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元晉抽了個機會拉著趙宜然走到後麵,“惡狠狠”地逼問道:“小胖子,老實告訴我,你是不是早就認識胡師兄,所以才敢在擂台上胡鬧?!你知不知道,趙叔他們很是擔心!”
趙宜然和元晉自幼相熟,心裏清楚一向溫文爾雅的小夥伴喊他小胖子的時候,心情不是高興至極,就是十分憤怒。
此時此景,元晉心裏當然不會是興奮了。
而趙宜然也意識到自己之前的胡鬧有些過分,當即賠笑道:“元晉,我知道錯了,我這不是想給你們個驚喜嘛。讓大家替我擔心受怕,是我不對,迴客棧後我就找個機會向趙叔道歉。”
趙宜然瞅著元晉嚴肅的表情鬆緩下來,這才嘻嘻一笑,“又被你猜中了。”
“當年我家老爺子偶然之下,曾經救過胡師兄的師尊一命,兩家自那以後就有了交情,我家的生意也有一部分是靠著赤雲幫的威名震懾宵小。”
“這次我要來樂水城習武,老爺子就將我托付給了胡師兄的師尊,出行之前還給我看了胡師兄他們的畫像,因此我才能一眼認出他來。”
“你呀,真是胡鬧。”
元晉搖搖頭,對這位好友的表現不置可否。
入夜,皎月如紗,清冷朦朧。
元晉在房中沐浴更衣,洗去一身風塵,然後就去隔壁叫上趙宜然,盛情宴請李和光與胡永二人。
雅間裏早就準備好了一桌上好的酒席,雖然小縣客棧,稱不上玉盤珍饈,但是山林野獸、河海魚鮮、瓜果蔬菜,也是應有盡有。
“今日能與兩位師兄相逢,幸會之至,小弟敬師兄們一杯!”元晉與趙宜然長身而起,端著滿杯美酒,恭敬相請。
“兩位師弟俱是人中龍鳳,此去樂水,定是一飛衝天,一鳴驚人!”
互相說著祝語,四人滿飲此杯,然後就舉起筷子,大快朵頤起來。
元晉和李和光家教森嚴,坐姿端正,細嚼慢咽,不作一聲,舉手投足之間充滿了賞心悅目的美*感。
而趙宜然和胡永則沒有諸多顧忌,下筷如飛,狼吞虎咽,偶爾兩人相視一眼,齊齊咧嘴大笑,陡然生出知己之感。
單看這宴席上的一幕,竟讓人覺得元晉和趙宜然果真沒有選錯師門,合該兩人一入梁塵觀,一入赤雲幫。
酒足微酣之際,胡永滿飲杯中玉*液,嘖嘖道:“迎春客棧這‘俏春寒’之酒,某久有耳聞,今日一品,果然名不虛傳。雖然不似烈酒那般熾烈酣暢,但其口感冰涼凜冽,宛如早春之寒,別有一番風味。”
趙宜然笑道:“師弟我也是極為喜歡這俏春寒的清冽,不如明日采購上一批,順路運到樂水城,大家閑來無事,暢飲一番,豈不快哉!”
胡永雙目放光,一副酒國老饕的模樣,“哈哈,某生平最好飲酒,看來日後要時常打擾師弟了。”
趙宜然幫胡永滿上,“師兄能來,師弟求之不得。”
胡永抓起一旁的濕毛巾擦了擦手上的油膩,“今天先是與李兄激戰一場,酣暢淋漓,又得兩位師弟宴請,盛情款款,某也不能沒有表示。”
他伸手入懷,取出兩個白玉瓷瓶,一一遞給元晉、趙宜然,道:“這是兩瓶寒食丹,由二十餘種靈藥萃取精煉而成,最是適合初入武道門檻的新手服食。待日後氣感初生,三日一顆,可補益*精氣神,加快真氣修行。”
元晉和趙宜然拜謝,將兩瓶丹藥收下,而後就見得胡永粗獷的麵龐上滿是笑意,斜睨著一旁安然自得的李和光,意有所指。
“說起這築基靈藥,當今天下還是首推龍須草。常人得到一株,足可抵一年苦修,可惜對我等氣脈圓滿之輩無用,留在手上隻能發黴罷了。”
元晉聽出了胡永的言外之意,笑而不語。
李和光也明白胡永的心思,失笑道:“胡兄真是……這龍須草對我等無用,我還能敝帚自珍不成。今日與胡兄賭鬥,險險贏了兩株靈藥,恰巧又得見兩位師弟,莫不是靈藥有靈,自尋命主?”
