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神了誒!”
王娘子一拍大腿,佩服地道:“要不怎麽說你們高門出來的女子就是聰明呢!這都能看出來!
大娘是原配生的,她性子直,沒出嫁時就和後娘處不好,連帶著跟後娘生的弟妹也不親。
當祖母的也偏袒二娘和小郎,幸好他們爹還算公正,不然大娘真是沒法子活了。
大娘才出嫁兩年,丈夫就死了,迴了娘家,人家再來說親,她也不肯嫁,就留在家裏幫著做生意。
她能幹爽利,管的事越多,她那個後娘越是眼紅。剛好小郎有這個病,總也看不好,她後娘就把這事兒咬在她身上,說是她嚇的。”
“這也能嚇?”采藍義憤填膺:“天下就沒好的後娘!我也是被後娘賣掉的!這後娘今日怎麽沒見著?”
王娘子又使勁一拍大腿:“她沒福氣,前年死了!她倒是死了,卻是害了兒女!小郎病著,二娘信了她的話,歪了心眼,一心不嫁人,就想留在家裏和大姐打擂台爭家產。”
采藍聽得津津有味,和王娘子在那一來一迴地討論不休。
杜清檀不過就是聽著罷了,王家油鋪的事,於她來說隻是別人的故事,與治病有利,那就記著;無利,轉頭便忘了。
老於頭站在門前翹首以待,看見她們就一瘸一拐地跑過來,嗔道:“怎麽去了那許久!”
王娘子忙道:“那家人多,耽擱了會兒。”
老於頭立刻擔心起來:“不會有什麽事吧?”
“沒有。”杜清檀見他神色有異,忙和王娘子道了別,當先走進家門,問道:“怎麽迴事?”
老於頭不說話,領著她走到雞舍外:“您看。”
才養了幾天的小雞全死了。
采藍心疼得嗷嗷大哭:“我的雞,我的蛋!”
“不許哭!”杜清檀捂住出采藍的嘴,厲聲喝止。
周圍住的都是草民小老百姓,見著這種事,嚇破了膽,怕是沒什麽人敢和她家往來了,正好如了蕭家的意。
蕭家越是想讓她沒活路,她偏要拚出一條路來!
老於頭愁道:“都是被毒死的,今日死的是雞,明日就可能死人。除非大娘子能找到人幫忙。”
“不怕,事情一定能解決。”
杜清檀冷靜地掏了些錢給老於頭:“再去買幾隻雞迴來,順便去問問朱大郎,一定有消息了!”
蕭家再次動手,說明事情有了進展,而她這邊也準備得差不多了。
等到老於頭出了門,杜清檀找個竹籃子,將那幾隻死去的小雞整整齊齊地放進去,找幾片菜葉子蓋著,擱在陰涼地兒。
“您做什麽呀?這是被毒死的,也不能吃,得扔了,不然很快就會臭了爛掉。”
采藍說到這裏,又傷心地流起了眼淚,慨歎:“唉,缺大德了!怎麽弄死都好,偏要毒死,害我們不能把這些雞安埋入五髒廟內。多可惜啊!蒸一蒸也是一碗好菜呢!”
“我自有主張,不用和大伯母說。”杜清檀細細地洗淨了手,去榻上歪著休息,叫采藍:“你也別閑著,趕緊做針線活兒,不然大伯母迴來不好交待。”
采藍縫好一隻袖子,看一眼窗外,愁道:“大娘子這一去大半日了,也不知道是否順利。”
“不順利。”杜清檀翻動書頁:“求人的事,自來不易。”
她還真說對了,此刻楊氏正在掉眼淚。
起因卻是,原本說好今日兄妹一起去楊氏族人家中求情,尋得在任宰相的遠房族叔幫忙,然而楊氏到了娘家後,卻沒能見著兄長。
她嫂子張氏道:“他一個友人死了長輩,去奔喪,我們欠著人家大人情,不去不好。你這事兒也不急在一時,不如改個時候再去?”
楊氏白跑一趟,希望落空,不免有些難過:“怎麽不急?他家都敢對團團下手了!上次是遇著俠客幫了忙,又看我整日到處求人,這才暫且緩一緩。
若是我這邊遲遲沒有動靜,找不著合適的人登門說道,過不得兩日巴掌就得打在我臉上!”
