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京都。


    朝堂之中。


    文武百官左右而立。


    彼此都顯得有些心事重重的樣子。


    隨著朝會開始。


    眾人一如既往,討論國事。


    武官一脈,全程顯得異常安靜,他們沒有發表任何一點言語,仿佛在醞釀著什麽一般。


    一直等到朝會結束後。


    終於,武官一脈出聲了,而且第一個走出來的人,正是安國公。


    “陛下!”


    “老臣有事啟奏。”


    當安國公出現之後,文官一脈頓時不由皺眉。


    他們知道,武官一脈今日必然會發聲,但沒想到的是,第一個出聲的人,竟會是安國公。


    正常來說,應該是一位列侯出聲,安國公第一個開口,就意味著武官一脈這一次要動真格了。


    “奏。”


    女帝沒有猶豫,直接開口。


    “陛下,半月之前,十二異族國聯名彈劾許守仁,民間已傳的沸沸揚揚,敢問陛下,可有此事?”


    安國公開口,如此問道。


    “是。”


    女帝惜字如金般迴答。


    而安國公則繼續開口,看向女帝道。


    “既然如此,陛下為何不給予迴應?”


    “如今,大魏民間已經知曉此事,民怨極深,十二異族國,聯名彈劾我大魏官員,此乃前所未有之事,陛下知而不迴,隻怕折損我大魏國威啊。”


    安國公沒有任何生氣,他隻是闡述此事,畢竟他知道的事情,女帝知道,他不知道的事情,女帝也知道。


    現在他開口,就是為了要一個答案,一個肯定的答案。


    “安國公,此事朕這些日子一直在思索。”


    “不宣,並非是畏懼,這一點你應該清楚。”


    “大魏王朝,如今逐漸穩定,十二異族國如此這般,顯然是有其他目的,朕不想理會。”


    “也不願理會,國公可明?”


    女帝給予迴答,既然國公都主動啟奏了,她就不可能迴避這個問題。


    “老臣明白,但有些話老臣還是要說。”


    “國威,乃軍魂,乃民骨,十二異族國,乃是我大魏附屬之國,插手大魏內政,已經觸犯大魏底線,更是要求罷免許守仁之職。”


    “更是引來民間怨言,如若再不迴應,隻怕會惹來天下人嘲笑,到時軍心潰散,老臣擔心,影響大魏國運,還望陛下今日給予明確迴答。”


    “也好振我大魏之威,塑我三軍之魂,固我大魏子民之心。”


    “懇請陛下,給予迴應。”


    說到這裏,安國公跪拜在地上,朝著女帝行大禮。


    聲音響起,一時之間,眾武官臣子也紛紛開口,朝著女帝一拜,齊齊開口道。


    “懇求陛下,給予迴應。”


    武官一脈在這一刻集體開口發聲,請求女帝給予迴應。


    隻是此話一說,陳正儒也立刻站了出來。


    “陛下,安國公所言極是,但區區十二異族國,算不了什麽。”


    “臣認為,如若迴應,反倒是助長其氣焰,大魏不需要解釋什麽,也沒必要解釋什麽。”


    “此事完全不需要給予迴應,如若迴應,隻怕會再添亂事,倒不如就這般冷下去。”


    陳正儒開口,他知道武官一脈心意已決,但該說還是要說。


    對現在的大魏來說,拖一定是比不拖好。


    可此話一說,武官一脈不由怒了。


    “陳尚書,敢情被罵的不是你們對吧?”


    “你知道現在外麵有多少百姓在罵我等是孬種嗎?”


