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佶做了皇帝後,還不滿足,他想要成仙、想要超凡,於是他開始信奉道教。


    據說有一天茅山第25代宗師劉混康,默默無言,一動不動。所有人跟他說話都跟沒聽見一樣。當他終於起身到皇帝麵前後,趙佶問他怎麽了?這麽久才來?


    劉宗師迴答:剛才上天散步去了,本來很快就迴來,可正看到南天門外放榜,榜上是明年中舉的貴人名單。於是多看了一會,所以來遲了。


    趙佶問:“名單你記住了嗎?”


    “記住了”


    “好!寫下來,藏進這隻小盒裏,明年放榜見分曉!”


    第二年春榜發放,金殿唱名,前兩位是蔡薿、柯棐。打開劉宗師的小盒,發現裏邊有張紙,上邊寫著“二草二木”。


    於是,劉混康加號葆真觀妙衝和先生。劉宗師地位確立,道教的靈驗無可置疑。


    宋徽宗下旨:令道士序位在僧侶之上、女冠序位在女尼之上。並給一姓於的、一姓虞的兩位女冠加仙女尊號。


    同時,趙佶要求天下人盡一切努力挖掘道教典藏,誰能上繳孤本,珍品道教典籍,立即升官發財!典籍由官方指定人分門別類、加以整理,最後合成一部《萬壽道藏》。


    接著還是要學習。宋朝州學、太學等各級學府從此多加了門科目,大經或小經。學子們任選一經,仔細鑽研!大經指《黃帝內經》《道德經》。小經指《莊子》《列子》。


    正是官家崇尚道教,也才有了公孫勝的不拘細節。


    茶樓裏有人聽不明白這個故事,忙問道:“公孫道長講的這個故事,與我等有甚事?”


    還有人看著公孫勝起哄道:“道長真有本事,莫不就是故事中的星宿?”


    有那些自認心思靈巧的,心想怕是這道長在蓄積名望,要走終南捷徑。


    公孫勝微微一笑,說道:“那伏魔大殿中本是押著百十個天上的星宿,說是機緣巧合又是上天注定,降落人間,說不得在場真有人便是那伏魔大殿中的星宿之一。”


    王倫在旁聽了,心道怎地如今公孫勝便在宣講星宿之事。於是站起身來,向著公孫勝一禮,“道長說得久了,且來喝一杯茶水!”


    公孫勝在台上早把茶樓中的一群人看遍了,卻隻看出王倫這三人不是尋常。王倫相邀,正中下懷。


    “如此便叨擾了!”


    馬靈也是道士出身,對公孫勝天然親近,給他讓了座位,倒了一杯茶水。


    公孫勝對著王倫三人一禮,笑道:“是口渴了,不過這茶卻不如酒水,貧道取些酒水來吃。”


    旁邊的廣惠哈哈一笑,說道:“道長真會開玩笑!這裏是茶館,哪裏來的……”


    廣惠的話說到一半,便說不下去了。瞪圓了眼睛,嘴巴張得老大。


    就在廣惠開口質疑的時候,公孫勝手在空中一揮,憑空出現一個陶碗來。又是一揮,這碗裏有出現了滿滿的一碗酒。


    廣惠瞪大了眼睛,也沒有發現這酒和碗是從哪裏來的。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有使勁的揉了揉,再睜開那一碗酒還在那裏。


    “乖乖……不得了!”


    旁邊的馬靈也不例外,震驚不已,不可思議的看著公孫勝,驚為天人。


    王倫大約知道這是戲法一類,定是公孫勝事先藏好的,隻是手法快罷了。他三人精神被他話語吸引,卻被他別不知不覺變出酒來。


    公孫勝微微一笑,一副世外高人的模樣,將酒送到三人麵前。


    廣惠還是有些不相信,一把將酒碗拿了過來。放到鼻子下麵聞了聞,果然有酒香味。


    “道長好法術,果真是仙人,當的起這入雲龍的稱號。”


    公孫勝將酒給王倫三人倒上,開口問道:“還未請教幾位名姓?”


