刻應該是皺緊了眉頭,為自己沒能解出羊皮本子的奧秘而不快。他支支吾吾,說不出話來。
戚琪快人快語道:“族長您別怪石頭,他對星象學了解不多。再說了,這本記錄中暗藏的答案如此深奧,就算是阿宏也沒有看出來。”
族長“嗯”了一聲,看樣子對於戚琪的爽利直言倒有幾分讚賞。“確實如此。我研習逾千年,方能參透其中一二。”
四人聽了麵麵相覷,族長老糊塗了吧?他才幾歲,居然敢說自己研習了超過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