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是定新六年薨的罷?所以第二年才改了元。那時我年紀還小,記不清楚。”又遲疑問道:“二哥,我為何聽宮裏麵有人說她不是病死的,是教母親……”定棠聽了這話,登時沉了臉,嗬斥他道:“住口!宮裏旁的沒有,多的隻有蜚短流長,說這話的人當場就當打死。你誤聽到也就罷了,居然還存放在心裏,還敢拿出來胡言亂語,還敢詆詬尊長!”見定楷白了麵孔,複又好言勸慰道:“你還小,有些事尚且不懂。隻是你要記住的是,你和我才是嫡親的兄弟,若不同進共退,真讓他得了天下,他待陛下和皇後尚且如此,你我在他手上可還會有活路?”定楷慢慢點了點頭,道:“二哥,我知錯了,你說的我都明白,其實因為是你,我才說這話的。”定棠笑道:“這才是了。”又問道:“你如今在臨誰的帖?我倒是得了前朝幾副好字帖,你來看看可喜歡?”
春日遲遲,午後的日影攜了花影,漸漸遊轉到了廊下,有和風澹澹,撲入閣中內,夾著鳥聲啾啾,花香融融,也翻起了一股翰墨書香。定權移開了鎮尺,滿心得意的看著自己所書的字帖,又四下一顧,招手道:“你過來。”阿寶見別無旁人,不知所為何事,走上前去,隻聞定權笑道:“你過來瞧瞧孤這字比起庾稚恭來如何?”阿寶看了一眼,卻是一篇臨摹的五行字帖,行書近楷,圓轉流動,俊秀飄逸,與原帖相較,幾乎無兩,內容卻一時難以辨別完全。想了片刻,不知如何頌揚他方滿意,遂小心迴答道:“奴婢看不出來。既然殿下寫的,那定然是極好的。”定權不滿道:“這算什麽話,什麽殿下寫的便好?——你說自己不是也念過幾年的書麽?”阿寶陪笑道:“奴婢隻是認得幾個字而已,哪敢品判斷殿下的書法?”定權聞言,倒似起了玩笑心,起身笑道:“你過來,寫兩個字我看看。”阿寶忙道:“殿下折殺奴婢了,奴婢怎敢擅動殿下的文具?況且奴婢本無根基,更兼硯草久荒,隻怕有汙殿下的聖鑒。”定權皺眉橫了她一眼道:“人才來了沒多久,事都做不麻利,敷衍的話倒學會了十成十——孤叫你寫你就寫,我還看不出來不成?”
阿寶聽他言語中已有了三分不耐煩,略一思忖,心下明白他多疑的性子又發作了,便隻得應道:“奴婢僭越了。”接過定權手中的牙管雞狼毫,舔了舔墨池。不知是久不執筆,還是驚惶,手腕隻是抖個不住,勉強抄了那帖子上的前兩句,便滿心羞赧抬起頭來望著定權。定權看她的模樣倒是可憐可愛,輕輕一笑,伸手拈起那張紙。那是一筆正字,初看倒也算幹淨漂亮,卻究竟與骨架風度沾不上幾分關係。不
由笑道:“你倒說得誠實,你究竟寫過幾年字?”阿寶臉一紅,道:“前後也有五六年,叫殿下見笑了。”定權笑道:“見笑倒好說,隻是你這個樣子,放在宮中,戒尺怕都要打折幾條。”話既出口,忽又想起前塵故事,一時發了半晌的呆。阿寶見他麵色難得的柔和,眉宇間隱隱流轉著一派沉靜儒雅氣象,目光中似有暖意,融入窗外□,卻又不似在看什麽東西。從未見過他這副模樣,亦不敢出聲喚他。定權半晌才自己迴過神來,銜笑對阿寶道:“你來,我來教你怎麽寫。”聲音甚是溫柔,反倒讓阿寶心驚肉跳,忙推辭道:“奴婢不敢僭越。”定權笑道:“你不必害怕,既已學過幾年,不妨接著學下去。”見阿寶隻是遲疑,便起身拉了她到案前,將筆交入她手中道:“你再寫幾個字我看。”阿寶無奈,隻得又寫了幾筆,定權側首打量,仔細替她糾正了持筆的位置,道:“你書真字,手去筆頭二寸一分,指上用力全不在地方,你的老師沒指正過麽?”阿寶搖頭道:“我沒有老師,隻是臨過幾年顏柳帖。”定權聞言,也不再說話,隻是握住了她的手腕,在紙上重新寫下一句:“已向季春。感慕兼傷。”