    王倫接了酒碗,道:“相逢即是有緣,何必在乎姓名!”


    公孫勝聽了王倫言語,眼眉不自覺的眨了眨,又道:“貧道善於相麵,閣下可願讓貧道相上一相!”


    王倫哈哈一笑道:“我就怕你相了我的麵後,說我是伏魔洞下降的天魁星!”


    者魁!首也!一百零八星宿的首領!聽聞王倫開口就是天魁星,公孫勝對王倫更是好奇。


    有心在王倫麵前,顯露本事,公孫勝開始先給馬靈相麵。


    “這位兄弟,不苟言笑,清靜無為,好似我輩中人。善於自我控製,起居有常,飲食有節,不苟言笑,是一個典型的原則導向的人,十分重視原則,把注意力都放在了秩序和規律上。”


    馬靈聽了公孫勝的評語,不免點頭。王倫想到馬靈是一位除了裴宣,在梁山最講原則規矩的人,更舒適的評語倒是貼切。


    廣惠見馬靈點頭,知道公孫勝說的不差,也道:“仙長,你也給俺看看!”稱唿從道長已經變成了仙長。


    公孫勝認真看了看廣惠,還有他身旁的戒刀,開口第一句就把王倫暈倒。


    “你人長得醜……”


    王倫一口茶水差點噴了出來,廣惠也鬧個大紅臉。


    公孫勝卻自顧自說道:“你人長得醜,須知相貌二字,“相“在“貌“前,貌是從父母那裏遺傳來的五官樣子,是第二位的;相則是個人的表現,是內心世界精神狀態在外部的反映,是第一位的。”


    “雖然貌醜,但是“相“卻很好。與人相處,總是眼神溫和,言語帶笑;當眾講話,神態自若,言語鏗鏘。修養足夠、勇氣足夠,但是謀略不足。是一個善做事但不善謀劃的人!”


    “仙長知我!”聽了這番話語,廣惠好似找到了知己,向著公孫勝連連行禮。“俺帶了兩把樸刀在身,旁人看了都好似見了賊一樣!卻不知俺是心善的!”


    接下來,公孫勝定定看著王倫,知道這才是桌上的主角!


    “兄台器宇軒昂,武藝出眾,自信非常。舉止有度,不怒自威又不失分寸,正符合兵法上說的‘‘遠親近威’’以治軍的謀略。三人中以你為主,久居上位,胸有抱負,卻為世不容!”


    這些卻都是公孫勝這一會功夫察言觀色看來的!至於最後一句,則是因為王倫不願透漏姓名的猜測,也是公孫勝的賭博。


    王倫看著公孫勝,心道不愧是羅真人的弟子,看得如此準確。


    王倫博學,也看過一本《呂覽》,上邊有幾句話卻是觀人的要訣:


    “凡論人,通則觀其所禮,貴則觀其所進,富則觀其所養,聽則觀其所行,止則觀其所好,習則觀其所言,窮則觀其所不受,賤則觀其所不為。喜之以驗其守,樂之以驗其僻,怒之以驗其節,懼之以驗其特,哀之以驗其人,苦之以驗其誌。八觀六驗,此賢主之所以論人也。”


    看人的時候,聽完他講話,要看看他怎麽行動,就可以看出他的態度和心機。


    有任務的時候看他怎麽做事情,可以看出他的能力和專業素養。無任務的時候看他喜好幹什麽,可以看出他的性情。熟悉了以後再看他都說些什麽,可以看出他的真麵目。有資源的時候,看他都分給誰;有地位的時候,看他都舉薦誰;順利的時候,看他遵守什麽;這些可以看出他做人的標準和處世的原則。


    困難的時候,看他不接受什麽樣的施舍,可以看出他是不是有誌氣。


    卑微的時候,看他做什麽不做什麽,可以看出他是不是有正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水滸大寨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羊三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羊三泰並收藏水滸大寨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