    “身為武官,我寧可死在戰場上,也不願被萬民辱罵,十二異族國聯名彈劾許守仁,爾等一個屁都不敢放,也害的我等被萬民唾罵。”


    “大魏什麽時候如此窩囊過?哪怕是北伐之後,大魏也依舊沒有怕過誰,陳正儒,你這是要壞我大魏國運,你其心可誅。”


    有侯爺怒指陳正儒,大聲怒吼道,指責對方。


    “若我等畏死,任百姓唾罵,我等也絕無半點怨言。”


    “可這般在此受不白之冤,我等不服,陛下,若再不迴應,那天下人都要來笑話我大魏了。”


    “北伐我們是輸了,可我們沒有斷脊梁骨,大魏兵魂依在。”


    又有列侯站出來大聲喊道,聲音響亮,在大殿內炸起。


    “陳尚書,你今日若不迴應,明日便是百國彈劾,若再不迴應,丟的便是大魏顏麵。”


    “再者,你口口聲聲說無需理會,可說到底不就是你們這幫文臣怕了嗎?你們這群貪生怕死的東西。”


    “無非就是看著大魏開始安穩,你們不願再添戰事嗎?可我告訴你,大魏的安穩,不是靠銀兩,不是靠計謀,靠的是刀劍,靠的是拳頭。”


    “如若不震懾外族,大魏永無安穩之日。”


    又是一位列侯開口,他的觀點沒有任何錯誤。


    沒有一個國家的發展,是建立在外亂之上的。


    若不能震懾異族,國家又怎麽能發展起來?


    而這些,陳正儒都明白,他都知道,但他更加知道的是,這是一個陰謀,整件事情全部都是陰謀。


    大魏隻能拖,絕對不能迴應,若迴應將會是一場戰亂,一場誰都不願意看見的戰亂。


    所以即便是麵對武官怒斥,陳正儒依舊開口道。


    “當下,不可戰,也不能迴。”


    “陛下,如今大魏局勢不穩,應當繼續圍繞百姓,圍繞民生,圍繞國家發展而前行,絕不能因為此事,而更改國策。”


    陳正儒開口,他知道自己這番話說出,必然會遭到武官集體抵製。


    但他還是要說,因為這是最好的選擇,至少目前來說,是大魏最好的選擇。


    “荒謬!”


    “那陳尚書的意思就是說,如今大魏,就可以被天下人嘲笑?可以被這些異族國隨意指責?”


    “陳大人,你是文臣,你根本不懂此事的影響。”


    “大魏的確需要發展,但大魏更需要國運,北伐之戰,大魏國運損失。”


    “而今日,異族國彈劾大魏臣子,如若不給予迴應,國運便會流逝,但民心便會不聚。”


    “靖城恥,猶未雪,我等夜不能寐,日不能食,眼下這些異族國這般挑釁,如若退避而不迴,這天下百姓是吃飽了,可大魏沒了。”


    安國公出言,他毫不客氣地彈劾迴去。


    陳正儒滿腦子都是大魏發展,滿腦子都是民生大計,這一點沒有錯,他身為國公他也明白大魏需要什麽。


    可不能因為糧食,而丟了骨氣。


    是啊,大魏子民是吃飽喝足了,可大魏子民的骨氣沒了,大魏江山也沒了。


    “大膽!”


    “安國公,你放肆。”


    “狂妄。”


    下一刻,文官一脈紛紛忍不住站出身來,他們指責安國公出言不遜。


    這種話都說出來,的的確確有些過分了。


    但也看得出來,安國公這一次是真的惱怒了。


    “肅靜。”


    此時,女帝開口。


    隨著她的聲音響起,眾人安靜下來了。


    過了良久。


    女帝緩緩開口。


    “自北伐後,大魏民不聊生,急需安定發展,不僅僅是給朝堂,也是給大魏子民。”


    “但信武侯說的沒錯,若不震外,何來安定,又何來發展。”


    “傳朕旨意,迴應異族國,許清宵之職,絕不罷免,此番異族國聯名彈劾,發難大魏,已逾越國威,令十二異族國,皆下罪己詔,送入大魏宮中。”


    女帝出聲,這一次她霸氣無比,不但給予強而有力的迴應,並且還要求十二異族國下罪己詔,送入大魏宮中。


    顯然,女帝也怒了。


    而隨著女帝之聲響起,文臣一脈一個個臉色難看,而武官一脈則精神振奮。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武官們齊齊朝拜女帝,同時也顯得無比激動。


    “退朝。”