他從身後貼來,衣上薰的沉水的香氣,頃刻侵略了屋內原有的花香和墨香,阿寶一時隻覺得連氣都透不過來。他的手指還是冰冷如前,可是此刻貼在她火燙的肌膚上,卻是說不出的熨帖。她一動也不敢動,一動也不能動,隻能任由他把持著自己的手腕,一豎一直,一鉤一挑。恍惚便有一瞬間的失憶,不知此身為誰,今夕何夕,再無過往,亦無未來。
定權望著手中潔白柔荑,卻想起幼小的時候,自己還是寧王的世子。也是這樣的春天,母親把著自己的小手,在紙上寫下了兩個字。母親的手,如瓷如玉,那象牙的筆杆,在她手中,竟也被映得暗暗發黃。字如書者,婉若麗樹,穆若清風。母親含笑對自己道:“這就是你的名字。”阿寶忽覺他的手上加了兩分氣力,微微一驚,手腕一撤,那個“傷”字的最後一撇便偏了了出去,在紙上劃出許長,鋒芒刺目。定權這迴過神來,隻覺得心中仍在突突亂跳,亦怕阿寶看出了自己的失態。望了她一眼,見她也隻是低頭呆在那裏,卻連耳根都紅透了。這才暗暗舒了口氣,開口笑罵道:“孤好端端教你寫字,你在胡思亂想些什麽?”阿寶的聲音低得猶如蚊蚋一般,隻道:“沒有。”望了一眼桌上,又慌忙道:“殿下,奴婢去催茶。”定權好笑道:“迴來,把這幾個字再寫一遍,寫不好,可要罰你。”阿寶低聲道:“是。”按他教的方法重新把了筆,將那兩句又抄寫了
一遍,定權看了看,歎氣道:“你還是去催茶罷。”阿寶應了一聲,如逃般急急向外走了,出了閣門,卻見蔻珠靜立一旁,也不知她究竟已在此處站了多久,不由訕訕叫了句:“貴人姊姊。”蔻珠嫣然一笑,溫聲道:“快去罷。”
閣內定權凝視那古帖片刻,另揀了一管長峰紫毫,紙上側峰走筆,一蹴而就。
蔻珠進了閣內,見定權執筆呆坐,便走上前去替他整理案上字紙,將庾氏的原貼小心收迴漆匣中,一麵提引了一句:“殿下,明日逢五,東府可是要查殿下課業的。”正說著,忽看見定權方才新寫的書帖擱置一旁,托起來細看了看,滿心喜歡,不禁問道:“殿下的這幅字若無他用,賜了妾可好?”
定權斜睨她一眼,不知緣何,心下陡生不快,將筆一投,冷笑道:“輕狂事物,略略抬舉你們兩三分,便都忘了自己身份不成?”蔻珠的肩頭輕輕抖動了一下,麵孔瞬時翻做煞白,半晌才跪下謝罪道:“奴婢該死。”定權揚手道:“你也先下去吧。”蔻珠答應了一聲,轉身退了出去。方至閣門,聽得背後太子淡淡說了一句:“是孤心中不痛快,這字也未見佳,日後寫副好的給你。”蔻珠停下了腳步,亦未答謝,亦未迴首,隻是輕輕“嗯”了一聲。移步出門時正碰見阿寶捧著湯水進來,隻抬頭對她笑道:“殿下不高興呢,你小心些。”
阿寶記得太子片刻前還是言笑晏晏,不過他既然一向如此,便也不足為怪。進了閣內,果見太子已沉下了臉,拉過紙來不知開始寫些什麽,此次卻是修正雍容的正楷。聞她走入,頭也不抬,冷冷吩咐道:“墨。”