“我早有借花獻佛,將這兩株龍須草贈予兩位師弟之意,以此祝兩位師弟早日武道有成。”
他從身後陳列架上取來赴宴時帶著的木盒,將之放在桌上,打開一看,正是兩株長約一尺,通體蒼綠,四枝五葉,須莖虯結,宛如龍盤的靈藥。
“這木盒以百年陰檀木打造,三年內足以保證龍須草靈氣不失。”
李和光合上蓋子,將木盒遞給元晉,囑咐道:“兩位師弟切記,培養氣感一定要親力親為,萬萬不可借助外力。氣感初生之後方可服用寒食丹,而這龍須草藥力更是驚人,提前服用反而傷身,至少也得貫通十二正經,氣脈小成之後,才能服用。”
說到這裏,李和光話音一轉,嚴厲道:“我輩修行武道,外求天地,內煉己身,服用靈藥雖是捷徑,但終究不如自身持之以恆洗練真氣來得精純醇厚。”
“兩位師弟切記不可過分依賴靈藥,否則日後難免武道受挫,我與胡兄淪為始作俑者,也是心中有愧!”
李和光言辭嚴厲而懇切,元晉和趙宜然心神為之觸動,將他的提點鄭重記在心裏。
將這一幕盡收眼底,胡永暗自點頭,“李和光正直君子,趙宜然和元晉兩個少年也是靈秀內斂,從善如流,果真是可交之人,日後當多多走動。”
隻能說但凡在武道上有所成就之人,無一庸碌之輩。
即使胡永表麵上疏狂豪放,實則也是心思通透,大智若愚。
李和光一番言傳身教,四人各有思量,默然無語,席上氣氛一時有些沉悶。
忽然,胡永自嘲一笑,道:“今日偶遇李兄,心中戰意澎湃,按捺不住,索性邀戰。枉某家一向自視甚高,與李兄一戰,方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以前卻是小覷風雲榜英雄了!待此戰詳細傳揚出去,某真是無顏見人!”
“胡兄言重了!”
李和光神情平靜,淡淡道:“胡兄莫非欺我不知,貴幫火雲掌法掌力熾烈,張揚霸道,其中幾式殺招胡兄均有留手,若是生死相搏,恐怕勝負猶未可知。況且我還占著兵器之利,明眼之人,自有公論。”
胡永本就是為了打破沉悶的氣氛,大笑著端起滿溢的酒杯一口飲盡,“哈哈,是某著相了,某家自罰一杯!”
李和光目光幽深,望向窗外,“我等不入元真,終究是管中窺豹,不能盡得武道真意啊。”
“這一年來,我遊曆周邊州郡,拜訪前輩名宿,間或與各地青年才俊交手,年前於兗州城外,更是有幸得見兩位地榜高人大戰,歎為觀止。”
“莫非是‘鐵鎖橫江’童萬潮和不平道長那場大戰?!李兄竟然親眼目睹此等盛事,真是大機緣!”胡永似有耳聞,神情震驚。
陡然聽聞地榜高手的實戰故事,元晉和趙宜然也來了興趣,紛紛放下手中杯箸,目光炯炯,暗含期待。
李和光喟然一歎,“童萬潮是南方大江幫太上長老,不平道長則是散修中難得的成名人物,俠肝義膽,嫉惡如仇,兩人均名列地榜,赫赫有名。”
“那一場大戰,兩人舉手投足之間風起雲湧,玄黃相隨,餘波影響方圓百裏!當時兗州城頭萬人觀戰,若不是另有玄黃境高人聯手護住城池,恐怕這一戰下來,城中將會生靈塗炭,血流成河!”
“童萬潮不愧‘鐵鎖橫江’之名,一身混世江河橫煉出神入化,竟視不平道長手中神兵滄海劍如無物,翻江覆浪掌宛如大潮滔滔,一浪強過一浪!”
“最後定勝負的一掌,童萬潮更是席卷兗州城外護城河之水,化作一道真氣長河,浩浩湯湯,洗刷天地!”
“這麽說來,是童萬潮贏了?”