    女帝開口,既然已經給予迴應了,那麽就退朝吧。


    隨著退朝之聲響起,武官們猶如大獲全勝一般,一個個興高采烈,唯獨諸位國公和一些列侯沉默不語。


    完全沒有一點勝利的樣子,反而如同陳正儒等人一般,沉默不語。


    不過不管如何,女帝的旨意也在半個時辰後,宣告天下了。


    隨著女帝旨意宣告。


    這一刻,大魏上下沸騰。


    民間百姓激動無比,一個個高唿萬歲。


    異族國逾越規矩,彈劾大魏官員,而且還是許清宵,早已經惹來民怨民怒。


    但這件事情過了十五天,整整十五天,大魏一直不表態,以致於民間傳來許多流言蜚語,甚至大魏周邊所有異族國都流傳著大魏怕了的謠言。


    大致意思,就是北伐之戰,打斷了大魏脊梁骨,上國之上,如今淪為笑話,大魏早就不是當年那個大魏了。


    這種流言蜚語傳入耳中,下至普通百姓,上至大魏權貴,哪一個不是窩著一團火?


    可今日女帝下旨,昭告天下,也的的確確讓眾人振奮。


    至少大魏國威還在。


    至少大魏依舊是哪個大魏。


    這一日,大魏王朝皆然在討論此事。


    守仁學堂當中。


    許清宵也是第一時間得知此事。


    他微微一愣,未曾想到女帝竟如此霸氣,本以為迴絕就行,沒想到還責令對方下罪己詔。


    果然,能當上皇帝的人,就是不一般。


    隻是許清宵也有自己的打算。


    他布的局很大,正在編製一張巨網。


    任何一個環節,許清宵都不想要出錯,否則一定會有漏網之魚跑了。


    懷寧親王也好。


    蓬儒也罷。


    異族國,突邪王朝,初元王朝,北方蠻夷。


    統統一網打盡。


    為大魏贏得真正的和平時代,讓大魏真正發展起來。


    不然的話,有事沒事被眾人搞一手,大魏想發展起來?無疑是癡人說夢。


    “守明。”


    許清宵開口。


    當下,李守明快速走來。


    “動用所有學生,讓他們聯係好友,我要掌握大魏異族對此事的一切看法,不過記住,隻挑壞的,不要挑好的。”


    “挑選過後,刊登在大魏文報之中,言辭難不難聽無所謂,最重要的是真實,明白嗎?”


    許清宵開口,下達命令。


    “先生放心,學生立刻去辦。”


    李守明雖然不知許清宵為何這般,但還是老老實實奉命辦事。


    而與此同時。


    陳正儒又來了。


    “守仁。”


    “守仁。”


    陳正儒一路直奔入內,看見許清宵後,直接開門見山道。


    “要出大事了。”


    陳正儒神色顯得有些慌忙,他抓住許清宵的手,這般說道。


    “陳儒,怎麽了?”


    許清宵皺眉問道。


    “今日朝堂當中,老夫感覺得出,陛下有意要戰。”


    “但大魏戰不得啊,這聖旨已經宣告而出,隻怕異族國將會在第一時間給予迴應。”


    “老夫斷定,他們暫時還不敢直接與大魏鬧翻,而是會繼續聯名,彈劾你許守仁。”


    “一旦如此,大魏將麵臨一場無法避免的戰爭,如今大魏局勢,牽一發而動全身。”


    “守仁,如若十二異族國給予迴應,你務必要勸說陛下,不可理會,也要勸說這些武官,絕不能上當啊。”


    陳正儒語速極快,看得出來他真的很急。


    可麵對陳正儒所言,許清宵稍稍鬆了口氣,他還以為又出現了什麽幺蛾子,看來還是這件事情。


    “陳儒,並非是守仁不願勸說,而是有時候,這種大事,並非是一個人可以阻攔的。”


    “天下民意麵前,任何人都無法阻攔,哪怕是陛下。”


    許清宵給予迴答,實際上他明白陳正儒的苦衷,但也知道武官們的想法,更加知道天下百姓的想法。


    這些東西,許清宵都知道。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利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角度。