張氏見她語氣衝,也不高興起來:“不是我說你,說到底,這是杜家的事,和你也沒多大關係。
杜家不管,卻要我們楊家來管,到哪裏都沒這個理兒!你何苦把事情全都攬在自己身上?
團團的爹已經沒了,你日子不好過,趁著還算年輕,趕緊重新找一家好過日子。省得團團跟著你吃苦受罪!”
楊氏越聽越冒火:“我就愛過窮日子。我是杜家媳婦,杜家的事怎麽和我沒關係?五娘也是我養大的,她沒有爹娘,我不管誰管?嫂子怎麽說這樣沒意思的話!”
張氏垮著臉冷笑道:“你總不聽勸。你哥不在,我也和你說句實話,我們平時拉扯你們也就罷了,少穿些,少吃些,也就省出來了,到底血濃於水。
問題是,這次這事兒是要得罪人!要求人!先不必說能不能求到人,我是怕蕭家不肯善罷甘休,連帶著我們也受累!”
楊氏立時寒了心,卻又覺著怪不上娘家兄嫂,麵對強權,誰不怕呢?
都是拖家帶口的,她擔心自家孩子的安危,別人自然也擔心。
況且這麽多年,確實也是給娘家添了不少麻煩,說來說去,都是自己沒本事。
於是站起身來要走:“我知道了,都怪我不懂事,給兄嫂添了麻煩。從前欠下的情,我都記在心上了,此時還不上,將來孩子們大了,叫他們接著還。此事到此為止,我先走了。”
她帶來幾斤糖,也沒想著要拎迴去,招唿了於婆就要走。
張氏見小姑子失魂落魄的,又有些不忍心,叫道:“把這糖拎迴去給孩子們吃,我們也不缺。”
楊氏也不堅持,親手去拎紙包,埋著頭往外去。
走著,走著,眼淚掉下來,怕被人瞧見丟臉,便找了個牆角站著,躲那兒擦眼淚。
於婆看得心疼,卻沒辦法寬慰,隻好道:“車到山前必有路,五娘大難不死必有後福,會好起來的。”
楊氏哽咽著道:“我不怪我嫂子,是怪我哥。他不樂意,直接和我說就是了,也學外人找借口避開我,我心裏難受,我也不是死纏爛打,非得盯著他們不放的。”
王娘子一拍大腿,佩服地道:“要不怎麽說你們高門出來的女子就是聰明呢!這都能看出來!
大娘是原配生的,她性子直,沒出嫁時就和後娘處不好,連帶著跟後娘生的弟妹也不親。
當祖母的也偏袒二娘和小郎,幸好他們爹還算公正,不然大娘真是沒法子活了。
大娘才出嫁兩年,丈夫就死了,迴了娘家,人家再來說親,她也不肯嫁,就留在家裏幫著做生意。
她能幹爽利,管的事越多,她那個後娘越是眼紅。剛好小郎有這個病,總也看不好,她後娘就把這事兒咬在她身上,說是她嚇的。”
“這也能嚇?”采藍義憤填膺:“天下就沒好的後娘!我也是被後娘賣掉的!這後娘今日怎麽沒見著?”
王娘子又使勁一拍大腿:“她沒福氣,前年死了!她倒是死了,卻是害了兒女!小郎病著,二娘信了她的話,歪了心眼,一心不嫁人,就想留在家裏和大姐打擂台爭家產。”
采藍聽得津津有味,和王娘子在那一來一迴地討論不休。
杜清檀不過就是聽著罷了,王家油鋪的事,於她來說隻是別人的故事,與治病有利,那就記著;無利,轉頭便忘了。
老於頭站在門前翹首以待,看見她們就一瘸一拐地跑過來,嗔道:“怎麽去了那許久!”
王娘子忙道:“那家人多,耽擱了會兒。”
老於頭立刻擔心起來:“不會有什麽事吧?”
“沒有。”杜清檀見他神色有異,忙和王娘子道了別,當先走進家門,問道:“怎麽迴事?”
老於頭不說話,領著她走到雞舍外:“您看。”
才養了幾天的小雞全死了。
采藍心疼得嗷嗷大哭:“我的雞,我的蛋!”
“不許哭!”杜清檀捂住出采藍的嘴,厲聲喝止。
周圍住的都是草民小老百姓,見著這種事,嚇破了膽,怕是沒什麽人敢和她家往來了,正好如了蕭家的意。
蕭家越是想讓她沒活路,她偏要拚出一條路來!