趙宜然聽得入神,不禁睜大眼睛,插言問道。
“不,是不平道長勝了。”李和光搖搖頭,語帶讚歎地說道。
“不平道長雖實力略遜一籌,但最後那一招‘滄海橫流,英雄本色’真乃神來之筆,無上劍訣!一劍即出,滄海桑田,我心不變,百丈劍光接連洞穿真氣長河、混世江河橫煉身,重創‘鐵鎖橫江’童萬潮,不平道長也因此戰揚名,取代了童萬潮在地榜上的名次……”
待到宴飲漸入尾聲,已是月上中天。
窗外夜色清冷,元晉凝視著幽靜的庭院,隻見月下青石板澄淨如水,倒映疏影橫斜,良辰美景,最是醉人。
“兩位師兄,明日一早我們還要趕路,不如今夜到此為止,等到我們在樂水城安頓下來,再邀請師兄相聚。”
“好!兩位師弟早些休息。”
眾人欣然告別,元晉迴到房間,一時全無睡意。
他走到窗邊,信手將木窗推開,如水月光傾瀉而入,整個房間頓時蒙上了一層皎潔的銀紗,暗雅朦朧。
冷冽的夜風迎麵吹來,元晉心神為之一清,他酒興正濃,與李和光、胡永一席言談,聽聞不平道長、“鐵鎖橫江”童萬潮這等地榜傳說人物的大戰之後,更是有一股昂揚之意充塞胸臆,直欲噴薄而出。
元晉索性取來紙筆,在硯台上迅速研磨幾下,隨即飽蘸墨汁,揮毫潑墨,兩行瘦金小字躍然紙上,意度天成,宛若遊絲行空。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一副書完,元晉俯首凝視,隻覺此言此句雖然應景,但是心中充盈之意不見絲毫傾瀉,猶自高漲不休。
默然良久,他再次提筆,手腕如龍蛇飛舞,筆下似渾然天成,不過刹那,又以狂草寫下一首四言禪詩。
“三十年來尋劍客,幾迴落葉又抽枝。自從一見桃花後,直到如今更不疑。”
元晉隨口吟詠,萬千胸臆盡數賦予詩中。
“有動於心,必於草書揮毫發之!古人誠不欺我!”
興盡之後,元晉頓生疲憊之感,他收起筆墨紙硯,和衣躺在床*上,不一會兒已然沉沉睡去。
明月如水,為沉睡的少年披上了一層輕薄的紗衣。
趙宜然和元晉自幼相熟,心裏清楚一向溫文爾雅的小夥伴喊他小胖子的時候,心情不是高興至極,就是十分憤怒。
此時此景,元晉心裏當然不會是興奮了。
而趙宜然也意識到自己之前的胡鬧有些過分,當即賠笑道:“元晉,我知道錯了,我這不是想給你們個驚喜嘛。讓大家替我擔心受怕,是我不對,迴客棧後我就找個機會向趙叔道歉。”
趙宜然瞅著元晉嚴肅的表情鬆緩下來,這才嘻嘻一笑,“又被你猜中了。”
“當年我家老爺子偶然之下,曾經救過胡師兄的師尊一命,兩家自那以後就有了交情,我家的生意也有一部分是靠著赤雲幫的威名震懾宵小。”
“這次我要來樂水城習武,老爺子就將我托付給了胡師兄的師尊,出行之前還給我看了胡師兄他們的畫像,因此我才能一眼認出他來。”
“你呀,真是胡鬧。”
元晉搖搖頭,對這位好友的表現不置可否。
入夜,皎月如紗,清冷朦朧。
元晉在房中沐浴更衣,洗去一身風塵,然後就去隔壁叫上趙宜然,盛情宴請李和光與胡永二人。
雅間裏早就準備好了一桌上好的酒席,雖然小縣客棧,稱不上玉盤珍饈,但是山林野獸、河海魚鮮、瓜果蔬菜,也是應有盡有。
“今日能與兩位師兄相逢,幸會之至,小弟敬師兄們一杯!”元晉與趙宜然長身而起,端著滿杯美酒,恭敬相請。
“兩位師弟俱是人中龍鳳,此去樂水,定是一飛衝天,一鳴驚人!”
