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還得從十天前說起,那天陶紹成和管家在商談家務時,三姨太來到客廳,由於這三姨太一直受寵,陶紹成與人談論大事小事都不迴避她。談完正事後,大家起身準備離開,管家忽然說:“老爺,最近盧溝獅子橋有個造紙的蔡承宗您曉得嗎?”
紹成又坐下問:“蔡承宗咋啦?”
管家說:“他的紙坊越來越大,生意越做越好,眼看就要成為造紙大戶!”
“你這麽一驚一乍的,我還以為有啥大不了的事!他造他的紙,我賣我的鹽,他成為大戶關我啥事呢”?紹成不耐煩地問。
三姨太忸怩作態地說:“喲!老爺,這平樂鎮除了您之外,是不應該再有第二個大戶的啊!”
紹成問:“那我有啥辦法不要人家當大戶呢?”
管家機靈地眨著眼睛:“老爺有所不知,他蔡承宗是一個外地人,到這裏來能出頭成為大戶的話,那老爺將來說話還有人聽嗎?再說他在江邊修水碼頭的地還是我們陶家的呢!”
紹成想了半天說:“哪個說那塊地是我們陶家的?”
管家認真地說:“咋不是呢?那是老爺五年前從張家奪過來的地嘛。”
紹成隻要聽了有關地盤的話,是非常興奮的,管家的話正中他下懷:“啊,啊!想起來了,有這迴事。既然是陶家的地,就不允許別人來占用。蔡承宗連招唿都不打就修碼頭,是該好好教訓他一下,使他曉得‘馬王爺還是三隻眼’呢!”
管家給三姨太使著眼色,他們認為這把火已經點起來了。
忽然紹成的二叔父進來了,因他從門外經過,聽了管家和三姨太的話,怕他們挑起紹成和別人再發生事端,搞得陶家不安寧,於是就進來勸說,紹成招唿他坐下後說道:“紹成,天下那麽多地方,你一人是占不完的。我看差不多就算了,為人不要太貪了。”
管家曉得東家這個二叔父是個和事佬,怕他把氣泄了,趕快給紹成灌著米湯:“哪個不曉得陶老爺踏一腳,平樂壩的地皮都要抖三下!無論憑家底,還是憑本事,曆來這裏都隻有陶老爺說了算,絕不允許第二個人嘰嘰喳喳的來分庭抗禮。”
二叔父說:“這裏沒有你說話的份。還不快滾!”
三姨太聽了這話很不服氣:“二叔父咋開‘黃腔’啊?有事大家商量嘛,咋說哪個有份,哪個沒份的呢?大家都是為陶家的事在操心嘛。”
二叔父怒火衝天:“既然是陶家的事,就不需要你來多嘴!這些年來,你們把紹成挑唆成啥樣了,你們也去聽一下外麵的人是咋評論我們陶家的?”紹成見二叔父發火了,也不好再說什麽,隻好大聲斥責管家和三姨太。
管家不高興地說:“‘人活一口氣,佛活一炷香’。老爺,我們把您看成英雄,跟了您這麽多年,難道您就甘心被蔡承宗來取代嗎?”
紹成一語雙關地說:“該咋做我心頭有數,你不得多嘴!”他吼得管家和三姨太一起走了。
紹成說:“二叔父,你不要相信他們的話,我保證不會亂來的!”