    陳正儒等文臣,希望大魏避而不戰,安安心心發展,忍辱負重,韜光養晦,待到出劍之時,再殺個片甲不留。


    這一點問題都沒有。


    而安國公等武將的想法,則是不希望國運流逝,也不希望給大魏子民種下個武將無能的種子,如若避而不戰,國運流逝,他們這世世代代就要被釘在恥辱柱上。


    於情於理,他們都要戰,而且是用最強烈的手段。


    至於女帝,她需要平衡朝堂,不能完全偏袒任何一方,又不能讓任何一方太過於激烈,更主要的是,她還需要麵對天下百姓。


    她更難,每一步都是如履薄冰,每一步她都要謹慎謹慎再謹慎。


    到了這個程度的人,沒有一個可以獨善其身,因為每個人背負的都是不同理念和信仰。


    所以,當大事來臨之後,單單靠一個人,難以扭轉局勢,也做不到一語定乾坤。


    陳正儒做不到,安國公也做不到。


    女帝做不到,他許清宵更做不到。


    天下民意,決定一切。


    聽到許清宵這般迴答,陳正儒緩緩鬆開了手,他長長歎了口氣。


    眼神之中莫名顯得有些疲倦。


    “若真戰,大魏隻怕將陷入萬劫不複之深淵。”


    “各地藩王等著大魏戰。”


    “突邪王朝,初元王朝,也等著大魏戰。”


    “還有不少人都等著大魏戰。”


    “天下百姓雖然喊著要打,可真打起來了,興亡皆百姓啊。”


    “他們才剛剛建好家園,也才剛剛吃上一頓飽飯,更是好不容易看到一點希望。”


    “守仁。”


    “老夫,以大魏蒼生興亡,懇求你出麵而言,哪怕是再給大魏拖延一段時間,也好過現在征戰。”


    “守仁!”


    “請受老夫一拜。”


    陳正儒向後退了一步,他實在是不願大魏再起戰亂,也不希望看到戰火蔓延至大魏,更不希望看到,那無家可歸的百姓,那橫屍遍野的戰場。


    故此,他朝著許清宵行跪拜大禮,懇求許清宵出麵,去勸說陛下,去勸說武官百將。


    砰。


    陳正儒這一跪,讓許清宵實實在在愣住了。


    他從未想過,陳正儒會朝著自己下跪,也沒有想到過,陳正儒會如此而行。


    一時之間,許清宵愣在原地。


    但下一刻,許清宵直接攙扶起陳正儒。


    “陳儒!”


    “您這是何必呢。”


    “此事,還未到這個程度,您過於悲觀了。”


    許清宵攙扶陳正儒,這一跪拜,他承受不起啊。


    堂堂大魏丞相。


    堂堂文宮大儒。


    無論如何都是自己的長輩,也是大魏的人臣者,這一拜他不敢受,也受不起。


    然而陳正儒沒有起身,他隻是看向許清宵,老淚縱橫道。


    “守仁。”


    “你若不答應老夫之請求,老夫今日死跪在此。”


    陳正儒如此說道。


    因為他知道,能改變女帝心意的人,隻有許清宵。


    而能改變武官心意之人,也隻有許清宵。


    他無法改變這件事情,可許清宵能。


    所以他跪拜許清宵,為大魏蒼生,跪拜。


    “陳儒,此事,不見得有您想的這麽嚴重,可能您過於悲觀了。”


    許清宵實實在在有些不知該說什麽了。


    可陳正儒再聽到許清宵此言之後,不由搖了搖頭,眼眶紅潤,看著許清宵道。


    “守仁,你還年輕,未曾知曉許多事情。”


    “當初靖城之恥,也是因小事而起。”


    “先帝們也未曾想到過,一件小小的事情,卻能引來如此大的災禍。”


    “你也不曾知曉,靖城之恥有多恥辱。”


    “大魏子民,如豬狗一般,被北方蠻夷屠殺,史書之中,寥寥幾筆。”


    “孕者剖腹,取子煮食,男子為奴,女子為食,男童為羊,女童蹂躪,你可知曉,帝姬公主嗎?”