互相說著祝語,四人滿飲此杯,然後就舉起筷子,大快朵頤起來。
元晉和李和光家教森嚴,坐姿端正,細嚼慢咽,不作一聲,舉手投足之間充滿了賞心悅目的美*感。
而趙宜然和胡永則沒有諸多顧忌,下筷如飛,狼吞虎咽,偶爾兩人相視一眼,齊齊咧嘴大笑,陡然生出知己之感。
單看這宴席上的一幕,竟讓人覺得元晉和趙宜然果真沒有選錯師門,合該兩人一入梁塵觀,一入赤雲幫。
酒足微酣之際,胡永滿飲杯中玉*液,嘖嘖道:“迎春客棧這‘俏春寒’之酒,某久有耳聞,今日一品,果然名不虛傳。雖然不似烈酒那般熾烈酣暢,但其口感冰涼凜冽,宛如早春之寒,別有一番風味。”
趙宜然笑道:“師弟我也是極為喜歡這俏春寒的清冽,不如明日采購上一批,順路運到樂水城,大家閑來無事,暢飲一番,豈不快哉!”
胡永雙目放光,一副酒國老饕的模樣,“哈哈,某生平最好飲酒,看來日後要時常打擾師弟了。”
趙宜然幫胡永滿上,“師兄能來,師弟求之不得。”
胡永抓起一旁的濕毛巾擦了擦手上的油膩,“今天先是與李兄激戰一場,酣暢淋漓,又得兩位師弟宴請,盛情款款,某也不能沒有表示。”
他伸手入懷,取出兩個白玉瓷瓶,一一遞給元晉、趙宜然,道:“這是兩瓶寒食丹,由二十餘種靈藥萃取精煉而成,最是適合初入武道門檻的新手服食。待日後氣感初生,三日一顆,可補益*精氣神,加快真氣修行。”
元晉和趙宜然拜謝,將兩瓶丹藥收下,而後就見得胡永粗獷的麵龐上滿是笑意,斜睨著一旁安然自得的李和光,意有所指。
“說起這築基靈藥,當今天下還是首推龍須草。常人得到一株,足可抵一年苦修,可惜對我等氣脈圓滿之輩無用,留在手上隻能發黴罷了。”
元晉聽出了胡永的言外之意,笑而不語。
李和光也明白胡永的心思,失笑道:“胡兄真是……這龍須草對我等無用,我還能敝帚自珍不成。今日與胡兄賭鬥,險險贏了兩株靈藥,恰巧又得見兩位師弟,莫不是靈藥有靈,自尋命主?”
“我早有借花獻佛,將這兩株龍須草贈予兩位師弟之意,以此祝兩位師弟早日武道有成。”
他從身後陳列架上取來赴宴時帶著的木盒,將之放在桌上,打開一看,正是兩株長約一尺,通體蒼綠,四枝五葉,須莖虯結,宛如龍盤的靈藥。
“這木盒以百年陰檀木打造,三年內足以保證龍須草靈氣不失。”
李和光合上蓋子,將木盒遞給元晉,囑咐道:“兩位師弟切記,培養氣感一定要親力親為,萬萬不可借助外力。氣感初生之後方可服用寒食丹,而這龍須草藥力更是驚人,提前服用反而傷身,至少也得貫通十二正經,氣脈小成之後,才能服用。”
說到這裏,李和光話音一轉,嚴厲道:“我輩修行武道,外求天地,內煉己身,服用靈藥雖是捷徑,但終究不如自身持之以恆洗練真氣來得精純醇厚。”
“兩位師弟切記不可過分依賴靈藥,否則日後難免武道受挫,我與胡兄淪為始作俑者,也是心中有愧!”
李和光言辭嚴厲而懇切,元晉和趙宜然心神為之觸動,將他的提點鄭重記在心裏。
將這一幕盡收眼底,胡永暗自點頭,“李和光正直君子,趙宜然和元晉兩個少年也是靈秀內斂,從善如流,果真是可交之人,日後當多多走動。”
隻能說但凡在武道上有所成就之人,無一庸碌之輩。
即使胡永表麵上疏狂豪放,實則也是心思通透,大智若愚。
李和光一番言傳身教,四人各有思量,默然無語,席上氣氛一時有些沉悶。
忽然,胡永自嘲一笑,道:“今日偶遇李兄,心中戰意澎湃,按捺不住,索性邀戰。枉某家一向自視甚高,與李兄一戰,方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以前卻是小覷風雲榜英雄了!待此戰詳細傳揚出去,某真是無顏見人!”
“胡兄言重了!”