阿寶依言上前,取過墨錠,在硯池中慢慢千迴百轉。沉水的香氣退散,窗外海棠的幢幢花影,投到了她研墨的手指上,投到了太子握筆的手指上,也投到了案上筆架邊,蔻珠方才索要未遂的那張粉箋上。罕見的昳麗字體,鐵畫銀鉤,光燦炫目,筆筆皆華麗,字字如金玉。雖以墨書紙,卻有著勒石鑄鐵一般的剛勁鋒芒。
適才未來得及完全辨識的文字,憑借這種法度森嚴的重新書寫,得以一目了然:
已向季春。感慕兼傷。情不自任。奈何奈何。
本是幾世前人的含混斷章,這個現成春日的飛花流雲、鬢影衣香卻一一成了它最精準的注疏。字裏行間浸淫著的不知緣由的失意和傷心,被富貴得咄咄逼人的筆畫所妝飾,漫生出一派頹唐之極的靡麗。
-------------------------------
---------
作者有話要說:庾翼《已向季春帖》,行楷。
慘綠少年
次日定權入宮,先事早朝,又在定棠等的陪同下出閣聽過筵講,兄弟說過了幾句話,定權懶得敷衍,便先辭了出來。出了宮門,正想上東宮軺車,忽見斜剌裏閃出一個穿綠袍的官員,向他行了君臣大禮,口中稱道:“臣詹事府主簿廳主簿許昌平拜見皇太子殿下。”定權心中疑惑,四下環顧卻再無他人,道:“許主簿請起。”那許昌平立定了身來,定權不免上下打量了他一番,隻見他頭戴烏紗襥頭,身著綠袍,不出二十四五的年紀,一張清俊麵孔甚是生疏,從前卻未曾謀過麵。
因為近年來,皇帝父子參商,自李柏舟伏誅後,非但三公三孤的加銜除顧思林外無人再得,左右春坊的職位大多虛懸,剛剛又將詹事府上下一幹人等洗換得七零八落。直至今日,除了詹事和少詹,定權連詹府一幹正官都未見全,更何況是一個協助勾校文移的從七品首領官。若非他適才自報出處,定權卻做夢都想不到朝中還有這樣一號人物。此刻見他分明是等在宮門,心下不由疑惑,虛笑著問了一句:“許主簿安善?許主簿在此,可是有公務?”許昌平連忙躬身還禮道:“臣不敢當。隻是臣確有一二諫言欲報知殿下,雖臣位卑言輕,亦望殿下折節降指,猥身辱聽。”定權見他果然有話要說,隻是不知所為何事,迴首望了望宮門,無奈道:“孤願聞許主簿賜教,隻是此處說話大不便宜,我此刻便還西府,許主簿若有話,不妨過我一敘。”許昌平想了片刻,方答道:“臣謹尊殿下令旨。”定權見他年紀輕輕,行動說話倒是頗有些書生氣,一板一眼到可笑,遂一笑上了車。一路左右無事,胡亂猜測,卻怎麽也想不出這個芝麻官到底有什麽話非要截住自己說不可。
過了午後,內侍通報,說許昌平果然以詹事府主簿的名義拜謁儲君,定權也便更換了衣裳出來接見。兩次三番施禮如儀,許昌平方才坐了。定權又教人前去煎茶,既不知他來由,仍是虛禮問道:“許主簿是前幾日才上任罷?”許昌平答道:“臣忝列壽昌六年進士科,以三甲第一百一十八名,授禮部太常寺博士,此次任滿,轉遷詹府主簿。”他的功名尋常,經曆亦尋常,定權隨口敷衍道:“哦?太常博士是正七品,詹府主簿廳首領是從七品,為何轉遷反倒委屈了主簿?”許昌平卻不述緣由,隻是正色道:“臣是帶七品銜轉,何況詹府佐導青宮,責任重大過於其它,何敢言委屈二字?”