    “史書記載,帝姬公主,乃我大魏第一絕美,被蠻族而擒,糟蹋七天七夜,最終因穀道破裂而死。”


    “這是大魏皇室永不忘之恥辱嗎,也是大魏臣民之恥辱痛苦。”


    “帝不是帝,王不是王,大魏江山,差一點點便崩塌而滅,七百年的王朝,差一點點就徹底消亡。”


    “大魏子民,更是被坑殺四十萬,北方蠻族一路殺來,寧州七屠,揚城三日,史書之上,不過千文,可對我等來說,卻是一生傷痛。”


    “身為大魏丞相,老夫怎敢忘此仇。”


    “先帝北伐,七次而戰,大魏戰死者萬萬,才換來如今的安定,才換來邊境之寧。”


    “如今大魏之傷,並非是靖城之恥,而是國庫空虛,百姓溫飽,江山之穩定,社稷之安康。”


    “若再戰,一旦失足,大魏江山,將會再麵臨靖城之恥,等到那時,大魏將無力乏天。”


    “不知多少萬萬百姓,要死於非命,又不知大魏多少女子,慘遭畜生蹂躪,屆時,百姓流離失所,四處逃難,隻怕又是一番易子相食,千裏赤地之景象。”


    “守仁!此不戰是為戰啊。”


    “老夫,求你了。”


    陳正儒開口,他說出自己的心中之憂慮,也說出他的想法。


    不戰為戰。


    一番言語下來,許清宵沉默了。


    他閉上了雙眼。


    陳儒所言之事,他在史書上的的確確看到過。


    帝姬公主,孕者剖腹,男童為羊,女童蹂躪,壯年為奴,女子為娼。


    史書之上,的的確確,寥寥不過千字。


    但每一個字,都是用血鑄造而出的。


    陳正儒怕戰。


    是。


    他是怕戰。


    但他不是貪生怕死,而是怕大魏蒼生又遭到一次這般浩劫。


    異族該死。


    蠻族該死。


    許清宵知道,也清楚的很。


    可不戰為戰,許清宵也明白陳正儒的苦心。


    足足過了良久,許清宵看向陳正儒,不禁開口道。


    “陳儒,學生願為大魏蒼生勸說。”


    “學生也會竭盡全力,但如若學生也無法阻止,還望陳儒莫要怪罪。”


    許清宵答應下來了。


    他本來是想通過另一種方式來解決這件事情的。


    可隨著陳正儒所言,許清宵改變了主意。


    沒有影響自己的計劃,隻是影響了計劃順序罷了。


    他知道,如若今日自己不答應陳正儒,那麽陳正儒一定不會離開的。


    待許清宵答應之後。


    陳正儒頓時抹去眼淚,再次朝著許清宵行禮一拜。


    而許清宵也朝著陳正儒一拜。


    “學生許清宵,拜見陳儒。”


    許清宵深深一拜。


    今日。


    他見到了真正的大儒風範。


    也見到了何為大儒。


    陳儒這一跪,讓許清宵明白了很多事情,一直以來自己都是圍繞自身利益而行事。


    踏入儒道,是因為想要壓製魔種。


    明意,是因為抨擊大儒,從而針對對方。


    立言,也是為了斬殺番商,確定自己的目標。


    著書,更是為了天下民意。


    可現在,許清宵逐漸明白了一些事情。


    他覺得自己的儒道之路,出現了一束光芒,是陳儒的光芒。


    真正的儒者。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老夫替天下蒼生拜謝許儒。”


    陳正儒如此說道。


    也就在此時。


    房外,一道聲音響起。


    “陳大人,陛下有旨,請您入宮一趟。”


    隨著聲音響起,許清宵不由看向陳正儒。


    陳正儒有些好奇,但並沒有遲疑,直接起身離開了。


    不過臨走之前,陳正儒看向許清宵道。


    “守仁,有任何消息,來吏部找我。”


    許清宵點了點頭,隨後目送陳正儒離開。


    而此時。


    異族。


    司龍國。


    司龍王宮。


    司龍君王端坐在龍椅之上,兩旁坐著十一族來使。


    而眾人麵前,則是大魏女帝的聖旨。


    “哼!”