李和光神情平靜,淡淡道:“胡兄莫非欺我不知,貴幫火雲掌法掌力熾烈,張揚霸道,其中幾式殺招胡兄均有留手,若是生死相搏,恐怕勝負猶未可知。況且我還占著兵器之利,明眼之人,自有公論。”
胡永本就是為了打破沉悶的氣氛,大笑著端起滿溢的酒杯一口飲盡,“哈哈,是某著相了,某家自罰一杯!”
李和光目光幽深,望向窗外,“我等不入元真,終究是管中窺豹,不能盡得武道真意啊。”
“這一年來,我遊曆周邊州郡,拜訪前輩名宿,間或與各地青年才俊交手,年前於兗州城外,更是有幸得見兩位地榜高人大戰,歎為觀止。”
“莫非是‘鐵鎖橫江’童萬潮和不平道長那場大戰?!李兄竟然親眼目睹此等盛事,真是大機緣!”胡永似有耳聞,神情震驚。
陡然聽聞地榜高手的實戰故事,元晉和趙宜然也來了興趣,紛紛放下手中杯箸,目光炯炯,暗含期待。
李和光喟然一歎,“童萬潮是南方大江幫太上長老,不平道長則是散修中難得的成名人物,俠肝義膽,嫉惡如仇,兩人均名列地榜,赫赫有名。”
“那一場大戰,兩人舉手投足之間風起雲湧,玄黃相隨,餘波影響方圓百裏!當時兗州城頭萬人觀戰,若不是另有玄黃境高人聯手護住城池,恐怕這一戰下來,城中將會生靈塗炭,血流成河!”
“童萬潮不愧‘鐵鎖橫江’之名,一身混世江河橫煉出神入化,竟視不平道長手中神兵滄海劍如無物,翻江覆浪掌宛如大潮滔滔,一浪強過一浪!”
“最後定勝負的一掌,童萬潮更是席卷兗州城外護城河之水,化作一道真氣長河,浩浩湯湯,洗刷天地!”
“這麽說來,是童萬潮贏了?”
趙宜然聽得入神,不禁睜大眼睛,插言問道。
“不,是不平道長勝了。”李和光搖搖頭,語帶讚歎地說道。
“不平道長雖實力略遜一籌,但最後那一招‘滄海橫流,英雄本色’真乃神來之筆,無上劍訣!一劍即出,滄海桑田,我心不變,百丈劍光接連洞穿真氣長河、混世江河橫煉身,重創‘鐵鎖橫江’童萬潮,不平道長也因此戰揚名,取代了童萬潮在地榜上的名次……”
待到宴飲漸入尾聲,已是月上中天。
窗外夜色清冷,元晉凝視著幽靜的庭院,隻見月下青石板澄淨如水,倒映疏影橫斜,良辰美景,最是醉人。
“兩位師兄,明日一早我們還要趕路,不如今夜到此為止,等到我們在樂水城安頓下來,再邀請師兄相聚。”
“好!兩位師弟早些休息。”
眾人欣然告別,元晉迴到房間,一時全無睡意。
他走到窗邊,信手將木窗推開,如水月光傾瀉而入,整個房間頓時蒙上了一層皎潔的銀紗,暗雅朦朧。
冷冽的夜風迎麵吹來,元晉心神為之一清,他酒興正濃,與李和光、胡永一席言談,聽聞不平道長、“鐵鎖橫江”童萬潮這等地榜傳說人物的大戰之後,更是有一股昂揚之意充塞胸臆,直欲噴薄而出。
元晉索性取來紙筆,在硯台上迅速研磨幾下,隨即飽蘸墨汁,揮毫潑墨,兩行瘦金小字躍然紙上,意度天成,宛若遊絲行空。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一副書完,元晉俯首凝視,隻覺此言此句雖然應景,但是心中充盈之意不見絲毫傾瀉,猶自高漲不休。
默然良久,他再次提筆,手腕如龍蛇飛舞,筆下似渾然天成,不過刹那,又以狂草寫下一首四言禪詩。
“三十年來尋劍客,幾迴落葉又抽枝。自從一見桃花後,直到如今更不疑。”
元晉隨口吟詠,萬千胸臆盡數賦予詩中。
“有動於心,必於草書揮毫發之!古人誠不欺我!”
興盡之後,元晉頓生疲憊之感,他收起筆墨紙硯,和衣躺在床*上,不一會兒已然沉沉睡去。
明月如水,為沉睡的少年披上了一層輕薄的紗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