他既然提到了公事,定權
也便笑道:“許主簿無需多禮,既到了此地,請直言便是。”許昌平聽了這話,倒也不再客氣,劈頭問道:“臣有一事請教,殿下日前獲罪,可是為了去歲李江遠獄事的緣故?”定權聞言,登時心下一沉,他在西苑駐足不出兩月有餘,雖則對外說了的是抱恙休養,但朝中知曉他其實是被皇帝處罰禁足的也不在少數。許昌平身在詹事府,聽說了並不奇怪,隻是個中真正緣故,除了皇帝齊王等數人,並不為外人所知,許昌平不過一個七品小吏,非但知曉得如此清楚,居然還敢在自己麵前肆無忌憚的說了出來。
定權想到此處,一張臉早已變色,放下手中的茶盞,冷冷說道:“日下朝中流言四起,說陛下與孤失和,這種詆毀天家的昏言昏語,輕裏說是在朝傳謠,重裏說就是大不敬。主簿雖是初遷至詹府,卻也到底十年窗下,三載為官,斷不至出言如此輕浮。這話是主簿從何處聽得的,抑或是何人教主簿說的?”許昌平卻並未驚惶,一拱手道:“殿下不必疑心,不是陛下教臣來的,也不是齊王教臣來的。隻是臣身為詹事府屬官,職守本就是輔弼殿下,臣不過欲以一己之綿力,為殿下盡忠而已。”定權倒不妨他一口便辯白得如此明白,心下更是疑惑,良久方道:“輔佐孤,上有詹事,左右有坊局,整個衙門裏難道隻剩你一個總雜務的主簿了不成?”許昌平道:“臣知殿下必不信任臣,隻是臣還有一語,欲請教殿下。”定權望他半晌,終是點頭道:“你說。”許昌平道:“李江遠在中書省內的空缺,已近一載,陛下為何仍不卓選遞補?”說罷也不待定權作答,躬身施禮,竟自揚長而去。
定權麵色陰沉,駐留原地,再四思索,走迴書案前,援筆寫了一張字條,方吩咐身邊一內侍道:“去將詹事府的主簿再請迴來。”
半麵檀郎
西府的內侍騎了快馬,跑了兩三條街,終是截住了一路走馬觀花的許昌平。
許昌平整頓衣衫,再度施施然入閣,微微一笑,四下裏稍一環顧,朝定權行禮道:“臣拜見殿下。”定權這迴倒沒有起身,隻是抬了抬手讓座道:“許主簿請吧。”許昌平亦不再推脫,道了聲謝便撩袍坐了,問道:“殿下召迴臣,可有令旨?”定權著人將奩中紙條交給許昌平,笑問道:“如此舉動,主簿沒有異議罷?”
那是一張尋常紙箋,其上隻有寥寥數字,前無台頭,後無落款,無章無印,許昌平麵上卻微微改變了顏色,喃喃自語道:“金錯刀?”
定權笑道:“許主簿果然博識。”許昌平搖頭道:
“實在是殿下文翰名噪天下,今日始得瞻仰,臣不勝榮幸。”將那字條親手奉還定權,方道:“臣並無異議。”
定權嘴角一揚,微微笑道:“既如此。便請借許主簿慧眼一觀——中書省的空缺,陛下究竟會推舉何人?”
他問得直白,許昌平也答得直白:“依臣之淺見,陛下大概是誰人都不想用了,殿下以為然否?”
定權嘴角輕輕抽搐了一下,道:“願聞其詳。”
許昌平道:“臣此語有謗君之嫌,先請恕罪。李江遠一獄,於世人眼中,起於帝師,興於法司,其利盡歸於殿下。豈不知本朝鞫讞之嚴,遠甚從前。李柏舟身處高位,
春日遲遲,午後的日影攜了花影,漸漸遊轉到了廊下,有和風澹澹,撲入閣中內,夾著鳥聲啾啾,花香融融,也翻起了一股翰墨書香。定權移開了鎮尺,滿心得意的看著自己所書的字帖,又四下一顧,招手道:“你過來。”阿寶見別無旁人,不知所為何事,走上前去,隻聞定權笑道:“你過來瞧瞧孤這字比起庾稚恭來如何?”阿寶看了一眼,卻是一篇臨摹的五行字帖,行書近楷,圓轉流動,俊秀飄逸,與原帖相較,幾乎無兩,內容卻一時難以辨別完全。想了片刻,不知如何頌揚他方滿意,遂小心迴答道:“奴婢看不出來。既然殿下寫的,那定然是極好的。”定權不滿道:“這算什麽話,什麽殿下寫的便好?——你說自己不是也念過幾年的書麽?”阿寶陪笑道:“奴婢隻是認得幾個字而已,哪敢品判斷殿下的書法?”定權聞言,倒似起了玩笑心,起身笑道:“你過來,寫兩個字我看看。”阿寶忙道:“殿下折殺奴婢了,奴婢怎敢擅動殿下的文具?況且奴婢本無根基,更兼硯草久荒,隻怕有汙殿下的聖鑒。”定權皺眉橫了她一眼道:“人才來了沒多久,事都做不麻利,敷衍的話倒學會了十成十——孤叫你寫你就寫,我還看不出來不成?”