    當閱完聖旨,司龍王的冷哼聲響起。


    “大魏女帝,當真是自信,竟還敢讓我等下罪己詔!”


    “她不會還以為如今的大魏,是當初的大魏吧?”


    司龍一族的王開口,言語之中滿是不屑,根本不敬這位大魏女帝。


    “可笑至極,大魏早就不是當初那個大魏了,自北伐之後,大魏國運不足兩成,我等雖是大魏附屬國,但附屬的乃是大魏太祖。”


    “而不是這個女娃娃。”


    有異族使者開口,這是圖登族,言語冷冽。


    “說的沒錯,一個女人當皇帝,真是笑話,在我們國家,女人隻配生娃,這大魏當真是天大的笑話,已經沒有上國之威了。”


    “恩,從此番我等聯名彈劾許清宵之始,大魏王朝足足拖延十五日才敢給予迴答,就足以證明,大魏王朝不行了。”


    “若不是他們還有一品武者,我等早就脫離這個國家了。”


    “是啊,若不是他們還有一品武者,我等還需要等到現在?”


    一道道聲音響起,很顯然他們根本就不服大魏王朝。


    也瞧不起大魏王朝。


    “好了。”


    “諸位,先不要談論此事,還是說說如何迴應這女娃娃的聖旨吧。”


    有人開口,讓眾人不要繼續討論這種話題,言歸正傳吧。


    此話一說,司龍一族的王開口了。


    “大魏的迴應,也在我等預料之中,既然他們如此強勢迴應,那麽我等也可以做下一步事。”


    “聯合百國之力,再次彈劾許清宵,如若這女娃娃不罷免許清宵,我等便以脫離要挾,看看她敢不敢叫囂。”


    司龍一族的王如此說道,他的想法與計劃,被陳正儒猜的分毫不差。


    “好。”


    “行。”


    “司龍王,我立刻聯係我族的王。”


    眾人齊齊點頭,大魏的迴應,在他們的預料之中,而他們也做好了計劃。


    隻是有外族使者開口,有些好奇道。


    “可倘若,那女娃娃當真罷免了許清宵官職呢?”


    他開口詢問,言語之中,充滿著好奇。


    “不會罷免的,安尤使者。”


    “大魏不可能會罷免許清宵的,他是大魏的文曲星,是大魏興盛的存在。”


    “若罷免許清宵,大魏國運隻怕剩不了多少了,而且大魏子民也會對女皇帝失望。”


    “所以大魏不會罷免許清宵。”


    “倘若當真罷免,對我等來說,也是一件好事,大不了再給大魏三個月的時間,我等完全可以再次彈劾,隨便找個理由即可。”


    “大魏不答應,我等依舊可以要挾,若大魏同意,那我等便可直接索取各種好處,直至掏空大魏家底,到時直接脫離,他又能奈我等如何?”


    司龍一族的王自信無比道。


    他們準備了一切計劃。


    的確,此話一說,十一位異族來使紛紛露出笑容,似乎已經看到大魏進退兩難的局麵了。


    可還是有些聲音響起,難免有些質疑和疑惑。


    “可萬一,大魏真的派兵,該怎麽辦?”


    “以我等的實力,即便是聯合起來,也阻擋不了大魏鐵騎啊。”


    這是塔山族,也是異族,雖然是個小國,但國力不弱,全民皆兵,隻是麵對大魏鐵騎,肯定是不夠看的。


    “無須擔心。”


    “如若大魏真敢殺來,蠻王會來幫我們的。”


    司龍王自信道。


    此話一說,眾人皆驚。


    “蠻王?”


    “蠻王會來幫我們?”


    “這怎麽可能?”


    眾人皆驚,他們之所以願意聯名司龍王彈劾許清宵,是因為司龍王給予了他們許多好處。


    隻是一個彈劾罷了,雖然的確有些過分,但他們也不害怕什麽,畢竟大魏現在的確國力衰敗,這一點他們知道。


    不可能因為區區一個彈劾,而發兵征戰,最多就是口頭上教育一番。


    所以他們比較擔心,大魏派兵前來,本以為隻是惡心一下大魏,報複一下許清宵罷了,聯合大家向大魏索要好處。


    可沒想到,真要打仗?