他見紹成把管家他們兩個禍根趕走,也就放心地走了。
十天後,便發生了毆打蔡氏紙坊裝卸工的事。
由於天下太平,近來紙價又長了五兩銀子。蔡承宗想盧溝山區和周圍的大碑山都是茂密的竹林,還有下壩的樊溝也是竹海森森。除了每年三月十一、六月初六的廟會外,還有每年七月初一至十五給祖宗“燒袱子”這段時間,人們把紙錢包上封麵,就像人間寄信一樣,上麵寫著某某“考”、某某“妣”或某“公諱大人”、“某氏孺人”收用,並寫上“祀男”某某或“祀孫”某某叩,表示這是誰燒的袱子。這是家家戶戶都必須辦的一件事,光這半個月就要銷售大量的紙,自己一個紙坊造的紙根本無法供應其需要。看著前來買紙的人們經常吵架,他也無能為力。他想這麽好的銷路,這麽多的竹源,不增加紙坊真是可惜。思考再三,認為解決問題的唯一辦法就是再增加一個造紙坊。可是誰來幫建這個紙坊呢?建起來後又由誰來管理呢?不由使他想起了去年夏天王民武帶人搶救紙坊的事。
那是蔡東家建起紙坊後的第三年六月的一天,承宗因到邛州辦事,王民武在家管理紙坊。中午時分,造紙弟兄們正在吃午飯,突然天上下起瓢潑的大雨。真是“易漲易退山溪水”,一會兒山洪暴發,鋪天蓋地的洪水將紙坊周圍的竹捆衝走,並衝進篁鍋的灶堂,將火淹熄,就會使一鍋紙料報廢。王民武見狀,不容多想,立即高喊:“弟兄們,山洪暴發衝走了紙坊的竹捆;大水淹熄了篁鍋裏的火,也會報廢這鍋料。現在蔡東家不在,他平時待我們不薄,大家不能眼看他的財產遭到損失,我想和大家一起趕快搶救!”
紙工們說:“民武,為了搶救蔡東家的竹麻,你趕快安排吧,我們聽你的。”
王民武沉著地安排道:“現在由八個弟兄把還沒有衝走的竹捆扛來擋住篁鍋的灶門,堵住衝進灶堂的大水,這裏由張啟祥大哥負責。其餘的三十個弟兄隨我去打撈被衝走的竹捆。”
他把紙工們分成兩個人一撥,很快就打撈了幾十捆竹麻。這時河中衝走的竹捆還多,他便安排大家繼續再撈。一個時辰後,水麵上隻飄著還沒撈起來的十來捆竹麻,有的弟兄說“民武,大多數的竹麻已撈起來了,你還是休息一下,這洪水有再漲的趨勢,如果把人衝走麻煩就大了。”
王民武想了想說:“請大家把撈上岸的竹捆轉移到安全的地方,我再帶些人繼續打撈。一定要確保蔡東家的竹子不受損失!”
他精選了十多個身體好,又會遊水的紙工再下水打撈,他們各人抓住一捆竹麻,順著水流方向飄著,一隻手借著水力推著竹捆,另一隻手撥水往岸上遊。
王民武抓住一捆竹麻往岸上推,由於水流十分湍急,他反複推了多次也沒把竹麻推到岸,隨波逐流地被衝了一裏多路。忽然,一個波浪辟頭蓋腦的打來,他嗆了幾口水,險些被波浪打到河中矗立的一個大石上,恰遇河彎處一棵樹子擋住竹捆,才幸免於難。在被紙工們連人帶竹救上岸後,他昏倒在地。
大家讓他把嗆進肚的水吐出後,他喘著氣說“不要管我,先看弟兄們是不是安全,再看竹捆都轉移好沒有”?紙工們在轉移竹捆時,他趕迴紙坊看篁鍋灶堂的水被堵得如何。啟祥正同幾個紙工在篁鍋前用竹捆堵著洪水,直到洪水退潮後,民武帶著他們把灶堂清理幹淨,接著發火燒燃篁鍋,終於保住一鍋紙料沒有報廢。
承宗迴家後,紙工們把民武的作法告訴了他。他十分感動,一定要獎賞民武,而民武則無論如何都不收這謝禮,他說,請東家獎賞出生入死的弟兄們。承宗想這民武幫我管理造紙坊,在洪災麵前,居然沒有讓一捆竹麻衝走,還保住了篁鍋裏的紙料沒有報廢,他把別人的事看得比他的生命還重,能舍生忘死地冒險搶救我的財產,真義士也!另一方麵,也看出他對紙工們具有相當的號召力和非凡的指揮才能。真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蔡承宗通過幾天的反複考慮,最後決定王民武就是最佳人選。
紹成又坐下問:“蔡承宗咋啦?”