阿寶聽他言語中已有了三分不耐煩,略一思忖,心下明白他多疑的性子又發作了,便隻得應道:“奴婢僭越了。”接過定權手中的牙管雞狼毫,舔了舔墨池。不知是久不執筆,還是驚惶,手腕隻是抖個不住,勉強抄了那帖子上的前兩句,便滿心羞赧抬起頭來望著定權。定權看她的模樣倒是可憐可愛,輕輕一笑,伸手拈起那張紙。那是一筆正字,初看倒也算幹淨漂亮,卻究竟與骨架風度沾不上幾分關係。不
由笑道:“你倒說得誠實,你究竟寫過幾年字?”阿寶臉一紅,道:“前後也有五六年,叫殿下見笑了。”定權笑道:“見笑倒好說,隻是你這個樣子,放在宮中,戒尺怕都要打折幾條。”話既出口,忽又想起前塵故事,一時發了半晌的呆。阿寶見他麵色難得的柔和,眉宇間隱隱流轉著一派沉靜儒雅氣象,目光中似有暖意,融入窗外□,卻又不似在看什麽東西。從未見過他這副模樣,亦不敢出聲喚他。定權半晌才自己迴過神來,銜笑對阿寶道:“你來,我來教你怎麽寫。”聲音甚是溫柔,反倒讓阿寶心驚肉跳,忙推辭道:“奴婢不敢僭越。”定權笑道:“你不必害怕,既已學過幾年,不妨接著學下去。”見阿寶隻是遲疑,便起身拉了她到案前,將筆交入她手中道:“你再寫幾個字我看。”阿寶無奈,隻得又寫了幾筆,定權側首打量,仔細替她糾正了持筆的位置,道:“你書真字,手去筆頭二寸一分,指上用力全不在地方,你的老師沒指正過麽?”阿寶搖頭道:“我沒有老師,隻是臨過幾年顏柳帖。”定權聞言,也不再說話,隻是握住了她的手腕,在紙上重新寫下一句:“已向季春。感慕兼傷。”
他從身後貼來,衣上薰的沉水的香氣,頃刻侵略了屋內原有的花香和墨香,阿寶一時隻覺得連氣都透不過來。他的手指還是冰冷如前,可是此刻貼在她火燙的肌膚上,卻是說不出的熨帖。她一動也不敢動,一動也不能動,隻能任由他把持著自己的手腕,一豎一直,一鉤一挑。恍惚便有一瞬間的失憶,不知此身為誰,今夕何夕,再無過往,亦無未來。
定權望著手中潔白柔荑,卻想起幼小的時候,自己還是寧王的世子。也是這樣的春天,母親把著自己的小手,在紙上寫下了兩個字。母親的手,如瓷如玉,那象牙的筆杆,在她手中,竟也被映得暗暗發黃。字如書者,婉若麗樹,穆若清風。母親含笑對自己道:“這就是你的名字。”阿寶忽覺他的手上加了兩分氣力,微微一驚,手腕一撤,那個“傷”字的最後一撇便偏了了出去,在紙上劃出許長,鋒芒刺目。定權這迴過神來,隻覺得心中仍在突突亂跳,亦怕阿寶看出了自己的失態。望了她一眼,見她也隻是低頭呆在那裏,卻連耳根都紅透了。這才暗暗舒了口氣,開口笑罵道:“孤好端端教你寫字,你在胡思亂想些什麽?”阿寶的聲音低得猶如蚊蚋一般,隻道:“沒有。”望了一眼桌上,又慌忙道:“殿下,奴婢去催茶。”定權好笑道:“迴來,把這幾個字再寫一遍,寫不好,可要罰你。”阿寶低聲道:“是。”按他教的方法重新把了筆,將那兩句又抄寫了
一遍,定權看了看,歎氣道:“你還是去催茶罷。”阿寶應了一聲,如逃般急急向外走了,出了閣門,卻見蔻珠靜立一旁,也不知她究竟已在此處站了多久,不由訕訕叫了句:“貴人姊姊。”蔻珠嫣然一笑,溫聲道:“快去罷。”
閣內定權凝視那古帖片刻,另揀了一管長峰紫毫,紙上側峰走筆,一蹴而就。
蔻珠進了閣內,見定權執筆呆坐,便走上前去替他整理案上字紙,將庾氏的原貼小心收迴漆匣中,一麵提引了一句:“殿下,明日逢五,東府可是要查殿下課業的。”正說著,忽看見定權方才新寫的書帖擱置一旁,托起來細看了看,滿心喜歡,不禁問道:“殿下的這幅字若無他用,賜了妾可好?”