    而且還有蠻王在背後?


    “怎麽不可能?”


    “你們不會以為,彈劾許清宵,隻是為了索要一些好處吧?”


    “之前沒有告訴你們,是為了封鎖消息,但現在我可以直接告訴你們。”


    “彈劾許清宵,隻是一個幌子,我等是逼迫大魏出兵。”


    “一旦出兵,蠻王將會派遣十萬蠻軍支援我等,不僅僅如此,我等所有戰爭資源,也會由蠻族給予。”


    “而且隻要開戰,極有可能便是全麵開戰,到時大魏的藩王,也會在第一時間造反,推翻這女娃娃的帝位。”


    “大魏要改朝換代了。”


    “而我等也可以乘此機會,徹徹底底脫離大魏,並且可以得到各種好處,不僅僅是資源,還有大魏的土地,大魏的女人,大魏的金銀珠寶,大魏的一切一切。”


    “唯一的犧牲,就是人命罷了。”


    司龍王語氣冷冽道。


    他圖謀很大。


    準確點來說,是這件事情很大,牽扯新一輪的南北之戰。


    這一刻,所有使者驚愕,他們實實在在沒想到,單純一件這樣的事情,會牽扯如此之大。


    他們臉色莫名有些難看,有人並不願意參與這種事情。


    他們瞧不起大魏,這是實話。


    但他們依舊明白,大魏並沒有想象中那麽弱罷了。


    真要打起來,自己這點兵力,就是炮灰,哪怕送錢送糧又能如何?到頭來自己的國家都沒了,還要這個作甚?


    看著來使的目光,司龍王並不在意,而是直接開口道。


    “這件事情,你們不知道很正常,但你們的王都知道了。”


    “否則,他也不會派你們過來。”


    “將本王的話傳遞迴去。”


    “蠻王已經準備好了一切,眼下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逼迫大魏動手,哪怕手段激烈一點,也要讓大魏出兵。”


    “半年之內,大魏必須要出兵,無論以什麽理由,所以發動全國之力,煽動子民怒意,開始操練戰士,必須要做到,全民皆兵。”


    “並且竭盡全力拉攏其他所有異族國,願意加入的,一起分享大魏土地,不願意加入的,待大魏覆滅後,將他們的土地一並吞沒。”


    “知道嗎?”


    司龍王聲音冷漠,但卻給人一種無法抗拒的威嚴。


    “我等明白。”


    “遵命。”


    “司龍王,此事能成嗎?先不說大魏還有兩尊一品武者,即便一品不可征戰,大魏的藩王也不可能允許我等脫離,以及我等占據大魏土地啊。”


    “是啊,這些藩王即便是會造反,隻怕也不會允許我等脫離,更何況占據大魏國土。”


    “藩王造反我相信,對大魏來說,無非是換個人當皇帝,可他們不至於付出如此大的代價吧?”


    眾來使好奇,他們是使者,被異族王派來此地,一個個都是聰慧之人,善談判,也知曉天下局勢,自然而然在一瞬間查找到漏洞。


    藩王造反,這不是什麽稀罕事,自古以來,這種事情發生的不少。


    說難聽點,不就是皇室內鬥嗎?


    可內鬥的根本利益是什麽?不就是家當嗎?


    而如果為了得到支持,把家當給外人,這就有些不合理了,這些藩王一個比一個聰明,不聰明的早就被弄死了。


    怎可能會做出這樣的抉擇。


    他們有些不理解,也充滿著好奇。


    麵對來使的詢問,司龍王不由露出一抹冷笑聲道。


    “這一切還得多虧這個許清宵。”


    “他建設水車工程,打壓各族商人,並且投靠女帝,又是未來的大魏新聖,再加上將天下商人聚集一起,斷絕王室財路。”


    “如此一來,讓這些藩王愈發緊張,他們不願意等了,也不想等了,所以與外敵談判,願意將曾經屬於我等的土地割讓。”