管家說:“他的紙坊越來越大,生意越做越好,眼看就要成為造紙大戶!”
“你這麽一驚一乍的,我還以為有啥大不了的事!他造他的紙,我賣我的鹽,他成為大戶關我啥事呢”?紹成不耐煩地問。
三姨太忸怩作態地說:“喲!老爺,這平樂鎮除了您之外,是不應該再有第二個大戶的啊!”
紹成問:“那我有啥辦法不要人家當大戶呢?”
管家機靈地眨著眼睛:“老爺有所不知,他蔡承宗是一個外地人,到這裏來能出頭成為大戶的話,那老爺將來說話還有人聽嗎?再說他在江邊修水碼頭的地還是我們陶家的呢!”
紹成想了半天說:“哪個說那塊地是我們陶家的?”
管家認真地說:“咋不是呢?那是老爺五年前從張家奪過來的地嘛。”
紹成隻要聽了有關地盤的話,是非常興奮的,管家的話正中他下懷:“啊,啊!想起來了,有這迴事。既然是陶家的地,就不允許別人來占用。蔡承宗連招唿都不打就修碼頭,是該好好教訓他一下,使他曉得‘馬王爺還是三隻眼’呢!”
管家給三姨太使著眼色,他們認為這把火已經點起來了。
忽然紹成的二叔父進來了,因他從門外經過,聽了管家和三姨太的話,怕他們挑起紹成和別人再發生事端,搞得陶家不安寧,於是就進來勸說,紹成招唿他坐下後說道:“紹成,天下那麽多地方,你一人是占不完的。我看差不多就算了,為人不要太貪了。”
管家曉得東家這個二叔父是個和事佬,怕他把氣泄了,趕快給紹成灌著米湯:“哪個不曉得陶老爺踏一腳,平樂壩的地皮都要抖三下!無論憑家底,還是憑本事,曆來這裏都隻有陶老爺說了算,絕不允許第二個人嘰嘰喳喳的來分庭抗禮。”
二叔父說:“這裏沒有你說話的份。還不快滾!”
三姨太聽了這話很不服氣:“二叔父咋開‘黃腔’啊?有事大家商量嘛,咋說哪個有份,哪個沒份的呢?大家都是為陶家的事在操心嘛。”
二叔父怒火衝天:“既然是陶家的事,就不需要你來多嘴!這些年來,你們把紹成挑唆成啥樣了,你們也去聽一下外麵的人是咋評論我們陶家的?”紹成見二叔父發火了,也不好再說什麽,隻好大聲斥責管家和三姨太。
管家不高興地說:“‘人活一口氣,佛活一炷香’。老爺,我們把您看成英雄,跟了您這麽多年,難道您就甘心被蔡承宗來取代嗎?”
紹成一語雙關地說:“該咋做我心頭有數,你不得多嘴!”他吼得管家和三姨太一起走了。
紹成說:“二叔父,你不要相信他們的話,我保證不會亂來的!”