定權斜睨她一眼,不知緣何,心下陡生不快,將筆一投,冷笑道:“輕狂事物,略略抬舉你們兩三分,便都忘了自己身份不成?”蔻珠的肩頭輕輕抖動了一下,麵孔瞬時翻做煞白,半晌才跪下謝罪道:“奴婢該死。”定權揚手道:“你也先下去吧。”蔻珠答應了一聲,轉身退了出去。方至閣門,聽得背後太子淡淡說了一句:“是孤心中不痛快,這字也未見佳,日後寫副好的給你。”蔻珠停下了腳步,亦未答謝,亦未迴首,隻是輕輕“嗯”了一聲。移步出門時正碰見阿寶捧著湯水進來,隻抬頭對她笑道:“殿下不高興呢,你小心些。”
阿寶記得太子片刻前還是言笑晏晏,不過他既然一向如此,便也不足為怪。進了閣內,果見太子已沉下了臉,拉過紙來不知開始寫些什麽,此次卻是修正雍容的正楷。聞她走入,頭也不抬,冷冷吩咐道:“墨。”
阿寶依言上前,取過墨錠,在硯池中慢慢千迴百轉。沉水的香氣退散,窗外海棠的幢幢花影,投到了她研墨的手指上,投到了太子握筆的手指上,也投到了案上筆架邊,蔻珠方才索要未遂的那張粉箋上。罕見的昳麗字體,鐵畫銀鉤,光燦炫目,筆筆皆華麗,字字如金玉。雖以墨書紙,卻有著勒石鑄鐵一般的剛勁鋒芒。
適才未來得及完全辨識的文字,憑借這種法度森嚴的重新書寫,得以一目了然:
已向季春。感慕兼傷。情不自任。奈何奈何。
本是幾世前人的含混斷章,這個現成春日的飛花流雲、鬢影衣香卻一一成了它最精準的注疏。字裏行間浸淫著的不知緣由的失意和傷心,被富貴得咄咄逼人的筆畫所妝飾,漫生出一派頹唐之極的靡麗。
-------------------------------
---------
作者有話要說:庾翼《已向季春帖》,行楷。
慘綠少年
次日定權入宮,先事早朝,又在定棠等的陪同下出閣聽過筵講,兄弟說過了幾句話,定權懶得敷衍,便先辭了出來。出了宮門,正想上東宮軺車,忽見斜剌裏閃出一個穿綠袍的官員,向他行了君臣大禮,口中稱道:“臣詹事府主簿廳主簿許昌平拜見皇太子殿下。”定權心中疑惑,四下環顧卻再無他人,道:“許主簿請起。”那許昌平立定了身來,定權不免上下打量了他一番,隻見他頭戴烏紗襥頭,身著綠袍,不出二十四五的年紀,一張清俊麵孔甚是生疏,從前卻未曾謀過麵。
因為近年來,皇帝父子參商,自李柏舟伏誅後,非但三公三孤的加銜除顧思林外無人再得,左右春坊的職位大多虛懸,剛剛又將詹事府上下一幹人等洗換得七零八落。直至今日,除了詹事和少詹,定權連詹府一幹正官都未見全,更何況是一個協助勾校文移的從七品首領官。若非他適才自報出處,定權卻做夢都想不到朝中還有這樣一號人物。此刻見他分明是等在宮門,心下不由疑惑,虛笑著問了一句:“許主簿安善?許主簿在此,可是有公務?”許昌平連忙躬身還禮道:“臣不敢當。隻是臣確有一二諫言欲報知殿下,雖臣位卑言輕,亦望殿下折節降指,猥身辱聽。”定權見他果然有話要說,隻是不知所為何事,迴首望了望宮門,無奈道:“孤願聞許主簿賜教,隻是此處說話大不便宜,我此刻便還西府,許主簿若有話,不妨過我一敘。”許昌平想了片刻,方答道:“臣謹尊殿下令旨。”定權見他年紀輕輕,行動說話倒是頗有些書生氣,一板一眼到可笑,遂一笑上了車。一路左右無事,胡亂猜測,卻怎麽也想不出這個芝麻官到底有什麽話非要截住自己說不可。
過了午後,內侍通報,說許昌平果然以詹事府主簿的名義拜謁儲君,定權也便更換了衣裳出來接見。兩次三番施禮如儀,許昌平方才坐了。定權又教人前去煎茶,既不知他來由,仍是虛禮問道:“許主簿是前幾日才上任罷?”許昌平答道:“臣忝列壽昌六年進士科,以三甲第一百一十八名,授禮部太常寺博士,此次任滿,轉遷詹府主簿。”他的功名尋常,經曆亦尋常,定權隨口敷衍道:“哦?太常博士是正七品,詹府主簿廳首領是從七品,為何轉遷反倒委屈了主簿?”許昌平卻不述緣由,隻是正色道:“臣是帶七品銜轉,何況詹府佐導青宮,責任重大過於其它,何敢言委屈二字?”
