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種關係缺失影響身體狀況的現象,在各個年齡段都會出現。調查表明,老人要比年輕人更常去看醫生,身體的衰老是原因之一,但一個更重要原因是:可以同他人交流,得到照顧和關注。這些老人同時代的親人、朋友大部分已故,他們的生活就成了全無人際關聯的情感荒原。而醫生和理療師,為老年人提供了他們一直非常渴求的關係刺激。

    人類經常會研究黑猩猩,試圖通過對這些進化近親的研究,更深入地了解人類的本性。在類人猿的世界裏,關係的必要性更為明顯。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ationalinstitutesofhealth)的研究發現,黑猩猩之間也需要進行社會性互動,並且建立關係。科學家們總結說:“雖然野生的黑猩猩會在一天的某個時段獨處,但它們從本質上還是一種社會性動物,長時間與其他同類分離,對它們來說是一種折磨。”

    關係是一種需要,可以讓我們有機會同他人分享自己的經曆,享受其中單純的樂趣。除此之外,關係還能帶給我們很多東西。

    不久前,沃爾特裏德陸軍醫院(walterreedarmyhospital)的醫生們研究發現,在參加戰爭,但並未受傷的士兵中,大約有17%的人患上了創後心理壓力綜合症(post-traumaticstressdisorder,簡稱ptsd),可令人驚奇的是,在那些參加了戰爭,並受了重傷(失去一隻手臂或一條腿,嚴重燒傷、癱瘓等)的士兵中,隻有4%的人患上此病。

    這些數據讓醫生們很意外,因為他們本以為那些經曆了戰爭的殘酷,並遭受重傷的士兵患病幾率要大得多,為何竟然比根本沒受傷的士兵低十幾個百分點呢?

    研究者最終發現,原因都在於“治療”的差異。不過我們指的不是心理療法,而是物理治療,特別是沃爾特裏德陸軍醫院物理治療的安排,在這一過程中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受傷士兵會聚在一個很大的房間裏,努力地同傷痛作鬥爭,希望自己能過上正常人的生活。他們在接受日常治療時發現,很多人的傷勢比他們的還要嚴重。那種想要恢複健康的願望,會使病人間產生一種強烈的共鳴。他們相互鼓勵,為彼此加油打氣,並會為別人的一個小小進步而興奮不已。這種在身體恢複過程中建立起來的關係,會幫助他們治愈精神上的創傷。

    所有財富,都能從關係中獲得

    關係也是我們獲取物質性資源的一種渠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希望和夢想。你可以花上幾分鍾,去想一想你企盼的那些東西,問問自己:“如果有機會讓我實現願望,我會先實現哪一個呢?”

    --(本章結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不抱怨的世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威爾·鮑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威爾·鮑溫並收藏不抱怨的世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