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李老爺子在中醫界也算是名聲遠播,提到晉省名醫火神李,知道的人無不挑起大拇指,讚歎一聲年高有德。


    如今大家都被墨非所談論的中醫理論所吸引,一些個在中醫上卓有建樹的大家甚至一邊聽墨非講述,一邊默默在心中對這些理論上的東西加以比較、分析和論證。


    這次的中西醫研討會,基本上已經囊括了華夏所有的國醫高手,除了極個別人,有特殊原因不能趕來之外,諸多的老專家都齊齊匯聚京華城。


    任何一門學科,想要取得令世人所矚目的成就,就必須有一副謙遜嚴禁的治學精神,不能閉門造車,不同的醫學專家之間的交流探討必不可少。


    諸多的老專家們平時散居在華夏各地,除非參加一些個學術會議之外,甚少有機會這麽齊全的聚在一起。


    古語有雲,眾人拾柴火焰高,趕上這麽一個難得的機會,諸人自然不能錯過,接到邀請後,都早早的趕來,相互之間探討一番平素行醫時遇到的疑難之處,隨說於醫術上看不出明顯的進步,但是也為日後的研究,掃清了一些認知上的障礙。


    聽聞李老爺子發問,在場的諸人都齊齊望向墨非。


    醫學事業是極為嚴禁甚至可以說是苛刻的,不容許有一絲一毫的差錯,一個小小的失誤,就可能造成難以彌補的過失。


    正所謂是人命關天,殺人還是救人,本就是一線之間。


    墨非聞聽,微微一笑,清俊儒雅中更平添了一股難以言喻的清華氣度,仿佛追溯千年,又見到了那一派煙雲水汽,而又風流自賞,幾近仙姿的魏晉風流。


    在場眾人不由得晃了晃神,細細看去,站在前台的俊逸青年似乎在不知不覺中多了一分令人仰望的東西。


    一束細細的光線透過一側被微風吹起的紗簾,細碎的光斑灑落在墨非的身上,映得他這麽一笑,便如同秀竹展葉,清雅非常。


    那一副風輕雲淡的神情,揮灑自如的氣度,在這坐滿聞名世界的醫學專家的會場中,更顯得平淡清遠,如同水墨暈染的畫麵,令人心中瞬間變得一片平和。


    與會的許多老專家看到這一幕,不禁有些微微恍惚,心中暗道:這年輕人氣質幹淨清朗,隻是這樣安安靜靜的站在那裏,便讓人有如沐春風之感,這般風姿,卓然有翩翩君子之氣度。


    真不知是什麽樣的環境,才能造就這般超然世外的飄逸與出塵。


    不說諸人心中作如何想,墨非聽了李可李老的話後,笑道:“師父傳我醫道之時,便言經絡氣血乃是闡釋病理變化的重要依據,疏忽不得。


    其內屬髒腑,外聯體竅,諸多病症皆可通過循經辨證,判斷病位。整個中醫也就是在這個基礎上發展成型的。


    在授我經絡之學時,老師傾囊講解,務求精準。諸多病症應對之法在老師早年行醫時,便已經一一得以驗證。


    此次在來京城途中,偶遇一人突發心髒疾病,情急中,便采用掌擊穴道,疏經導絡,使得髒腑氣血通暢,雖然沒有根治,卻也使得本處於垂危狀態的病人得以脫險。如果當時配以針刺,一周之內,病痛便能夠完全得以痊愈。


    當時,張仲景張老正在現場,這才有緣得以結識他老人家,蒙老爺子賞識,有幸參與這次醫學盛會。”


    眾人聽墨非之言,齊齊望向張老,張老爺子笑著頷首道:“這個我可以證明,若非此事,我還不能結識墨小友這位華夏醫學界的後起之秀哩!”


    諸人聞言,俱都笑起來。既為中醫界後繼有人而欣喜,又為古老華夏醫術得以再現而激動。


    墨非等眾人的聲音漸漸平息,方言道:“我師從華夏道醫一脈。


    所謂道醫,是以老子《道德經》的‘道’為基本理論和核心內容,以形神兼治為手段,在以醫傳教的宗教活動和追求長生成仙的修煉過程中,通過對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認知和體悟,形成的一套具有宗教色彩的心身醫學體係。


    既是道醫,自然要修身修真,煉命修性,在行醫救人的過程中,堪破悟道得慧之路,這乃道醫之宗旨。


    如今道醫隱沒,世人多以為奇,更有人言此乃神鬼之說,荒謬之言,不足與之論。


    其實不言,道家養道修真之學由來已久,乃古今有道之士探索人體生命秘密而形成的經驗成果。


    通過自身內丹心法的修持,內景反觀,了解人體經絡氣血、周身之秘,在行醫之時,以真氣引導,順應天道自然,使得人體陰陽平衡,在佐以其他醫道療法,自然疾病消除。”


    道醫?


    諸人聽墨非之言,無不驚詫。


    在場的無不是成名已久的中醫專家,對於道醫之說自是不陌生,隻是道醫多是黃冠道人,而其自身又多了一分宗教色彩,所以了解之人並不多。


    雖說各地宮觀偶有行醫道人,但是以醫術高超聞名,並為世人所知的,也不過一二人而已,此中最負盛名的便是京華城白雲觀的老觀主郭道真郭老道。(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墨蓮仙緣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孤木乏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孤木乏年並收藏墨蓮仙緣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