他既然提到了公事,定權
也便笑道:“許主簿無需多禮,既到了此地,請直言便是。”許昌平聽了這話,倒也不再客氣,劈頭問道:“臣有一事請教,殿下日前獲罪,可是為了去歲李江遠獄事的緣故?”定權聞言,登時心下一沉,他在西苑駐足不出兩月有餘,雖則對外說了的是抱恙休養,但朝中知曉他其實是被皇帝處罰禁足的也不在少數。許昌平身在詹事府,聽說了並不奇怪,隻是個中真正緣故,除了皇帝齊王等數人,並不為外人所知,許昌平不過一個七品小吏,非但知曉得如此清楚,居然還敢在自己麵前肆無忌憚的說了出來。
定權想到此處,一張臉早已變色,放下手中的茶盞,冷冷說道:“日下朝中流言四起,說陛下與孤失和,這種詆毀天家的昏言昏語,輕裏說是在朝傳謠,重裏說就是大不敬。主簿雖是初遷至詹府,卻也到底十年窗下,三載為官,斷不至出言如此輕浮。這話是主簿從何處聽得的,抑或是何人教主簿說的?”許昌平卻並未驚惶,一拱手道:“殿下不必疑心,不是陛下教臣來的,也不是齊王教臣來的。隻是臣身為詹事府屬官,職守本就是輔弼殿下,臣不過欲以一己之綿力,為殿下盡忠而已。”定權倒不妨他一口便辯白得如此明白,心下更是疑惑,良久方道:“輔佐孤,上有詹事,左右有坊局,整個衙門裏難道隻剩你一個總雜務的主簿了不成?”許昌平道:“臣知殿下必不信任臣,隻是臣還有一語,欲請教殿下。”定權望他半晌,終是點頭道:“你說。”許昌平道:“李江遠在中書省內的空缺,已近一載,陛下為何仍不卓選遞補?”說罷也不待定權作答,躬身施禮,竟自揚長而去。
定權麵色陰沉,駐留原地,再四思索,走迴書案前,援筆寫了一張字條,方吩咐身邊一內侍道:“去將詹事府的主簿再請迴來。”
半麵檀郎
西府的內侍騎了快馬,跑了兩三條街,終是截住了一路走馬觀花的許昌平。
許昌平整頓衣衫,再度施施然入閣,微微一笑,四下裏稍一環顧,朝定權行禮道:“臣拜見殿下。”定權這迴倒沒有起身,隻是抬了抬手讓座道:“許主簿請吧。”許昌平亦不再推脫,道了聲謝便撩袍坐了,問道:“殿下召迴臣,可有令旨?”定權著人將奩中紙條交給許昌平,笑問道:“如此舉動,主簿沒有異議罷?”
那是一張尋常紙箋,其上隻有寥寥數字,前無台頭,後無落款,無章無印,許昌平麵上卻微微改變了顏色,喃喃自語道:“金錯刀?”
定權笑道:“許主簿果然博識。”許昌平搖頭道:
“實在是殿下文翰名噪天下,今日始得瞻仰,臣不勝榮幸。”將那字條親手奉還定權,方道:“臣並無異議。”
定權嘴角一揚,微微笑道:“既如此。便請借許主簿慧眼一觀——中書省的空缺,陛下究竟會推舉何人?”
他問得直白,許昌平也答得直白:“依臣之淺見,陛下大概是誰人都不想用了,殿下以為然否?”
定權嘴角輕輕抽搐了一下,道:“願聞其詳。”
許昌平道:“臣此語有謗君之嫌,先請恕罪。李江遠一獄,於世人眼中,起於帝師,興於法司,其利盡歸於殿下。豈不知本朝鞫讞之嚴,遠甚從前。李柏舟身處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