他見紹成把管家他們兩個禍根趕走,也就放心地走了。
十天後,便發生了毆打蔡氏紙坊裝卸工的事。
由於天下太平,近來紙價又長了五兩銀子。蔡承宗想盧溝山區和周圍的大碑山都是茂密的竹林,還有下壩的樊溝也是竹海森森。除了每年三月十一、六月初六的廟會外,還有每年七月初一至十五給祖宗“燒袱子”這段時間,人們把紙錢包上封麵,就像人間寄信一樣,上麵寫著某某“考”、某某“妣”或某“公諱大人”、“某氏孺人”收用,並寫上“祀男”某某或“祀孫”某某叩,表示這是誰燒的袱子。這是家家戶戶都必須辦的一件事,光這半個月就要銷售大量的紙,自己一個紙坊造的紙根本無法供應其需要。看著前來買紙的人們經常吵架,他也無能為力。他想這麽好的銷路,這麽多的竹源,不增加紙坊真是可惜。思考再三,認為解決問題的唯一辦法就是再增加一個造紙坊。可是誰來幫建這個紙坊呢?建起來後又由誰來管理呢?不由使他想起了去年夏天王民武帶人搶救紙坊的事。
那是蔡東家建起紙坊後的第三年六月的一天,承宗因到邛州辦事,王民武在家管理紙坊。中午時分,造紙弟兄們正在吃午飯,突然天上下起瓢潑的大雨。真是“易漲易退山溪水”,一會兒山洪暴發,鋪天蓋地的洪水將紙坊周圍的竹捆衝走,並衝進篁鍋的灶堂,將火淹熄,就會使一鍋紙料報廢。王民武見狀,不容多想,立即高喊:“弟兄們,山洪暴發衝走了紙坊的竹捆;大水淹熄了篁鍋裏的火,也會報廢這鍋料。現在蔡東家不在,他平時待我們不薄,大家不能眼看他的財產遭到損失,我想和大家一起趕快搶救!”
紙工們說:“民武,為了搶救蔡東家的竹麻,你趕快安排吧,我們聽你的。”
王民武沉著地安排道:“現在由八個弟兄把還沒有衝走的竹捆扛來擋住篁鍋的灶門,堵住衝進灶堂的大水,這裏由張啟祥大哥負責。其餘的三十個弟兄隨我去打撈被衝走的竹捆。”
他把紙工們分成兩個人一撥,很快就打撈了幾十捆竹麻。這時河中衝走的竹捆還多,他便安排大家繼續再撈。一個時辰後,水麵上隻飄著還沒撈起來的十來捆竹麻,有的弟兄說“民武,大多數的竹麻已撈起來了,你還是休息一下,這洪水有再漲的趨勢,如果把人衝走麻煩就大了。”
王民武想了想說:“請大家把撈上岸的竹捆轉移到安全的地方,我再帶些人繼續打撈。一定要確保蔡東家的竹子不受損失!”
他精選了十多個身體好,又會遊水的紙工再下水打撈,他們各人抓住一捆竹麻,順著水流方向飄著,一隻手借著水力推著竹捆,另一隻手撥水往岸上遊。
王民武抓住一捆竹麻往岸上推,由於水流十分湍急,他反複推了多次也沒把竹麻推到岸,隨波逐流地被衝了一裏多路。忽然,一個波浪辟頭蓋腦的打來,他嗆了幾口水,險些被波浪打到河中矗立的一個大石上,恰遇河彎處一棵樹子擋住竹捆,才幸免於難。在被紙工們連人帶竹救上岸後,他昏倒在地。
大家讓他把嗆進肚的水吐出後,他喘著氣說“不要管我,先看弟兄們是不是安全,再看竹捆都轉移好沒有”?紙工們在轉移竹捆時,他趕迴紙坊看篁鍋灶堂的水被堵得如何。啟祥正同幾個紙工在篁鍋前用竹捆堵著洪水,直到洪水退潮後,民武帶著他們把灶堂清理幹淨,接著發火燒燃篁鍋,終於保住一鍋紙料沒有報廢。
承宗迴家後,紙工們把民武的作法告訴了他。他十分感動,一定要獎賞民武,而民武則無論如何都不收這謝禮,他說,請東家獎賞出生入死的弟兄們。承宗想這民武幫我管理造紙坊,在洪災麵前,居然沒有讓一捆竹麻衝走,還保住了篁鍋裏的紙料沒有報廢,他把別人的事看得比他的生命還重,能舍生忘死地冒險搶救我的財產,真義士也!另一方麵,也看出他對紙工們具有相當的號召力和非凡的指揮才能。真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蔡承宗通過幾天的反複考慮,最後決定王民武就是最佳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