老於頭愁道:“都是被毒死的,今日死的是雞,明日就可能死人。除非大娘子能找到人幫忙。”
“不怕,事情一定能解決。”
杜清檀冷靜地掏了些錢給老於頭:“再去買幾隻雞迴來,順便去問問朱大郎,一定有消息了!”
蕭家再次動手,說明事情有了進展,而她這邊也準備得差不多了。
等到老於頭出了門,杜清檀找個竹籃子,將那幾隻死去的小雞整整齊齊地放進去,找幾片菜葉子蓋著,擱在陰涼地兒。
“您做什麽呀?這是被毒死的,也不能吃,得扔了,不然很快就會臭了爛掉。”
采藍說到這裏,又傷心地流起了眼淚,慨歎:“唉,缺大德了!怎麽弄死都好,偏要毒死,害我們不能把這些雞安埋入五髒廟內。多可惜啊!蒸一蒸也是一碗好菜呢!”
“我自有主張,不用和大伯母說。”杜清檀細細地洗淨了手,去榻上歪著休息,叫采藍:“你也別閑著,趕緊做針線活兒,不然大伯母迴來不好交待。”
采藍縫好一隻袖子,看一眼窗外,愁道:“大娘子這一去大半日了,也不知道是否順利。”
“不順利。”杜清檀翻動書頁:“求人的事,自來不易。”
她還真說對了,此刻楊氏正在掉眼淚。
起因卻是,原本說好今日兄妹一起去楊氏族人家中求情,尋得在任宰相的遠房族叔幫忙,然而楊氏到了娘家後,卻沒能見著兄長。
她嫂子張氏道:“他一個友人死了長輩,去奔喪,我們欠著人家大人情,不去不好。你這事兒也不急在一時,不如改個時候再去?”
楊氏白跑一趟,希望落空,不免有些難過:“怎麽不急?他家都敢對團團下手了!上次是遇著俠客幫了忙,又看我整日到處求人,這才暫且緩一緩。
若是我這邊遲遲沒有動靜,找不著合適的人登門說道,過不得兩日巴掌就得打在我臉上!”
張氏見她語氣衝,也不高興起來:“不是我說你,說到底,這是杜家的事,和你也沒多大關係。
杜家不管,卻要我們楊家來管,到哪裏都沒這個理兒!你何苦把事情全都攬在自己身上?
團團的爹已經沒了,你日子不好過,趁著還算年輕,趕緊重新找一家好過日子。省得團團跟著你吃苦受罪!”
楊氏越聽越冒火:“我就愛過窮日子。我是杜家媳婦,杜家的事怎麽和我沒關係?五娘也是我養大的,她沒有爹娘,我不管誰管?嫂子怎麽說這樣沒意思的話!”
張氏垮著臉冷笑道:“你總不聽勸。你哥不在,我也和你說句實話,我們平時拉扯你們也就罷了,少穿些,少吃些,也就省出來了,到底血濃於水。
問題是,這次這事兒是要得罪人!要求人!先不必說能不能求到人,我是怕蕭家不肯善罷甘休,連帶著我們也受累!”
楊氏立時寒了心,卻又覺著怪不上娘家兄嫂,麵對強權,誰不怕呢?
都是拖家帶口的,她擔心自家孩子的安危,別人自然也擔心。
況且這麽多年,確實也是給娘家添了不少麻煩,說來說去,都是自己沒本事。
於是站起身來要走:“我知道了,都怪我不懂事,給兄嫂添了麻煩。從前欠下的情,我都記在心上了,此時還不上,將來孩子們大了,叫他們接著還。此事到此為止,我先走了。”
她帶來幾斤糖,也沒想著要拎迴去,招唿了於婆就要走。
張氏見小姑子失魂落魄的,又有些不忍心,叫道:“把這糖拎迴去給孩子們吃,我們也不缺。”
楊氏也不堅持,親手去拎紙包,埋著頭往外去。
走著,走著,眼淚掉下來,怕被人瞧見丟臉,便找了個牆角站著,躲那兒擦眼淚。
於婆看得心疼,卻沒辦法寬慰,隻好道:“車到山前必有路,五娘大難不死必有後福,會好起來的。”
楊氏哽咽著道:“我不怪我嫂子,是怪我哥。他不樂意,直接和我說就是了,也學外人找借口避開我,我心裏難受,我也不是死纏爛打,非得盯著他們不放的。”