    “當然,這極有可能是緩兵之計,想要借助兩大王朝,以及蠻族,包括我等的勢力,來推翻女皇帝的統治。”


    “可我等也清楚他們的計謀,但他們太高看自己了,兩大王朝對大魏虎視眈眈,北方蠻族更是不可能放過大魏,隻能說大魏藩王急了。”


    “做出這個愚蠢決定。”


    “但不管如何,對我等來說,這是一件好事,一件天大的好事。”


    “隻要事成。”


    “我等不但可以脫離大魏王朝的管控,並且我等還可以擴張土地,形成三足鼎立之勢。”


    “大魏,我族,蠻族,三分中原,何樂而不為?”


    司龍王簡單的解釋一番。


    藩王之所以答應,很明顯是緩兵之計,先聯合外敵,推翻女帝統治,然後他們登基為王,想著慢慢解決他們。


    而他們的打算也很簡單,但脫離大魏,擴張地圖,吃盡好處,突邪王朝和初元王朝必然不會援助蠻族,而是一定會援助他們。


    形成一個三足鼎立的情勢。


    這樣一來的話,突邪王朝和初元王朝就可以安安心心競爭了。


    所有人都有自己的目的和利益。


    十一位使者聽到這話之後,一個個眼中放光。


    他們徹底明白司龍王的目的了。


    擴展地盤,借助突邪王朝和初元王朝的力量,大力發展,吞並大魏部分地盤,讓大魏苟延殘喘,而蠻族也得到自己的利益。


    雖然說,自己還是被突邪王朝和初元王朝限製著,可無論如何對當代統治者與貴族來說,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至少比現在要好十倍,好百倍。


    想到這裏,眾人不由大喜。


    而此時此刻,司龍王的聲音再次響起。


    “好了,將事情告訴你們的王,三天後,迴應大魏王朝。”


    司龍王沒有多說了,直接起身離開。


    其餘十一位使者也紛紛作異族禮,而後趕緊離開,將這個大事,告知他們的王。


    很快時間一點一點過去。


    轉眼之間。


    三天的時間過去了。


    終於,大魏百姓翹首以盼的迴應出現了。


    十二異族,給予了迴應。


    隻是這一次的迴應。


    讓大魏上上下下都怒了。


    這一次,大魏朝廷沒有選擇藏起來。


    因為知道,有大魏文宮在,這種消息是藏不起來的。


    而這次不是十二異族迴應。


    若是一百二十一個異族聯名迴應,其中十國也參與了五個。


    聯名內容很簡單。


    首先是十二異族,願意下罪己詔,以表示對大魏王朝的尊重,也深刻明白自己的逾越。


    但他們依舊不服許清宵,認為許清宵影響諸國之間的關係。


    所以一百二十一國聯名彈劾許清宵。


    要求女帝必須嚴懲許清宵,罷免其職,希望女帝能夠理解他們。


    而如若大魏女帝不願罷免許清宵。


    他們則視大魏不公,偏袒奸臣,要脫離.......大魏。


    獨立發展。


    消息傳入大魏京都。


    一時之間,朝野動蕩,百姓暴怒。


    各大武官府邸,紛紛響起謾罵之聲。


    幾位脾氣火爆的武將,更是抓來番商暴揍一頓。


    而六部當中。


    也是一片唏噓。


    尤其是陳正儒,他完全預料到會是這般。


    但還是沒想到,這幫異族竟然真敢威脅大魏。


    這還真是......鐵了心啊。


    這一刻,陳正儒所有希望都寄托在許清宵身上。


    他希望許清宵能避免這場戰爭。


    也就在諸國迴應一個時辰後。


    大魏宮廷傳出一道聖旨。


    “宣,戶部侍郎許清宵,入宮麵聖。”


    當旨意響起。


    一時之間,無數雙眼睛,紛紛落在了許清宵身上了。


    諸國發難的源頭。


    就是許清宵。


    這一次,許清宵能否逢兇化吉,當真有些說不定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魏讀書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七月未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七月未時並收藏大魏讀書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